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同步检测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
《《论语》十二章同步检测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十二章同步检测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5.1论语十二章同步检测练习一、选择题1 .论语季氏篇孔子日:“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多闻。益矣。”A.友善柔B.友便辟C.友谅D.友便佞二、情景默写2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2)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对君子在做事和说话等方面提出了要求:,他认为君子做事要敏捷、迅速,但说话要谨慎。(3)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 本的句子是:“,。”(4)老子(第六十四章)中老子认为,在事情将成之时,人们不够谨慎,开始懈怠, 所以出现“,”的结果。(5)老子(第二十四章)中:
2、其在道也,日余食赘行,物或恶之,o3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论语述而中孔子指出,即使吃粗劣的食物,枕着胳膊睡觉,也可以乐在其 中;而“, (2)V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应向别人学习发扬长处避免短处的句子是, O(3)大学之道中,对所有人提出个人修养要求的两句是“, 三、名著阅读4 .下列对这则论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颜渊问仁,子日:“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 人乎哉?”颜渊日:请问其目?“子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日:“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A.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的意思是行仁德全在自己,不在他人。体现了孔子对
3、待人生的积极进取态度。B. “克己复礼”的克是克制、约束的意思。“己”,自己,这里重点指一己之私欲。C.孔子主张以礼约束自己的言行,自己的视听言行,一举一动都要符合礼的规定。D.礼是内在的,仁是外在的。D.根据课文可知,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纠正事物中的错误,纠正事物中的错误才能获 得知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 已。”(学而)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 亦远乎?颜渊问
4、仁子日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爱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 “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 敏,请事斯语矣。”(颜渊)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 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40.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颜渊问仁子/日/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大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B.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C.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D.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
5、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4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可以兴,可以观 兴:激发人的感情B.敏于事而慎于言敏:敏捷 *C.文胜质则史史:虚饰,浮夸D.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喻:知晓,明自 42.下列对“迩之事父,远之事君”一句的意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这句话可译为“从近处来说可以侍奉父母,从长远来说可以辅佐君王工B.这句话强调了“诗”的教化作用和文化地位。C.这句话充分说明孔子对“诗”的重视。D. “事君”就是做官,是古代教育的最高理想。43.下列对课文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曾子认为,“仁”应该是读书人毕生追求的标,而且责任重
6、大,应为此奋斗终生。B.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可见孔子的义利观,从个人道德着眼,主张个人在面 临选择之时,应舍利取义。这里的“利”,主要是私利。C. “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从这个层面来说,“礼” 是“仁”的内化和自觉。D.孔子认为学诗经好处很多,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 以怨刺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君王。44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2)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七、小阅读一课内.45 .对论语十二章中有关章节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孔子在八僧中把
7、礼、乐与仁紧紧联系起来,他认为礼与乐是外在的表现,仁则 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所以乐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德。B. “朝闻道,夕死可矣”中的“道”指的是“仁义之道”,要懂得仁义的道理,就要牺牲自 己的生命。这句话千百年来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为追求真理而牺牲。C.卫灵公一节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孔子主张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 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D.在阳货一节中,孔子全面而精确地概括了诗的社会价值,强调了诗在 为人处世上的重要作用,教诲弟子要学诗。参考答案1 . C2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敏于事而慎于言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
8、之故有道者不处3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自天子以 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4 . D5 . (1)不知其可也:真不知道那怎么能行。耻躬之不逮也:他们以说了而做不到为可耻。(2)这两句话孔子都强调人要言而有信。在孔子的眼中,做人应当谨言慎行,不要轻易地 对他人作出许诺。若是做不到的话,很有可能会失信于人,影响到自己的威信,难以服众。6 . B7 .通过学习可以加强或提升道德修养,如果不学习就会产生各种弊病。“好仁”二句:追求仁德而不喜好学习,它的弊病是憨傻易欺。“好知”二句:喜好聪慧却不喜好学习,它的弊病是放荡无守。“好信”二句:讲求诚信却不喜好学习,它的弊病
9、是带来伤害。“好直”二句:讲求直率而不喜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尖刻伤人。“好勇”二句:追求勇敢却不喜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好斗作乱。“好刚”二句:喜好刚强却不喜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狂妄自大。(答出其中的两个即可)8 .举一反三 启发诱导 9.示例:孔子认为贫穷是人人厌恶的,贫者追求富贵无可 厚非,但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而富者,不可因 为拥有财富便目空一切,要努力当个“富而好礼者10.涵养/引导/抒发性情;学习处世之道;应用于从政与外交活动;增长见闻。 11 .“宝 钗做人”可以理解为更现实,关注人事,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追求仕途经济,等等。“黛玉作 诗”可以理解为更浪
10、漫,关注情感,善于体察自然万物,追求个性自由,等等。12.见贤思齐 观过知仁 13.儒家强调君子要善于学习人的优点,要“思齐”,同时 要“自省”,反省自己的不足;儒家强调要善于观察错误的成因并有效改正,要“观过“;儒家 强调要既要学习圣贤之作,更要有对真君子的人格追求,要亲近良师,要“好人”。总之,儒 家认为,君子是有道德的人,君子的修养道德时应该做到“从善如流,善于改过”。14.人有了好的本质,还要致力于学问,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举一反三 15.孔子肯定了子路“穿着破旧的棉袄,和穿着裘皮的人站在一起,也不感到着”“不嫉妒。不贪 求”的品质;当子路“终身诵之”时,孔子又对其批评,希望子路不要满
11、足于已有水平。 孔子的评价一分为二,先褒后贬,反映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对子路进行启发激励, 希望他好上加好。16.信,这里指小信。狷,性情褊急而孤介自守。 17.材料一中,孔子对管仲的评价,遵循了舍小节取大义的原则,肯定了管仲对社会发展的贡献,表现了孔子评价人物 的灵活性。材料二中,孔子认为如果“中行”之士不可求,就只好退而求其次,但一定要和积极向上的 狂放之人或不肯做坏事的狷介之人结交。说明孔子在人际交往上既有变通又有原则性。所以, 孟子认为孔子能够顺应时势的发展,审时度势,是“圣之时者也18 .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满腹的知识却像空虚无所有;即使被冒犯,也不去计较。19 .相同点:都
12、主张要有不耻下问的精神。启示:即使是孔子与曾子这样的圣人尚且主张不耻下问,我们在学习上更应该谦虚,面对不 懂的地方,要多请教询问他人。20 .比喻人有了好的本质,还要致力于学问(或“修养品德”),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21.学习要能精益求精学习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习要善于举一反三学习要注重学思结合。22 .第一问:子游观点:洒扫应对进退是小事,学习这些是舍本逐末。子夏观点:洒扫应 对进退等小事应该学习,道在其中。第二问:我认同子夏的观点。洒扫进退尽管只是小事,但却是人独立生活必须学会的技能。 如果不注重生活习惯的培养,即使追求学问,也可能会好高鹫远,坐而论道,成为象牙塔中 看似“睿智”而实则无知的
13、人。23 . “叛” 违背、背离礼乐形式主义化(或形式主义的礼乐) 24.内涵:个人之 礼,即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制度之礼。即治理国家的规范。作用:以礼修身就 不会离经频道;以礼治国可以维护等级制。25.取信于民 26.论语强调了在足民、安国的基础上,治理国家的人还要有道德的 修养。如果道德不行,不受百姓爱戴,也就失去了治理国家的基础;商君书强调的是让 百姓专心务农,百姓老实,民朴而信,也就易统治了。27 . (1)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2)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刚强而有毅力/刚强有力而坚忍不拔,因为他负担沉重,路 程遥远。把实现仁德作为自己
14、的责任,不也沉重吗/难道不重大吗?”28 .论语中关于“好学”的句子有很多,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e)乎? ”“敏而好 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其中有的说的 是学习内容,有的是学习方法,有的是学习态度的。拿学习内容来说,有学习历史典籍的, 如学诗,有学习道德规范的,如礼。论语中关于“好学”的观点,至今仍有现实意 义。如党号召全国人民开展“学习强国”活动,起到很好的效果。29 .示例:“有教无类”,意思是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没有(贫富、地域等)区别。在孔子 生活的年代,穷人一般很少有机会接受教育,因而,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对于劳动 人民接
15、受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教育的全民化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 的。我国现阶段,全面普及义务教育,特别是实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让无差别教育 逐步由理想变为现实。30 .我眼中理想的师生关系是这样的:老师必须具有知识和道德的权威,老师从学业、品德、 生活、交友等各方面严格要求学生,学生尊敬老师。如“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 忽焉在后老师虽具有权威,但也必须发扬民主。学生不仅可以对学业上的问题请教老师, 还可以对老师的言行提出质疑。正如论语中“子见南子,子路不说”等。我们期待这样的 师生关系。31 . (1)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
16、完善的 境界。(2)踮起脚跟想要站得高,反而站立不稳;迈起大步想要前进得快,反而不能远行;自我 表现的人反而不显扬;自以为是的人反而不彰显;自我夸耀的人反而没有功劳;自高自大的 人反而不能长久。32.参考答案:这句话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方面,“见贤思齐”是说好榜样对个人的启示和鞭策,它能够驱使 我们不断努力,积极追赶榜样;另一方面,“见不贤而内自省”是坏的榜样或例子对我们的教 诲,使我们从中吸取教训,不要像别人一样自甘堕落或犯错。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 改之,是一个虚心学习他人优点,反省自我,自觉修养的过程。33. D34. B35. D36. A37. B 38. D 39. D40. C
17、41. B42. D43. C44. (1)质朴超过文采就会粗野鄙俗,文采超过质朴就会虚饰浮夸。文采和质朴兼备、匹配适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2) 一旦做到克制自己而言行符合礼的规范,天下的人就会称赞为仁人。做到仁德要靠自 己,难道还靠别人吗?45. B5 .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日:“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就,小车无血,其何以行之哉? ”(论语为政) 子日:“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论语里仁) (1)请解释“不知其可也”与“耻躬之不逮也工(2)这两则材料中,孔子强调了什么主张?请谈谈对你的启示。6 .领导者品德端正,就是不下命令,百姓也会按他的要求去做;如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语 论语十二章同步检测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十二 同步 检测 练习 统编 高中语文 选择性 必修 上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