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平面镜成像》说课稿.docx
《2023年《平面镜成像》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平面镜成像》说课稿.docx(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平面镜成像说课稿平面镜成像说课稿1一、教材1、地位和作用从教材编排看:本节是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与光的反射的基础上,学习相识平面镜成像,它是前两节课学问的应用;另外本节课学生将首次较完整的探讨“像”这个概念,本节课的一些探讨方法和思路,为后面一章探讨凸透镜成像奠定了基础,所以,本节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因此平面镜成像是这一章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整个几何光学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本节教材主要支配了一个平面镜成像的探究试验,这是培育学生重视试验和归纳,提高学习实力的好素材。为今后做光学试验作了必要的打算。2、目标课标对本节的要求是:通过试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依据新课程标准
2、的要求和对教材的理解。我将此课教学目标定为:1、能说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知道平面镜成的是虚像3、通过探究物、像和镜面三者之间的关系,领会平面镜成像中的简洁对称之美,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喜悦,增进学生探究自然奥妙的新奇和欲望。3、重点和难点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究并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难点有两个:学问方面虚像概念是一个难点,因为“虚像”比较抽象,本身“看得见,摸不着”,这构成了本节的一个难点;而在探究活动中由于学生缺乏阅历,思维实力不强,预料对于采纳两个相同的物体,并且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的探讨方法感到不易理解,这就构成了本节课的探究设计中的难点。二、学情分析平面镜成像是学
3、生在生活中接触特别多,也是他们简单发生爱好的现象。加之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对身边的事物存在着新奇心,具有剧烈的操作爱好,这使本节课探究活动的实施具有了很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学生对平面镜成像虽然有肯定的感性相识,但他们往往简单受生活阅历的主观影响,得出一些错误的相识,例如:他们会认为物体离平面镜越近,物体的像就越大,这是老师在授课时要留意的。三、教学方法我将采纳“统放结合”的半开放处理思路(对于学生理解普遍感到困难的“虚像”和“虚像的位置”,要“统”;对于平面镜成像的其他特点实行“半放”甚至“全放”的方法;所以本节课将主要实行学生自主探究试验和老师引导发觉法以及集体思索法的教
4、学方法。教学协助手段主要是多媒体课件四、学法指导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使学生领悟物理学的基本探讨方法之一科学探究,让学生从视察现象入手,在质疑、探究、视察、探讨、沟通中学到学问,培育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五、教学过程的设计1、引入新课首先我将通过一个“水淹蜡烛”的试验引入新课(这一部分时间大约是5分钟)试验桌上竖直放一块平板玻璃,玻璃前放一只杯子内有一点燃的蜡烛,玻璃后面也放一只杯子,其内没有放蜡烛。这是我在课前打算好的,提前调整好,使学生通过玻璃可以清楚地看到前后杯中都有一支“点燃”的蜡烛。往后面的杯中倒水,当水面漫过烛焰时,发觉烛焰并没有熄灭。“为什么?”这时学生可能猜到是“像”;假如没有猜到
5、:我就拿走后面的杯子,再让他们视察,他们会发觉在原位置仍能看到一只装有点燃蜡烛的杯子这时他们会茅塞顿开:原来是“像”!由此引入课题。这样设计的意图有三:第1激发学生的新奇心,引起他们的有意留意;第2引入平面镜、像、物体这些名词;3为后面在设计试验过程中顺当突破的将“平面镜改为玻璃”这一难点做一示意,起到分散难点的作用。2、组织探究其次个环节我将组织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教学,根据猜想,设计试验、进行试验、发觉问题、再完善试验设计、再进行试验、得出结论的依次进行(时间大约是30分钟)在板书课题之后,我提出问题:“依据日常生活阅历及照镜子的感受,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通过这一问题使学生从平面镜
6、成像的特点角度去相识熟识而又生疏的平面镜,从而产生探究的欲望,启发学生进行“猜想”。)学生经过探讨、归纳可能有下列猜想:(1)像与物左右相反;(2)物体离平面镜越近像越大;(3)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将这些猜想一一列在附板书上,因为这时后面探究的课题。在猜想之后就是引导学生制定安排与设计试验:这是突破探究过程中难点的关键首先由我提出:“如何来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呢?”以明确探究目的学生:思索、探讨、分析在设计中,学生可能对“怎样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感到困难,假如是这样,我将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我们怎样比较两个物体大小是否相等呢?”、“我们怎样来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是否相等呢?”再经过一番探讨,使
7、学生明确关键就是找一个跟镜前物体完全相同的物体替身物体与像比较。到这里学生就可以进行第1次试验了,在此我也设了一个埋伏:同学们会在试验盒发觉所需的器材:有平面镜、两支相同的笔、两只相同的棋子留意玻璃板并没有出现在试验盒里。当他们做了一段时间后我就问:“同学们胜利了吗?有什么障碍?”学生在试验中会发觉:从平面镜的正面望见了像,当想把“替身物体”放到平面镜后面的像位置上时,从正面只能望见像,看不到替身物体;从平面镜的背面呢,又只能看到“替身物体”,而看不见像,所以无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接着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同时望见像和镜后的“替身物体”?”学生重新陷入思索、分析、探讨此时可能会有同学受到引入新
8、课时的“水淹蜡烛”的试验启发,想到把平面镜改为玻璃板做试验,就会同时望见像和镜后的“替身物体”。假如学生没有想到,可以提示学生回想起先时的试验。在这里我使学生通过试验的亲身体会,产生认知冲突,再联系已有信息,解决冲突,使之领悟深刻,突破探究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好!现在分发玻璃板,让学生重新试验,探究出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在得出像与物的关系后,马上用多媒体进行一个反馈练习,以订正学生由阅历得出的错误相识,加深像与物是等大的这一正确结论的印象。在此之后我再提出问题“能否验证平面镜成像的其他猜想呢?”以引导学生进行下一步的探究。这些我将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试验探究,老师巡察指导。试验后老师引导学生得出正
9、确结论。并进行针对性反馈练习。加深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理解与记忆。从而完成本节教学的重点。3、第三个环节学习虚象概念。(时间大约6分钟)我将利用理论分析、试验验证等教学手段把抽象化为形象,突破“虚像”这一学习难点。首先借助多媒体课件,依据光的反射作图,进行动态分析,使学生从理论上知道平面镜成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形成的。并非实际光线形成。接着再次演示把蜡烛点燃放在玻璃板前,并且用白纸放在玻璃板后面的“像”的位置上。会发觉纸上并没有像,说明并没有光到达成像的位置,再次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的确不是实际光线相交而成的,使学生从实际中感受什么是虚像。到此本节的新课内容学习结束。4、课堂小结:让学生概
10、括本节课授课内容,概括出学问要点,提示学生理解识记成像特点,并运用它解答目标中的有关内容。(时间大约5分钟)5、布置作业:(时间大约1分钟)1、布置课题为生活中的镜子这一探讨性作业,让学生作有关的调查。2、完成课后练习6、板书设计三、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特点:2、面镜成像原理:(1)像物大小相等;光的反射规律(2)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3)像与物连线与镜面垂直以上是我对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的一些相识,有不妥之处请各位老师指责指正。平面镜成像说课稿2一、教学目标1.在物理学问方面要求。(1)驾驭光的反射定律,会用光的反射定律说明有关的现象;(2)驾驭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和规律;(3)应用平面镜成像
11、的规律解决一些简洁的物理问题。2.通过演示试验,概括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应用光的反射定律推导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培育学生的视察、概括实力,通过相关物理量改变规律的学习,培育分析、推理实力。3.通过简洁的物理问题的解决使学生理解解决物理问题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如何建立已知与未知和所求之间的关系。从而加深物理方法的学习。二、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是使学生驾驭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及推导过程。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解决平面镜问题的关键。平面镜成像是虚像,学生作图时要留意用虚线;平面镜成像,其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的含义是像正立且与物等大。2.教学难点之一是如何澄清学生头脑中像的概念。要突破这一点就要让学生清晰
12、物理中像的精确定义,生活中像、影、相又指的是什么意思。严格区分教学中的相像与物理的相像有什么不同。3.教学中的另一个难点是如何应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解决实际问题。最关键的是要抓住最简洁、最基本的方法。三、教具1.平面玻璃,蜡烛两只(完全相同),火柴,大白纸一张(8开或更大一些),直角三角板,铅笔。2.教学用直角三角板、直尺。四、主要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光的反射现象和平面镜在初中物理中已经学到一些学问,今日我们来进一步探讨。光的反射现象到处可见,平面镜也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它们有什么特性呢?(二)教学过程设计1.光线和光束。光线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而从光束中抽象出来的概念。物体发出的光束,用一
13、条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光线是光束的抽象结果,实际是不存在的,而光束是客观存在的。在画光线时留意光的传播方式用直线表示,要用实线,而光的传播方向箭头一般标在直线段的中心部分。光束可分为平行光束、发散光束、会聚光束三种状况。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所发生的现象:反射和折射现象可能同时发生,也可能只发生反射现象,但有折射现象的同时肯定有反射现象,只是反射现象有时极不明显而不考虑。通过作图介绍入射点、法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光在介质中传播时会有能量损失(被汲取)。光在两种介质界面上发生反射或折射时也要有能量损失。3.光的反射定律。(1)(三线共面)。反射光
14、线在入射光线和法线所确定的平面内;(因果关系要留意)(2)(法线居中)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3)(两角相等)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因果关系)。4.镜面反射和漫反射。(1)镜面反射:能成虚像的反射,入射光线是有规律的,反射光线仍遵从肯定规律进行排序。(2)漫反射:入射光线是有规律的,而反射光线是无序的,不能成虚像的反射,但每一条光线都遵从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是由于两介质的界面不光滑平整而造成的。5.平面镜成像。演示 在白纸中心用直尺画一条直线,然后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在直线的一侧点一个点A,将平面玻璃垂直于纸面且与纸上直线重合放置,将一支蜡烛点燃竖直放在A处,在A点这侧看点燃蜡烛的
15、像。将另一支未点燃的蜡烛放在直线(平面玻璃)的另一侧,缓慢移动直至未点燃的蜡烛与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似乎未点燃蜡烛也燃烧起来一样。在纸上登记未点燃蜡烛的位置。在同学们都看清晰的前提下,将点燃的.蜡烛熄灭。让同学探讨看到的现象,总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像:由物发出(或反射)的光线经光具作用为会聚的光线(或发散的光线)所形成的跟原物相像的图景。这里的相像一词与数学的相像含义不完全相同,数学中的相像是指对应处成相同的比例,而这里的相像有时不同对应处比例不同。例如哈哈镜中人的像与人相比相差很大,但仍认为是人的像。(2)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形成。可用眼干脆视察,可在光屏上显示,具有能量到达的地方
16、。(3)虚像: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形成,不行在光屏上显示,只能用眼睛干脆视察。关于像的概念让学生肯定要很清晰,特殊是要区分生活中的像的概念。A.像片是物而不是像,画像和像片具有相同的含义。B.照相,实质上是取得一个与人相像的一幅画片,只不过不是用笔画,而是通过成像的原理制作就是了。照相与长相具有相同的含义。C.看电影也有人误认为是看电像,在初中就学过像的概念。但人们在电影院看电影是要看银幕上的图景,银幕上的图景对于底片(拷贝)来说是像的位置,像呈现在银幕上,作为物被眼晴看到,若真看像应眼睛向着放映机看,那是不行能的。D.成像是客观的,观像是有范围的.若电影院银幕处未放银幕,放影机放影时
17、,拷贝上的像仍呈在放银幕处。戴近视镜的同学看到的并不是真实的物,而是这些物正立缩小的虚像。(4)平面镜成像。A.平面镜对光的作用,只变更光的传播方向,不变更光束的性质。即平行光束经平面镜反射仍为平行光束。发散(会聚)光束经平面镜反射仍为发散(会聚)光束。B.平面镜成像为虚像,作图时用虚线表示。C.(将演示试验中的白纸呈现给学生,通过作图,测量得出)像点和物点关于平面镜呈面对称。6.平面镜的应用。(1)平面镜限制光路。例1 已知入射光线及平面镜的位置,限制反射光线。一束光线与水平成40角射来,欲使光线沿水平方向传播,所放平面镜与水平面成_角。答案:20或70。平面镜成像说课稿3各位专家评委、各位
18、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的第三节平面镜成像。下面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主要有三个内容: 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2、虚像的概念;3、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它在光的直线传播与光的反射定律之后,学习、相识平面镜的成像,是前两节所学学问的应用;另外,学生将首次较完整的探讨“像”这个新概念,为进一步学习凸透镜成像奠定基础。同时,通过平面镜成像的探究活动,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增加学生的科学探究实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因此,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这一章的重点内容之一。2、教学目标依据新课程标准
19、重视过程与方法、重视科学探究的要求,结合教材的内容以及学生认知发展的水平,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个维度:学问与技能:能说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过程与方法:经验“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试验过程中有用信息的记录;视察试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义。情感看法价值观:在探究过程中,领会平面镜成像现象中的对称之美,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喜悦。3、重点和难点科学探究活动,有利于学生独立获得学问、学习、体验科学方法,因此,“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本节课的重点。由于“虚像”比较抽象, “看得见”,却“摸不着”,因此,虚像的概念是本节课的一个难
20、点;由于学生缺乏阅历,思维实力不强, 很难提出确定虚像位置的方法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探究活动中的又一个难点。二、说教法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对身边的事物充溢新奇心,具有剧烈的操作爱好。同时,学生在生活中常常接触平面镜,简单使他们产生深厚的探究爱好。依据学生这些心理特征,结合教材内容的编排,我采纳的教学方法主要为老师引导发觉,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另一方面,学生虽然对平面镜成像有肯定的感性相识,但由于思维定势的影响,往往得出一些错误的结论,例如:他们会认为“物体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就越大”;把“像”与“影”混淆等,这些先入为主的错误观念,对本节课的学习会产生不利的影
21、响。对于这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则通过多媒体动画展示、演示试验、老师讲解等教学手段,来突破难点。三、说学法在老师的引导下,要使学生领悟物理学的基本方法之一科学探究,让学生从视察现象入手,在质疑、探究、视察、思索、探讨、沟通中学到学问,同时,体验试验的基本思想方法,学习科学探究。四、说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首先通过一个魔术视频引入新课。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新奇心,引起他们的有意留意;还示意出将“平面镜改为玻璃板”有助于确定虚像的位置,为学生设计探究方案搭建一个“支架”。2、组织探究其次个环节我将组织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根据提出猜想,设计试验、进行试验、得出结论的依次进行。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教学
22、时间的限制,探究活动的重点放在设计探究方案上。(1)提出猜想:在板书课题之后,展示一幅安静的水面成像的图片。这样,一方面可以拓展平面镜的概念,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之美。然后,让学生视察自己在平面镜内所成的像,并对成像的特点提出猜想,将猜想一一列在黑板上,作为后面探究的课题。(2)制定安排与设计试验:引导学生制定安排与设计试验是突破探究过程中难点的关键。首先提出:“如何来探究像与物体大小的关系呢?”以明确探究目的。假如学生感到困难,可以适时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我们怎样比较两个物体大小?”使学生明确解决问题的关键。然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试验方案。之所以以小组为单位,一方面是由于该探究活动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平面镜成像 2023 平面镜 成像 说课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