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山东普通高中会考物理真题及答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0年山东普通高中会考物理真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山东普通高中会考物理真题及答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0年山东普通高中会考物理真题及答案注意事项:本试题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有多种题型组成。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为全体考生必做题,提供了两个选修模块的试题,考生必须选择其中一个模块的试题作答。第一部分(共48分 共同必做)一、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选对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关于速度,速度改变量,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A、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很大,它的加速度一定很大B、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可以为零C、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不可能为零D、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
2、大2、沿一条直线运动的物体,当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定增大 B、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定减小C、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量一定减少 D、物体运动的路程一定增大3、如图所示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图象,关于这个物体在4s内运动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 B、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C、4s末物体离出发点最远 D、4s内通过的路程为4m,位移为零 4、如图,A、B两物体通过跨过光滑滑轮的细线连在一起,它们均处于静止状态,A物体的受力情况是ABA受4个力作用,其中弹力有2个B受4个力作用,其中弹力有1个C受3个力作用,其中弹力有2个D
3、受3个力作用,其中弹力有1个5、木块在斜向下的推力作用下,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如不改变力F的大小,而使F与水平面的夹角逐渐增大(不超过90),则FA木块对地面的压力不变B木块对地面的压力逐渐减小C木块对地面的摩擦力逐渐增大D木块对地面的摩擦力逐渐减小6、一个物体受到多个力作用而保持静止,后来物体所受的各力中只有一个力逐渐减小到零后又逐渐增大,其它力保持不变,直至物体恢复到开始的受力情况,则物体在这一过程中A物体的速度逐渐增大到某一数值后又逐渐减小到零B物体的速度从零逐渐增大到某一数值后又逐渐减小到另一数值C物体的速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到某一数值D以上说法均不对 7、神州五号成功发射,杨利伟成为中国
4、航天第一人。当他处于超重状态时,他不可能处在A火箭发射升空的过程中 B航天器在预定轨道上运行的过程中C载人仓返回地面的过程中 D在离心机上训练时8、人站在地面上将两脚弯曲,再用力蹬地,就能跳离地面,人能跳起的原因是 A.人对地球的作用力大于地球对人的引力 B.地面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对地面的作用力 C.地面对人的作用力大于地球对人的引力 D.人除了受地面的作用力外,还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力9、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因为轨迹是曲线,所以平抛运动是变加速运动B、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和初速度共同决定C、水平位移仅由初速度决定D、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都相等10、如图所示,在斜面底端的正上方h
5、处水平越出一个物体,飞行一段时间后,垂直地撞在倾角为45的斜面上可知物体完成这段飞行的时间是hvA B C D条件不足,无法计算11、从空中某处平抛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物体落地时,末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a。取地面物体重力势能为零,则物体抛出时,其动能与势能之比为Asin2aBcos2aCtan2aDcot2a12、一辆质量为,额定功率为的小车从静止开始以恒定的加速度起动,所受阻力为,经时间,行驶距离后达到最大速度,然后匀速运动,则从静止开始到最大速度过程中,机车牵引力所做的功为A B C D13、人造地球卫星在圆形轨道上环绕地球运行时有: A轨道半径越大,速度越小,周期越长 B轨道半径越
6、大,速度越大,周期越短 C轨道半径越大,速度越大,周期越长 D轨道半径越小,速度越小,周期越长14、6、A、B两颗行星,各有一颗卫星,卫星轨道接近各自的行星表面,如果两行星的质量比为MA:MB=p,两行星的半径比为RA:RB=q,则两卫星的周期之比为: A Bq Cp Dq15、伽俐略理想实验将可靠的事实和理论思维结合起来,能更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伽俐略的斜面实验程序如下:(1)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2)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3)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释放时的高度。(4)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
7、水平面,小球沿水平方向做持续的匀速运动。请按程序先后次序排列,并指出它究竟属于可靠的事实,还是通过思维过程的推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数字表示上述程序的号码): A、事实2事实1推论3推论4; B、事实2推论1推论3推论4;C、事实2推论3推论1推论4; D、事实2推论1推论4推论3;16、自由下落的小球,从接触竖直放置的轻弹簧开始,到压缩弹簧有最大形变的过程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的动能逐渐减少 B小球的重力势能逐渐减少 C小球的机械能守恒 D小球的加速度逐渐增大第二部分(共30分 共同必做)二、本题包括2小题,第17小题4分,第18小题8分,共12分。根据题目要求将答案填写在题中的指定
8、位置。17、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由于打点计时器两限位孔不在同一竖直线上,使纸带通过时受到较大阻力,这样会导致实验结果( )A. B. C. = D. 以上均有可能18、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测量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如图是采用正确的实验手段,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点迹图0,1,2,3,4是所取的五个计数点,图中数值是各计数点对应的以厘米为单位的尺的读数(1)打点计时器的周期是 s ,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是 s .(2)利用图中的刻度尺,量出由计数点2到计数点3的位移 cm ,由计数点3到计数点4的位移 cm .(3)由以上数据,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为 m/s, 打下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 山东 普通高中 会考 物理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