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管理系统EMS用户需求说明书.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能源管理系统EMS用户需求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能源管理系统EMS用户需求说明书.docx(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能源管理系统EMS用户需求说明书目录1修订记录22引言12.1编写目的12.2需求分析13系统功能架构14具体需求34.1配置优化34.2重点业务流程与架构优化74.2.1告警架构重构74.2.2告警业务优化74.2.3通知业务优化114.2.4断点续传优化114.2.5权限和树形结构模块重构114.3性能提升124.3.1性能专项优化124.3.2整体性能提升124.4部署方式优化134.5接口完善与优化134.5.1OPC Client接口134.5.2OPC Server接口144.5.3多级系统数据接口164.6业务功能优化174.6.1人工录入174.6.2报表模块174.6.3节能
2、专家174.6.4用能计费红外离线授权充值184.6.5用能计费部分业务功能优化184.7APP重构194.7.1登陆模块204.7.2能耗模块224.7.3告警模块274.7.4更多功能模块335附件37 EMS需求说明书1 引言1.1 编写目的本文的描述对象是能源管理系统(EMS) 的系统需求,本文档仅包含此次迭代的增量或变更需求,原EMS 0版本的其他部分需求维持不变。1.2 需求分析系统需求是在原始的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多层次加工所得。原始需求一般需要经过过滤、分解、分发、分析才能转化为系统需求。每个环节都很重要,尤其是需求分析更是核心中的核心。常用的需求分析方法有业界基准寻找、行业标准搜
3、索、竞争对手分析、应用场景描绘、功能框架搭建、逻辑推敲、客户价值评价、投入产出分析等。系统需求不仅仅是业务功能需求,还包含了相关的操作维护需求,如权限、配置、告警、日志、统计;系统需求还可能包含到性能、扩展性、用户体验等。此外,如能对异常流程进行设计则更为全面。复杂的业务流程一般要绘制流程图。2 系统功能架构从EMSV1.20开始,逐渐深度集成多个子系统,且形成多个通用业务模块。EMS0更是深度融入了照明、计费,对配电也进行更深度融入;因此,从EMS0开始,系统功能架构需要按照模块的方式进行规划和设计。系统的整体功能架构如下:此次EMS 迭代版本需求的主要内容为:配置优化、重点业务流程梳理与架
4、构优化、性能提升、部署方式优化、接口完善与优化(OPC接口、多级系统接口)、 部分业务功能优化、APP重构(架构优化、IOS支持)等。3 具体需求3.1 配置优化本版本规划要点平台侧B/S配置逐渐取代C/S配置;配置菜单整体优化:抽取公共配置部分为平台级配置,部分菜单整合;部分业务配置流程优化;EMS 整体的配置部分网站地图可参考本文第5章的附件内容EMS网站地图(配置).png应用场景01 B/S配置逐渐取代C/S配置:原EMS 0版本遗留的C/S配置页面需逐步B/S化,对于配置中的(1)系统配置项(对系统运行模式、安装目录等软件本身的配置项,一般不涉及业务,由软件出厂或我司调试人员在初次部
5、署时设置的配置项)、(2)初始化配置项(系统初次部署时由我司调试人员设置的配置项,一般初始化配置后不会更改)、(3)应用过程配置项(用户在应用过程中有需要进行灵活调整的配置项)进行区分,EMS 中优先将应用过程配置项先进行B/S化。其中:除用能计费、智能照明模块之外的配置项须全部B/S化,包括原C/S端TSconfig下的节点信息表、规约类型表、通道信息表、设备类型表、设备型号表、工程项目表下面所有配置项、五分钟采样配置表、控制配置表;02优化配置一级菜单:平台级配置与业务配置分离,抽取公共配置项纳入平台级配置;暖通空调、给排水、视频监控、电梯、环境评估等模块配置统一纳入综合监控一级菜单下;能
6、耗监管、用能计费及通用的业务模块配置也统一纳入综合监控一级菜单下;03配置首页:将原1.30版本的配置首页内容调整为导航式的说明配置页面;典型的一级配置项包括平台配置、综合监控、能耗监管、用能计费、公共模块共6个模块(模块数量随着项目许可证配置的结果而变化),点击相应的模块则进入到具体的配置页面;要求按照顺序依次进行配置,前一项配置未完成则无法进行下一步的配置; 04平台级配置与业务配置分离:平台级配置和具体业务配置要分离,如下配置归属于平台级配置:设备及采样、规约和通道、系统模块信息配置、建筑信息配置、季节配置、作息时间配置;优化原1.30版本中设备信息的配置方式,调整为(典型的开局配置流程
7、):首先完成前置机或OPC侧的配置,然后将配置信息导出为配置文件,将该配置文件在平台B/S侧导入后,自动完成工程、设备(含虚设备)、厂站、三遥、设备类型、设备型号、五分钟采样、控制配置表的配置;05规约通道配置优化:缺乏通道配置和管理;不需要选择或者录入规约路径,只需选择规约类型即可;06 五分钟采样表配置优化:五分钟采样配置表需要能够通过配置导入工具自动导入后台,自动生成,并且在前端页面提供可修改的配置页面;07能耗统计配置优化:各种能源折算为标煤需提供缺省配置值,以减少工作量:序号能源类型标准煤量/各类能源量1电1229千克/万千瓦时2燃气(天然气)12143千克/万立方米3燃气(焦炉煤气
8、)57146143千克/万立方米4燃气(其它煤气)3570千克/万立方米5集中供热量1229千克/百万千焦6煤0.7143千克/千克7液化石油气1.7143千克/千克8汽油1.4714千克/千克9煤油1.4714千克/千克10柴油1.4571千克/千克由于转化为二氧化碳的比率与转化为标煤的比率之间通常是一个固定的系数,因此转化为二氧化碳的比率缺省值为该能源转换为标煤折算系数x2.6; 08 树节点导入配置优化:能耗模型树的数量要和前台页面匹配,比如只配一棵树,则应只展示一个Tab按钮;配置模版中,不再分多个sheet页,所有的能耗模型树统一放在一个sheet页里面;09 树节点维护配置优化:“
9、区域类型”名称需优化为“模型维度”;能耗模型节点可做灵活的排序;10 设备管理-设备信息维护配置优化:当做“修改”设备信息操作时,虚设备表达式规则要有说明和示例;11 建筑信息配置优化:提升为平台级配置项;GIS中与建筑信息相关的配置需单独做配置页面;12 虚拟设备的配置:当前两种情况下需要进行虚设备配置,一种是接入的第三方厂家的设备或数据(如通过第三方集中器/采集器经过我司前置机接入的数据,通过我司前置机接入的第三方子系统数据,通过OPC Client等接口接入的第三方系统数据),这类数据在转发过程中丢失了最原始的设备信息,在后台配置时需要将这些设备信息恢复,这种情况下配置工作量巨大;另一种
10、是系统中某些对象并没有显示的采集设备进行对应的(如空调、变压器、重要的能耗非末端节点等),这种情况下需要构建新的设备,将离散的点聚合。对于这两种情况: 在非典型组网(如表计-集中器-前置机-后台)及第三方系统接入(如OPC)的情况下,现有系统中需在后台配置虚拟设备、建立虚点并和物理数据点关联,当设备量多时配置的工作量较大;建议在配置前置机或者OPC软件时附带配置设备的信息,在导入后台时系统自动生成相应的虚设备及虚点,以减小配置的工作量。 对于实点和虚点一一对应的场景,虚设备应直接关联到实点上,不应经过算式编辑器和计算量再计算一次;对于基于二次采集设备聚合的一次重大能耗设备或能耗的非末端节点设备
11、,在设备模板中增加虚拟设备同时自动增加算式编辑器,可以在配置虚拟设备的同时编辑公式。13 TSconfig配置工具优化:“标志字”要求可以批量选择,在B/S端实现;14 区域与设备映射配置优化:“设备名称”要支持首拼字母过滤,或者支持输入设备id“DEVICENUM”进行过滤查找;支持按设备名称、设备ID进行排序;设备信息里增加“设备别名”列,并给出命名规则,区域与设备映射关联在excel模版中完成,导入系统后完成设备与区域节点关联配置;支持区域与设备映射关联信息的导入和导出,excel方式;导出后带出系统当前的配置信息,可编辑修改,并可重新导入update;15 9000平台配置工具优化:原
12、我的工程下面所属的每个通道的设备型号,应可以支持批量选择后一起设定为名称+编号的操作,要求在B/S端实现;16 前置机配置优化:通讯管理机配置导入到后台时,设备类型应默认插入到设备型号表和厂站表中,以避免重复操作或是遗漏;设备模版应由前置机导入后台;前置机配置完成后,可重复多次导入后台,并没有任何提示,会导致数据库相应内容冗余,需做优化;17 新增设备及分类分项操作优化:增加新的设备及分类分项时,目前需要操作数据库并重启软件,操作繁琐且不友好,需做优化,并且应提供一键重载功能;18 采样颗粒度配置优化:前端web展示界面应与后台配置的采样颗粒度相匹配,若没有配置某个颗粒度的采样,则在前端Web
13、页面下该颗粒度不可选;19 KPI人工录入配置优化:此外,首页的“关键KPI概览”&KPI管理页面:若没有做首页KPI显示的配置,则不应仅显示为“无定额数据”,应保留基本的仪表盘图标;仪表盘图标美观性需做优化;20 关联分析配置优化:设备关联页面整合到参数类型设置页面(数据源配置);参数类型设置完成后自动跳转到下一步导入数据;关联提示需给出缺省配置内容;“周作息时间”名称修改为“作息时间设置”(含特殊作息时间配置),作息时间设置提升到平台基础配置;“区间配置”菜单名称修改为“诊断评价配置”;21 节能足迹配置优化:原配置后台保留,前台页面提供配置快速入口; 22 配电系统配置优化:“树”名称改
14、为“拓扑树”;遥控超时时间配置缺省时间统一为15s;配置菜单整合,通过如下三步完成:重大设备导入-关联算法-关联设备;变压器对标菜单去掉;能效分析整合到能耗监管模块,统一配置页面;23 环境评估配置优化:季节配置:放到平台级配置中;菜单“区间配置”名称修改为“环境评价”;设备映射列表、设备映射配置两个菜单提到前面,并整合成一个页面;24 配置模版更加友好:所有可导出的excel配置模版需要附带详尽的帮助信息;25 Flex优化:当前Flex对应的Webservice配置的是相对地址,若数据库与应用服务器分离时会导致与Flex组态相关的页面无法访问,需要优化;需增加“等距离对齐”功能;EMS 系
15、统需自带若干Flex图元,以满足项目组态应用,至少包含如下图元:序号归属子系统图元名称备注1变配电断路器、隔离开关、负荷开关、手车、变压器、电动机、发电机、线路方向标志、接地开关、避雷器、指示灯、电容、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熔断器、无功补偿、电感、指示灯;参考第5章附件电力图元.xlsx2智能照明开关、场景按钮、窗帘、风机;参考第5章附件照明系统一些图元.docx3暖通空调冷水机组、循环水泵、冷却塔、蝶阀、调节阀、温度传感器、流量计、能量表、水压力传感器、水压差传感器、(水)管道;4给排水水箱、积水井;5电梯运行垂直电梯、自动扶梯;6视频监控枪式摄像机、电梯摄像机、半球摄像机、一体化快球;7
16、防盗告警双鉴探测器;26 能效专家、告警块配置优化:能效模型及告警项若不能自定义增加,则不应提供相应的功能和页面;27 权限配置优化:当新增页面或节点时,缺省认为管理员用户拥有访问和控制权限;28 能耗分析&能耗对比&能效专家展示:切换为表格时,表格内数据应与切换前的展示颗粒度相匹配;29 PC侧Web展示端导航菜单需做优化,要求可按业务模块对菜单进行筛选。30 新增加“系统模块信息配置”,用于配置系统的业务模块,允许用户增删改查系统模块;缺省的模块配置为能耗监管、用能计费、智能照明、变配电、暖通空调、给排水、视频监控、防盗告警、电梯运行。系统所有的设备及业务功能所归属的模块信息,均来自于该配
17、置信息。3.2 重点业务流程与架构优化3.2.1 告警架构重构01 现有模块包括:AClientDllU.dll、TSWebServiceU.exe、AlarmClientU.exe、TSServerU.exe、业务告警,原有流程为:TSServer - 业务告警 - TSServer - AlarmClient - AclientDllU.dll - TSWebService,TSWebService - AClientDllU.dll - TSServer - AlarmClient - AclientDllU.dll等,现有的的业务算法较复杂、流程较长,查找问题麻烦,因此技术架构需做优化
18、。3.2.2 告警业务优化3.2.2.1 告警分类系统告警信息按不同维度分类有不同的分类,相关如下:01 按照告警产生分类按照告警的产生可分为平台告警和业务告警;(1) 平台告警是系统服务原生的告警项。(2) 业务告警为业务模块逻辑判断产生的告警项或者原生告警项经过业务模块转义产生的告警项,当平台告警转义为业务告警后,原有告警信息将不复存在,但该原告警信息应以另外一种方式存储以便于检查核对。02 按照告警信息所属的系统模块分类(1)系统模块按照EMS系统的各子系统进行划分:包括公共模块、变配电、智能照明、暖通空调、给排水、能耗监管、用能计费、环境品质、系统对接、防盗报警、制氧系统等,系统模块分
19、类应支持扩展在系统部署时进行,各系统模块/子系统模块定义应唯一并具备唯一标识码,具体见附件告警项汇总表;(2)平台告警的所属的系统模块/子模块由告警项关联的设备所属的系统模块确定,业务告警有业务产生时确定。(3)考虑到系统信息共享和各个系统模块之间的设备重叠,允许某告警信息分属不同系统模块。03 按照告警项分类告警项为EMS系统中明确且全系统唯一的告警类别定义,具体见附件告警项汇总表。04 按照告警性质分类按照告警性质可分为诊断告警、一般告警和运行事件,每个告警项的告警性质应为明确定义的,其中诊断告警和一般告警提供处理(远期扩展为详细分析、诊断)操作,运行事件仅提供确认操作。05 按照告警等级
20、分类EMS系统等级共分110共十级,其中10级最高,1级最低;告警项优先级应可根据告警所谓系统模块和告警项 灵活调整,其中告警项归属多个系统模块的,按照高优先级模块定义计算,系统提供缺省设置。06 按照告警状态分类按照告警状态可分为正在告警、已确认、已处理。告警分类的详细定义见附件告警项汇总表。3.2.2.2 告警操作对告警信息的操作包括确认、处理、撤销、查看详情、实时监控基本操作,为了提高告警处理效率系统提供批量确认、批量处理、批量撤销三项批量操作功能。针对系统自动判断的告警,系统会自动产生判断并产生告警的发生和恢复信息。EMS1.31系统中的告警操作流程如下:01 告警确认/批量确认当系统
21、产生“正在告警”的告警项提示用户后,用户根据告警信息内容进行相关分析、判断,对于无需处理或经过处理后已排除的告警信息可以通过确认操作,将告警状态复归;经过确认操作后的告警信息进入“已确认”状态;若该告警信息是一般告警或诊断告警,可以进一步进行处理操作;经过确认操作后,该条告警信息将不再进行声光或闪烁提示,该条告警信息将不在作为实时告警统计;对告警信息的确认操作将被记录,记录信息可在该告警项的详细信息中查看;批量确认是对多条告警信息的同时确认操作,被批量确认的告警项的状态同告警确认操作;所有实时告警信息包括一般告警、诊断告警和运行事件都可进行确认操作,因时效性而被忽略的告警信息也可在历史告警信息
22、中进行告警操作。对于已确认状态的一般告警和诊断告警可以继续进行处理操作。02 告警处理/批量处理当系统产生“正在告警”的告警项提示用户后,若该告警项为一般告警或诊断告警,用户根据告警信息内容进行相关分析、判断,对于无需处理或经过处理后已排除的告警信息可以通过处理操作,记录处理分析、判断或处理过程,并将告警的提示状态复归;告警的已恢复信息无需进行处理,只适用确认操作;告警处理相对于确认操作更加复杂的对告警复归的操作,告警确认仅复归告警提示状态,告警处理除了复归告警提示状态还提供告警处理过程或备注信息的输入,以便于告警处理过程的追溯。经过处理操作后的告警信息被置为“已处理”状态,该状态等同于“已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综合能源、能源管理、方案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