《大学之道》同步检测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
《《大学之道》同步检测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之道》同步检测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5. 2大学之道同步检测练习一、文言文阅读大学之道礼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 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 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 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 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原道(节选)(唐)韩愈帝之与王,
2、其号虽殊,其所以为圣一也。夏葛而冬裘,渴饮而饥食,其事虽殊,其 所以为智一也。今其言日:曷不为太古之无事? ”是亦责冬之裘者日:“曷不为葛之之易 也?“责饥之食者日:曷不为饮之之易也?传日:“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然则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今也欲治其心,而外天下国家, 灭其天常,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事其事。孔子之作春秋也, 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经日:“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其本乱而
3、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B.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C.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D.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本末”,“本”指树根,代表事物的根本,末”指树梢,代表事物的细枝末节。B. “国”,即诸侯国,是指分封制下诸侯的封地,与“诸侯各爱其国”的“国”同意。C. “麻人”,泛指没有官爵的平民百姓,地位比较低,在中
4、国古代社会属于下层阶级。D. “传 指传于后世的传记,此处指礼记,与“六艺经传”的“传”意思相同。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知止而后有定侣鱼虾而友麋鹿 修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乃重修岳阳楼 39 .指出下列各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1)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2)知止而后有定(3)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40 .指出下列各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并加以解释。(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2)自天子以至于庶人41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2)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3)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
5、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4)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六、情景默写42 .大学之道:根据提示默写相关句子。(1)大学之道中,阐明为人处世的根本原则的句子是: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 的句子是:,O(3)大学之道中点明获得知识的途径的句子是:,o(4)大学之道中,写儒家以修、齐、治、平层层推进,由己及人,达到天下太平的句 ,。七、微写作43.怎样修身?课文大学之道给出的方式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然后做到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对此,你有怎样的理解?请结合文化自 信这一角度,写一段议论文字,谈谈你的想法,不少于200字。八、
6、小阅读-课内44 .下列对大学之道这篇课文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课文着重阐述了提高个人修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治国平天下之间的重要关系。 中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修己以安百姓”。B.课文提出的人生观要求注重个人修养,怀抱积极的奋斗目标,这一修养和要求与儒 家的关于“入世与出世”的观点是相悖的。C.朱熹把“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称为“大学之纲领。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称为“大学之条目”,简称“三纲八目工D.本文虽然充满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却有重要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论述, 如提出的“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就认知到事物发展的先和后。45 .赏
7、析大学之道中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参考答案1. D 2. D 3. C 4. B 5. (1)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德,在于亲近爱抚民 众,在于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2)五帝和三王,他们的名号虽然不同,但他们之所以成为圣人的原因是相同的。6. B 7. D 8. C9. B 10. A 11. C 12. (1)(杜斐)又斟上酒,自己在堂上面朝北坐下喝了,便 下台阶,快步走了出去。(2)为了吃喝,忘记提醒君上违礼的过失,所以罚他喝酒。13.晋平公是一个虽耽于享乐,却也虚心求教、知错能改的人。14. A 15. B 16. D 17. (1)所以用礼制来引导人们的意志,用音乐来
8、调和人 们的声音,用政令来统一人们的行动,用刑罚来防止人们的奸邪。(2)混乱世道的音,其曲调怨恨而愤怒,反映了政治的混乱。亡国之音,其曲调哀伤而忧 郁,反映了人民的困苦。18. (1)文中先通过道理论证论述了音是人的内心情感的表达。然后举例进行具体论证,讲治世之音,乱世之音、亡国之音等与不同的政治形态存在的内在 联系。(2)通过了解一个时代的音乐,就可以知道其政治状况,而利用音乐进行教化,就可以教 育人民辨别好坏,回到做人的正道上来。19. C20. D21. A22. B23. D24. A25. B26. C27. D28. 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老子:抛弃智慧、仁义、利益等,少
9、私寡欲, 恢复自然无为的本性。29. 行其义(“践行大义”或“践行君臣之义”等类似意思均可)知其不可而为之30.这则材料体现了孔子坚持积极行义,又灵活变通的出仕观。孔子的出仕观值得肯定,孔子终身都 在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而在实际行动中遵循用行舍藏(灵活变通)的原则,可以从中获得 借鉴与启发。 31.材料(1)中,子路认为君子出仕为官即为行义,否则“不仕无义 课文中这句话,孔子意在强调重义而轻利的价值观取向,同时指出“义”与“利”对立的背后 是“君子”与“小人”的区别。32.礼 仁33.“仁”是“礼”道德情感的依据和基础,“礼”是“仁”在制度和礼节上的表现形式。孔子提醒乐师注意脚下,向他介绍在座
10、的人,这都是相师之道,是礼节,孔子帮助 乐师,能做到言辞恳切,礼节周到,态度诚恳,是有仁爱之心的表现。34.同意。前两则语录是讲非常具体的做法案例。如果说第二则还有为自己以后也需要别人帮助留后路的话, 那么第一则中,孔子的行为就纯粹是一种为人处世的修养,一种完全为他人着想,从心底尊 重他人的修养。第三则语录所讲的做人道理,是要心有别人,要尊重别人,放低自己的姿态。 一个人有这种修养,在家里,在社会,都是高尚的人。人人都能做到这样,那么,家庭必然 幸福,社会必然和谐。35. qq36. Yxq 37. 动词“至”和介词“于”连用,相当于“到”。38. 使真诚;连词,如果,果真;副词,确实,的确。
11、修养; 长,高; 修建。39. (1) “明明德”中的前一个“明”:形容同活用作动词,彰明。(2)止:动词活用为名词, 停止的地方,文中指“至善”的境界。(3)治:使动用法,使清明。齐:形容词的使动用 法,使整齐有序。40. (1)大学,古义:穷理、正心、修身、治人的学;今义:高等学府。(2)至于,古义: 到;今义:介词,表示另提一事。41. (1)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德,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2)天地万物皆有本有末,凡事都有开始和终了,能够明白本末、终始的先后次序,就能 接近大学所讲的修己治人的道理了。(3)能够修养德行身体力行,自然一家和睦井然有序;家庭经营得井井有条
12、之后,才能够 治理好国家;国家的治理能够上轨道之后,才能进一步使天下太平。(4)推究事物的原理,然后才能对事物之理认知充分,对事物之理认知充分,然后才能心 意真诚。42.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致知在格物物z格而后知至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43.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以视为对“大学之道”的概括,它也是儒家学说的精髓所在。儒 家“修齐治平”之道也是自尧舜以来古圣先贤智慧的凝聚与总结。因此它才能够在历代士人的 心中深深扎根。无数的志士仁人都胸怀天下,心系苍生,他们有崇高的价值信念和高尚的理 想追求,如北宋儒学家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
13、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近代以来,中国落后挨打,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严重受挫,在反思传统时出现了很大偏差。孙 中山先生说,“修齐治平”之道“本属于道德之范围”,有时却不得不“把它放在智识范围内来 讲,事实上,“我们祖宗对于这些道德上的功夫,从前虽然是做过了的,但是自民族精神失 去了之后,这些智识的精神,当然也失去了。所以普通人读书,虽然常用那一段话做口头禅, 但是,那是习而不察,莫名其妙的“。直到今日,虽然人们常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 应该更加清楚它作为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丰富内涵,了解它对于中华民族数千年和睦和平的 巨大意义。44. B45. .文段意思是上至国家元首,下至平
14、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重点强调“修身。 这是根本。B.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句读之不知 C.欲治其国者假舟楫者 D.曷不为葛之之易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大学之道中,“格物”“致知”是紧密联系、层层递进的两个步骤,推究事物原 理才能使认识更充分。B.韩愈反对“无为而治”,批评古人修身养性、置家国天下于不顾的做法,指出他们对 纲常伦理的破坏作用。C.韩愈在原道中所提出的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观点,与大学之 道中所强调的观点一致。D.孔子修订春秋,把“用礼”作为评判标准,如果诸侯用夷礼就列入夷狄,如果诸侯 用中国礼就列入中国
15、。5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2)帝之与王,其号虽殊,其所以为圣一也。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 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土不 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鬼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 兵,聚之咸阳,销锋镉,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16、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 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 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 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嬴粮而景从。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节选自过秦论)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振长策而御宇内振:举起8 .却匈奴七百余里去I:后退c.琼名城,杀豪杰a:毁坏D.将数百之众将:率领7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秦始皇实行暴政的一组是()吞二周而亡诸侯执敲扑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同步检测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大学 同步 检测 练习 统编 高中语文 选择性 必修 上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