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找骆驼》教学设计6篇.docx
《三年级语文上册:《找骆驼》教学设计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上册:《找骆驼》教学设计6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三年级语文上册:找骆驼教学设计6篇 一、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感悟“在生活中只要专心观看,仔细思索,就会有所发觉”的道理。 2、过程与方法: (1)先复习蜜蜂引路一文,预习本课,进展联系比拟学习。 (2)学习生字词,能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 (3)在熟读,分角色读文的根底上,学会专心观看四周事物,仔细思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专心观看四周事物,仔细思索,做生活的有心人。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老人是怎样认真观看,仔细思索,发觉骆驼的特征的。 三、教学难点: 学会初步的分析、推理,了解故事进展的挨次,启发
2、学生思维、想像,对学生进展观看与思维的训练。 四、课前预备 师生分头搜集一些测试观看力量的图片,也可制成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课时: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观看画面,激趣导入 教师引述:教师这里有一些挺好玩的图片,它能测出一个人的观看力量强不强。同学们想不想一比凹凸? 出示图片或显示课件内容,开展观看竞赛活动。 教师导学:其实在生活中,只要我们专心观看,仔细思索,也会有很多发觉的。找骆驼这个故事叙述的就是这个道理。想不想学一学? 二、朗读课文,理出线索 建议学生用自己宠爱的方式阅读全文。 学生依据提示思索课文内容。 A、教师出示问题。 商人丢失了一只骆驼后,是怎么做的? 老人看到了什么,
3、知道了什么? B、教师提出要求:看谁课文读得仔细,看谁问题答案找得精确、完整。 C、学生按问题提示和要求,到课文中查找答案。在此过程中,教师可让几位同学把查找的答案写在黑板上。 D、然后在沟通中,把答案渐渐补齐。 三、依据线索,比拟异同 启发学生思索。看了这位商人丢失了骆驼以后的表现,你觉得他和老人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先在小组里和同学交换一下看法。 组织学生进展集体沟通。沟通要点: a、这位商人丢失了骆驼后,可能由于心急,处处乱找,结果没找着。 B、这位老人在走路时能留心观看,所以发觉了路上的骆驼脚印、脚印的深浅和方向、路边的蜜和米,以及骆驼啃过的树叶上的牙齿印等。 这位老人还能依据观看到的状况
4、仔细思索,于是就知道了骆驼的很多特点。 组织学生评价商人和老人。假设你是一个旁观者,看到找骆驼这一幕,你想对商人和老人分别说什么? 四、角色朗读,表现人物 小组内安排好角色,争论一下商人和老人的对话该用怎样的语气读,然后开展角色朗读,并相互评议。 展现角色朗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最好。 板书设计: 脚印右深左浅左脚跛 路左边蜜右边米驮着蜜和米顺着脚印找 啃过的树叶齿印缺牙齿 专心观看,仔细思索 找骆驼教案 篇二 一、揭题。 今日我们学习找骆驼,(板书课题)谁找骆驼?(商人、老人) 商人的骆驼怎么啦?(丢失) 丢失与丧失有什么区分?(丢失:走着,走着,没了!) 骆驼丢失了,商人很焦急,这时候观察一
5、位老人,商人怎么样?(赶上去问) 我是老人,你是商人!我们表演。(评议、朗读) 二、定向。 老人观察过骆驼吗?老人知道骆驼的样子吗?我们自己来学懂这篇课文。 三、自学。 第一台阶: 1自学课文,划下描写骆驼样子的词句。 2沟通:说说骆驼的样子。 3说样子。 (1)左脚跛。(什么叫跛?) (2)左驮蜜,右驮米。(什么叫驮?) (3)缺了一颗牙齿。 刚刚说得对不对?商人听了快乐吗? 我当老人,你们当商人,我们表演一次。 评价:对!不错!对极了!的程度念出来没有? 当老人说了不知道后,商人怎么说? (忿忿怎么念?讨论哄、具体的意思) 其次台阶: 说说,练练 1用由于所以句式讲话。(例:由于老人观察脚
6、印右边深,左边浅,所以知道骆驼的左脚有点跛) 2老人之所以是由于他观看得认真,推断得正确。 第三台阶: 分析,朗读 1能把老人怎么想的语句划出来吗? (学生答:课文里没有。教师要求学生思索) 2破浅?跛晃左蜜 右米 3树叶被缺了一颗牙的骆驼咬过该是什么样子?(讨论、画、分析。) 4读,我们学着老人的口气说话什么口气? (1)不紧不慢地读 (2)至于干什么用?(连续上下文,顺着) (3)找到没有?哪个词说明找到了?(果真) 照可换词吗?(可以,换按) 教导是指什么? 一路与哪个词有关系。(丢失) 四、教导。 为什么顺着脚印去找? 另外两条线索为什么不行靠?(学生争论) 五、我们又不去找骆驼,干吗
7、学? 编者意图是给我们一些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差异作业。 1课后填空,抄词。 2表情朗读。 选做题:表演找到骆驼后。 七、表演。 板书: 推断 分析 观看 左脚破 脚印右深左浅 左驮蜜右驮米 路左边有蜜,右边有米 缺了一颗牙齿 齿印 顺着脚印去找 其次课时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商人丢失的那只骆驼的状况的,并能仿按例句,把不完整的因果句式补充完整。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 教学重点: 能用因果倒装句式正确地把老人的推理过程说清晰。 三、 教学过程: 1、 复习检查,听写生字。 2、 学习课文19自然段。 (1) 商人之所以要去找骆驼,那是由于学生接说(商人丢
8、失了一只骆驼) (2) 一个商人丢失了一只骆驼,心里特别焦急。这时候他观察前面有位老人在走,就赶忙打招呼,请大家学着老人的样子招呼招呼看。 (3) 商人和老人开头一问一答,谈得挺好的。可是,商人怎么突然忿忿地说起话来? (4) 老人具体地说出了骆驼的哪些状况?用自己的话说说。 (5) 老人不仅知道骆驼左脚有点跛,还知道骆驼的右边驮着米,左边驮着蜜,而且连骆驼的嘴里缺了一颗牙都知道,老人知道的状况可真够具体的。当老人说出骆驼的这些状况时,商人怎么说? (6) 正值商人布满盼望的时候,老人却说不知道骆驼往哪儿去了,难怪商人要忿忿地说起话来。谁会用忿忿的语气读读商人说的话。 3、 学习课文第10自然
9、段。 (1)(过渡)是老人把商人的骆驼藏起来了吗?别说藏,其实老人连骆驼的影子都没见过。为了向商人说明这是怎么回事,老人讲了一段话。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一段话。 (2)不紧不慢的紧是什么意思?谁能用不紧不慢的速度读读老人的话?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给句子编号,看看这段话一共有几句? (3)默读老人说的6句话,思索哪几句话是说明老人知道骆驼具体状况的缘由的。 (4)其次至第五句都是说明缘由的,可以分为一层。 第一层就是第一句,请大家读一读,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5) 其次层是重点。默读,边读边思索:老人为什么会知道骆驼的具体状况? 从哪里看出老人的观看很认真?他究竟观察了些什么?请用划下来。 读划
10、下来的内容,体会还、又的用法。 小结:这有深有浅的脚印,星星点点的米、蜜和树叶上留着的牙印(出示图),一般人是不会留意到的。你看,连正在查找骆驼的商人自己都没有留意到。可是老人都观察了。可见,老人的观看是很认真的。 (过渡)但是光靠认真观看就能知道骆驼的状况了吗?老人究竟是怎么想的,课文中没有详细写,这就是我们要特殊留意学懂的地方。 老人看到右深左浅的脚印,怎么想? 观察路的右边有米,左边有蜜,又怎么想? 这两片树叶(出示图),哪一片是缺了牙的骆驼啃过的?为什么? 用由于观察所以知道的句式说说老人为什么能知道骆驼具体状况的缘由。 (6) 其次层讲的是缘由,第三层将骆驼该怎样去找,说的不是同一内
11、容,而是另外起了个头,中间用什么词把这两个内容连起来? (7) 朗读这段话。 4、作业:略。 三年级语文上册:找骆驼教学设计 篇三 佚名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商人丢失的那只骆驼的状况的,并能仿按例句,把不完整的因果句式补充完整。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 教学重点: 能用因果倒装句式正确地把老人的推理过程说清晰。 三、 教学过程: 1、 复习检查,听写生字。 2、 学习课文19自然段。 (1) 商人之所以要去找骆驼,那是由于学生接说(商人丢失了一只骆驼) (2) 一个商人丢失了一只骆驼,心里特别焦急。这时候他观察前面有位老人在走,就赶忙打招呼,请大家学着老人的样子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找骆驼 三年级 语文 上册 骆驼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