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7篇).docx
《五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7篇).docx(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五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7篇) 一、指导思想 在数学教学中,要培育学生数学学习的新观念、新思路。新观念的形成不仅包含对事物的新熟悉、新思路,而且包含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为此,要求学生必需把握学会数学的学习方式,只有不断学习,猎取新学问,更新观念,才能形成新的数学熟悉。在八年级数学的教学中对概念的演化、推理的要求、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严密性、制造性方面都提出了比七年级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在教学中对进一步培育学生数学学习的新观念、新思路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学生状况 本班学生有23人,大局部学生对数学有上进心,上学期在全镇统考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有些学生的承受力量还有待提高,学习态度还需不断
2、端正。有几个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准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肯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育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力量,以提高成绩。 三、教材分析 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根底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根底学问,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熟悉的根底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
3、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在已有学问和阅历的根底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受,熟悉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究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把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外表积公式,探究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进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学问。在学习平均数和中位数的根底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拟稳定、牢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
4、为一组数据的代表,牢靠性比拟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相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学问解决生活中的简洁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看、猜想、试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册教材依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学问和生活阅历,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
5、,运用所学学问解决问题,体会探究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育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力量。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根本性质,会比拟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展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拟娴熟地进展约分和通分。 2. 把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把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拟娴熟地计算简洁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洁实际问题。 4. 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展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
6、意义。5.结合详细情境,探究并把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外表积的计算方法,探究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洁图形旋转90;观赏生活中的图案,敏捷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 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依据详细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 熟悉复式折线统计图,能依据需要选择适宜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 经受从实际生活中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学问解决问题的力量。 10.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
7、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觉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看、分析及推理的力量。 11.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12. 养成仔细作业、书写干净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 四、教学中需要预备的教具和学具 1. 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及模型2. 演示分数用的教具3. 其他教具教师还可以依据各局部教学内容的需要自己预备或设计制作一些教具和学具。如教学体积时制备1 m3、1 dm3模型,容纳1 L、100 ml液体的量杯;教学因数与倍数时,可依据教科书上的图制成教
8、具等。教师还可以依据需要自己制作其他适用的教具。 五、课时安排 依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的“各学段课程内容参考教学时间一览表”,试验教材的编者为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各局部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师教学时可以依据本班详细状况适当敏捷把握。 一、 图形的变换(4课时) 二、因数与倍数(6课时)1?因数和倍数2课时左右2? 2、5、3的倍数的特征3课时左右3?质数和合数1课时左右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12课时)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熟悉2课时左右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外表积2课时左右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7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粉刷围墙1课时
9、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0课时)1?分数的意义4课时左右2?真分数和假分数3课时左右3?分数的根本性质2课时左右4?约分4课时左右5?通分4课时左右6?分数与小数的互化2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7课时)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课时左右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3课时左右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2课时左右 六、统计(3课时)打电话1课时 七、数学广角(2课时) 八、总复习(4课时) 五年级数学教学规划 篇二 第十册数学第一单元教学规划 一、教学内容: 一、方程 二、教学要求: 1、使学生在详细的情境中,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
10、质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观看、分析、抽象、概括和沟通的过程中,经受将现实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积存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阅历,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进展抽象思维力量和符号感。 3、使学生在积极参加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索、主动与他人合作沟通、自觉检验等习惯;获得一些胜利的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自信念,产生对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方程的含义,会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难点:把握等式的性质,理解等式两边同时进展乘法或除法运算时必需考虑特别的数字0。留意验证。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安排: 8课时 第十册数学其次单元教学规
11、划 一、教学内容: 二、确定位置 二、教学要求: 1、使学生在详细情境中熟悉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定;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详细情境中物体的位置。把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2、使学生经受用数对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到,逐步把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丰富对现实空间和平面图形的熟悉,进一步进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积极参加学习活动,获得胜利的阅历,感受数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拓宽学问视野,激发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数对的含义,用数对表示详细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难点: 用数对实际情境中的物体位置到用数对描述方格图上点的位置的抽象过程。 四、教学
12、安排: 3课时 第十册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规划 一、教学内容: 三、倍数和公因数 二、教学要求: 1、使学生通过详细的操作和沟通活动,熟悉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会求10以内两个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和100以内两个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2、使学生经受探究和发觉数学学问的过程,积存数学活动的阅历,进一步培育自主探究与合作沟通的力量,感受一些简洁的数学思想方法,进展数学思索。 3、使学生在参加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培育主动与他人合作沟通的意识,体会学习和探究活动的乐趣,增加对学好数学的信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会求10以内两个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和100以内两个两个数的
13、最大公因数。 难点:把握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四、教学安排: 6课时 第十册数学第四单元教学规划 一、教学内容: 四、熟悉分数 二、教学要求: 1、使学生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探究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计量单位换算的结果,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熟悉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会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会进展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2、使学生经受分数意义的抽象、概括过程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探究过程,进一步进展数感,培育观看、比拟、抽象、概括等力量。 3、使
14、学生初步了解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加自主探究与合作沟通的意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应用。 难点:单位“1”,分数的意义的理解。 四、教学安排: 10课时 第十册数学第五单元教学规划 一、教学内容: 五、找规律 二、教学要求: 1、使学生结合现实情境,用平移的方法探究并发觉简洁图形掩盖现象中的规律,能依据某个图形平移的次数推算被该图形掩盖的总次数,并解决相应的简洁实际问题。 2、使学生主动经受自主探究和合作沟通的过程,体会有序列举和思索是解决问题的根本策略之一,进一步培育发觉和概括规律的力量,初步形成回
15、忆与反思探究规律过程的意识。 3、使学生在他人的鼓舞与帮忙下,努力克制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获得胜利的体验。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使学生经受自主探究和合作沟通的过程,体会有序列举思索等解决问题的策略,感受规律的进展过程。 难点:是把图形分别沿两个方向平移,依据这两个方向平移的次数推算被该图形掩盖的总次数。 四、教学安排: 2课时 第十册数学第六单元教学规划 一、教学内容: 六、分数的根本性质 二、教学要求: 1、使学生探究中理解分数的根本性质,把握约分和通分的方法,能正确进展约分和通分,会进展分数的大小比拟。 2、使学生经受分数根本性质以及约分、通分、分
16、数大小比拟方法的探究过程,进一步进展数感,培育观看、比拟、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的力量。 3、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沟通中,体验胜利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念,进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培育主动学习和独立思索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使学生探究中理解分数的根本性质,把握约分和通分的方法。 难点: 娴熟、正确地进展约分和通分,分数的大小比拟 四、教学安排: 9课时 第十册数学第七单元教学规划 一、教学内容: 七、统计 二、教学要求: 1、使学生经受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过程,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作用和特点,能读懂常见的复式折线统计图, 2、使学生进展统计观念,培育统计力量。
17、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应用,进一步感受统计方法对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价值,增加参加统计活动的兴趣,以及与他人合作沟通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经受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过程,能读懂常见的复式折线统计图,并依据要求把复式折线统计图补画完整。 难点:能对复式折线统计图所表达的信息,进展分析、比拟和简洁的推断、推理。 四、教学安排: 2课时 第十册数学第八单元教学规划 一、教学内容: 八、分数加法和减法 二、教学要求: 1、使学生联系已有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学问,探究并把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简洁的分母分数加、减法。 2、使学生联系详细
18、的问题情境,理解并把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挨次,能正确进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律和减法的运算性质,同样适用于分数加、减法,并能应用运算律或运算性质进展一些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 3、使学生能用分数加、减法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进展数学。应用意识。 4、使学生在应用已有学问和阅历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学问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学问的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进展分析、比拟和简洁的推理力量。 5、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过程的探究性,获得胜利的乐趣和体验,增加学习数学的自信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
19、: 重点: 使学生经过探究并把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能正确、娴熟地进展计算。 难点: 能运用分数加、减法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安排: 5课时 第十册数学第九单元教学规划 一、教学内容: 九、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教学要求: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2、使学生在对自己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进展分析、综合和简洁推理的力量。 3、使学生进一步积存解决问题的阅历,增加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胜利体验,提高学好
20、数学的信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寻求解决问题。 难点: 在合作沟通中探究“倒过来推想”策略合理解题步骤。 四、教学安排: 5课时 第十册数学第十单元教学规划 一、教学内容: 十、圆 二、教学要求: 1、使学生在观看、画图、测量和试验等活动中感受并发觉圆的有关特征,知道什么是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能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会应用圆的学问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或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受操作、猜测、测量、计算、验证、争论和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理解圆周率的含义,熟记圆周率的近似值,把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解决
21、相关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存熟悉图形的学习阅历,体会等积变形、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增加空间观念,感受数学文化,进展数学思索。 4、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熟悉圆的特征,会画指定大小的圆,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 圆的周长及面积公式的推导。 四、教学安排: 10课时 第十册数学第十一单元教学规划 一、教学内容: 十一、整理与复习 二、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方程意义的理解,会用等式的性质解形如xa=b、ax=b和xa=b的简洁方程,能正确理解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数学 教学工作 计划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