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茶品种概述.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乌龙茶品种概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乌龙茶品种概述.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乌龙茶品种概述乌龙茶品种较多,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茶的品种之一,也极受宽阔消费者的宠爱。本文对乌龙茶品种做了一个具体的介绍,期望大家对乌龙茶能有更进一步的了解。1. 铁观音又名魏饮种、红心或红样观音。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 晚生种。二倍体。原产福建省安溪西坪尧阳西坪镇松尧,已有 200 多年栽培史。主要分布在福建南部、北部乌龙茶区。特征:植株中等,树姿开张,分枝稀,叶片呈水状着生。叶椭圆形,叶色深绿,富光泽,叶面隆起,叶缘波状,叶身平或稍背卷,叶尖渐尖,叶齿钝浅稀,叶质厚脆。芽叶绿带紫红色,茸毛少,一芽三叶百芽重 62.2g。共冠直径 3.0 3.5cm,花瓣瓣,子房茸毛中等, 花柱裂。特
2、性:芽叶生育力较强,发芽较稀,持嫩性较强。一芽三叶盛期在月中下旬。产量中等,每亩产乌龙茶100kg 以上。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氨基酸3.6%、茶多酚 22.1%、儿茶素总量12.2%、咖啡碱4.1%。适制乌龙茶、绿茶。制乌龙茶品质优,条索圆紧重实,色泽褐绿润, 红点明,香气馥郁幽长味道醇厚回甘,具有独特的香味,俗称“观音韵”,为乌龙茶极品。抗旱性与抗寒性较强。扦插生殖力较强,成活率较高。适栽地区:乌龙茶区。栽培要点:宜选择纯种强健母树剪穗扦插,培育壮苗。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的黏质红黄壤园地种植,增加种植株数与密度。铁观音萌芽率不高,天性娇弱,抗逆性较差,产量较低,有“好喝不好栽”之说。“红芽歪尾
3、桃”是纯种铁观音的特征之一。铁观音既是茶树品种名称,也是茶叶商品名称。铁观音品种按其叶形、颜色不同分成几个品系,其中以魏饮种,即俗称红心观音为最好。铁观音茶经十多道工序精制而成。成品茶兼有红茶之甘醇,绿茶之芳香,并具有自然兰花香气。条索卷曲圆结,色泽油亮带砂绿,红点明显,汤色金黄,浓艳清亮,味道醇厚甘醇,回甘悠长,香锐而浓, 有“七泡有余香”之誉,且具秀丽的“观音韵”,常以“观音韵”来区分于其他品种所制的乌龙茶,是乌龙茶之极品。2. 金观音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早生种。二倍体.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茶叶争论所于 19781999 年以铁观音为母本、黄旦为父本,承受杂交株育种法育成。已在福建乌龙
4、茶茶推广。广东、湖南、四川等省有引种。2023 年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省级品种, 003 年被认定为国优品种。特征:植株尚高大,树姿半开张,分枝较密,叶片呈水平状着生。叶椭圆形,叶色深绿,有光泽,叶面微隆起,叶缘微波,叶身平,叶尖渐尖,叶齿钝浅稀,叶质厚脆。芽叶紫红色,茸毛少,一芽三叶百芽重 53.0g。花冠直径 3.6cm,花瓣 7 瓣,子房茸毛中等,花柱 3 裂。特性:芽叶生育力强,发芽密且整齐,持嫩性较强。一芽三叶盛期在 4 月初。产量高,每亩产乌龙茶 200kg。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氨基酸 2.3%、茶多酚 27.2%、儿茶素 15.1%、咖啡碱 3.7%。制乌龙茶, 品质
5、优,色泽褐绿润,香气馥郁幽长,味道醇厚回甘,“韵”味显,具有铁观音香味特征,制优率高。抗旱性与抗寒性强。扦插生殖力强, 成活率高。适栽地区:乌龙茶茶区。栽培要点:幼年期生长较慢,宜选择纯种强健母树剪穗扦插,培育壮苗。选择土层深厚、肥活的黏质红黄壤园地种植,增加种植株数与密度。3. 黄观音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争论所于 19771997 年承受杂交育种法从铁观音与黄旦的人工杂交一代中通过单株选种育成。1998 年被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省级品种,003 通过国家审定为国优良种。品种特征: 小乔木型,大叶类。植株较高大,树姿半开张,分枝较密,叶片呈水平状着生。叶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叶色深绿
6、,有光泽,叶面微隆起,叶缘平,叶身平,叶尖渐尖,叶齿较钝、浅、稀, 叶质尚厚脆。芽叶黄绿色带微紫色,茸毛少,一芽三叶百芽重 58.0 克。花冠直径 3.9 厘米,花瓣 6 瓣,子房茸毛中等,花柱 3 裂。品种特性: 无性系,二倍体,早生种。芽叶生育力气强,发芽较密,持嫩性较强。一芽三叶盛期在4 月上旬。产量较高,每公顷产量 3000 千克200 千克/亩以上。春茶一芽二叶干样含氨基酸2.3%、儿茶素总量 12.6%、茶多酚 27.3%、咖啡碱 3.5%。适制绿茶、红茶、乌龙茶,制乌龙茶,品质优异,条索紧结,色泽黄绿润,香气馥郁芳香,具有黄金桂透天香的特征,味道醇厚甘爽,制优率特高;制绿茶、红茶
7、,条紧细,香高爽,味醇厚。抗旱性与抗寒性强。扦插生殖力强, 成活率特高。栽培采制要点:适宜在乌龙茶区和局部红茶、绿茶茶区种植。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的园地种植。幼龄期茶园加强肥水治理,准时定剪, 培育丰产树冠。适时分批留叶采摘,采养结合。4. 悦茗香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争论所于 19811993 年从赤叶观音的有性后代中通过单株选种育成。1994 年被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省级品种。年被认定为国优品种。品种特征: 灌木型,中叶类。树姿半开张,分枝尚密,叶片呈水平状着生。叶近倒卵圆形,叶色深绿,有光泽,叶面平,叶缘平, 叶身平,叶尖钝尖,叶齿钝、浅、稀,叶质较厚软。芽叶淡绿色,茸毛少,一芽三
8、叶百芽重60.0 克。花冠直径4.1 厘米,花瓣6 瓣,子房茸毛少,共柱 3 裂。品种特性: 无性系,二倍体,中生种。芽叶生育力气强,发芽较密,持嫩性强。一芽三叶盛期在4 月中旬初。产量较高,每公顷产乌龙茶 2250 千克150 千克/亩以上。春茶一芽二叶干样含氨基酸2.6%、茶多酚 23.4%、儿茶素总量 13.5%、咖啡碱 3.0%。制乌龙茶品质优异,条索圆紧重实,色泽褐绿油润,香气馥郁幽长,味道醇厚甘爽,韵味显,制优率比铁观音高。抗旱性与抗寒性强。扦插生殖力强,成活率高。栽培采制要点: 适宜在乌龙茶区种植。幼龄期分枝较稀,生长较慢。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的园地承受双行双株种植,准时定剪4 次。
9、乌龙茶鲜叶采摘标准“小开面至中开面”,以中开面为主,采养结合。5. 九龙袍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晚生种。二倍体。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茶叶争论所于 19791999 年从大红袍副株自然杂交后代中承受单株育种法育成。2023 年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省级品种。特征:植株较高大,树姿半开张,分枝密,叶片呈上斜状着生。叶椭圆形,叶色深绿,有光泽,叶面微隆起,叶缘微波,叶身平或稍内折,叶尖钝尖,叶齿钝浅较密,叶质较厚脆。芽叶紫红色,茸毛少, 一芽三叶百芽重 83.0g。花冠直径 4.1cm,花瓣 67 瓣,子房茸毛中等,花柱 3 裂。特性:芽叶生育力强,发芽密,持嫩性强。一芽三叶盛期在4 月
10、中下旬。产量高,每亩产乌龙茶 200kg。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氨基酸 1.9%、茶多酚 37.6%、儿茶素 9.9%。制乌龙茶,品质优,条索重实,色泽褐绿润,香气高强幽长,味道深厚甘爽。抗旱性与抗寒性强。扦插生殖力强,成活率高。适栽地区:福建乌龙茶茶区。栽培要点: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准时定剪 34 次,促进分枝。乌龙茶采接标准把握“小对中开面”,以“中开面”为主。6. 毛蟹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混倍体。原产福建省安溪县大坪乡福美村。1985 年全国农作物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品种,编号 GS130061985。特征:植株适中,树姿半开张,分枝密,叶片呈水平状着生。叶椭圆形,叶色深绿,有光
11、泽,叶面微隆起,叶缘微波或平,叶身平, 叶尖渐尖,叶齿锐深密,叶质厚脆。芽叶淡绿色,茸毛多,节间短, 一芽三叶百芽重 68.5 克。花冠直径,花瓣6 瓣,子房茸毛多,花柱3 裂。特性:芽叶生育力强,发芽密,持嫩性较差。一芽三叶盛期在4 月中旬。产量高,每亩产乌龙茶可达 200300kg。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氨基酸 3.0%、茶多酚 20.1%、儿茶素总量 15.8%、咖啡碱 4.1%。适制乌龙茶、绿茶、红茶,品质优。制乌龙茶,条索紧结重实,色泽褐绿润,香清高,味醇和;制红茶、绿茶,毫显,香高,味厚。抗旱性强,抗寒性较强。扦插生殖力强,成活率高。一年生长期8 个月, 育芽力气强,发芽密而齐,节间
12、短,芽叶壮实。树冠进展快速,成园快,采摘批次多,全年可采 5-6 轮,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易于栽培, 产量较高。适栽地区:江南茶区。栽培要点:应准时采摘,适度留叶。用毛蟹制作乌龙茶的工艺与铁观音一样,淀曲,梗圆形,头大尾尖,色泽褐黄绿尚鲜润,茶汤青黄或金黄色,香气浓郁清长,略带茉莉花香,味道清醇略厚。毛蟹还可加工红、绿茶,鲜叶制成的红碎茶香高汤红,味道浓强;制成的绿茶毫色显露,外形美观,味醇香高,品质甚佳。毛蟹的无性扦插成活率高,茶树较耐旱、耐瘦,栽培治理简洁,病虫害较少,产量高, 适制性广。7. 本山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二倍体。原产原产于福建省安溪县西坪乡。1985 年全国农作物
13、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品种, 编号 GS130101985。特征:植株中等,树姿开张,分枝较密,叶片呈水平状着生。叶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叶色绿,叶面隆起,叶缘波或微波,叶身平,叶尖渐尖,叶齿稍钝浅稀,叶质较厚脆。芽叶淡绿带紫红色,茸毛少, 一芽三叶百芽重 44.0g。花冠直径2.63.1cm,花瓣6 瓣,子房茸毛中等,花柱 3 裂。特性:芽叶生育力强,持嫩性强。一芽三叶盛期在 4 月中、下旬。产量中等,每亩产乌龙茶 100kg 以上。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氨基酸1.6%、茶多酚 19.8%、儿茶素总量 10.7%、咖啡碱 3.4%。适制乌龙茶、绿茶。制乌龙茶,品质优,色泽褐绿润,香浓郁高长,味甘
14、醇厚鲜爽, 有“观音韵”,近似铁观音的香味特征。抗旱性强,抗寒性较强。扦插生殖力强,成活率高。适栽地区:乌龙茶茶区。栽培要点:宜选择纯种强健母树剪穗扦插,培育壮苗。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的黏质红黄壤园地种植,增加种植株数与密度。 该品种适制乌龙茶,尤以圆叶本山制作的乌龙茶品质更佳。 在成品茶的分类中,本山属于色种类中的上品。其初制加工工艺根本上与铁观音相像,但因鲜叶特点不同,技术上把握的程度也不同,成品特征为:条索紧实沉重,尾部稍尖,梗细瘦鲜亮,呈“竹子节”,色泽鲜润似香蕉色,香气似铁观音而较清淡,味纯深厚带甘鲜,汤色金黄。本山的茶叶品质接近或相像于铁观音,但本山易栽培,易治理,产量也高于铁观音,
15、在很多乌龙茶区,它已成为当家品种.8. 黄金桂无性系生殖品种,小乔木型,中叶类,早生种。二倍体 .原产于福建省安溪县虎邱乡罗岩村,栽培历史已百年以上。1985 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品种,编号 GS130081985。特征:植株中等,树势较高,树冠直立或半开放,枝条密集,分枝较密,部位高,节间短,叶片呈稍上斜状着生。叶为椭圆或倒披针形,叶色黄绿。富光泽,叶面微隆起,叶缘平或微波,叶身稍内折, 叶尖渐尖,先端梭小,叶齿较锐深密,叶质较薄软。芽叶黄绿色,茸毛少,一芽三叶百芽重 59.0g。花冠直径 2.732cm,花瓣 5 瓣, 子房茸毛中等,花柱 3 裂。特性:芽叶生育力强,发芽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乌龙茶 品种 概述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