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篇.docx
《2023年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篇.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篇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1可能性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的内容。是要求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也就是通过嬉戏的形式,从而感受最基础的学问“可能性”几种状况。我的这一节课一起先,首先设计了一个“摸球”的嬉戏,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极积性。第一步让学生从全部是白球的盒子摸球,这样摸出的肯定是白球,再提出一个问题:能摸出一个黄球吗?让学生试着摸一摸,结果学生发觉是摸不到的。其次步让学生从装有白球和黄球的盒子里摸球,小组成员伦流摸,摸了以后又放回去,学生发觉可能摸出两种颜色的球。这活动既简洁又好玩,一下子把学生的留意力吸引到“肯定”、“可能”、“不行能”的学习内容上。通过摸一
2、摸、猜一猜、说一说等一系列探究活动,进行试验、比较、分析、猜想,使学生亲历事务发生的必定性和随机性,尝到探究胜利的乐趣。再让学生推断事务发生的可能性。然后说一说生活中事务发生的可能性。全过程无处不是“可能性”的学习和推断,可以说活动贯穿全课,“可能性”也融贯全课。本课教学,使学生通过数学学习,不只是学到一些数学学问,更重要的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首先培育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视察自然界,了解生活中的事物许多与数学有关,学习用数学可以解决许多问题,由此而爱好数学。其次,培育学生怎样用数学去分析问题,使学生懂得用比较精确的数学语言去描述事物。这节课中,加强学生对随机事务的口头表达实力、对“可能性
3、”的推断和争论等。从这节课看,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较好的数学语言表达实力、数学分析实力,而且还有肯定的科技学问基础。另外,学生在这节课中了解到操作、比较、猜想、试验、验证对相识事物、数学分析都有重要作用。所以这些,说明这样教学会较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使学生有较扎实的数学基础并聪慧起:来。不足的是:学生对“肯定”的含议了解得不是很好。因为有的同学这样写到:我的试验肯定能胜利。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2讲有“余数除法”时,我让学生先复习了“4()9,5()43,()里最大能填几”和“84、405”等能整除的竖式计算,为讲新课做好打算。讲新课时,我没有干脆讲什么叫有余数的除法,而是先让每个学生
4、把事先打算好的10根小棍拿出来,我带领他们做分小棍的练习:“有10根小棍,每2根1份,可以分几份?每5根1份,可以分几份?”当然,学生做这道题不困难。接着我不做任何提示,让学生接着分:“每3根1份,可以分几份呢?”学生以为可以分完,可是分到最终,每人手里都剩了一根,这时,他们都发觉了“分不完”的状况,于是我才起先讲: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平均分一些东西,不肯定都能分完,而且分不完的状况是大量存在的,此时引出了课题,和学生一起进行探讨。在探讨到计算方法时,我抓住几个关键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索,得出结论。如例1:“有9个苹果,每盘放4个,可以放几盘?还剩几个?”不少学生知道要用除法计算,可是又觉得9
5、个苹果没有分完,还剩1个,似乎用已学过的除法计算说明不通。然而,这正是学生将要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关键之处,我仍没有干脆告知学生算理,而是启发他们去想:“为什么这道题要用除法计算呢?”学生都情愿自己把这个问题回答出来,于是就都主动地思索起来。想了一会儿,一个学生最终正确地答出:这题是要求9里面有几个4,所以用除法计算,这样通过探讨,既复习了旧概念,又学了新学问,还培育了学生仔细思索问题的好习惯。在探讨“92”的试商方法时,学生都知道要商4,但对为什么商4的问题,不少人是这样想的:因为放两盘,所以商4。我问:假如书上没有图或者题目中数目很大,怎么办呢?这时,我努力激发他们想解决问题的主动性,说:你们
6、想想过去学的本事,看哪个同学能够把学过的本事用上。一个学生很快举起手来,说:4乘以2等于8,最接近9。我说:有道理,谁能说得更明确些?黑板上复习的内容就有你们要用的学问。这时一个同学很精确地答出:因为4乘以2等于8,89,所以商2。在讲其次个例题“435”时,我就先放手让每个学生在练习本上做,然后针对他们出现的错题,组织大家进行分析。例如,一个学生的计算结果是,43除以5商6余13,我问大家:他错在哪儿呢?一个学生说:他的商太小。我问:你怎么一眼就看出他商小了?答:因为他没有取最大的商,13里面还有2个5呢。这样,学生对为什么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进一步加深了理解。在这个基础上,我才和学生一起总
7、结出“做题时肯定取最大的商,做完题后要把余数和除数比一比,余数肯定要比除数小”的方法。这样学生对新学问不仅理解得深,而且记得特别牢。倍的相识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学生对倍的相识比较生疏,建立倍的表象相识有肯定的难度。本节课的教学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是相识倍,理解倍的意义;二是在此基础上,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解决问题。在教学中,第一部分我重视学生的感知,通过圈圈画画,让学生在学习了相差关系的基础上进入对倍数关系的学习。其次部分的.处理上是通过肯定的情境,让学生感知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可以用除法来计算。因此,我在设计时重视了学生的操作、视察,充分建立直观形象。通过比较黄
8、花朵数与蓝花朵数的数量关系,引导学生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使学生初步感知“倍”的含义。学生能从图中看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但为什么用除法计算还是难以理解的。在这里我先引导学生通过视察实物,用“一份有2朵”,和“8朵能分成这样的几份”来帮助学生探究算法。然后又发展到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是因为这样的表述能更显明地表达相比较的两个数与“倍”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加深对“倍”的含义理解。在学生驾驭了肯定的方法后,练习巩固中,进一步理解倍的意义。通过练习,巩固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的问题用除法解决。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3这节课主要是驾驭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结合详细的情境正
9、确估算,会用乘法验算除法。1.结合“送暖和”的情境,让学生找出有用的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列出算式:5766。2.引导估算。请学生估一估,每所希望小学大约能分到多少本书。让学生沟通各自的估算方法。如:把576看成是600,6006=100,每所学校分到的书 不足100本;或690=540,每所学校分到的书多于90本综合学生的分析,上面除法算式的商应当是一个两位数,且大于90小于100。3.求精确商。先请学生独立试做,然后组织沟通。在沟通中着重解决:被除数百位上的“5”比除数“6”小怎么办?商“9”写在什么位上?4.回答问题,并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每节课我都会尽量突出重点,把困难的东西摒弃,让学
10、生有一个更清楚的解题思路。这节课我就让学生驾驭方法,强调简单出错的问题,效果还比较志向。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4本节课学生已经初步相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角是一个抽象图形,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相识角,形成角的表象。我设计了一个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动手做中发觉数学的课堂。通过让学生感知角、找角、画角、做角演示角、观赏角一系列活动来进行,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感悟:一、数学离不开现实生活角这一内容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既熟识又生疏,熟识是在我们生活中学生都能找出角,生疏是究竟什么样的图形是角,在学生脑中的表象只留在生活中的实物上,没有一个详细的几何图形的概念。因此我结合教
11、材内容从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动身,让学生来初步感知角,并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生活离不开数学。这一节课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引导学生把生活阅历中的角逐步提升为数学上的角。因此,在唤起学生已有阅历的基础上,通过动态的过程把这些角抽象出来,学生感知数学上的角的形象。二、数学离不开细心视察在从详细物体上抽象出角后我引导学生刚好的视察、对比与发觉,组织学生探讨: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引导学生得出角各部分的名称顶点、边(边是直直的)。逐步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角的完整表象有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然后再来指导学生正确的指角的方法。然后刚好完成推断练习,通过辩认与说理,再次加深对角的本质特征的相识
12、。三、数学离不开有序活动通过找一找、指一指、说一说、画一画的.体验活动,让他们在身边的书本上、三角尺上找寻角,并通过同桌相互指一指、说一说的活动过程,再次加深了学生对角的本质特征的相识。动手做一活动角是本课一个重要的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做一个角,然后再来指一指这一个角,这里巩固了角的各部分的相识,然后再通过引导学生想方法把手里的角做得大一些或变小一些来体会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最终再通过视察生活中的活动角:即扇面(或剪刀)上角的大小与扇子(或剪刀)的打开与合拢有关。本节课我始终坚持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悟,不仅主动获得新知,坚持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思想。不足之处:1、在角的大小比
13、较中我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与语言来描述比较的方法,没有特殊强调和总结,当学生在个别问题的回答上语言表述还不完整不精确时,老师没有刚好指出和订正,因此这部分的内容有些学生表达不够清楚,理解的不是很透彻。2、老师要作一名好的引导者、组织者并不是那么简单,个别同学比较活动角时学生思索、沟通组织不够高效,因此在今后组织教学活动中肯定要能够敏捷调控,紧紧抓住数学本质性的东西进行沟通,要引导好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活动,让学生有思索、有视察、有沟通,同时要保证学生的参加面要广。3、老师的数学语言不够精炼严谨,这些都有待于今后的不断积累和探究。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5二年级学生已驾驭了退位减法,本节课的重点是被
14、减数连续有几位不够减,都要从前一位退1,同本位上的数加起来再减,这节课是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中的一个难点。在教学中我分五个层次进行教学,第一层次我先带孩子们一起回忆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这些回顾性的复习不仅是对学问的回忆,更是为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作好铺垫。其次层次自己利用课件出示漂亮云南情景图依据情景图让学生自学数学书22页的内容,提出自学要求,学生有安排,有步骤地去学习从而列出一个减法算式,并且知道为什么用减法计算。第三层次估算,你能估算出结果吗?把你的想法给同桌说说,沟通估算方法。第四层次笔算517-348=,连续退位减法并没有许多新学问,一部分孩子已驾驭了,但一部分学生正处于跟着老师
15、走,思维逐步训练发展的阶段,我先让学生尝试笔算,再沟通算法,学生们各抒己见,同桌说,小组说,个别说,最终老师把算法打到课件上,学生对着课件说,达到让每个学生都说出笔算方法,被减数连续有几位不够减该怎么办,每个学生都很清晰,从而大家总结出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法则,第五层次当堂训练自己设计三个挑战,挑战一做一做,挑战二数学医院,挑战三送信。这节课存在的不足:1、课后发觉学生对于连续的退位减法还有一些问题,需在今后多加练习,同时接着培育学生的互帮互查的学习习惯。3、在利用数学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方面还有待今后不断提高。改进建议:师生共同沟通、分析计算过程:个位上7减8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十,个位就
16、变成了17,17减去8等于9;十位退了1还剩下0,0减4也不够减,从百位退1当十,10减去4等于6;百位退了1还剩下4,4减去3等于1。应当再多让学生多说、实行全班说,同桌说、四人小组说,刚好巩固。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61、注意学问前后之间的内在联系,充分敬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留意调动学生已有的学问阅历,运用学问的迁移使学生自己探究计算方法,总结规律,解决问题。这样不仅使学生很好地驾驭了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驾驭肯定的计算技能,而且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很好地落实了过程性目标。2、本课时教学提倡学生特性化的学习,变“学方法”为主动地构建方法。整个教学过程中,由于创设了生活情境,极大地激发了
17、学生的学习爱好,主动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对新学问的探究中,采纳以旧带新,由浅入深、按部就班的方法,符合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同时运用合理、多样化的学习方法,把独立思索与合作沟通有机结合,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获得胜利体验,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3、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把自己放在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位置,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但在学习评价上还做得不够,评价比较单一,语言的激励性还不够,因此缺乏一种感召力,今后应更加留意评语的激励作用。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7仿照吴正宪老师的教学设计,用曹冲称象的故事引入。称得六筐石头的重量分别为328、396、354、375、309、367千克,
18、要求学生估算大象的质量。出现如下几种状况:1、精算(许多),2、先精算出精确值再四舍五入,3、300+400+350+400+300+400=2150,4、300+400+400+400+300+400=2200,5、330+400+350+380+310+370=(比较多)。无一人用乘法估算,老师的一再启发:有没有比较简洁的估法,老师想看到一种简洁的估算方法!过了很长时间,才有一个学生想到了400乘6等于2400。我如获至宝,立刻请他抄在了黑板上,然而全班学生都认为这样估算是错的!缘由是没有一个重量是400千克,都比400小,差距太大。怎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吴正宪老师的课堂不是有这么多用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小学 三年级 上册 数学 教学 反思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