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归园田居》说课.docx





《《短歌行》《归园田居》说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短歌行》《归园田居》说课.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专题教学心有所归,志有所向一一进退中的诗意人生说教材: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学习篇目,这 两篇课文属于古诗文选读专题。根据2020版课标要求,本专题旨在引导学生阅读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古代诗文,阅读并了解作品内容,体会其精神内涵、审美追求和 文化价值。引导学生在诵读中培养语感,理解内容,品味语言。短歌行为四言古诗,两字一顿,古朴凝重。短歌行是托物言志的名篇。诗人 曹操托物言志,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渴求与建功立业的期望。清代张玉谷评:“此叹流光 易逝,欲得贤才以早建王业之诗。”归园田居(其一)为组诗中的第一首,充满出 园气息,风格清新自然。
2、金-元好问曾评:“君看陶集中,饮酒与归田。此翁岂作诗, 真写胸中天。天然对雕饰,真腐殊相思。”其成就之高,亦可见一斑。两首诗,一 “凝 重” 一 “清新”,这一重一清的对比,十分强烈。学生也不难通过自我的学习而产生比 较,从而记忆深刻。且两首诗不同的形式与风格,使二者在感情的强烈程度上也十分不 同。短歌行为四言古诗,节奏单一,读之则铿锵有力,透露着诗人的坚定意志和内外 如一。其感情强烈,荡气回肠。归园田居(其一)为田园诗作,其情如月照人间,冲 淡深邃,清新自然。在学习时,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着重体会两首诗歌中的感情色彩, 进而体味诗歌的不同风格和艺术特色。我认为,这两首的诗歌的教学落脚点不应仅
3、仅落在品味字句之上,还应该深入两位 诗人的不同人生选择,体味一进一退间的诗意人生。曹操作为三国时期的统治者之一, 招贤纳士,渴望建功立业。而陶渊明本来在朝为官,却挂印归去,不再出仕。他们一个 进,一个退;一个追求功业,一个却不求功业,只爱田园。两首诗的对比,自此已不止是在诗歌风格.匕也在诗歌思想.匕其对比无比之鲜明, 甚至于截然相反。短歌行劝勉人们珍惜时间,建功立业,归园田居(其一)就教人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二者在思想上存在很深刻的矛盾。这种矛盾, 具有很明显的教育意义。按照传统思想,人生应该追求远大理想,并目.建功立业,但人 生在建功立业之外,还可以有其他的人生追求,那就是
4、淡泊名利,回归自然。将短歌 行与归园出居(其一)进行比较,二者在思想感情上,是两种不同思想下的不同人 生追求。它除了能够有效地告诉高中学生,人生的追求是多样的,也能平衡学生在学习 过程中对“名利”的态度,具有很深刻的教育意义与人生诉求。说学情:高一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过曹操的龟虽寿观沧海,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等诗文,对这两位文人都有一定了解。但并未将两位文人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对两位文 人的不同人生选择并未有更多地思考。因此,本节课在立足品读诗文的基础上,要深入 对两位文人的不同人生抉择进行比较分析,明白无论哪种人生选择,只要归从本心,就 都能抒发生命的诗意,活出诗意的人生。说目标:诗歌是人心灵深
5、处的涛声,我将本专题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 地朗诵诗歌;在品析语言中理解“归”的含义;在分析比较中发现、体悟诗人的风格。 将感受不同人生境遇中的诗意人生确定为本专题的教学重难点。说教学过程:我以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一句诗作为课堂的开场白,“人充满劳绩,然而诗意地栖居 在这片大地上。”这句诗直指本堂课的主题一一进与退中的诗意人生。整堂课共分三个 环节:朗读吟诵感诗情、品读语言做赏析、知人论世见风格。在第一个环节朗读吟诵感诗情中,我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两首诗歌的不同节奏和押 韵,体味节奏之异和押韵之别带来的不同情味。”孔颖达曰节奏谓或作或止,作则奏 之,止则节之。”郭沫若在论节奏一文中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短歌行 归园田居 园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