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综合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第2课+综合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课+综合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2课综合练习一、选择题L “红烛”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下列各句中“红烛”所寄托的情感与其他三项 不同的是()A.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宋晏几道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B.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宋蒋捷虞美人听雨)C.愁眼垂杨见,苦心红烛知。翻成怕见别离时。(宋胡翼龙南歌子)D.红烛也随人惜别,当庭流泪不曾干。(明,王稚登除夕袁令君斋中)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近日,一名女乘客晕倒在公交车内,司机当机立断,和4名热心乘客一起将患者送 到医院,患者很快转危为安,司机和乘客的爱心之举迎来了网友一片点赞。B.清华大学联合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成立低碳能源大学联
2、盟未来交通研究中心, 他们试图寻找解决北京雾霾天出行困难的破解之道。C. “侃”是特有的北京人的休闲方式,也是谈生意的重要形式,就像广东人的喝早茶, 许多生意往往是在“侃”中谈成的。D.为加强巡视队伍自身建设,中央对巡视组组长采取“一次一授权”的管理制度,这种 创新,相对减弱了巡视组组长自身发生腐败的风险系数。3 .下列对闻一多的红烛赏析不当的一项是()A.诗歌具有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闻一多选择“红烛”这一传统诗歌文化意象,又赋予 它新的含义,赞美了红烛“烧蜡成灰”的奉献精神。B.诗人主要抓住红烛的两个显著特征自焚与流泪,来思考红烛,由此发出种种慨 叹提出种种困惑,这都不断显示出作为现代诗人的
3、理性批判精神。C. “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这种表面矛盾的描写,表现了五四运动落潮 后先进青年的典型心态:坚持斗争,不满现实,可又感到压抑和苦闷。D.诗歌最后“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一句,表达了作者为真理而献身的生活态度,一种 希冀光明和追求光明的不屈精神。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在每年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举办,是各经济体领 导人与工商界开展对话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工商界活动。B.昌耀的诗总有一股旁人难以企及的壮硕的艺术精神。似乎不屑于浅斟低唱的一己情 愫,而是要将土地的全部丰富性展示出来。C.主题课堂教学模式是这
4、所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关乎学校素质人间天上,代代相传但是,心真能变成石头吗为眺望远天的杳鹤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沿着江岸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正煽动新的背叛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注】神女峰位于重庆市巫山县城以东,是巫山十二峰之一,传说神女是一个忠贞于爱 情的贫家渔女,盼夫未成化成石人。27.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神女峰引得人们驻足瞻望,诗人选取了向神女峰挥舞花手帕的游客,将镜头对准他 们。B. “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说明诗人被神女峰的神奇秀美震撼而非常激动。C. “江涛/高一声/低一声”指江水的澎湃,其实指的也是诗人内心的澎湃,引出
5、了下文的 反思。D.诗歌反映了诗人对自由和解放的追求,对女性生命价值的思考,批判了约束女性的 旧道德。28 .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诗写景与抒情完美融合,基本不着标点,形式自由,“江涛/高一声/低一声”展现了 十足的韵律感。B. “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冲,对衣裙这个意象的描写凸显了诗人独处时环境的 安静、冷清。C. “但是,心/真能变成石头吗”这一疑问发人深省,正表达了诗人对神女峰传说中蕴含 的价值的批判。D. “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中的“金光菊”和“女贞子”既指长江两岸的植物,又象征着 新时代女性新思想的觉醒。29 .请简要分析“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
6、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表达的情感。30 .善于把具有鲜明反差的意象组合在一起是本诗的一大特色,请举出两例并分析这种 组合的作用。阅读以下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啊啊!好一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情景哟!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啊啊!力哟!力哟!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郭沫若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啊!你流一商泪,灰一分心。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闻一多红烛节选)31 .下列对两则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7、)A.红烛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剖白,表现的是诗人的一片赤子之情,对祖国前途的执 著追求和献身于祖国的伟大抱负,是诗人的历史使命感。B.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诗人紧扣“立在地球边上”这一着眼点,借助想象,联结北冰 洋和太平洋,使得意象异常之大,显示其宏伟、壮观。C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从抽象到具体,以无与伦比、气吞山河的气势,展现了对大自 然的憧憬、对力的推崇,这是作者呼喊,也是时代号角。D. “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如此因果何等不公平,但这是社会使然,诗 人劝勉红烛的同时也是劝勉自己:“莫问收获,但问耕耘。”32 .下列对两则材料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红烛每一节都以“红烛啊
8、”的呼唤开头,读起来连贯、上口,形成诗歌浓郁的抒情 氛围,易于抒发作者的感情,富有感染力。B.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以铺陈排比的句式,歌颂了“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的力 量,反映了五四时期人民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C.红烛本意是火红的蜡烛,喜庆的象征。诗人歌颂红烛奉献的精神,并从中找到了生活的方向:坚毅地为自己的理想努力,不计较结果。D.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这首诗严格遵守格律,节奏感很强。随着感情的推进,句式, 节奏也同时发生变化,显出一种内在的韵律美。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一)红烛闻一多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红烛啊! /这样红的烛! /诗人啊! /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红烛啊! /是
9、谁制的蜡给你躯体? /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为何更须烧蜡成 灰,/然后才放光出? /一误再误;/矛盾!冲突!红烛啊! /不误,不误! /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这正是自然的方法。红烛啊!/既制了,便烧着!/烧吧!烧吧!/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 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红烛啊! /你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泪流开始之日。红烛啊! /匠人造了你,/原是为烧的。/既已烧着。/又何苦伤心流泪?/哦!我知道 了! /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红烛啊! /流吧!你怎能不流呢? /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的 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红烛啊! /你
10、流一滴泪,灰一分心。/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红烛啊! /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二)冬(之一)穆旦我爱在淡淡的太阳短命的日子,/临窗把喜爱的工作静静做完;/才到下午四点,便 又冷又昏黄,/我将用一杯酒灌溉我的心田。/多么快,人生已到严酷的冬天。我爱在枯草的山坡,死寂的原野,/独自凭吊已埋葬的火热一年,/看着冰冻的小河 还在冰下面流,/不知低语着什么,只是听不见。/呵,生命也跳动在严酷的冬天。我爱在冬晚围着温暖的炉火,/和两三昔日的好友会心闲谈,/听着北风吹得门窗沙 沙地响,/而我们回忆着快乐无忧的往年。/人生的乐趣也在严酷的冬天。我爱在雪花飘飞的不眠之夜,/把已死去或尚存的亲人
11、珍念,/当茫茫白雪铺下遗忘 的世界,/我愿意感情的热流溢于心间,来温暖人生的这严酷的冬天。33 .下列对两首诗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红烛悲剧性命运的疑虑也是诗人不曾直接融入自我的现实原因。严谨审慎的闻一 多从不会不经理性的思考而轻率地将他物呼为同类。B. “红烛啊!广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既是对全诗所感受到的红烛精神的总结,又是 诗人在对个体价值失落的哀思之集中抒发。C.冬(之一)第三节写冬夜生活的乐趣,有“温暖的炉火”,有“好友”,有“回忆: 屋 内小环境中的温暖压倒了冬日的严寒,快乐驱赶了忧伤。D.穆旦的诗歌有鲜明的现代主义特色,诗中意象的内涵具有开放性,如“严酷
12、的冬天” 和“冰冻的小河”均有象征意义。34 .蜡烛有红有白,诗人为什么以“红烛”为题?它运用了一种什么样的表现手法?35 .冬(之一)并不是一首单色调的诗,而是体现了现实生活和诗人感情世界关系的复 杂性,甚至是矛盾,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矛盾之处。五、语言表达36 .仿照第一节诗的表达,选择恰当的意象,补写第二节诗,语言生动,诗意连贯。灯亮着在晦重的夜色里,它像一点漂流的渔火。你可以设想我的小屋,像被狂风推送的一叶小舟。但我并没有沉沦,因为灯还亮着。灯亮着37 . 丁香是传统诗词里常见的意象,丁香花常见的有白、紫两种,外形单薄细弱,往往 用来代表孤高、美丽和忧愁。传统诗词中常见的花草意象还有
13、很多,请仿照示例,完成 对下面意象的解读。梅松菊示例:兰,常用来代表脱俗、高洁或孤芳自赏的气质。六、小阅读-课外38 .你认为红烛第五节至第六节写了“泪”的哪些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七、选择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一生只能写故乡主题的作家,存在两种可能:一是成为福克纳那样一辈子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像邮票大小的故乡”生活的作家;二是成为逃离故乡,定居灯红酒绿的繁华 都市,一辈子在书房里 故乡记忆写作的作家。但单单写故乡美好景物与风 士人情,是没法让一位作家真正深刻起来的,作家一旦开始用“美图秀秀”式的写作方 式来写故乡主通常也就到了 的时候。海明成说过,辛酸的童年是对一个作家最好的 O而
14、童年的痛苦 记忆,往往又与故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像舍伍德安德森、弗兰纳里奥康纳,他 们的绝大多数作品,都是在舔舐着童年与故乡的痛苦中写作而成的。( )莫言早 早就提出了 “超越故乡”的观点,“对故乡的超越首先是思想的超越,或者说是哲学的 超越,。如此,作家才能真正解脱成为“故乡的逆子”的精神压力,成为不再被故乡戴 上纸枷锁的一名自由的写作者。新生代的写作者,是没有故乡的人,所以年轻作家更喜欢写科幻、玄幻、穿越、都 市等题材的作品。故乡正在写作群体的笔下渐行渐远。坚持写作故乡主题的主流作家们, 笔下的故乡也变得不像以前那样有味道了。这个时候,更 有“逆子 型的作家,去勇敢触碰故乡的隐秘与疼痛,
15、写出能够带来震撼的、可以成为经典的文 学作品。3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0A.依赖江郎才尽历练期待B.依照江郎才尽经历憧憬C.依赖黔驴技穷经历期待D.依照黔驴技穷历练憧憬40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岛()oA.对作家们的考验,关键在于这痛苦能否被超越并正视B.能否超越并正视这痛苦,成为一种对作家们的考验C.能否正视并超越这痛苦,成为一种对作家们的考验D,对作家们的考验,关键在于这痛苦能否被正视并超越41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作家才能挥正摆脱成为“故乡的逆子”的精神压力,成为一名不再被故乡戴上纸枷锁 的自由的写
16、作者。B.作家才能真正挣脱成为“故乡的逆子”的精神压力,成为不再被故乡戴上纸枷锁的一 名自由的写作者。C.作家才能真正解脱成为“故乡的逆子”的精神压力,成为一名不再被故乡戴上纸枷锁 的自由的写作者。D.作家才能真正摆脱成为“故乡的逆子”的精神压力.成为不再被故乡戴上纸枷锁的一名 自由的写作者。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昌耀写的是什么呢?是大自然、岁月、生命。是人陷入岁月的困境中 时,从深山秘境中感受到的大自然的力量,与困境 的搏斗精神。而生命在大自然和岁月中复杂的磨砺,以及精神生成的奥秘,则是诗歌所要 的永恒命题。与此同时,他在这里给出的,是中国汉语诗歌中一套独出心裁的,陌生、孤绝、矿石般
17、的语 言系统。这是他的诗歌最让人激动的魅力所在。当年读昌耀的诗歌,首先就是为之震撼, 并惊奇于他的这种语言魅力。而语言,则是存在于一首诗歌中的更强大的力量。峨日 朵雪峰之侧是昌耀流放祁连山时,生命大困厄中的一首诗作,也是他一生的命运模式 和象征。而他此后之所以能 地成为一位大诗人,并形成唯他独有的一套语言系统,其中的缘由又是什么? ( )o42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不能自己不屈不挠寻找水到渠成B.不能自拔不屈不挠探究顺理成章C.不能自拔勇往直前寻找水到渠成D.不能自己 勇往直前 探究 顺理成章4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当年读昌
18、耀的诗歌,首先就是惊奇于他的这种语言魅力,并为之震撼。B.我当年读昌耀的诗歌,首先就是为之震撼,并惊奇于他的这种语言魅力。C.当年读昌耀的诗歌,首先我就是惊奇于他的这种语言魅力,并为之震撼。D.我当年读昌耀的诗歌,首先就是惊奇于他的这种语言魅力,并为之震撼。44.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要说明这个问题,则需要他从人生中寻找答案B.这个问题要说明,则需要从他的人生中寻找答案C.要说明这个问题,则需要从他的人生中寻找答案 D.要说明这个问题,则需要从人生中寻找他的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郭沫若对祖国有着复杂而又澎湃的情感,完美地融于了天狗这部作品中,它就 像一把
19、利剑,唤醒沉睡着的中国,它期望像天狗一样咆哮,以唤醒沉睡国人;它期望像天狗一样疯狂!诗人的疯狂是近代五四新青年的疯狂,正是这种疯狂的天狗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接续奋斗,使衰败的中国和平年代读郭沫若先生的作品,虽然祖国目前不再陈旧腐朽“梧桐褪去了枯槁,醴 泉不会再消歇”!世界不会再沦陷为“胧血污秽着的屠潮” “群鬼叫号的坟墓” “群魔 跳梁的地狱” “悲哀充塞的囚牢”。整个世界都获得了永生,一切都变得新鲜、净朗、 华美、芬芳,一切都变得生动、自由、雄浑、悠远读着天狗,我这股精神力量,背负为祖国崛起而奋斗的使命,向那一切新鲜、 净朗、华美、芬芳,那一切生动、自由、雄浑、悠远而奔赴。在这神圣
20、而不可侵犯的奔 赴当中,(),我在自己的生命力的_中感到狂喜和惊异。45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前赴后继脱胎换骨带着流淌B.前仆后继脱胎换骨携着流淌C.前赴后继浴火重生携着流泻D.前仆后继浴火重生带着流泻46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郭沫若对祖国复杂而又澎湃的情感,完美地融于了天狗这部作品中,这部作品就像一把利剑,刺醒沉睡着的中国B.郭沫若对祖国有着复杂而又澎湃的情感,完美地融于了天狗这部作品中,它就 像一把利剑,唤醒了沉睡着的中国C.郭沫若对祖国复杂而又澎湃的情感,完美地融于了天狗这部作品中,它就像一 把利剑,叫醒沉睡着的中国D.
21、郭沫若对祖国有着复杂而又澎湃的情感,完美地融于了天狗这部作品中,这部 作品就像一把利剑,刺醒沉睡着的中国4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我的生命充满饥渴,也感到生命力的不断涌动B.我的生命充满饥渴,因此感到生命力的不断涌动C.我感到生命力的不断涌动,生命充满饥渴D.我充满生命的饥渴,同时又感到生命力的不断涌动参考答案1. B2. A3. A4. A5. A6. C7. C 8. (1)狂风、波浪、屋的意象运用,明写江上波涛险恶翻屋之景,同时也暗示了 南宋国势的危急和主战派的凶险处境,也是作者极不平静的内心的象征,表现了对时局险恶 的忧虑。(2)雄鹰、雪豹,是作者理想中
22、的精神、意志和心灵的象征,代表着一种真正强大、雄壮 和坚韧的精神。蜘蛛,象征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外在如此普通、渺小,却 能享受大自然赐予的快乐与荣耀,说明真正的强大、壮美在于内在的精神、意志。9. B 10.(示例一)表达思妇盼归之情。诗歌前四句分别从客子和思妇两方面表达思念 之情,五、六句则侧重家中思妇在三五之夜当窗对客子生活的想象,最后两句与上文呼应, 写思妇对客子从军多年,遥无归期的幽怨,从而表达了盼望丈夫早日归来的情感。(示例二)表达客子厌战之意。诗歌前四句看似分别从客子和思妇两方面表达思念之情,但 第四句中的“应”字表明,思妇在泰川家中登楼盼归的情形是客子在远方想象中的
23、情形,并不 一定是实情,与一、二句构成一虚一实的关系,加重对客子情感的抒写。五、六句写客子在 关山抬头仰望看到的情形,最后两句是客子感受到浓重的战争氛围,从而想到从军多年,归 家无望,发出的怨战情绪。(示例三)表达夫妇充满矛盾的内心。他们向往团圆脚的生活,但并不无视国家的安危,“战 气”如此,想到的是“从军”,足见其深明大义;但分离已有几年,且还要分离下去,难免会 心生抱怨,一个复字即含无限怨情。二人的内心确实充满了矛盾。11.写这首诗的时候,诗人正在日本留学,“五四运动”所产生的伟大力波越过太平洋,直接 震到了时刻感应着时代脉搏的郭沫若,使他得到了纵横挥写的创作契机。诗中描绘的滚滚洪 涛的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2课+综合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综合 练习 统编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