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数学教案5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数学教案5篇.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5篇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篇1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规划 班级状况分析 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学习,已经熟悉了100以内的数,学会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熟悉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这些平面图形,熟悉了圆柱、球、长方体、正方体这些立体图形,熟悉了人民币,熟悉了乘法并且把握了1-6的乘法口诀,并学会了一些简洁的统计方法。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已经根本适应了课堂学习方式,有小局部学生养成了课前预习、课后仔细练习稳固的良好学习习惯,大局部学生养成了上课仔细听讲,留意倾听他人发言,遇到不懂得地方准时向教师和其他同学请教,会通过独立思索、同桌争论、小组沟通解决学习中的难题。大多
2、数学生学习习惯较好,能独立思索问题,按时完成作业,书写工整,读书、写字姿态正确。 根底学问、根本技能、自学力量、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分析 试验或教研主题 各单元教学目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一、 熟悉除法 目的: 1、让学生经受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操作方法,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初步体会除法和乘法的联系;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中各局部的名称; 2、使学生从平均分的活动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能够依据数学问题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育有条理思索的习惯。 重点:让学生在平均分的过程中,体会和了解除法的含义。 二、 口诀求商 目的: 1、让学生参加探究除法计算方法
3、的活动,比拟娴熟的运用2-6的乘法口诀口算有关除 法; 2、使学生经受将实际问题抽象为可运用除法含义解决的简洁数学问题的过程,培育数 学意识;能运用除法的含义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生活问题,能有条理地思索,提高 解决问题的力量。 三、 认图形 目的: 1、让学生通过观看、比拟,初步熟悉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 2、通过对图形的折、剪、拼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图形的变换,进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存对数学的兴趣,培育交往、合作意识。 重点:熟悉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 四、 加和减 目的: 1、让学生经受探究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能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4、2、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进一步进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加应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把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五、 位置与方向 目的: 1、使学生在详细情境中学会用“第几排第几座、第几层第几号、第几组第几个”等方式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或依据平面位置确定物体。 2、使学生能区分东、南、西、北的方位,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位,能依据给定的一个方位确定其他的三个方位。 3、使学生能看懂简洁的平面图,知道平面图是依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绘制,并能在平面图上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和行走路线。 六、 量长度 目的: 1、使学生经受
5、操作活动和观看线段的过程,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线段的条数,会画线段和量线段的长度; 2、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经受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度量的重要性; 3、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厘米、米的含义,会进展简洁的单位换算; 4、使学生能估量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展测量,会恰当地选用长度单位,进展空间观念。 七、 乘和除(一) 目的: 1、使学生经受推导7、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把握7、8的乘法口诀合用相应的口诀求商的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并在应用口诀过程中熟记7、8的乘法口诀; 2、使学生初步学会乘法和除法竖式的写法,会列竖式计算表内乘、除法; 3
6、、使学生联系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倍”的含义,学会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实际问题,并能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做出简洁的解释,体会数学问题的现实意义。 八、 时、分、秒 目的: 1、让学生在观看钟面的过程中熟悉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并能说出钟面上指示的时刻; 2、让学生经受1时、1分、1秒的时间,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养成遵守时间和疼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重点:熟悉几时几分。 难点:接近整时的时刻熟悉。 九、 乘和除(二) 目的: 1、使学生经受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把握9的乘法口诀和用这些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让学生在整理乘法口诀
7、表的过程中,初步培育发觉简洁规律的力量,在应用1-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中,熟记这些乘法口诀,学会计算表内乘、除法范围内的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 十、 观看物体 目的: 1、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观看、比拟,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看物体所看到的外形是不一样的,并学会依据所看到的外形正确的推断观看者的位置。 2、使学生在观看物体的过程中进展初步的空间观念,进展数学思索,提高解决问题的力量,培育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十一、统计与可能性 目的: 1、让学生经受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简洁过程,熟悉方块统计图,并能用方块统计图(涂色)来表示统计的数据; 2、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大事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
8、定的,初步能用“肯定”、“可能”、“不行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3、使学生在统计过程中培育统计意识,能用方块统计图表示问题的解决,能依据统计图提出或答复一些简洁的问题。 十二、期末复习 目的: 1、通过复习,使学生对除法的含义、7-9的乘法口诀,时、分、秒的熟悉等学问有进一步的理解,稳固本学期所学的根底学问; 2、通过复习,使学生对两位数加、减两位数,7-9的乘法口诀以及用乘法口诀求商等计算力量有进一步的提高,在计算正确率和速度两方面都能到达根本要求; 3、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把握常见的平面图形、量长度、观看物体和确定位置等根底学问,培育初步的空间观念; 4、通过复习,
9、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运用数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体会数学的作用和价值,增加数学意识,提高数学思维力量。 教 学 措 施 1、对于“熟悉除法”和“口诀求商”的教学:供应现实的数学活动素材;赐予宽阔的自主探究空间;组织多样的争论沟通活动;给予数学的深层思索时机。 2、对于“加和减”的教学:在现实的情境中引入规章的学习;在主动的实践操作中发觉规章;在多样化的算法比拟中提升规章;在认知构造的构建中完善规章。 3、对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认图形”的根本手段是折、减、拼;利用图形进展直观思索是“观看物体”的核心环节;理解量的实际意义是“量长度”的重要前提;描述和沟通是“位置与方向”的有效方法。 二年级
10、上数学教案篇2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看物体”第一课时(第67、70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知道在不同的位置上,观看到物体的外形是不同的。 2通过学生活动,正确识别从正面、侧面、反面观看到的物体。 3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沟通、学习、互动。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能识别从不同位置观看到的简洁物体的外形。 教、学具预备 学生喜爱的玩具、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一、用学生宠爱的嬉戏入手,创设情境 1. 播放有多种动物叫声的vcd,请学生猜一猜都有动物(如孔雀、恐龙、狮子等),同时问:“你是怎样猜出这些得意的动物的?”(学生答复说是依据动物的声
11、音。) 2. 出示几张动物卡片,遮住动物的一局部,又请学生是什么动物? 3. 依据学生的答复,逐步撤掉遮住动物的纸片,问学生是怎样猜出来的? 4. 生:我观察大象的长鼻子;我观察老鼠的尾巴;我观察骆驼的驼峰 师:你们观察了动物的不同外形,有正面的、侧面的、后面的。那今日我们就玩一玩,从不同位置观看物体,你看到了什么?(出示课题) 二、引导探究,体验不同位置观看到的不同的物体外形 1. 师:请同学拿出汽车玩具放在桌面上,小组内的同学相互玩耍,并说出自己在座位上所看到的汽车的外形。 小组汇报:看到的是什么外形? 生:我看到的是它的车门和车轮;我看到的是它的车灯;我看到的是它的车尾。 2. 画学生看
12、到的汽车外形。师:咱们来一个画画竞赛,看谁能把自己看到汽车的外形简洁而又比拟精确的画出来。(小组活动) 3. 展现图画。请每组小组长把本组的画收集到一起,并贴在黑板上。 师:请小朋友来介绍自己的画,讲讲画出来的外形是在什么位置看到的?为什么汽车有这么多不同外形? 生:由于我是从侧面看的;由于我是从正面看的;由于我是从后面看的 师:原来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汽车外形也不同。 4. 师:请学生交换位置,再观看,说说自己在座位上所看到的汽车的外形。 生:我看到的是它的车门和车轮;我看到的是它的车灯;我看到的是它的车尾。(让学生回原位。) 5. 请学生拿出自己宠爱的玩具(每组一个)放在桌上,坐在现在的位
13、置上观看玩具的外形并把它画出来。(全班沟通,介绍画出来的外形是在什么位置上看到的。) 三、应用拓展 1找朋友。请小组每一个成员将自己的数学书合在一起,摆放在桌上,再请每一个同学从自己所在的位置介绍看到书的外形。教师同时出示图片请学生推断。 2连线嬉戏。教科书第70页第一题,请学生认真观看从不同的位置所看到的汽车外形。 四、小结评价 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很多多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的外形,(出示卡片)所以在我们的眼睛里世界是多姿多彩的,而这里面有我们很多数学的学问。因此我们更应当喜爱我们的生活。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篇3 本册教材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稿)的根本理念和要求编写,表达了新世纪(
14、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第一学段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根本框架和呈现形式。为同行们能增加教学的针对性,下面结合本册教材的编排内容,作一些分析、说明。 一、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 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受从详细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境中发觉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2、其次单元“乘法口诀(一)”,第七单元“乘法口诀(二)” 在这两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经受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地思索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力量,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
15、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第五单元“除法” 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受从详细情境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境中发觉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亲密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和除法的互逆关系。 4、第六单元“时、分、秒” 学生通过时、分、秒的学习,初步养成遵守和疼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在实际情境中,熟悉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把握时、分、秒之间的进率,能够精确地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能说出经过的时间。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三单元“观看物体” 在这个单元学习中,学生将经受观看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
16、观看物体,所看到的物体可能是不一样的,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能正确识别从正面、侧面、上面观看到的简洁物体的外形;通过观看活动,初步进展空间观念。 2、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依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识别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洁的路线图,从而进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统计与概率 第九单元“统计与猜想”。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体验数据的调查、收集、整理的过程,依据图表中的数据答复一些简洁的问题,并与同伴沟通自己的想法,初步形成统计意识。在简洁的猜想活动中,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体验有些大事发生是确定的
17、,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安排了三个大的实践活动“节日广场”“月球旅行”“人类的好朋友”,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学问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在其他详细内容的学习中,安排了“小调查”活动和贴近生活形式多样化的应用性问题,旨在对某一学问进展实际应用。在从事这些活动中,学生将运用所学的学问和方法解决简洁的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阅历,进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展思索的力量;在与同伴合作和沟通的过程中,进展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念。 二、本册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色 本册教材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呈现学习内容,创设生动好玩的情境,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在解决现实问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数学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