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育才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
《重庆市育才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育才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重庆市育才中学校高2025届2022-2023学年(下)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 .答卷前,请考生务必把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人工智能艺术创作与人类自身的艺术创作的区别是什么呢?区别在于是否用“身体”创作。也就是说, 人工智能之所以是“人工”而不是“人类”,就在于它不具备人类的身体。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尤其 是深度学习的应用,人工智能的计算
2、、学习、推理等能力具有了质的改变和提升。但即使人工智能越来越 接近人类身体的某些功能,它终究不是人类的身体,而艺术创作与人类的身体具有密切联系。艺术家的身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动力。艺术创作的触发是由艺术家主体和外部客体 之间共同作用的结果。清代画家郑板桥画竹,正是因为他看到了 “院中之竹”后,“胸中勃勃,遂有画意”, 这个“画意”就是艺术创作的冲动。艺术家的身体对外界环境具有一种能动的选择性。这与人工智能艺术 创作是不同的。虽然人工智能现在也可以通过看图进行艺术创作,比如微软小冰2017年就具有了 “看图创 作现代诗”的技能,但显而易见的是,人工智能的“看”与人类通过身体的“看”
3、具有本质的不同。人工 智能的“看”与其说是一种“看”,不如说是“数据分析”。也就是说,人工智能所看到的并不是事物本 身,而是关于事物的数据、程序、编码等内容。通过分析所“看”之物的数据,人工智能再调动内存数据 库,找到合适的模型、编程进行所谓的“艺术创作”。艺术家的身体状态影响着艺术创作过程。艺术家在进行创作的时候,整个身体都会进入到一种不同于 日常生活的状态。如中国古代诗人写诗之前强调要进入到“虚静”的状态。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其实也是一 种实践活动,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将自己的想象、情感、志向、思想等内容通过艺术表达出来。而对于人 工智能艺术创作来说,其艺术创作过程仅仅是数据的整合、模型的筛选等
4、计算、推理过程。人工智能并不 知道自己所“创作”的艺术为何物,对于它们来说,这些艺术仅仅是冰冷的数字与毫无温度的符号而已。 与艺术家有生命的人的身体不同,影响着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的是它数据库的大小以及学习能力的强弱。艺术家在创作艺术的过程中,也在改造着包括身体在内的整个自己。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当首先,从小说结尾处,烈士陵园中母亲的墓碑与“黄姨”对母亲身份的介绍可知,小卿的母亲和师傅都是 革命战争时期从事地下工作的革命者,而且师傅早就知道小卿的母亲已经牺牲,而在那个特殊的时期,面 对牺牲的战友,师傅内心无比悲痛,不忍见到其遗容,所以师傅要烧掉画像。其次,依据原文“等我们哭完,她告诉我说,她是照
5、片中的另一个女人,他们四个是曾经的战友。她让我 叫她黄姨,又指着我娘左边的那个年轻男子,说是我爹” 我想请你给我娘画一张像。我跟着小卿来 到烈士纪念堂,看到了那张照片。我的目光落到照片上,紧紧盯着照片右首的那个男人,我有点怀疑自己 的眼睛,使劲揉了揉,指着照片 惊呼道:小卿,你看,那个人,那人是我师傅。可知,小卿和师傅 是父女关系,但在当时特殊环境下,父女却不能相识,在那个激荡的岁月,小卿母亲的画像如果暴露,容 易对革命者及其家人造成危险,师傅为了理想和信仰只能忍着巨大的悲痛,只身投身时代洪流。【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艺术特色的能力。首先,在人物塑造上,师傅作为一名革命者,明知小卿的母
6、亲就是自己的爱人,但在当时特殊时期,面对 给小卿母亲画像这一要求,既不能拒绝又无法完成,从而突显了革命者为民族大义隐忍负重的伟大形象。 其次,在情节安排上,从最开始家中没有母亲的照片可以参照,后从全家合影中勉强可用的影像,再到第 一次画像的莫名丢失、第二次画像的不知所终,以及贯穿其中师傅的失常反应和表现,这样形成了一种连 续紧张的叙述节奏,使情节的发展波澜起伏。再次,从阅读效果上,几经波折,画像也没有最终完成,如此设置悬念,给读者以阅读的期待,从而吸引 读者。最后,从艺术效果上,画像一波三折,最终没有完成画像,而结尾“他曾经化名杨宝丰,在城里工作过几 年,他在南关开了一家画像馆,专门给人画像。
7、我这才知道,师傅叫宋咸德”使得画像谜团终于解开了, 原来,母亲和师傅都是革命战争时期从事地下工作的革命者,他们那些不为人所理解的言行才有了解释, 这样使得故事更具有震撼力。二、古代诗文阅读(40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子产为政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 ”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 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 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 药之也。”子皮欲使尹何为邑。子产曰:“
8、少,未知可否。”子皮曰:“愿,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 夫亦愈知治矣。“子产曰:“不可。人之爱人,求利之也。今吾子爱人则以政,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 伤实多。子之爱人,伤之而已,其谁敢求爱于子?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 使学者制焉。其为美锦,不亦多乎?侨闻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若果行此,必有所害。”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二月,郑伯如晋,子产寓书于子西以告宣子日子为晋国四邻诸 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夫令名,德之舆也;德,国家 之基也。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有德则乐,乐则能久。”宣子说,乃轻币。子产使都鄙有
9、章,上下有服,田有封油,庐井有伍。大人之思俭者,从而与之;泰侈者,因而毙之。 从政一年,舆人诵之曰:“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畴而伍之。孰杀子产,吾其与之! ”及三年,又诵 之日:“我有子弟,子产诲之。我有田畴,子产殖之。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选编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二十四年、三十年)【注】子产:名侨,字子产,春秋时著名政治家,郑国名相。尹何:子皮的年轻家臣。范宣子: 春秋时晋国大臣,晋平公时执掌国政。封渔:田界。伍:五家相保的民户编制。舆人:众人。褚: 储藏。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子产寓书于子西以告宣子曰/子为晋国/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侨
10、闻君子长国家者/非 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B.子产寓书于子西以告宣子曰/子为晋国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 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C.子产寓书于子西以告宣子曰/子为晋国/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 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D.子产寓书于子西以告宣子曰/子为晋国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 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 “以议执政之善否”与“善刀而藏之”(庖丁解牛)两句中的“善”字含义相同。B. “而使学者制焉”与“是故明君制民之产”(齐桓晋文
11、之事)两句中的“制”字含义相同。C. “郑伯如晋”与“沛公起如厕”(鸿门宴)两句中的“如”字含义不同。D. “子产使都鄙有章”与“越国以鄙远”(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鄙”字含义不同。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子产广开言路,以民为师。他反对毁乡校,并把民众的批评指责作为施政的依据,认为取缔乡校、堵塞 言路一定会对国家造成巨大伤害。B.子产不徇私情,择能而使。他反对子皮任用年轻而又没有从政经验的尹何治理封地,认为如果不经过学 习实践就委以重任,一定会造成危害。C.子产重德轻财,治国以德。他认为德是国家的根基,国家有基础就不致毁坏,在位者有美德就能与大家 共同享
12、乐,众人快乐就能统治长久。D.子产治国有方,赏罚分明。他具有很强的民本思想,勇于改革,文章最后通过郑国流传的民谣,用对比 的手法,对子产给予了高度的赞扬。1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大人之忠俭者,从而与之;泰侈者,因而毙之。(2)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14 .子产以民为本的为政思想体现在哪些地方?试简要概括。【答案】10.C11.D 12. A13. (1)对卿大夫中忠诚俭朴的,听从他并联合(亲近)他;骄纵奢侈的,依照法律惩办他。(2)用薄的刀刃进入有空隙的骨节,宽绰的空间对于游进(游走)的刀刃来说一定有很大的空间。(3)慎重办理
13、学校教育,把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告诫给百姓。14.设立乡校,听取民意;教诲人们的子弟;栽培、种植人们的田产。【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本句意思:子产委托书信给子西带给范宣子,信上说:您为政于晋国,四邻诸侯没听说(您的)的美德, 却听说(向诸侯索取的)贡纳很重,我对此很不理解。我听说掌管国家的君子,不是担忧没有财物,而是 担忧没有好名声。“四邻诸侯”是后面句子“不闻令德/而闻重币”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D;“惑之”的主语是“侨”,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故选CO【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能力。A. “含义相同”错误。“善”:好。句
14、意:来议论一下施政措施的好坏。/ “善”:通“缮”,擦拭。句意: 把刀擦干净,收藏起来。可见,两句中的“善”字含义不同。B. “含义相同”错误。“制”:治理,管理。句意:反而让学习的人去治理。/ “制”:规定,拟定。句意: 因此圣明的君主规划老百姓的产业。可见,两句中的“制”字含义不同。c.“含义不同”错误。“如:前往,到去。句意:郑国国君前往晋国。/ “如:前往,到去。 句意:沛公刘邦起身上厕所。可见,两句中的“如”字含义相同。D.正确。“鄙”:边远的地区,乡村。句意:子产让城市和乡村有所区别。/ “鄙”:意动用法,把当 做边邑。句意:越过别的国家把远方的国家当作自己的边境。可见,两句中的“
15、鄙”字含义不同。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A. “把民众的批评指责作为施政的依据”错误。根据原文“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 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可知,人们对执政措施的肯定和否定都会作为施政的依据,并不只 是把批评指责作为施政的依据。故选Ao【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 “大人之忠俭者”,定语后置,“忠俭大人”;“从(之)而与之”,省略句;“从”,听从;“与”, 联合,亲近;“泰侈”,骄纵奢侈;“因(法)而毙之”,省略句;“毙”,惩办。(2) “无厚”,薄的刀刃;“有间”,有空隙的骨节;“恢恢乎”,宽绰
16、的;“游”,游进,游走。(3) “谨”,形容词用作动词,慎重办理;“庠序”,学校;“申之以孝悌之义”,状语后置,“以孝悌 之义申之”;“申”,告诫;“孝悌之义”,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从“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可知, 设立乡校,听取民意;从“我有子弟,子产诲之”可知,教诲人们的子弟;从“我有田畴,子产殖之”可知,栽培、种植人们的田产。参考译文:郑国人到乡校休闲聚会,议论执政者施政措施的好坏。郑国大夫然明对子产说:“把乡校毁了,怎么 样? ”子产说:“为什么毁掉?人
17、们早晚干完活儿回到这里聚一下,议论一下施政措施的好坏。他们喜欢 的,我们就推行;他们讨厌的,我们就改正。这是我们的老师,为什么要毁掉它呢?我听说尽力做好事以 减少怨恨,没听说过依权仗势来防止怨恨。难道很快制止这些议论不容易吗?然而那样做就像堵塞河流一 样:河水大决口造成的损害,伤害的人必然很多,我是挽救不了的;不如开个小口导流,不如我们听取这 些议论后把它当作治病的良药。”(郑国的上卿)子皮想让尹何掌管(他自己的)封地(邑)。子产说:“(他太)年轻,不一定行。” 子皮说:“(他很)忠厚谨慎,我喜欢他,他不会背叛我的。让他去学着治理,他也就更加懂得治理了。” 子产说:“不行!人要爱护(一个)人,
18、是要(做)利于他(的事)。如今您爱护(一个)人就让他从政, (这就)犹如还不会拿刀就让他切割,他(将受)的伤肯定很多。您爱人,以伤害他为结果,那谁还敢企 求受到您的爱护啊?您有美好的绸缎,绝不会让别人用它来学习剪裁;大的官职、大的封地,是用来庇护 百姓的,反而让学习的人去治理,那不是为美好的绸缎着想得(比官职、封地)更多吗?我听说的是(先) 学习然后执政,没听说过用执政来学习的啊。如果一定这么做,必定有所损害。”范宣子当权,诸侯向晋国进贡的负担很沉重。郑国的人把这事看作忧患。二月,郑国国君前往晋国, 子产委托书信给子西(子西随郑伯如晋),带给范宣子,信上说:“您为政于晋国,四邻诸侯没听说(您的
19、) 的美德,却听说(向诸侯索取的)进贡很重,我呢,对此很不理解。我听说掌管国家的君子,不是担忧没 有财物,而是担忧没有好名声。好名声,是载德以行的车子;德行,是国家的根基。有基础就不致毁坏, 为什么不致力于此呢?(在位者)有美德就能与大家共同享乐,众人快乐就能统治长久。”范宣子很高兴, 于是减轻了诸侯的进贡。子产让城市和乡村有所区别,上下尊卑各有职责,土地四界有水沟,庐舍和耕地能互相适应。对土大 夫中忠诚俭朴的,听从他并联合(亲近)他;骄傲奢侈的,依照法律惩办他。子产参与政事一年,人们歌 唱道:“计算我的家产而征收粮税,丈量我的耕地而征收田税。谁杀死子产,我就助他一臂之力。”到了 三年,又歌唱
20、道:“我有子弟,子产教诲;我有田畴,子产栽培。子产死了,谁来继位?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春归杜甫苔径临江竹,茅檐覆地花。别来频甲子,倏忽又春华。倚杖看孤石,倾壶就浅沙。远鸥浮水静,轻燕受风斜。世路虽多梗,吾生亦有涯。此身醒复醉,乘兴即为家。【注】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三月,诗人漂泊多年,辗转返回成都草堂。甲子:此处以甲子来 记日,一个甲子60天,一年即有六个甲子,“频甲子”即是很多个甲子。倾壶:倒酒。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题“春归”可理解为春天即将离去,也可以理解为在春天欲尽的时节归家,诗歌以景、事、情等与
21、之 相呼应。B. “远鸥浮水静,轻燕受风斜”中,“静”字写出远鸥“浮水”的神韵,而“斜”字则表现了轻燕迎风低 飞的情态。C.诗人“醒复醉”,与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同样表现了因人生不称意而生发的愤激 无奈之情。D.全诗层次清晰,先写草堂及周边的景物和触发的情感,再写赏春的具体行为和所见之景,最后抒写对人 生的感悟。16 .古人评点本诗“自伤自解”,诗人有怎样的伤情?是如何“自解”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案】15.C16 .伤情:漂泊不定、人生无常(时光易逝)之伤情;时光易逝之伤情;孤独寂寞、怀才不遇之伤情;自解:借欣赏春景来自我开解;借喝酒来消解伤情。【解析】【15题详解】
2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C ”同样表现了因人生不称意而生发的愤激无奈之情”错。“此身醒复醉,乘兴即为家”,意思是来日既 有限,何不愁中取乐,醒后有酒再饮个醉,兴之所至便是家了。杜甫的“醒复醉”表现的是及时行乐的思 想,“乘兴”即尽兴。故两诗人的思想情感不同。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自解”意为自我开解、安慰。杜甫因成都兵乱,不能回草堂,只能在阖州和梓州往返漂泊不定,饱受战 乱之苦,此次严武回蜀,杜甫也终于回到成都草堂定居,因些只能自我安慰,以消解愁闷。“苔径临江竹,茅檐覆地花。别来频甲子,倏忽又春华”,意思是长满青苔的小路边,靠近江边的地
23、方 仍旧是修竹成林,茅檐下的花木,依然是遍地开放,浓荫覆地。算一算,离开草堂已经三年了,转眼间, 归来时正是春花正茂的时候。可看出一二联写景,描写了竹子和春花,诗人从美好的景物中暂时忘却了忧 愁; “倚杖看孤石”,晋代的谢安常常倚杖门扉,久久凝视居所旁那根独立的石柱,此处借谢安望石的典故, 反衬自己一事无成只能借酒浇愁;“吾生亦有涯”,意思是我年纪这么大了,生命也终会有尽头之日。引用典故,即“吾生也有涯,而知 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表达随遇而安的思想;“乘兴即为家”,意思是兴之所至便是家。最后借酒助兴,用“乘兴即为家”自我宽慰。(三)理解性默写(本题共1小题,7分)17 .补写出下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庆市育才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重庆市 育才 学校 2022 2023 学年 一下 学期 期中 语文试题 Word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