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将相和教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五年级语文将相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将相和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五年级语文将相和教案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感受蔺相如的机灵英勇、大局和大将军廉颇顾全大局、 知 错认错等优秀品质。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根底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之间的联系。 3、认读“璧、蔺”等生字,会写“赵、拒”等生字。 学习重、难点:了解“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的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程序: 一、走进古典名著,了解名著内容 1、导入:你肯定听过或读过唐僧的故事、哪吒的故事、武松的故事、诸葛亮的故事它们都出自我国的古典名著。哪位同学能告知大家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是什么?(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 我国的文学、历史名著浩
2、如烟海,除了“四大名著”,你还知道哪些名著?(三言二拍资治通鉴等)名著中有很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引人入胜的故事。在我国汉代消失了一位宏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叫司马迁,他出了一部宏大的作品史记,请同学们翻开教材,读一读“资料袋”。(生读) 2、破题、解题。题目中“将”指谁?“相”又是指谁?“和”的意思呢? 二、走进课文内容,领悟文章中心 1、听课文配音朗读,边听边想:课文主要讲了哪三个故事?指名说后再让学生上台板书。(完璧归赵渑池相见负荆请罪) 2、学生自读课文,把生字词多读几遍。 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当场沟通解决。 3、指名接力自读课文。想想,课文哪些自然段讲“完璧归赵”?哪些自然段讲“渑池之会
3、”?哪些自然段讲“负荆请罪”? 读后反应、明确:第110自然段讲“完璧归赵”;第1114自然段讲“渑池之会”;第1518自然段讲“负荆请罪”。) 4、学习“完璧归赵”的故事。 (1)指名读课文第110自然段。其余同学边听边想,再提出几个感兴趣或不理解的问题。 (2)先在小组内沟通解决;再指名提出小组尚未解决的问题,全班沟通解决。 (3)以下的问题假如学生没有提及,可以由教师提问,重点争论: 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情愿带着和氏璧导秦国去。” 蔺相如说话前为什么要“想一会儿”?(一是由于这是一个事关国家是不是受辱和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必需思索成熟,二是由于这是一个难题,不能不假思考就可以找到解
4、决问题的方法,所以要思索。但蔺相如“想”了“一会儿”就有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表现出蔺相如的才智确实有超过一般人。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蔺相如自己带着和氏璧到强大的秦国去,表现出蔺相如胆识过人和为了国家的利益置个人安危于度外的勇于牺牲的精神。) 蔺相如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理直气壮”的理解。 蔺相如为什么能“理直气壮”?(由于蔺相如已经把璧献给了秦王,秦王自食其言,不给城,秦国理亏,赵国就占了理,所以他能理直气壮地说。) 蔺相如真的要把“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吗?(蔺相如又利用秦王
5、喜爱璧的心理,用要撞碎和氏璧来威逼秦王,目的是把璧要回来,送回赵国,不是真的要“撞”。但假如秦王硬逼他,他也会真撞的,他决不会让和氏璧落到秦王手里。) 读这句话,读出“理直气壮”的语气来。 到了进行典礼那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 蔺相如为什么能大大方方?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个时候蔺相如的心理状态?(踏实、坦然、轻松、放心、镇静、轻松、无惧无畏) 秦王没有方法,只得客客气气把蔺相如送回赵国。 从“只得”“客客气气”中你读懂了什么? (秦王的“客客气气”与蔺相如的“大大方方”形成比照,说明不行一世的秦王最终在蔺相如的面前败下阵来,而蔺相如则取得第一个回合的成功。“只得”说明秦王
6、的“客客气气”,是无可奈何,没有别的方法,不是甘心失败。) (4)从这个故事中你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 完成练笔: 蔺相如是一个_的人(胆识过人、机灵英勇、随机应变、勇于牺牲、勇敢无畏、足智多谋) 朗读课文第110自然段。 三、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 五年级语文将相和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完璧归赵、无价之宝”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人物言行感受人物品质,懂得“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和为贵”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深入品析人物言行,感受蔺相如和廉颇忠于国家、顾全大局的高尚品质。懂得“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和为贵”的道理。
7、 三、教学预备 课件:奥运会“和”的.视频、史记的相关学问、史记中廉颇蔺相如列传片断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和)和,一个简洁的汉字,不仅渗透着中国人几千年来待人接物的处事才智,更表达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课件:奥运会开幕式“和”字局部的精彩镜头) 两千多年前,孔子曾沿黄河奔波,把“和为贵”的信条四处传播。他常常以“和”训导自己的弟子:立身处世要“克己”,要由“人和”推及“政和”,甚至连续到整个人类,到达“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汉朝司马迁在史记中也给我们叙述了一个关于“和”的故事-题目是将相和。 (板书课题) 2、检查预习:聊课文内容 同学们,课前预习课文了,那我们
8、聊聊吧!课文中“将、相”分别指的是谁?文章讲了几个小故事?(在谈天中,相机引出:“将”指廉颇,“相”指蔺相如,课文讲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并在板书中指导书写“璧”、“荆”生字。) 二、学习新课 板块一:找准冲突焦点,形成探究主题 1、题目是将相和,那确定有不和的时候,为什么不和呢?快速扫瞄课文,看看廉颇是怎么说的? 2、生读文,找到第十六自然段廉颇说的话,指名读。 “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很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去!” 3、你知道廉颇为什么这么说吗?让我们一起走进史记中描写的蔺相如和廉颇的片断。 课件出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