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诗经二首——蒹葭》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
《第12课《诗经二首——蒹葭》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2课《诗经二首——蒹葭》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兼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反复吟咏,感受诗歌的音韵美。2 .品味语言,了解诗歌的形象美。3 .探究内容,体会诗歌的主题美。【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熟读成诵,理解诗歌意境及追寻过程。难点:体会诗歌重章叠句的艺术形式及经典之美。【导入】师:微信中流传着这样的言论:有没有文化、懂不懂中国文化要看你的言语系统中有没有这 些句子:比如,春天来了,桃花开了,我们会说 生齐: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师:重回小学校园,你可能会感慨道:昔我往矣生杂: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师:恋爱中最美的表白: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 生齐:与子偕老。师:你喜欢一个人,短暂的分离就会让你思念绵绵:一日不见生杂:如隔三
2、秋;如三月兮。师:我们班同学有文化!这些唯美的语句来自于诗经。千百年来,诗经融汇在我们的 生活中,已经成为我们言语的一部分。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诗经,去品味醉人的兼葭。【活动一:反复吟咏品其韵】1 .字正腔圆、节奏分明读:师:“诗非读不能品也。”现在老师给大家范读一遍,同学们注 意听准字音。同学们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字的读音PPT。除此以外我们还要注意节奏,这首 诗我们可以按照2/2的节奏来读。下面请大家自己有节奏的朗读一遍。找同学朗读。(一人 一章读、个人读)2 .重章叠句回环读(体会诗歌结构美)我们听其音,观其形。刚才我们读了这首诗,你又有何发现呢这三章有什么关系呢?大家可 以从句式和词语上来思
3、考。大家看不同颜色的字。“苍苍”、“萋萋”、“采采”这是什么词? 句式上有何相似之处?这种形式在诗经中叫“重章叠句:有何好处呢?给人回环往复法的 美。出示清方玉润对诗歌的评价:三章其实一意,而首章已成绝唱。让我们再次齐读体会诗 歌的结构美。3、寻找韵脚来吟诵:刚才我们朗读了这首诗,我们来看PPT红色的字,有何特别之处? 生:押韵。押韵会让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那下面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另外一种方式的诵读, 叫做“吟诵”,我们一起欣赏一下,注意押韵的字是怎么读的?读完后老师出示吟诵原则:入短韵长。押韵的字,朗读时要有一点拖音。比如“苍苍”是什 么意思呢?芦苇很茂盛,那我们如何读出这种感觉呢?师朗诵和吟
4、诵“兼葭苍苍”体会哪种 读法更有感觉?下面我们再次听吟诵,大家可以试着跟读,把韵脚拖长,体会其中悠长的情 感和渺远的意境。【活动二:流连诗画赏意境】1 .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通过这首诗,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大家可以试着用“我 依稀看到了”句式来回答。生:看到了主人公在找寻伊人。师:那他一开始就写了追寻伊人吗?那写了什么?生:兼葭苍苍,兼葭萋萋等。师:这在诗经中的表现手法叫“兴”。2 .体会主人公形象师:刚才同学们告诉我们是在找寻伊人,那么主人公是如何上下求索的?(1)“阻、长、跻、右”加重读符号,体会追寻之艰难。现在我们找同学来读一下,读完 之后你有什么感受呢?生:主人公很艰难的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诗经二首蒹葭 第12课诗经二首蒹葭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12 诗经 蒹葭 教学 设计 统编 语文 年级 下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