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数学教案范文5篇.docx
《五年级下数学教案范文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数学教案范文5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五年级下数学教案范文5篇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提高分数除法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并能正确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力量目标:培育学生动手动脑力量,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 情感目标:培育学生情愿沟通合作,喜爱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胜利的欢快。 教学重点: 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用方程方法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稳固,为新知作铺垫 课件出示: 1、写出以下各题的数量关系式,推断谁是单位“1” (1) 故事书的3/5是150本。 (2 )书的价钱是钢笔价钱的2/5。 (3)汽车速度是火车速度的1/2。 2、复习题:写出数量关系式,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 操场上有2
2、7人参与活动,跳绳的是操场上参与活动总人数的2/9,跳绳的有多少人? (1)谁是单位“1”;单位“1”是已知还是未知? (2)写出等量关系式。 (3)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 (4)依据题意列式。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反应。 二、导入新课 看来同学们都能正确分析和解答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分数除法的实际问题怎么解答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 (一)学习新知 1、出示情景图:从情景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生简要答复 2、出例如题: 跳绳的有6人,是操场上参与活动总人数的2/9,操场上有多少人参与活动? 3、争论:(1)谁为单位“1”?是已知还是未知? (2)依据那句话得到的信息? (3)你能列出等
3、量关系是吗? 半数:参与活动总人数_2/9= 跳绳的人数 (未知) (已知) 4、你们有什么方法利用以前的学问解答这道题? 同桌相互说说,在练习本上做一做。 生反应,师板书。 学生口头检验对错。 5、比照复习题和例1,这两道题有什么一样点,不同点? (二)稳固新知 看情景图,你还能提出问题吗? (1)生提问题,全班解答。 (2)同桌相互提问题,写出等量关系式,列式解答。 (三)练习、稳固 翻开书,29页,试一试1,自己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 三、拓展延长 回过头来看例题,你还能用其他的方法解答吗? (用除法计算)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五年级下数学教案篇2 教学内容 复式
4、折线统计图(教材第106107页的内容及第109110页练习二十六的第49题)。 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 使学生熟悉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依据需要,选择条形、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展简洁的分析和猜测。 过程与方法 培育学生分析问题的力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数学学问之间的亲密联系,引导学生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归纳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了解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区分。 教学难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统计的理解。 教具预备 投影片,小黑板、等。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沟通的学习方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 学 过 程 【复习导入】 投影出示课本第10
5、6页例2的两幅单式折线统计图。(见课本图形) 观看两图中数据,你得到了哪些数据? 学生答复后,教师讲解: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的社会。尤其是上海,早在上世纪70年月末就已进入了老龄化。诞生人口和死亡人口数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怎样才能更便利地比拟上海的诞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呢? 生答:我们可以把这两幅图画到一起就好比拟了 这就是我们今日要学习的内容(板书:复式折线统计图)。 【新课讲授】 1.怎样才能更清晰地表示出两条不同的折线呢? 教师用电脑演示画图过程(可以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并用图例说明)。 2.学生在课本中画出死亡人口折线后。提问:复式折线统计图与单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不同?着重强调要用不同的线
6、段来分别连结两组数据中的数。也就是制作复式统计图时,先要画出图例。 3.引导学生答复教材例2中的问题,从而进一步熟悉到两条折线变化的趋势。 【课堂作业】 1.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09页练习二十六第4题。 这题是让学生进一步熟识复式折线统计图。练习时,教师让学生结合甲、乙两地月平均气温的复式统计图,分析复式折线统计图包含的信息,从而了解甲乙两地的不同气候特点,然后由学生解决3个问题,再全班反应。 2.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09页练习二十六第5题。学生看图回答下列问题,得出715岁男生、女生平均身高都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但13岁之后的女生的身高增长趋于平稳,增长速度比男生慢。 3.课余时间完成第6
7、题。 【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今日学习了复式折线统计图,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会画复式折线统计图,而且还能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获得很多信息,并依据这些信息解决生活中的简洁问题。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复式折线统计图 五年级下数学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把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能应用公式求圆的直径或半径,正确解决求圆的直径或半径的简洁实际问题。 2.使学生通过圆的周长公式的实际应用,进一步把握圆的半径、直径和周长间的关系,感受利用公式列方程解决简洁实际问题的过程,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3.使学生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数学教案 范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