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姜夔》教学设计(黑龙江县级优课)语文教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扬州慢/姜夔》教学设计(黑龙江县级优课)语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扬州慢/姜夔》教学设计(黑龙江县级优课)语文教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学设计设计教师:王 宇 鑫备课时间:2017年4月18日课题:扬州慢教学时间:2017年4月21日教学课时:1课时教 学 目 标1.知识目标学习对比、虚实相生、用典、通感等表现手法。2.能力目标理解宋词婉约派风格特点:情景交融、低沉伤感、讲究和谐。3.德育目标体会词中的“黍离之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重点:抓词眼“空城”,分析景物“清冷”特点,体味“黍离之悲”感情难点:理解宋词婉约派风格特点:情景交融、低沉伤感、讲究和谐。一、 学生课前演讲二、课前导入(故事导入)四个进京赶考的年轻人救了个老头,后来发现是个神仙。神仙 答应实现他们每人一个愿望。第一个书生说:“愿为富翁,腰缠万 贯”;第二
2、个书生说:“愿当扬州刺史,众人仰慕”。第三个书生 很认真地说;“愿骑鹤升仙”;第四个书生最有个性,想了半天, 说了一句:“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三、了解诗人一一知人论世姜夔(约1155约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 (今属江西)人。一生未入仕途,以布衣出入于公卿之门,善书法、 精音乐、能自度曲。诗词俱工,词尤负盛名。词风精工典雅,空灵 高旷,自成一家。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白 石诗说。1127年,“靖康之变”。在北宋的半边废墟上重建的南宋, 是一个更加虚弱的王朝,金兵频繁发动的大规模南侵,使它长期面 临着覆亡的严重危机。本词是作者22岁时路过扬州所作。词人虽然初到扬州,
3、但对 这样一座历史名城并不陌生。然而,如今映入作者视野的却是一片 荒芜,满目疮痍,词人顿时触发起一种山河破碎之感。作者写本词备注简单讲述 故事来历 和意义时,宋金隆兴和议已达12年之久。南宋朝廷文恬武嬉,苟安半壁, 朝纲废弛。词人目睹当年经强敌侵凌后扬州城的累累伤痕和苦难频 仍的现实,岂能无动于衷?于是写下了这首扬州慢。慢词是依据曲调舒缓的慢曲填写的词,重抒情,一般都比较长。 但与长调有别,长调单指字数,习惯上58字以内为小令,59-90 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扬州慢共98个字,是一首长调, 也是一首慢词。扬州慢是词牌名,也是题目。四、自主探究:问题预设一一1、词前小序交待了什么内容?交待
4、了词作的时间、地点,及眼前所见所闻扬州景色,写作的 缘由(感慨今昔),其他词人的评价(以为有黍离之悲也)。感 情低沉悲凉,突出了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2、词前小序的写作目的是什么?交待写作背景并为全词奠定“黍离”之悲的感情基调。五、整体感知:1、音频范读。2、指导学生诵读(字音、节奏、情感),学生结合注释,自由朗读 词作。3、学生朗读。六、解疑合探分组讨论:1.作者在扬州见到听到了什么?体现了现在扬州怎样的景色特点? 词中哪一个词最能概括现在扬州的特点? (G1展示,G4评价) 2、以前的扬州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词中哪一个词最能概括昔日 扬州的特点? (G2展示,G5评价)3、作者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扬州慢姜夔 扬州 姜夔 教学 设计 黑龙江 县级 语文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