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说课稿模板汇总5篇.docx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模板汇总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数学说课稿模板汇总5篇.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模板汇总5篇 一、说教材 找最大公因数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中的内容。本课时是在学生找一个数的因数根底上学习的。同时又为以后学习约分打下根底。教材中直接呈现了找出公因数的一般方法:先用想乘法算式的方法,分别找12、18的因数,再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此根底上,引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材采纳的集合的方式呈现探究的过程。 二、说目标 依据教材编写特点,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探究找两个公因数的方法,能精确地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让学生经受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三、说教学重、难点 新课标鼓舞学生通过思索、争论
2、沟通,经受探究的过程。 因此确定教学重点为探究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 难点为用多种方法正确地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四、说教学方法和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仿照与记忆。自主探究与合作沟通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本节课学生对因数已经有了初步的熟悉,在教法与学法上,可以让学生在半独立的状态下进展自主学习、沟通探究。而教师在沟通过程中,主要是引导、组织学生归纳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让学生在经受体验、探究中去归纳、总结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这也是表达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五、说教学设计 新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的生活阅历和已有的学问动身,让学生亲身经受自主探究
3、、合作沟通、归纳总结的过程。依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 ( 一)、复习导入,学习新知 由于学生已经很娴熟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因此,我利用学生已有的学问、阅历进展导入新知。(导入这一环节预备用时3分钟) 1、师:同学们,我们已学过找一个数的因数,假如教师现在给你一个数,你能很快找出它的因数吗? 生答复师板出12的因数:1、2、3、4、6、12 2、师:你们真棒!照这样的方法,你能很快写出18的全部因数吗? 生独立写并汇报18的因数:1、2、3、6、9、18。 3、师:那么准,那你们看看它们的因数你发觉了什么?请大家找一找,在12和18的因数中有没有一样的因数?一样的因数有几个
4、? 生同位沟通,共同找出:1、2、3、6。 师:像这样即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我们就说这些数是12和18的公因数。此时师板书出集合图形。 4、师:中间这一区域有什么特征?应当填什么数? 生独立思索后分小组争论。 生汇报:中间所填的数应当即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 5:师:在这些公因数里面,哪个数最大?生:6最大。 6:师:对,6在这两个数的公因数里面是最大的,那么我们就说6是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 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找最大公因数。 师板书课题:找最大公因数 (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探究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并且能很快地找出来。同时这也就突破了教学重点:
5、让学生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这一层次的设计我预备用时12分钟。 (二)、尝试练习,合作探究 书45页练一练中的1、2两题: (1)利用因数关系找最大公因数 师:请大家把书翻到第三45页,独立完成第1小题。 8的因数有:1、2、4、8。 16的因数有:1、2、4、8、16。 8和16的公因数有:1、2、4、8。 8和16的最大公因数是:8 师引导学生观看:8和16之间是什么关系?与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有什么关系? 学生随着教师的问题提出来就独立的思索观看,然后在小组内自行解决。 (让学生们自己去探究,去发觉,并在小组内得到进展,对后进生来说也是一个促进。) 生汇报:8是16的因数,所以8和16
6、的最大公因数是8。 然后师放手给学生,鼓舞学生自己小结;假如较小数是较大数的因数,那么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并准时出一些这方面的题练习,如:4和12,28和7,54和8 (2)利用互质数关系找最大公因数 师:请大家独立完成其次题。 生汇报5的因数有:1、5。 7的因数有:1、7 5和7的最大公因数是:1 师同上一样引导学生独立观看5和7之间是什么关系?与他们的最大公因数有什么关系? 分小组争论汇报。 生:5和7是质数,所以5和7的最大公因数是1。 引导生小结:像这样只有公因数1的两个数叫互质数。假如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他们的公因数只有1。 练习:4和5,11和7,8和9 (3)、整理
7、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师:今日我们学习了哪些方法找最大公因数? 生:列举法,用因数关系找,用互质数关系找 师:我们在做题时要观看给出的数字的特征,运用不同的方法去找出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教师在讲解找最大公因数时,不仅要告知学生详细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将这些单独的内容联系起来,给出学生统一的解题步骤,这样学生才有章可循。) 这一环节的设计我也预备用时15分钟。 (三)、稳固练习,体验胜利 完成书第46页的3、4、5题。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师巡察指导。在巡察的过程中对于后进生要特殊的指导点拨。 稳固练习预备用时8分钟。 第四环节:全课小结 用2分种对本节课的学问进展归纳总结。 五、说板书设计 我本节
8、课的板书设计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本课的内容传递给学生,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各位评委教师,我仅从教材、教法、学法、及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对本课进展说明。这只是我预设的一种方案,但是课堂千变万化的生成效果,最终还要和学生、课堂相结合。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2 敬重的各位领导、教师: 大家好! 我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雷锋小学的谢道翔,我说课的内容是: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9册,五年级上P92-93页的教学内容,是第五单元的最终一课时组合图形面积。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 “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内容。通过这局部的学习,有利于综合运用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学问,进一步进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
9、探究、合作沟通力量,再加上电脑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情操。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初步熟悉了一些简洁的平面图形,并借助生活阅历已形成了初步的空间观念。但思维还处于初级阶段,对于组合图形的面积还需要进一步熟悉和把握,为了使学生能从感性熟悉抽象到理性思索,进一步进展其空间观念,构建新知。正好发挥了多媒体的优势,不仅解决了数学学问的高度抽象性和儿童思维进展详细形象性的冲突,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主动参加,积极探究。学生不需要电脑操作,所以在多媒体教室进展教学。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悉组合图形,能将组合图形转化为简洁的图形,并通过归类比拟
10、,优化出简洁的方法求出组合图形的面积。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解题策略、方法的多样性,进展观看、分析、推理、概括等多种力量,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并培育学生的创新力量。 3、结合详细的例题感受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必要性,产生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渗透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 2.教学难点 依据图形之间的联系和肯定的隐藏条件,选择最简、最优的方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五、教学流程 1、拼一拼,熟悉组合图形 2、分一分,探究计算方法 3、议一议,总结提炼,突出重点 4、比一比,优化方法,突破难点 5、练一练、稳固梳理方法 6、
11、读一读,拓展心灵视野 下面我将结合自我思索、同伴互助、教学实践、版本比照、网络互动等几个方面来谈我这节课的设计。 一、 拼一拼,动手操作充分感知,熟悉组合图形 新课标明确指出:“动手操作是学生熟悉活动的根底,它对学生学问的猎取、应用、思维进展、力量的培育及情感态度的.形成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如何能更好的熟悉“组图图形”并很好的对后面的学问进展连接呢?在这方面网友们的建议给了我很大帮忙,尤其是木秀于林和辉煌教师,他们盼望我采纳“直接出示外部轮廓,让孩子们从资料袋中找根本图形把它填满”的方法,其实之前我是不太赞成这样做的,一方面感觉在实际操作中比拟难,同时有局限孩子思维的意思,但在我的第三次
12、试讲中采纳后发觉很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感觉乐趣盎然。这样就为后面学习组合图形面积打下了坚实的根底。 二、分议结合,总结提炼,突出重点 儿童思维进展的一般规律是从详细形象开头的,在此根底上再逐步形成抽象的思维特点。在了解了什么是组合图形的根底之上,我提出:“这样的组合图形面积该如何计算呢?”这一问题,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先进展自主探究,充分利用教师下发的题单和图形学具,通过画、拼、摆等方式,把组合图形转化成以前所学习过的几个简洁图形,再通过把这几个简洁图形的面积相加得到组合图形的面积,在对组合图形进展“分分合合”的过程中呈现的特别充分。那么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究竟有哪些方法呢?同学们在组内进展合作沟通,
13、依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总结出不同的有效的计算方法。(出示课件): 分割法 填补法 割补法 前两种方法学生把握的特别好,但在试讲中并没有消失割补法,要知道这也是解决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于是我准时调整预设,在后面“做一做”中进展弥补。这个练习很生动形象的呈现出割补法的作用和优势,学生会很自然的往这个方向去思索。通过这样的讲练结合的方式这样由学生自己先独立思索,到合作讨论,到全体汇报,再到练习补充的形式表达了探究学问的过程,既培育了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索的力量、又让学生在有效的学习活动中把握了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使教学重点得以突出。 三、比一比,优化方法,突破难点 新课程提倡解决问题的多样化,但
14、多样化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优化的根底,如何在算法多样化的根底上进展优化是一个新的生长点。学生动手进展分割、填补方法探究的时候,多数学生都能把它分成两个根本图形,有的同学又连续分成了3个局部。在这个环节中毕竟方法是巧是拙,慢慢让学生体验、感悟,总结出分成两个图形分法比拟简洁,且计算步骤少,优越性表达的比拟充分, 在这种认知过程中提醒了组合图形的本质;在其他的分法中,找不到可以计算的数据,合情但不合理,这样仍旧不行。深刻体会利用数据时转化图形的重要方面,实际上也是以图形为载体,对学生所进展的思维训练。这样一来学生对于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方法的理解更加深入:分解图形时要尽量考虑简便的方法计算,同时也依据
15、已知条件进展分解。进展学生有效分析数据的力量。 四、练读结合,稳固提升素养,拓展心灵视野。 在练习中表达根底、提升、综合等不同层次,并且在练习过后与孩子一同回忆课后练习题,在总结中让学生更加宏观的体会到不同问题要采纳适宜的方法进展解决。同时通过介绍两千年前古代数学家刘徽的相关学问,让数学彰显历史文化。 我的说课马上接近尾声。回首这17天的讨论、上课、反思,再讨论、再上课、再反思,收获颇多。这个收获不止是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献计献策从而对于教材深层次理解的本身,也是自己针对于此权衡利弊,有力取舍而显示的坚决、敏捷的对大家的沟通互动。 感谢来我“家”作客的人们。可能“款待不周”请多多见谅。 赛课只是一
16、种结果,而其间的过程更让人回味神往。 所以就算赛课过后也盼望您常来。 由于赛课有终点,学习无止境! 感谢大家!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鸡兔同笼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试验教科书八年级(上)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三节。本节安排1个课时。 教学重点:依据等量关系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 教学难点:1.读懂古算题;2.依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二、说目标 学问目标 1.在详细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技能; 力量目标 1.使学生把握运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让学生亲自经受和体验运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组)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
17、效数学模型,培育学生的抽象、概括、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 情感目标 1.进一步丰富学生数学学习的胜利体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奇怪心,进一步形成积极参加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沟通的意识。 2通过“鸡兔同笼“,把同学们带入古代的数学问题情景,学生体会到数学中的“趣“;进一步强调课堂与生活的联系,突出显示数学教学的实际价值,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通过对祖国文明史的了解,培育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树立为中华崛起而学习的信念。 三、说学情 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少年期,已具备了初步的抽象、概括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力量,要培育他们敢于面对挑战和勇于克制困难的意志。鼓舞他们大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数学 说课稿 模板 汇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