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中华文明的气质.docx
《第一讲中华文明的气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讲中华文明的气质.docx(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讲中华文明的气质参考文献:1、意大利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商务印书馆1982年)过去发生过的事,只要和现在生活中的一种兴趣打成一片,它就不是针对一种过去的兴 趣,而是针对一种现在的兴趣了。在这个意义上,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2、张维为: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中国这么一个古老的文明今天以一个现代国家的形态而迅速崛起,在人类历史上是绝无 仅有的。与肇始于欧洲的民族国家不同,中国属于“文明型国家”,其特征是“四超”和“四 特”。“四超”就是超大型的人口规模、超广阔的疆域国土、超悠久的历史传统、超深厚的文 化积淀。“四特”主要由“四超”衍生而来,即独特的语
2、言、独特的政治、独特的社会、独特 的经济。一、内陆型农业文明1、不是外向的扩展,而是内向的体系整合。自我为中心的世界文化观念,对外部世界的关注十分淡漠。2、以农为本(关注群体生存的基本条件)(1)关注抽象化和群体的人的价值,而忽视个人价值(国家主义)。孔子不问马,反对人殉(始作俑)(2)重生存,轻发展。(3)重视地缘和血缘。Unde和aunt在汉语中有伯父母、叔父母、姑父母、舅父母、姨夫母等5种。二、强大的国家权力一一行政版图与文明空间基本重合1、华夏文明的整体连续性。2、核心区域(向心力和主导)与边缘地区(活力与挑战)的关系。三、中国文化宏大的包容精神 1、宗教、价值、习俗、民族传统的包容。
3、2、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的差异与共生。四、开放的等级社会1、人类社会建立在部分人支配其他人(政治地位、财富、暴力、传统)的权力结构基础上。对他人的支配通过法律确认而成为社会等级制度。君主一一贵族官僚一一平民(土、农、工、商)贱民一一奴隶2、出身不是个人价值和命运唯一的决定因素。学识、才能、品德都有可能改变个人的人生。所有现实的个人地位都是有条件的,惩恶扬善。五、伦理文化1、天人合一,自然也被人伦化。2、知识论与道德论的重合。求善大于求真3、道德自律与制度他律(孔融让梨与罗马分面包)一一性善与性恶前者交易成本最低,不需要外在监督。后者的基础是契约的双方必须有对等的实力,发 现对方不遵守契约时有实力进行惩罚。需要一个更强大的中立的第三方进行裁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 中华文明 气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