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1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1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一、积累运用(25分)1.古诗文名句填空。(内容8分,书写2分,共10分)提示:(1)-(8)任选6小题完成(如果多选,则只选择所做答案的前6个作为评分依据),(9)-(10)小题必做。请将答案用正楷字体规范地填写在相应的方格内或横线上。(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 , ,是知也。”(论语为政)(2)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3)余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4)感时花溅泪, 。(杜甫春望)(5)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6)野芳发而幽香,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7) ,化作
2、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8)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9)星汉灿烂的中国诗歌,有许多有妙理哲思的诗句,这些诗句如一把把智慧的钥匙,开启我们的人生之门。你能仿示例写出两句上下相连的富有人生哲理的古诗名句吗?(课内外均可)示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10)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将离别的景与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中“ , ”有异曲同工之妙。2.下列各句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荒谬(mi) 汲取(x) 桑梓(z) 开门揖盗(y)B.谰言(ln) 羁绊(pn) 驯服(xn) 驯服(xn) 栉风沐雨(zh)C.
3、聒噪(gu) 对称(chn) 创可贴(chung) 螳臂当车(dng)D.执拗(ni) 平仄(z) 剽悍(pio) 噤若寒蝉(jn)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2分)张岱出身官宦之家,生活在明清易代之际,随着国破家亡,江山易主,他那优游闲适的生活也彻底结束了。巨大的生活反差, 给作者造成了生活和精神的痛苦,但也让他更细致深刻地 人生,从而成就了陶庵忆梦。陶庵忆梦不是 ,拼凑成文,而是咀嚼生活,隽永成文;亦不是洋洋洒洒,长篇大论,而是寥寥数语,画龙点睛。A.诚然 品位 断章取义 B.固然 品味 寻章摘句C.固然 品位 寻章摘句 D.固然 品味 断章取义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4、是(2分)A.教师应该始终以民主的师生关系熏陶学生,并通过系统的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的知识、意识和实践能力。B.为了避免溺水伤亡事故不再发生,学校切实加大了安全教育力度,做到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C.屈原的形象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性格,他的高风亮节、刚直不阿都表明他是民族灵魂的化身。D.李老师的课不仅让在后排观摩的老师们受益匪浅,而且牢牢地吸引了全班学生。5.品读伊索寓言中的马和驴,完成以下题目。(5分)马和驴某人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在途中,驴对马说:“你如果就我一命,分担一点我的负担。”马不听。驴筋疲力尽,倒下死了。主人把所有的货物,连同那张驴皮,都放在马背上。马哭着说:“真倒霉!我怎嘛这样不幸?我不
5、肯分担一点负担,却驮上了这全部的货物,还加上这张皮!”(1)填空:伊索寓言往往篇幅短小而寓意深刻,特别是动物寓言部分广泛采用 的修辞手法,表现动物各自的特性,刻画栩栩如生,给人深刻印象。(1分)(2)请概括寓言马和驴的寓意。(2分)(3)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集之一,深受各国人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喜爱。请你谈谈从某则伊索寓言中得到的启示。(2分)6.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2010年度国家监测语料库提取了新词500条。继2009年“被”“楼”“门”“族”广为流传之后,2010年“姐”“哥”“帝”“体”以及由“微博”衍生出的“微”特别活跃。如“微博控”们运用“微博
6、体”写“微小说”,看“微喜剧”,读“微新闻”,进行“微访”。网络时代改变了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人们走进了一个不再设有严格意义的“把关人”的“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成了语言创造者,都成了造词家”。新词语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活泼。同时,各种传媒通过热字、热词、流行语来盘点一年的重大社会生活的做法也愈演愈烈。2010年11月10日,“给力”一词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标题中使用,引发舆论震撼。(1)请给以上材料拟写一个标题: (2分)(2)依据以上信息,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对文中所涉现象的认识。(2分)二、阅读理解(45分)(一)阅读下文,完成7-11题。(17分)古宅的命运吴志轩凡事盛极必衰,物极必反,古宅
7、似乎也是如此。如今在江西婺(w)源,老宅不下千座,其命运不外如下几种:善之善者,挂上某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或名人故居的牌子,一般都由政府花钱修缮,富丽堂皇,傲然屹立;次者,后人将古宅修旧如新或如旧,改造成客栈,一年也有不错的收益;又次者,如今尚有后人居住,因时间久远,人口繁衍,一栋宅子里住七八户人家,古宅显出破败景象,可败的东西也基本都败光了;更次者,主人搬进新家,任由老宅荒废,或是将可卖的卖掉,只留下门头和围墙,内中破败不堪,甚至夷为平地。在这些老宅当中,前两者是幸运的,后两者则只能慨叹命途多舛了。这些宅子的价值在哪里?毫无疑问,建筑美学是重要的,包括结构、材料、雕刻乃至风水等。因此很多外地人
8、将古宅买了去,另择地址复原,以此装点门庭。但我却对此感到一种悲哀。宅子是有生命力的。在婺源感觉最舒服、最充实的就是坐在老宅里,听主人讲家族的故事、老宅的历史,那时你会觉得这个宅子是有生命的,会呼吸的,是可以和人交流的。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沧桑、厚重、智慧、豁达、宁静、和谐等诸多情感。所以,古宅的价值绝不仅仅在于建筑美,更重要的是依附于人、依附于地方的人文之美!古宅代表的是中国传统乡土社会中严谨、雅致、诗意、和谐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艺术。我们可以想象在这些古宅里,曾经有过“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淳朴生活;曾经有过“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的融洽交往;曾经有过“ , ”的雅集文会;曾经有过“梨花院落溶溶
9、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的闲情逸致;也曾经有过“ , ”的家国忧思弄清楚了古宅的价值所在,该如何对其进行保护、传承和发展便容易思考了。倘有意于此,可将古宅或租或买,然后改造,维持其原有风貌,但在使用功能上要注重生活舒适性和文化体验感。除卧室外,大部分面积可以作为书房、茶室、禅室、棋室等,如有院落,还可建一座琴台,可以弹古琴,阅金经,也是一处好所在。有可能的话,还可以延请古宅的主人,对客人讲讲这座宅子和这个家族的故事这样的故事很多,可以让我们看到传统中国走向现代中国的足迹。尽管这只是如恒河沙数的家族的一个,但却同样深深地打上了“中国”的烙印。相信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古宅的未来会更加美好,我们的未来也会
10、更加美好。从这个方面说,古宅是具有极高价值的,它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其契机便在于此。希望古宅不再背井离乡,更不要轰然坍塌。因为,它们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代表着中国人的理想生活,更代表着那些迷茫焦虑无奈的芸芸众生的精神家园。 (节选自中国青年报)7.在第段空格处,可以用刘禹锡陋室铭中“ , ”来表现读书人雅集文会的特点;可以用范仲淹岳阳楼记中“ , ”来体现家国忧思的内涵。(2分)8.作者在第段中说“我对此感到一种悲哀”,请指明“此”的具体含义。(2分)9.文中多次提到古宅的“价值”,请结合文意,分条概括“价值”的具体内容。(4分)10.请仔细阅读第段,作者认为“宅子是有生命力的”,古宅的“生命
11、力”体现在哪些方面?请概括作答。(4分)11.作者关注古宅命运,认为古宅代表着中国人的理想生活,从全文来看作者认为的“理想生活”是怎样的?你心中的理想生活又是怎样的?(4分)(二)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3分) 学会生存 多年前,中日学生夏令营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报道说,相对日本学生出色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坚韧品质,中国学生显得有些无知与软弱,他们似乎不懂得如何在陌生而艰苦的环境下求得生存。这种状况时刻提醒我们:为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必须学会生存。 生存,就是生活,学会生存就是延续生命。丰衣足食并不是上天的恩赐,而是通过辛勤劳动获得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当今社会的生存含义已扩展到适应社会的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四川省 宜宾市 中考 语文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