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总复习教案七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考化学总复习教案七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总复习教案七篇.docx(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中考化学总复习教案七篇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熟悉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能进展溶质质量分数的简洁计算。 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配制肯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质量分数的计算,引导学生查看商品的标签,熟悉化学在生活中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难点 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及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教学工具 投影仪及相关图片、试验用品(烧杯、试管、药匙、玻璃棒、量筒、水、食盐、硫酸铜固体、鸡蛋)。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上一节我们学习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对平常我们认为的“饱和溶液就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就是
2、稀溶液”的错误观点有了明确的熟悉。那么推断溶液的浓或稀的依据又是什么呢?这就是这节课要争论的问题。(板书:溶液的质量分数) 二、新课教学 师:同学们,你们在夏天喜爱游泳吗? 生:喜爱。 师:那你们到水里后,是漂移在水面上,还是沉在水下呀? (生纷纷谈论,有的说沉入水里,有的说漂在水面上,但大多数人认为会沉到水下) 师:请同学们看下面两幅图片:(死海图片) 师:这是死海里的景象,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人可以漂移在水面上吗? 生:盐份多,浓度大。 师:说得好!下面我们来做试验,来详细说明为什么会消失这样的奇景。 【活动与探究】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区分两杯糖水的浓度大小?如何区分两杯食盐水的浓度大小?
3、 生:通过品尝它们的甜味和咸味大小鉴别,更甜或更咸的为浓度大的糖水或盐水,反之浓度小。 师:但是在试验室,由于许多试剂有毒,根本不能通过品尝来推断浓度大小。那如何推断它们的浓度大小呢? 试验在三只试管中各参加10mL水,然后分别参加约0.5g、1.0g、1.5g固体硫酸铜。比拟三种硫酸铜溶液的颜色。 分析:在这三支试管中,溶液的组成是否一样,推断的依据是什么? 小结对于有色溶液,可以依据颜色来粗略地区分溶液是浓还是稀:一般来说,颜色越深,溶液越浓。 师:对于食盐溶液的浓度大小,也可以通过以下试验推断。 【探究试验】鸡蛋在水中漂移 取一个烧杯,参加250mL水后放入一只鸡蛋。按下面的步骤进展试验
4、并照实填写下表。 分析在此过程中所得的几种溶液的组成是否一样,推断的依据是什么? 小结溶液的密度越大,浮力越大。(与死海的漂移原理一样) 师:其实,表示溶液浓度大小的方法有许多,今日给大家介绍的是溶质的质量分数。什么是溶质的质量分数呢?请同学们看教材第42-43页,找出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 生:溶质的质量分数=l00%。 师:同学们归纳得不错,这正是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刚刚在试验中消失了多组数据,请你在表中任选12组数据来计算对应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争论: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克。有人说:“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6%。”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1)在20
5、时,100克水中溶解36.0克氯化钠正好到达饱和状态。 (2)在20时,100克水中最多只能溶解36.0克氯化钠。 我们从中可得到的信息就是:溶剂的质量为100克,溶质的质量为36克。 那么,该溶液的质量分数就为:36.0g/(100g+36.0g)100%=26.47%。 (3)错,它把溶液与溶剂混淆了。 师:其实,溶质的质量分数这个概念,在生活中应用是特别广泛的。同学们可以先尝试着做一做:冬天,人们常给皮肤抹上一点甘油溶液,使皮肤保持潮湿。用400克甘油溶解在100克水中,配制的甘油溶液效果。该甘油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板书讲解解答过程) 解:甘油的质量是400克,水的质量是10
6、0克。 所得溶液的质量为:400g+100g=500g 溶质的质量分数=100%=80%。 答:所得甘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0%。 教师小结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用到了另一个等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假如我们能将这两个等式娴熟运用,那么只要知道了“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以及“溶质的质量分数”四个量中的任何两个,我们就可以求出另外两个。 师:下面同学们再做这样一个练习: 在一次探究活动中,小江同学收集到如下标签: 请你利用标签中的数据设计一个简洁的关于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的题目,设计好后与同桌交换练习。完成后交由同桌批改。 (学生进展设计并交换完成) 课后小结
7、 师(在教室巡回指导后):刚刚我看到同学们设计的题目以及同桌相互的批改后,发觉同学们的想象力真是超出了我的预期,看来,同学们这节课还是挺有收获的。现在我们好好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都学了哪些学问? (生思索、回忆) 师(布置练习):生活中你们都见到过哪些溶液,请你们找到溶液标签、记录的内容并计算其中各种溶质的含量。 中考化学总复习教案(篇2) 【学习目标】 (1)空气成分的探究试验。 (2)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 (3)纯洁物和混合物的概念。 【学习重点】学生自主设计试验,探究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 【学习难点】初步理解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试验原理。 【前预习】 1.你对空气有哪些了解和熟悉?(
8、如有什么样的外观?性质?含有哪些成分等) 2.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的操作是怎样的?胶头滴管吸取液体的原理? 3.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入布满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三个集气瓶,有什么现象发生?表达了它们的什么性质? 4.生活中你见过或知道哪些污染空气的现象存在? 【堂探究】 【自主学习1】我们同学现在对空气都有了肯定的熟悉,但是在二百多年以前,人们对空气却知之甚少。最初,人们对于物质为什么能够燃烧着迷,激发了好多人的讨论兴趣,于是一些科学家对于“燃烧的本质”绽开探究,经过若干科学家的不懈努力,这一神秘渐渐被揭开,空气的成分也渐渐被人们所熟悉。下面让我们沿着科学家的脚印,步入空气成分的探究中吧
9、。 阅读本第26页的内容,思索完成以下问题: 1.在拉瓦锡讨论空气成分的试验中主要有什么操作,消失了哪些现象? 2.拉瓦锡讨论空气成分的试验中得出了什么结论? 【试验探究】观看教师的演示试验,完成下面表格 试验步骤试验现象试验结论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将燃烧匙中的过量红磷点燃快速放入集气瓶中 反响停顿,冷却到室温后翻开止水夹 【沟通争论】请同学们结合本内容和小组争论,共同完成以下内容: 1.写出该反响的字表达式 2.总牢固验结论 3.总牢固验中的留意事项,并争论若操作不当可能引起怎样的后果? 4.在拉瓦锡试验中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而在我们的试验中,为什么空气的体积削减小于1/
10、5?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没有剩余的氧气? 【自主学习2】阅读第27页内容,思索并争论以下问题: 1.空气中的各成分及其所占的体积分数。 2.找出混合物和纯洁物的概念。 3.推断以下物质属于混合物还是纯洁物,并说明依据。 空气海水氧气石灰水冰水混合物冰 【自主学习3】阅读本第2830页内容,完成下面问题: 1.空气中相对稳定的三种气体是?它们都有哪些主要用途? 成分主要性质主要用途 氧气 氮气 稀有气体 2.什么可以造成空气污染?有何危害?如何防治? 3.绿色化学的主要特点: (1)充分利用资和能,采纳的原料; (2)在的条下进展反响,以削减向环境排放废物; (3)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全部作为
11、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 (4)生产出有利于、社区安全和的.环境友好的产品; 注: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头消退污染。 中考化学总复习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1)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 (2)会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相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能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 (3)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一些因素,会利用有关气体溶解度的学问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观看、分析试验现象,并能归纳出相应的概念。 (2)学习通过试验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熟悉冲突双方在肯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的辩证思想。 (
12、2)树立做任何事都要实事求是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教学难点】 1.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含义。 2.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教学工具 【教具预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为什么只有在“两个肯定条件”下,它们才有确定意义? 【沟通答复】 转变条件可以使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 【导入新课】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溶解力量不同;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力量也不一样。这节课我们就从量的角度讨论物质的溶解力量。 【归纳总结】 定量描述物质的溶解力量(即溶解度)的要素:在肯定
13、温度下;等量的溶剂里,人们统一规定:在100g溶剂里;溶液为饱和状态;单位为g。 固体的溶解度:在肯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到达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四大要素:肯定温度下;100g溶剂里;溶液为饱和状态;溶质的质量。 【提出问题】 理解了溶解度的概念,那你了解平常所说的“易溶”、“难溶”与溶解度的关系吗?请看下面资料。 【课件展现】 溶解度的相对大小(20时的溶解度) 【提出问题】 我们已经学习了溶解度,那么溶解度是怎样表示的呢? 【课件展现】 教材P36表9-1 【分析小结】 上述是表示溶解度的一种方法:列表法。 列表法表示溶解度不直观,不能表示物质在任意温度时的溶解度,也不能
14、直观表示某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向,下面我们查找另一种表示方法溶解度曲线。 【活动与探究2】 请同学按教材P36P37要求绘制溶解度曲线,并争论答复相关问题。 【归纳总结】 通过溶解度曲线,可以推断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状况,可以比拟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溶解度的大小,也可以查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 1.溶解度的三种状况: (1)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大,如KN03。 (2)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如NaCl。 (3)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而减小,如Ca(0H),。 2.交点P表示,在该温度下,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
15、相等。 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 【提出问题】 我们讨论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那么气体物质的溶解度又该如何表示呢? 【课件展现】 1.展现教材P38争论,并答复有关问题。 2.烧开水时,锅底有许多小气泡,为什么?这说明白什么? 【沟通答复】 1.气体的溶解度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小,溶解度越小;压强越大,溶解度越大。 2.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小。 【练习争论】 如何增加养鱼池水中的含氧量? 【学生活动】 利用所学学问和阅读教材P38P39资料争论答复。 课后小结 【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了固体、气体物质的溶解度的概念,了解了固体溶解度的相对大小,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16、并且通过活动与探究总结出了影响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我们还可利用已学学问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课后习题 【布置作业】 完本钱课时对应练习,并提示学生预习下一节的内容。 中考化学总复习教案(篇4)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爱护教案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知道一些常见金属如铁、铝、铜等的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复原出来的方法。 (2)会依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响物或生成物进展有关计算。 (3)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以及防止金属锈蚀的简洁方法。 (4)知道废旧金属对环境的污染,熟悉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等金属资源爱护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看、试验、阅读资料、联系实际等方法猎取信息。 (2
17、)运用比拟、分析、联想、分类等方法对所猎取的信息进展加工。 (3)能主动与他人进展沟通与争论,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加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奇怪心和探究欲。 (2)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加社会决策的意识。 (3)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惜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4)树立为社会的进步而学习化学的志向。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铁的冶炼。 (2)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 (3)铁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4)合理利用金属资源的意识。 教学难点 (1)对铁锈蚀条件及其防护措施的初步探究。 (2)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
18、杂质问题计算。 教学工具 试验用具:Fe2O3、石灰水、贮有CO的贮气瓶、磁铁、铁架台、酒精喷灯、酒精灯、试管、直玻璃管、橡胶塞、导管、火柴。 教学过程 引言 由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金属是一类重要的材料,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由于地球上的金属资源是有限的,故我们需对其进展合理的利用和有效的爱护。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爱护 一、金属资源概况 讲解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广泛地存在于地壳和浩瀚的海洋中,除少数很不活泼的金属如金、银等有单质形式存在外,其余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金属在自然界中以矿物形式存在。含有矿物的岩石称为矿石。工业上就是从矿石中来提炼金属的。 请学生观看课本图816、
19、817、818等有关金属资源的图片。或展现矿石样本或放录像 过渡不同种类的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并不一样。它们在地壳中呈怎样的分布趋势呢? 请大家看课本P15“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的资料。 问人类目前普遍使用的金属有哪些? 答铁、铝、铜等。 追问这是否和它们在地壳中的含量有肯定的关系呢? 生确定有!由于铝、铁在地壳中的含量是全部金属中最多的。 怀疑铜的百分含量远小于铁和铝,为什么也普遍使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呢? 可让学生争论、各抒己见 总结这主要与铜的性质和铜的提炼本钱有关。 追问那么,自然界含铁、铝、铜的矿石主要有哪些呢?它们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生含铁的矿石主要有赤铁矿(主要成分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化学 复习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