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教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教案【2篇】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昼、耘、供、稚、漪”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书写会写字“昼、耘、桑、晓”;正确读写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3、借助解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 4、体会古诗表达的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古诗大意,体会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同学们,在学习课文和课外阅读中肯定积存了许多古诗,现在教师给同学们一个自我表现的时机,把你最喜爱的一首描写春、夏、
2、秋、冬的古诗朗读给大家听。 2、学生自愿举手朗读古诗。 3、教师评议。 4、谈话揭题:我国宋代有一位诗人,叫范成大。他非常宠爱农村一年四季的生活,写了许多描写农村四季的诗歌。今日我们来学习其中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一个场景的一首。 5、朗读诗题,理解题意:指名学生读课题。(引导学生理解:“兴”在这儿读第四声,在文中的意思是兴致;“杂兴”的意思是各种兴致;“四时”在这诗中表示的是一年四季。整个题目的意思连起来说就是诗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风光而产生了许多的感想。) 6、了解诗人。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初读诗歌,读准生字。 (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学生读,师生
3、评议,重点指导读准“昼、耘、供”。 (3)指导书写会写字“昼、耘”。 学生观看生字,沟通生字的书写特点。 教师范写,学生仔细观看。 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察指导。 展现书写正确、美观的学生习字,让学生相互沟通、相互借鉴。 2、理解词语。 让学生结合解释和自己的学习阅历,相互沟通对古诗中词语的理解。 三、借助解释,理解诗意。 1、学生熟读古诗。自由读、同桌读、小组读、开火车读、竞赛读。 2、借助解释相互沟通: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全班沟通,教师评议并小结:白天出去给田里锄草,到了夜晚回家搓麻绳,农家男女都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担。儿童不明白怎么耕田织布,但也在桑树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四、品
4、读观赏,深入探究。 1、赏析诗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1)小组沟通:这两句诗写了什么内容?(农夫劳动的繁忙景象。) (2)想象沟通: “昼”和“夜”分别指什么?(白天和晚上。) 农夫们除了“耘田”“绩麻”还要干些什么农活?(插秧、收割、犁地、积肥)。 看到此情景会对“村庄儿女”说些什么?(农家男女都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担。你们虽然辛苦,但生活是欢乐的。) (3)指导朗读。(读出对“村庄儿女”的敬重和赞美之情,读出诗的节奏。)指名读,师生评议。 反复读:自由读、指名读、教师读、学生再读、齐读。 (4)教师小结 2、赏析诗句“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5、引导学生观看图画,抓住儿童神态、动作,想象儿童会说些什么。用自己的话描述自己想象到的当时的情景。 (2)你们了解了这些孩子的什么特点?(天真、勤劳、好学、得意、爱劳动) (3)教师引读:在当时的农村不只是村子里的男男女女各尽其能,做着分内的事,就连那小孩也“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4)小组沟通:从“童孙”“学种瓜”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孩子们很懂事:父母的勤劳感染了村庄的“童孙”,孩子们也喜爱上了劳动。 孩子们的欢乐:他们感受到劳动的欢乐,心里也想到了丰收时收获的欢乐。 孩子们的得意:从孩子们的神情、动作感受到他们的童真童趣,俏皮得意。 (5)指导朗读:在朗读中表现出孩子们的骄傲;
6、读出孩子们的欢乐;读出小孩子的淘气得意;读出小孩子的聪慧好学;读出对他们的宠爱之情 (6)3.了解写法。 (1)在这首诗中以什么为写作题材?(农村生活。) (2)是怎样描写农家生活的?(抓住农家生活的片段,运用通俗的语言,如“耘田、绩麻、村庄、儿女、童孙、耕织、种瓜”等词语,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教师小结:在这首诗中运用平白、朴实、自然的语言勾画出质朴的乡村生活的画面,具有浓浓的乡村生活气息。 五、课堂总结,拓展阅读。 1、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是南宋诗人范成大所作的一首田园诗,是其所创组诗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中的一首,诗人抓住村庄男女的劳动局面描写,男的外出劳作,女的在家劳碌,就连孩
7、子们也深受家长勤劳品质的影响,学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真实地再现夏日乡村农忙时的质朴生活。那生活充溢着辛苦,也充溢着恬适。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儿童的(),对劳动人民的(),以及对乡村生活的()。全诗语言平白、朴实、自然,具有浓浓的乡村生活气息。 宠爱赞美喜爱 2、学生自由阅读。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洁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3、搜集并阅读四时田园杂兴中的其他诗句。 其次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同学们,你们了解我国古代诗人杨万里吗? 2、学生沟通与杨万里有关的资料。 3、教师评议。学生自由阅读。 4、引导学生沟通读过的杨万里的诗
8、。 宿新市徐公店 宋代:杨万里 篱落稀稀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舟过安仁 宋代: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4、 谈话揭题:以上两首诗都与儿童生活有关。宿新市徐公店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风光的诗歌,诗中描绘了儿童捕蝶的欢快场面,将儿童的天真活泼、奇怪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舟过安仁浅白如话,布满情趣,展现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的布满童稚的行为以伞当帆来使船前进。其行为中透出了只有儿童才有的奇思妙想,表达了两小童的得意与聪慧。今日我们再来学习杨万里描写儿童生活的另一首古诗稚子弄冰。 5、朗读诗题,理
9、解题意:指名学生读课题。(“稚子”在这儿的意思是幼小的孩子;“弄”是“玩”的意思。整个题目的意思连起来说就是幼小的孩子玩冰。) 6、了解写作背景。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初读诗歌,读准生字,指导书写 。 (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学生读,师生评议,重点指导读准“稚”。 (3)指导书写会写字“晓”。 学生观看生字,沟通生字的书写特点。 教师范写,学生仔细观看。 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察指导。 投影展现书写正确、美观的学生习字,在相互沟通中引导学生相互借鉴。 2、理解词语:学生结合解释和自己的学习阅历,相互沟通对古诗中词语的理解。 三、借助解释,理解诗意 1、学生熟
10、读课文:自由读、同桌读、小组读、开火车读、竞赛读。 2、借助解释相互沟通: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全班沟通,教师评议并小结:早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用彩线串起,当做银钲。提在手中,轻小扣打,冰块发出穿林而过的响声。 当观赏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响声时,突然却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冰块落地,发出了水玉破裂的声音。 四、品读观赏,深入探究 1、指名学生朗读全诗,其他同学闭眼想象,然后找同学说一说,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场景。全班同学齐读诗歌。 2、小组沟通,说说自己的感受。 3、全班沟通,教师评议,相机小结。 (1)在这首诗中抓住瞬间快景避开直接描写,用生动形象的“穿林”响
11、声和贴切的比方,用老者的眼光观赏稚子的情趣。 (2)诗中孩子“弄冰”的场景,布满了乐趣。 心态上:虽然在严寒的天气里“弄冰”,但孩子兴趣深厚。 色泽上:“金”盆“彩”丝串“银”冰。 形态上:是用“金盆”脱出的“银钲”,圆形。 声音上:有“玉罄穿林响”的高亢,忽又转作“玻璃碎地声”的悦耳。 (3)全诗形色兼具,赏心悦目;声意俱美,动听赏心。绘声绘色地表现出儿童以冰为钲、得意其乐的盎然意趣。 (4)(4)全诗突出一个“稚”字。稚气和乐趣能使儿童淡忘严冬的严寒,保持他一如既往的活力和欢乐。孩童与老人在心理特征上有很多的相通之处,正是由于这样,孩童的“脱冰作戏”场景在老人的眼里才有依依情趣。 五、感情
12、朗读,背诵古诗。 1、学生练习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2、试着用自己的话叙述这个故事。 六、课堂总结,拓展阅读 1、稚子弄冰是南宋诗人杨万里所作的七言绝句。全诗四句,从小孩稚嫩嗜玩的心理特征切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的“脱冰作戏”的场景。 2、搜集并阅读杨万里的其他诗句。 第三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学生沟通: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2、学生沟通,教师评议,相机引导,导入课题:我们今日领会的是宋代乡村的一段漂亮风光,这段风光是一位诗人带给我们的,他的名字叫雷震。 3、简介。学生自由阅读。 4、理解课题。 (1)指名解题。 (2)小组沟通:看了诗题,你想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下册 语文 第一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