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知识梳理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赤壁赋》知识梳理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赤壁赋》知识梳理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赤壁赋成语、重点实词、一词多义、情境默写、作文素材一、相关成语物各有主:意思是世间万物各有其所属。水波不兴:指没有涟漪和波纹。形容十分平静。水光接天:水的光色与天的光色相连接,比喻水域宽广。遗世独立:脱离社会独立生活,不跟任何人往来;“独立”的意思是一种超凡脱 俗的意境。如泣如诉:好像在哭泣,又好像在诉说,形容声音悲切凄凉。余音袅袅:原意指声音已经结束,余音还在缭绕。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不绝如缕:原意是只有一根细线连系着,似断非断。比喻事情极其危急,后也比 喻技艺等方面继承人稀少。沧海一粟:指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微不足道。一毫莫取:比喻极其微小的东西。连一根毫毛那样微不足
2、道的小东西也不拿人家 的。形容为人廉洁,不占他人或公家的便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拿不完,用不尽。形容非常丰富。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杯盘狼藉:形容宴饮后桌上凌乱的样子。二、文化常识苏轼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的散文汪洋 恣肆,明白畅达,想象丰富,成就卓越,因而有“浑涵光芒,雄视百代”的称誉。 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其词开豪放一派,与南宋词人辛弃疾 并称“苏辛”。他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苏轼与蔡 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赋:是中国古代兼具诗
3、歌与散文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主要有三个特点:一、语 句上以四、六字句为主,追求骈偶;二、语音上要求声律和谐;三、文辞上进究 藻饰和用典。汉代赋称为古赋,篇幅较长,多采用问答体,韵散夹杂,喜用生僻 字。六朝赋称为骈赋,又称“俳赋”,篇幅较短,讲究对偶和用典。唐宋时科举 考试所采用的一种诗体赋称律赋,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和谐,并由考官出题限韵, 全文一般不超过400字。中唐以后,受古文运动影响,赋更加散文化,句式参 差,多以散代骈,押韵较随便,比较注意行文的清新流畅,几乎与散文相接近, 故称文赋。壬戌:古人常用天干十个字和地支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这里指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 o望
4、:农历每月十五。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朔:农历每月第一天。美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斗牛: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和牛宿斗,都是星宿名。洞箫:管乐器的一种。匏樽:用葫芦做成的酒器。蜉蟾:一种小飞虫,夏秋之交生在水边,生存期很短,古人说它朝生暮死。触胪:战船前后相接,这里指战船。三、重点词语兴:起。属:倾注,引申为劝酒。如:往。凌:越过。冯:通凭,乘。溯:逆流而上。缕:细丝。缪:通缭”,盘绕。酿酒:滤酒,这里指斟酒。槊:长矛。匏:葫芦。须臾:片刻,形容生命之短。骤:一下子,很轻易地。卒:最终。适:享用。枕藉:相互靠着。四、一词多义歌扣弦而歌之(动词,唱)歌曰:”桂
5、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名词,歌词)倚歌而和之(名词,歌曲的声调和节拍)如纵一苇之所如(往)如泣如诉(像)下方其破荆州,下江陵(攻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下面)望七月既望(名词,农历每月十五日)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而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连词,表转折)羽化而登仙(连词,表顺承)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连词,表修饰)侣鱼虾而友麋鹿(连词,表并列)之月出于东山之上(助词,的)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不知东方之既白(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代词,它们)于月出于东山之上(介词,从)徘徊于斗牛之间(介词,在)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介
6、词,被)乎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形容词词尾)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语气词,表示疑问)相与枕藉乎舟中(介词,在)横白露横江(笼罩)酗酒临江,横槊赋诗(横握)然其声呜呜然(的样子,像声词词尾)何为其然也(这样)长抱明月而长终(永远) 而卒莫消长也(增长) 六、重点字挖空练习( )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 )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 波不兴。举酒(),()明月之诗,歌()之章。(),月出于东山之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 )之茫然。浩浩乎如( )( ),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 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 )而歌之。歌日:”( )兮( ),击空明兮 (
7、)流光。( )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 )者,( ) 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如(),如泣如诉,余音(),不绝如缕。舞()之(),泣孤舟之釐妇。苏子(),正襟危坐而问客日:“何为其然也? ”客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下江陵,顺流而东也,()千里,()()空,()临江,()(),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驾一叶之扁舟,举()以()。寄()于天地,渺()之一粟。哀吾生之(),羡长江之无穷。()飞仙以(),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托遗响于悲风。”苏子
8、日:“客亦知夫水与月乎?()如斯,而未尝往也;()者如彼,而()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 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用之(),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客喜而笑,()()。()既尽,杯盘()。相与()乎舟中,不知东方之()。七、情境默写(1)苏轼在赤壁赋中发议论说,江水不停地流去,“ ; 月亮时圆时缺,“”。(2)苏轼在赤壁赋中以“,”两句,写出了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乐声之美。(3)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明月初升的句子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赤壁赋 赤壁赋知识梳理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知识 梳理 统编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