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完整word)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响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响第十章酸和碱的再探究教学目标:通过试验设计及试验分析,稳固碱的化学性质,培育学生的创力气。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初步形成学科综合思想和科学的探究力气。 通过学生亲身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培育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重点和难点:重点:设计试验,用试验现象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响. 难点:科学探究思想与方法的初步形成。试验预备:大理石稀盐酸 ca2 溶液 NaoH 溶液紫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试管滴管矿泉水瓶集气瓶锥形瓶各类导管烧杯单孔橡皮管 U 型管铁架台气球鸡蛋红墨水教学过程:复习:碱的通性;写出常见的碱 ca2
2、、NaoH 与co2 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板书:NaoH+co2Na2co3+H2oca2+co2caco3+H2o 演示:将co2 分别通入ca2、NaoH 溶液中.教师提问:利用反响现象的不同,可以解决哪类问题?学生答复:鉴别ca2 与NaoH。引言:co2 与 ca2 反响有沉淀生成,而与 NaoH 反响无现象,那么 co2 与 NaoH 是不是确实发生了反响?对于这种无现象的反响能不能设计出一些试验,使反响产生一些现象,从而直观地证明两者发生了反响?本节课探究的课题就是:如何用试验证明co2 与NaoH 发生了反响。板书:如何用试验证明co2 与NaoH 发生了反响?提示:我们做过很多的
3、试验,看过很多的试验现象,如:颜色变化, 气泡冒出,水位上升等,学习过很多物质的性质。依据反响物、生成物的不同性质,反响物、生成物的状态变化来设计试验方案。学生争论:学生依据教师提示,以小组为单位,争论设计试验方案, 画出试验装置图。教师活动:进展巡察,参与争论,选择有代表性的设计方案向全班展示。板书:局部同学将设计的试验装置图画在黑板上。呈现争论:学生讲解自己的设计方案,其他同学提出问题,分析争论。教学设计方案一:生 1:由于 co2 与 NaoH 反响生成 Na2co3,我设计的方案是:将 co2 与 NaoH 反响,在反响后的溶液里滴加 Hcl,假设有气泡产生,证明 co2 与NaoH
4、发生了反响。师:大家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同意。师:我有一个问题:co2 也能与H2o 反响生成H2co3,同样含有co32,你怎么知道到底是 Na2co3 中的co32-与酸反响放出的co2,还是 H2co3中的co32与酸反响放出的co2?怎么消退H2co3 的影响?生 1:先将反响后的溶液加热,使H2co3 分解,再滴加Hcl。师:经过改进,这个试验方案变得完整,设计的方案能否成功?我们用试验说明。师:试验证明,有气泡产生,证明 co2 与 NaoH 确实发生了反响,这位同学的设计获得了成功,我们向他表示庆贺!方案二:生 2:由于NaoH 是碱性的,生成的是盐,应当是中性的,我设计的方案
5、是在 NaoH 中滴几滴酚酞,这时酚酞显红色,再通入 co2,假设 co2 能与NaoH 反响,酚酞会褪色。师:这位同学承受指示剂的方法,大家有异议吗?生 3:我认为不行,由于Na2co3 显碱性,同样会使酚酞显红色。师:两位同学产生了分歧,到底谁对?我们也用试验来检验。师:虽然这位同学的设计没有获得成功,但他考虑到了用指示剂, 这也是思考的一个途径,确实有一些反响可以用指示剂来检验, 如:酸碱的中和反响.方案三:生 4:co2 与NaoH 的反响,是气体被吸取进溶液的反响,气体削减了, 会使气压减小,因此我设计的方案是:在集气瓶中收集满 co2,快速地倒入 NaoH,用一个带有 U 型管的橡
6、皮塞塞紧,假设 U 型管中的液面发生变化,证明co2 与NaoH 发生了反响.师:他的分析有没有道理?大家认同吗? 生:认同。师:这位同学的物理学得很好,他从反响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变化入手, 留意到反响引起气压的变化,将化学和物理结合起来,想法很好,能不能到达预想的效果?试验是最好的证明。师:现象很明显,这位同学同样获得了成功,而且创意颖. 方案四:生 5:我想到了我们曾经做过的一道题,用气球来做试验。在一个瓶子里收集一瓶 co2,快速倒入 NaoH,然后用一个带有导管的塞子塞紧,导管的一端套上一个气球,我估量能看到气球鼓起。师:这位同学很有心,联想到我们曾做过的题,假设能成功,是一个很好玩的设
7、计.生:方案五:生 6:我设计的方案是:在一个烧杯里放入 NaoH 溶液,用一个集气瓶收集满一试管co2,倒扣在烧杯里,假设 co2 能与NaoH 反响,集气瓶里的气体削减,水会上升到试管里.师:这位同学应用的原理与前两位同学一样,反响的现象和我们曾经做过的哪个试验相像?生: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师:同学们设计出了一些试验,成功地证明白 co2 与 NaoH 能反响,在同学们的设计中都用到了两种以上的化学仪器,能不能将试验装置简化, 应用生活中的常见用品来完成试验?方案六:生 7:用矿泉水瓶!在矿泉水瓶中收集满 co2,快速倒入 NaoH,盖上瓶盖,矿泉水瓶会变瘪。师:我们应用生活用品做化学试
8、验,设计出装置简洁、现象明显的试验方案。同学们设计出了很多方案,我也思考了这个问题,也设计了一个试验方案,请同学们帮我检验一下,看看我的方案是否可行。方案七:师:我设计的方案是在一个枯燥的烧瓶里收集满 co2,快速地倒入NaoH,用一个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塞紧,导管的中间用止水夹夹住,导管的下端伸入水中,翻开止水夹,会有水上升到烧瓶里,形成秀丽的景象。生:师:这个试验能否证明co2 与NaoH 发生了反响? 生:能。教师:同学们的设计都成功地证明白co2 能与NaoH 反响,设计都具有异曲同工之妙,那么同学们主要是从哪些方面考虑的?生 8:从两个方面:一个是从检验产物,一个是从反响物状态的变化引起
9、气压的变化考虑的。师:好,总结得很好。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感受?你获得了哪些启发?生 9: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让我感觉到化学和生活联系很严密,生活中的用品也能用于化学试验。生 10:我感觉到化学不是一门单独存在的学科,化学和物理是相互联系的,解决化学问题可以应用物理学问。师:两位同学谈了他们的感受,我信任每一位同学都有自己的所得所获.书中还有很多的试验都是没有明显现象的,我们在寻常的学习中可以连续进展探究。教学反思: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响由于试验现象不明显,使学生在学习这一反响时没有感性生疏,把握较难。本节课把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作为课题,引导学生从检验生成物和生成物状态变化引起气压变化两方面思考,设计试验进展探究,验证二氧化碳确实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响。该课以点带面,用一个探究问题带动了很多学问的综合稳固应用, 涉及的学问面较广,包括酸的性质、二氧化碳的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及相关的物理学问等,进展了学科综合训练。课堂上学生乐观性高,思维活泼, 设计出了很多精彩的试验方案。通过这一探究活动,既培育了学生学问应用力气,进展了学生的创力气,又使学生明确了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培育了学生敬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