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系统整体观.docx
《2022年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系统整体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系统整体观.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系统整体观【内容提要】中国古代关于美本质的普遍看法不是单一的,而是复合的互补系统,以味为美、以意为美、以道为美、同构为美、以文为美,构成了中国古代美本质观的整体特色。中国古代的美本质观本同而末异,如儒家认为自然比德为美、以情为美、以和为美、以合目的的形式为美,道家以无、妙、淡、柔、自然、生气和适性为美,佛家以涅槃 、寂灭、死亡以及涅槃 的象征圆相、光明为美,便体现了中国古代美论的多样性。中国古代的美感论集中论述了审美的特征和方法。审美特征论涉及美感的愉悦性、直觉性、客观性、主观性、真实性。审美方法论强调咀嚼回味、以我观物、虚静纳物,与中国古代的美本质论遥相呼应。 本文
2、试图对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系统作出简要而整体的把握。在我看来,审美感知是由审美对象引起的,而普遍引起审美感知满意、完善、开心的对象,就是美 。美学不仅应当探讨感觉规律,还应探讨感觉对象的规律。易言之,美学不仅应当成为美感学、主体审美学,还应当成为美的本质学、客体审美对象学。因此,本文阐释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将把焦点聚集在中国古代关于美本质和美感的理论上。 中国古代普遍的美本质观 中国古代对美的看法,既有异,又有同。所谓同,即儒、道、佛各家相通相近、殊途同归、末异本同之处,或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颇为流行、占主导地位的观点。中国古代对美的普遍看法大抵有如下数端: 一、以味为美。这是中国古代关于美本质的不带
3、价值倾向的客观相识,可视为对美本质本然状态的哲学界定。从东汉许慎将美释为一种甘味,到清代段玉裁说的五味之美皆曰甘,文字学家们普遍将美界定为一种悦口的味道。古代文字学家对美的诠释,反映了中国古代对美是甘味的普遍相识。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听到美丽的韶乐三月不知肉味。老子原来鄙弃欲望和感觉,但他又以为腹不为目为圣人的生活准则,并把自己认可的大美道叫做无味之味,且以之为至味。佛家也有至味无味的思想。以味为美,构成了与西方把美仅限制在视听觉开心范围内的美本质观的最根本的差异。 二、以意为美。这可视为中国古代对美本质当然状态的价值界定,其中寄予了中国古代的审美志向。中国古代美学认为,美是一种快适的味道
4、,这种味道,主要不在事物自身的形质,而在事物所寓含的人化精神。这种精神既可以表现为审美主体审美观照时情感、直觉、意念的即时投射,所谓物以情观,故辞必巧丽,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调,也可以表现为一种客观化了的主体精神,所谓玉美有五德,花妙在精神。梅、兰、菊、竹,因为符合儒家的君子志向,所以成为历代文人墨客钟爱的对象。山、水、泉、林,因为是清虚恬淡的志向之境,所以成为道释之徒、出世之士心爱的栖身之所。现实的美源于人化自然,艺术的美亦在人的本质的对象化。诗者言志,文为心学,书为心画,画尚写意。文所以入人者情也,情不深则无以惊心动魄,只有意深才能味有余。所以古人主见:文以意为主,诗文书画以精神为主。
5、中国古代由此形成了趣味说。 趣,即意趣;趣味,即意味。趣味说凝聚了中国古代这样一种美本质观:有意即有味。这与西方客观主义美学观明显不同。 三、以道为美。这是中国古代关于美本质当然状态价值界定的另一种形态,也是中国古代以意为美的详细化。这当中寄予了更明显的道德志向。儒家以道德充溢为美,如孔子说道斯为美,孟子说充溢之为美,荀子说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道家也以道德充溢为美。庄子有一篇德充符,明确把美视为道德充溢的符号,个中描写了不少形体畸形而道德完满的至人、神人。老子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庄子说朴实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希声、无形、朴实均是无为、自然的道德形象。佛家认为世相之美均是空幻不实的泡影,真
6、正的美是涅槃 佛道,涅槃具有无垢、凉爽、清 静、欢乐、光明诸种美妙属性。 四、同构为美。这是中国古代对美的心理本质的相识。人性爱同憎异,会己则嗟讽,异我则沮弃。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一百零一物去其所与异,而从其所与同。这些是同构为美思想的明确说明。它源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文化系统。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天与人、物与我为同源所生,是同类事物,它们异质而同构,可以相互感应。淮南子说得好:天地宇宙,一人之身。物类相同,本标相应。这种感应属于共鸣现象,是开心的美。其实,在中国古代以意为美、以道为美的思想中,已包含主客体同构为美的深层意识。儒家认为万物皆备于我,尽心而后知天,仁是天心,天理即吾心,天
7、地之美正是主体之美的对象化,因而呈现出某种同构状态。道家认为,大道至美。道体虚无,要把握到虚无的道体,认知主体必需以虚无清静之心观之,所谓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与此相通,佛家认为真正的美是佛道,佛道即涅槃 ,涅槃即寂灭虚空。芸芸万法,以实有之心观之即执以为有,以虚空之心观之即以之为空,这就叫内外相与,成其照功。可见,道、释二家所认可的至美之道,都是主体空无之心在客体上的同构。这与西方现代格式塔美学相映成趣。 五、中国古代尽管以意、以道为志向美,但并没有否定物体形式的美。文,在古汉语中有文饰、漂亮之义。以文为美,就是中国古代关于形式美的思想的集中体现。文的原初涵义是交文、错画之像,
8、即形式之纹理或有文理之形式。因为这种特点的形式给人赏心悦目的愉悦感,所以文产生了美的衍生义。中国古代以文为美,体现了古人在偏尊道德美、内容美的同时,亦未完全忽视文饰美、形式美。在对待文饰美、形式美的看法上,重视礼教的儒家表现出剧烈的好文传统。由于儒家思想是古代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经过历代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和身体力行,好文成为汉民族全社会的传统风尚。相比起来,释、道二家是非文的。道家从人性无情无欲的角度动身要求闭目塞聪、杜绝文饰之美,佛家从色即是空的前提动身指责色相之美为镜花水月。由于这些学说内在的冲突性,并不为古代大众所信服,因而并未对儒家以文为美思想的统治、主导地位形成根本性的影响。 以味为美、
9、以心为美、以道为美、同构为美、以文为美,是中国古代关于美本质的普遍看法。它构成了中国美学美本质观的整体特色。 然而,仅仅留意到上述整体风貌上的特点还是不够的。深化进去看,中国古代美学在对美本质的看法上还呈现出肯定的学派差异,它们主要体现为儒、道、佛的差异。 儒家美论 比德为美,是儒家关于自然美本质的基本观点。其含义是,自然美之所以为美,在于作为审美客体的自然物象可以与人比德,成为人的道德的某种象征;自然物的美,不在于事物的自然属性,而在于它们所象征的道德意义。如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刘宝楠论语正义指出:仁者乐山,言仁者比德于山,故乐山也。智者乐水,刘宝楠论语正义引孔子语:夫水者,君子比德
10、焉。孟子认为,水之美,在于它有不竭的源泉,在于它扎扎实实,按部就班,正犹如君子有深厚的道德之本,道德修养按部就班一样: 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荀子仍继承孔子,并借孔子之口,表述他比德为美的自然观。如荀子法行记载孔子以玉 比德: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贵玉而贱珉者,何也为夫玉之少而珉之多也邪孔子曰:恶!赐!是何言也!夫君子岂多而贱之,少而贵之哉!夫玉者,君子比德焉。温润而泽,仁也;栗而理,知也;坚刚而不屈,义也;廉而不刿,行也;折而不挠,勇也;瑕适并见,情也;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其止辍然,辞也。故虽有珉之雕雕,不若玉之章章。诗曰: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此之谓也。
11、汉儒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山川颂中指出,山、水之美在其为仁人志士进德修业的象征。周敦颐曾著爱莲说,塑造了莲出污泥而不染的美的形象。从先秦儒家、到汉儒,经隋唐儒家,到宋儒,自然比德为美的思想被不断继承、宣扬与传播,形成了儒家美学的一个传统、一大特色。正是在这样的美学传统和审美语境下,产生了中国绘画中的四君子图、岁寒三友图,产生了中国诗赋和绘画中道德化了的自然美意象系列,如梅、兰、竹、菊、松、水仙、山水等。 中国古代美学中存在着大量的以情为美的思想。从学派属性和思想渊源来说,以情为美,属于儒家美学。道家从人性自然、无意志动身,要求人们绝情去欲,无思无虑。佛家认为人的情欲是产生人生苦痛的祸根,要求通过守戒
12、修行加以根治。儒家就基本看法和总体倾向而言,是正视、承认情欲这一人性的客观存在的,如孔子说:因民所利而利之,孟子主见因民所欲,与之聚之,荀子指出:礼者养也,养人之欲,给人以求。中国历史上,即便是最保守的儒家代表董仲舒、朱熹,也没有一概否定情欲。如董仲舒说:圣人之制民,使之有欲,不得过节;使之敦朴,不得无欲。朱熹指出:人心不全是不好,饥能不欲食乎寒能不假衣乎能令无生人之所欲乎虽欲灭之,终不行得而灭也。儒家对情欲的这一基本看法,奠定了中国美学以情为美的思想基础。中国古代美学以情为美,追寻源头,荀子乐论和礼记乐记可视作滥觞。乐论、乐记认为,人生而有情,情得不到发泄和满意则不能无乱,而过分放尽情欲也会
13、带来社会纷乱,所以圣人制礼作乐,用以有节度地泄导人情。因此,音乐的第一项功能是使人欢乐,使人求乐的情感得到满意;其次项功能是使情不逾礼失德,达到美善相乐。六朝时期,人们继承、弘扬先秦儒家和汉儒合礼之情为善为美、合度之欲未可尽非的思想,越名教而任自然,将情从道德礼教的牢笼下独立出来,明确提出以情为美。晋陆机文赋指出:诗缘情而绮靡。 言寡情而鲜爱。梁代刘勰文心雕龙中也明确把情与美联系起来:物以情观,故辞必巧丽。文采所以饰言,而辨丽本于情性。繁采寡情、味之必厌。沈约谢灵运传论分析文学作品时指出以情纬文,文以情变。萧绎立言区分了文、笔之后指出:至如文者,惟须绮纷披,宫徵靡曼,唇吻遒会,情灵摇荡。晋挚虞
14、文章流别论提倡情之发,因辞以形之,诗以情志为本、以情义为主。如此等等,可看作六朝诗文领域情感美学的组成部分。隋唐至宋末明初,是政治上趋于专制、思想上趋于守旧的时代,汉代的性善情恶论在唐宋又被重新提起,六朝的情美说一下子跌入深渊,经过长达一千年的沉重压抑,伴随着明代中叶王学左派对自身的反动和明末清初启蒙主义思潮的突起,在明清之际又重见天日,形成了 唯情主义的巨大浪潮,奏出了中国美学史上情感美学的强音。对情感能产生感人的美,明清美学家曾屡屡论及。李开先市井艳词序盛称市井艳词,正在于以其情尤足感人也。徐渭指出:摹情弥真,则动人弥易。焦竑说:情不深则无以惊心动魄。袁宏道说:也许情至之语,自能感人。章学
15、诚说:凡文不足以入人,所以入人者,情也。黄宗羲说:凡情之至者,其文未有不至者也。王夫之说:情之所至,诗无不至;诗之所至,情以之至等等。 儒家尚礼,礼之用,和为贵。中和为美,是儒家美学另一份独特贡献。论语学而记载孔子弟子有子的话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有子的这段话是符合孔子思想本义的。汉儒董仲舒春秋繁露循天之道说得好:中者,天地之美达理也和者,天之正也举天地之道而美于和。 由礼派生的和之美,在中国古代社会现实中有多种表现形态。首先是天地之和,它是人间之和的本体和生成依据。其次是作为天地之和必定反映的 天人之和和人人之和。人人之和又表现为同辈之和、代间之和与社会之和。代间之和的原则是以
16、父统子、以长统幼;同代之和的原则是以嫡统庶、以长统幼、以男统女。社会之和是由同辈人与不同辈人组成的人人相亲相爱的和谐社会。礼记礼运描述的大同世界就是这种和谐社会。根据天地之和实现人人之和、天下之和,关键取决于统治者的政治之和。政治之和,一方面取决于下无条件地统一于上,也就是大一统;另一方面取决于上抚爱下。和谐的社会必以和谐的人为美。所谓人和,即社会中的人必需遵守代间之和与同代之和以及政治之和、神人之和等一系列行为准则去行事,不行放纵任性,为所欲为。为反对任性而为,孔子提出中庸之道。中国古代的文艺美学要求:乐之务在于和心,琴所首重者,和也,温顺敦厚,诗教也 ,都是以和为艺术美特质的闻名命题。 与
17、佛、道鄙薄文饰相比,儒家特殊重视形式美。在以文为美的纯形式美论之外,儒家还论述了内容的合适表现美合目的形式美,如孔子说:辞达而已。辞多则史,少则不达。张戒说得更明确:中的为工,刘熙载说:辞之患,不外过与不及。在古代文学指责中,围围着文学作品语言形式的美丑问题常常绽开一系列争辩:文章的文辞是繁好还是简好是深好还是浅好是骈偶好还是散行好是华丽好还是朴实好是含蓄好还是直露好是老陈好还是生新好如此等等。这些问题虽然属于形式美方面的问题,但必需结合文辞所蕴含的意义来考察。当文辞合适地表达了意义的时候,这种文辞就是美的,溢出意思须要的淫靡之辞与不能充分地达意之辞,都是不美的。假如离开文辞所蕴含的意义,孤立
18、地偏尚简约、朴实、散行、含蓄等等,只能是不得要领的皮相之见。 道家美论 道家认为美的本质是道。道具有一系列特征,美也呈现出一系列形态。道超越形色名声,因而,阅历之美是有限的,不是至美;无限之美恰恰是不行阅历性的,至味无味、至乐无乐。据此道家论述了无为之美、无声之美、无形之美、无言之美、无味之美。 尽管无是最高的美,但在现实中,无之美是离不开有的。正像王弼所说:四象不形,则大象无以畅;五音不声,则大音无以至。因而,无的美,最终落实于有中。这种有无相即、有中通无之美,扑朔迷离,玄妙叵测,道家以妙称之,妙因而变成了美的异名,而且是最高的美。玄、远、逸、古、苍、老、神、微、幽、绝 等,均因妙而美。 道
19、之出口,淡乎其无味。道作为无味之味,从感觉上来说是薄味、淡味,故道家又以淡为美。淡作为审美范畴由老子提出后,在魏晋以前,主要是以现实美的面目出现的,魏晋名士在生活践履中把它发展到极致。同时,从魏晋起,淡起先以艺术美的面目出现,其标记是陶渊明的诗。作为现实美,淡更多地是指人格的审美志向。其要义大体有三。一是意淡 ,淡泊世务,超然物外。古人所谓玄淡、恬淡、闲淡、清淡、澄淡、雅淡、古淡、淡泊、淡远云云,大抵均是指这种美。二是情淡。既然世俗的一切不必太在意,因而任何事情都无须太投入、太动情,哪怕面对生死大限也应当气定情安,神态自若。这是一种通达人生宇宙奇妙之后的无情之美,也是五岳崩于前而方寸不乱的镇静
20、自持之美,是处理、驾驭情感波涛的令人仰慕的审美方式。古人所谓的冲淡、平淡、淡漠之美即是指此。三是形淡。这是人格的淡之美在行为方式上的表现。所谓简淡、疏淡就是指此。大道若简,至道不烦、明道若昧。简淡之人出言吐语、举手投足应以希言、无为、不留痕迹、不露声色为特点,从而给人留下回味不尽的意味。作为艺术美,现实美中淡的内涵自然保留、反映到艺术之平淡的境界中。值得留意的是,宋代以后,艺术中的淡并不突出强调思想之玄淡,而更强调内容与形式之平淡。内容的平淡指艺术品所表现的意蕴要 淡而远、淡而厚、淡而深。形式的平淡指极炼如不炼,平淡当自组丽中来,看似平淡却奇崛,成如简单却艰辛。它淡而浓 、朴而丽、易而难、枯而
21、膏。 道柔弱、处下,柔因而也成为一种美学范畴。老子说:柔弱胜刚毅。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柔、弱是比刚、强更美的境界。同理,雌胜于雄、小胜于大。下、贱、愚、拙 、不争,都具有了美学意义。 中国古代自然一词与美相通。如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自然者为上品之上。这一美学范畴,最早由老子提出。老子说:道法自然, 道之尊,德之贵,莫之命而常自然。可见自然是道生万物过程中呈现的一大特征。自然之为美是道之美的逻辑产物。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失却自然,有目的、有意志地去干什么,只能添乱,与美南辕北辙。本着自然为美的思想,庄子认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中 古代 美学 思想 系统 整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