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合集篇).docx





《2023年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合集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合集篇).docx(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合集篇)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1教材第2829例2及相应的练习。1、结合生活实际相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能分辨长方形和正方形,会用长方形和正方形拼组简洁的图形。2、在相识图形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感受所学学问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中获得价值体验。结合生活实际相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能分辨长方形和正方形。学生打算算式卡片、手巾、信封、生字卡片、日历、钉子板、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学具。一、教学单元主题图出示第21页的单元主题图。师:这是在其次单元学习时我们看到的一幅图,那时小挚友们在图中找到了许多有关方向和位置的内容。这节课我们再来看这幅图,从图中你能看到一
2、些图形吗?引导学生说出图中人行道的地砖是正方形的,人行横道是长方形的,吊牌也是长方形的,岗亭的顶上是圆形的,还有玻璃窗也是长方形的。师:这些图形在我们生活中都用得特别普遍。小挚友们在生活中已经相识一些图形了,这节课我们就在你们已经相识了一些图形的基础上,接着来相识图形。板书课题:二、教学例2黑板上贴出例1的图形。师:这些东西小挚友见过吧,对了,这是同学们常常用到的算式卡片、手巾、信封、生字卡片、日历,我们在前面学习了分类,你能把这些东西分成两类吗?学生可能有多种分法。比如按大小分、按颜色分、按形态分等。分完后让学生在上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分类的,并把分的结果展示给大家看。师:小挚友们有许多种分法,
3、有的按大小分,有的按颜色分,有的按形态分。老师唯独对按形态分的这种分法感爱好,像这样按形态分的小挚友举手看一看,能说一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分吗?预设一:学生可能说出这边分出来的是长方形,这边分出来的是正方形。这时师追问“你怎么知道它是长方形,它是正方形呢?”使学生说出这面的图形要长一些,这面的图形要方一些的感觉。预设二:学生可能说这样分的依据是这边的图形要方一些,这面的图形没有这样方。师:小挚友们说出了自己分类的想法是这些图形要方一些,什么叫方呢?小挚友们用这面的方巾或生字卡片对折一下,可以上下对折,也可以斜角对折,看从中你能发觉些什么?学生操作后说自己的发觉,四边都是一样长的。师:用算式卡片斜角
4、对折,它们的边是一样长的吗?学生:不一样长。师:对了,方方的图形四边都是一样长的,像这样的图形我们把它叫做正方形;这边的图形也有四条边,但它的边不是一样长的,所以这种图形不是正方形,这种图形是什么图形呢?对了,同学们叫它长方形。师边讲边把正方形类的和长方形类的分别用椭圆圈起来(如图)。师:小挚友们看看这两个正方形,有的大,有的小,为什么它们都叫正方形呢?让学生回答出这两个图形都是方方的,它的每条边都一样长。师:还能发觉什么?引导学生发觉正方形的边都是直直的,还有四个尖尖,师给学生订正说这尖尖的是角,正方形的面是平平的。师:看看这些长方形的东西呢?它们哪些地方和正方形相同?哪些地方不同呢?引导学
5、生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条直直的边,都有四个角,都有平平的面;不同的是正方形四条边都一样长,给人正正方方的感觉;而长方形有的边不一样长。师:假如我们把这些图形的花外衣去掉,小挚友还能认出它们吗?把以上的物体的颜色去掉,只留下图形让学生分辨长方形和正方形。师把上面没有颜色的图形移一个下来,在下面标上长方形的字样;再移一个正方形下来,在下面标上正方形的字样。师:我们在上学期学过哪些物体?哪些物体和我们今日学习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关?引导学生说出上学期学过的物体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估计学生要说长方体和正方体与今日学习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关。师:既然有关,就把它们请到桌面上来吧。学生拿出长方体和
6、正方体。师:看看这些物体,它和我们今日学习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关系呢?学生视察、探讨后发言。学生可能说出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长方体的每个面都是长方形。这时师拿出一个两边是正方形的长方体问学生“这个长方体的每个面都是长方形吗?”让学生自己把自己的话订正为“长方体有的面是长方形。”师:既然正方体每个面都是正方形,你能用正方体来画正方形吗?画一个试一试。抽一个学生先到黑板上来做示范,把正方体“印”在黑板上画正方形;然后学生独立在本子上用正方体的学具画正方形。师:小挚友可以用正方形的学具画正方形,你还能用长方体的学具画长方形吗?试一试。学生画长方形后,抽几个学生的作业在上展出,并要求学生说一说
7、自己是怎样画的。出示下图。师:这时应当圈哪个图形呢?为什么要圈这个图形?学生回答略。师:我们已经相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你能说一说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吗?学生回答,回答时强调是物体的面。三、巩固练习(1)指导学生在钉子板上围长方形和正方形。转好后要求学生看一看自己围的正方形的每条边是不是一样长,并指一指围成图形的4个角。(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六第2题、第4题和第6题。其中第4,6题都只要求学生完成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练习就行了。(3)指导学生完成思索题的第1小题。(4)指导学生用长方形和正方形拼图,看能拼出哪些好玩的图形。四、课堂小结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怎样分辨长
8、方形和正方形?学生回答略。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2教学目标:1、培育学生仔细视察的习惯,能找出图中规律。2、能根据找出的规律往下摆。3、培育学生认知的敏捷性。教学重点:初步发觉事物的排列规律。教学难点:能用较明白、完整的语言描述找出的规律。教具打算:1、主题挂图、格子条、三角形条。2、三角形、正圆形、圆柱、正方体若干个。3、学生每人配套学具。教学过程:一、复习。老师:学校买来红、黄两种形态的灯笼布置学校,打算迎接“六一”儿童节。请你想想方法,看如何排这种灯笼最好看。学生或许会把灯笼红的排一排,黄的排一排。也或许会把红的黄的交织排。老师:大家排的都很有创意,现在“六一”儿童节到了,学校也布置好了,同
9、学们在高校里兴奋地说话唱歌。(出示主题图)二、新授1、揭示课题。老师:这些灯笼、小旗、小花等等摆的真可爱,它们可不是随意摆的,是依据肯定的规律摆的,你们明白哪些叫做“规律”吗?今日我们还要把这种规律都找回来(板书课题:找规律)2、教学例1。老师:请你们细细视察这幅图,找找看什么东西是有规律地排列的,你能把规律找回来吗?(小组探讨,小组长汇总答案)请老师起来告知全班人们小组找到的规律,随着回答。在黑板上贴出一排彩旗、一排花、一排灯笼和一排人。老师:假如今日你是建筑师,让你接下去布置,你会如何选择呢?请学生逐行选择,并写出理由。请不同的小组上台汇报成果,老师贴出不同形态的格子条(指出连续发生2次或
10、2次以上的才是规律,只发生一次的不能说就是规律)三、巩固练习。1、完成“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老师予以适度的指导。2、完成第89页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核对。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3教学目标:1、通过调查、数数活动,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亲密关系。2、能运用不同的方法数出百以内的数,知道10个10是100。3、通过选择合适的数数方法,培育学生初步的视察实力。设计思路:1、体现数与生活亲密联系,强调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动身相识数。课前支配小调查,课中利用生活中常见物品分类、数数等,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到处有数”。2、促进学生主动、特性化地学习。数数中激励学生选用自己喜爱的方法或自认为最快的方法进行,对
11、于方法不作统一要求,敬重学生的特性化学习。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老师今日第一次给一年五班的小挚友上课,先给大家来个自我介绍吧!我姓吴,今年34岁,身高155厘米,体重46千克,家住东山大道138号,每天上下班乘坐11路公共汽车。我平常喜爱听歌,这不刚买了个MP3,花了我398元。小挚友们能象老师这样说一句带有数字的话吗?(指名说一说)看来生活中的数字可真多,你们会数数吗?谁能从1数到20?(指名数)谁能接着往下数?(数字接龙数到100)除了一个一个地数到100,谁还有其它的数法?(指名2个2个地、5个5个地、10个10个地数到100)小挚友们真聪慧,今日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相识100以内的数。
12、板书课题:100以内数的相识二、数100以内的数课件演示主题图:春天来了,草原上来了很多的羊在玩耍,猜一猜一共有多少只?(学生自由猜)原委猜得对不对呢,我们还是来数数看吧!(学生翻看书上的主题图数一数)汇报一下你们数得结果吧!(100只)100可比我们以前学的数多得多呢,你们是怎么数的呢?(学生汇报)课件演示:10只羊圈在一起是一个十。老师边演示学生边数:1个十、2个十、3个十9个十、10个十)10个十是多少呢?(学生齐答100)老师板书:10个十是100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在书上画圈再数一遍。三、学生操作学生拿出打算好的小物品,数出100个来,要求使人一看就知道是100个,比一比谁数得又快又准
13、。学生汇报自己是怎样数的,并展示自己的物品。四、数的组成老师在黑板上摆小棒,学生视察,并说说一共摆了多少根。师:谁能说说老师是怎么摆的呢?(先摆了2个十根,再1根1根地摆了9根)那么29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呢?师:你们能照老师的样摆一摆吗?老师说一个数学生摆出来,并说说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五、巩固练习完成课后相应的习题。六、嬉戏数字接龙:老师报一个数字,学生接着数出它后面的5个数或前面的5个数来。小学一年级数学第四单元经典教案汇总四: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驾驭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计算;2、巩固数的组成概念,渗透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渗透加法交换律;3
14、、培育学生运用所学的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4、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价值,培育学生助人为乐的思想。教学重点:整十数加一位数的计算及实践运用课前打算:口算卡、教学挂图(自制)、小红旗、小棒教学流程:一、沟通沟通、爱好导入1、老师出示口算卡,进行口算练习师:小挚友们,看谁算的又对又快?10+20=20+10=10+()=30()+20=30()+10=15()+()=302、夺红旗竞赛、老师出示挂图,请学生看图写数。师:小挚友,加油啊,写得又对又快的同学将会获得一面小红旗。、老师依据学生的回答,在珠子下面写数。、诱导学生说说以上几个数的组成。3、爱好导入师:同学们解决问题的实力真棒,老师很兴奋,
15、你们还想不想解决更好玩的问题呢?生:想。师:好,那就让我们接着努力吧!二、提出问题,师生互动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视察师:谁能告知大家,他们都正在做什么呢?生1:他们正在买东西呢!生2:师:说得好!图上的小挚友叫小明,小明可喜爱喝牛奶啦!这几天,小明表现得特殊好,特殊听爸爸、妈妈说的话,他妈妈很兴奋,就带小明到商店去买牛奶。售货员阿姨先给小明妈妈30瓶牛奶,再给小明2瓶牛奶。现在,老师想问大家,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生1:一共买了多少瓶牛奶?生2:一共花了多少钱?生3:小明喝了2瓶,还剩多少瓶?师:你们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解决下面几个问题吧!老师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出“
16、一共买了多少瓶牛奶?”和“还剩多少瓶?”的问题板书,逐一引导学生解决问题。2、教学30+2师:妈妈一共买了多少瓶牛奶?用什么方法计算呢?生:一共买了32瓶牛奶,用加法计算。师:说得真好,那为什么要用加法来计算呢?谁来说说?生:妈妈拿了30瓶,小明拿了2瓶,问“一共有多少瓶?”就把妈妈拿的和小明拿的合起来,一共是32瓶。师:你真棒!那谁来告知老师,应当怎样列式?老师依据学生回答列式(板书):30+2=323、教学32-2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妈妈一共买了32瓶牛奶,小明喝了2瓶后,还剩下多少瓶?应当怎样列式呢?老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32-2=30师:谁能告知大家,32-2=30,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17、老师引导学生采纳多种算法,多让几位学生说一说他们的算法,激励学生上讲台摆演用小棒演示计算过程。4、教学2+30师:同学们表现都很棒,现在老师想再出一道题考考大家,比一比谁最聪慧?老师板书:2+30=先让学生独立思索后,在小组内相互沟通,最终全班沟通汇报。三、学问点拔师:结果是多少呢?你是怎么想的?生:师:我们以前已经知道“3+2和2+3”的结果是相等的,只是变换了一下数的位置而已,所以“2+30与30+2”的结果也是一样的。这也是我们以后将要学习的“加法交换律”。四、实践操作1、摆一摆,算一算、老师先摆小棒,学生仔细视察后写出算式,并计算a、先摆3捆(每捆10根),再摆6根老师巡察指导,指名摆
18、演,集体订正。b、先摆3捆与5根,然后拿走5根(教法同上)、老师先写好算式,让学生摆a、30+5=b、6+40=c、46-6=老师激励学生进行板演,让学生自由发挥,引导学生自主评价,集体订正。、“小老师”写算式,学生摆小老师写算式,学生跟着摆,小老师评价。2、看图列算式、老师出示挂图引导学生沟通,探讨。如图:先摆摆出再摆拿走一共=还剩=请学生板演,并说一说这样做的理由,最终集体订正。五、巩固与拓展1、数学小嬉戏(小马过河)师:今日,同学们的表现太棒了!现在,大家愿不情愿用自已所学的数学学问来帮助别人做一件好事呢?生:情愿!师:真是好样的!你们个个都乐于助人,都是好孩子。(边说边贴出嬉戏图)师:
19、“三月三”快到了,马妈妈叫小马把节日的礼物送给外婆,可是外婆家又住在才智河的那一边,小马必需算完这些题,才能到达外婆家。小马遇到困难了,让我们一起来帮帮它吧!老师引导学生完成图上的题目,最终的三道题为开放题,没有固定答案,应让学生多说一说,要激励学生用小棒进行演算。师:同学们的数学学得真好,轻轻松松就能用自已的学问帮助小马做一件好事,小马和外婆都特别感谢你们,还祝你们“三月三”欢乐。2、小结你们今日过得欢乐吗?为什么?你又学到了哪些学问呢?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4一、预期效果1.应驾驭的学问通过说一说、掂一掂、称一称的活动,使学生逐步加深对轻重的体验与理解,学会一些比较的方法,体会轻重的相对性;通
20、过实践活动让学生相识到光靠看一看、掂一掂不能精确地比出物体的轻重,从而相识到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和精确性。2.发展的实力激励学生主动想方法解决问题,初步培育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实践操作实力;初步培育学生的推理实力、渗透等量代换的思想。3.应培育的情感培育学生仔细细致视察的良好习惯;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二、设计要旨1.课标解读初步让学生感知“轻”、“重”的含义;会用符号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其中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通过视察、操作、尝试体验“轻”、“重”、“最轻”、“最重”的含义,使学生在实践中相识学问,在探究中辩析易错概念;其次个层面是练习,在
21、练习中充分留意到问题的开放和答案的不惟一性,留意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2、内容分析教学重点是学会比较的方法;教学难点是渗透等量代换的思想。3.学情相识学生对比较轻重、高矮、长短虽然积累了肯定的感性阅历,但对比较活动中的相对性相识不足,本单元就要通过视察、比较、思索,使学生获得比较多少、高矮、长短、大小、轻重的相对性的相识。干脆比较两个事物的大小、多少、高矮、轻重等学生并不困难,但对间接比较两个事物的大小、多少等等须要通过肯定的推理才能获得,因而是教学中的难点。4. 阅历介绍“轻重”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较大小、高矮、长短、厚薄等基础上开展的又一次体验活动。教科书在支配上体现了三个层次:说一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小学 一年级 数学教案 合集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