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doc(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单元整体设计单元名称第八单元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相处这个主题编排了狐假虎威纸船和风筝风娃娃3篇童话故事。通过童话故事,让学生感受应该怎样与人相处。这些童话故事情节生动有趣,角色个性鲜明,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与人友好相处。 “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自主阅读”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二年级编排连环画课文,引导学生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图画、字形特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等方法猜字阅读。在此基础上,本册安排了纸船和风筝风娃娃两篇全文不注音的课文,旨在引导学生把之前学习的方法以及本学期学习的部首查字法等识字方法综合运用到课文的学习中来。“借助提示,复述课文”是本单元教学的另一个教学重点。本
2、单元在纸船和风筝课再次提出“学习默读”的要求。 二、单元教学目标: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并从这个基本理念出发,设定了本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60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32个字,会写31个词语。2.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自主阅读,读懂课文。3.借助提示,复述课文。继续学习默读,试着做到不出声。4.通过故事内容,感受应该怎样与人相处。三、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掌握本单元要求会认、会写的字,阅读童话故事称赞,感受称赞给生活带来的美好的快乐。语言运用:重视朗读的指导,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良好的发音吐字习惯,做到语气语调自然、不做作。每次朗读要达到应有的目的
3、,朗读的形式可以多样,充分调动学生读的兴趣,遇到不容易读好的句子,教师要发挥示范作用。阅读方面要引导学生借助图片或关键词了解课文内容,能提取明显的信息,再进行交流,在阅读中培养学生与人相处的能力。思维能力:了解左右结构的汉字中左右宽窄大致相等的字的书写要点,养成减少修改次数的书写习惯。审美创造:阅读童话故事,感受称赞给生活带来的美好的快乐,培养学生与人相处的能力。四、教学重难点:1.猜读拟声词,并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放入句子中读一读。2.通过故事内容,感受应该怎样与人相处。 单元主备人:_第22课教学设计课题狐假虎威课型:新授课时:第1课时授课时间: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1.
4、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告诉学生我们在生活中不能当像这样“狐假虎威”的人,要有真才实学的道理。语言运用: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3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简单的方法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的能力,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审美创造:能分角色演一演“狐假虎威”的故事,并试着把“神气活现、摇头摆尾”等词语的意思表现出来,感受课文的文字美及语文学习的乐趣。思政元素:在生活中不能当像这样“狐假虎威”的人,要有真才实学的道理。2.学习重点难点:能分角色演一演“狐假虎威”的故事,并试着把“神气活现、摇头摆尾”等词语
5、的意思表现出来。理解成语“狐假虎威”的意思。3.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读通读熟课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和课文中小动物的图片、头饰。4.学习活动设计:环节一:设置悬念,导入新课1.猜谜语。2.讲述故事。3.板书课题。教师活动:1.猜谜,引出故事的主角。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请大家猜猜下面这则谜语说的是谁。身穿皮袄黄又黄,咆哮一声百兽慌。虽然没率兵和将,威风凛凛山大王。(打一动物)(出示老虎图)如果让你用一些词语来形容老虎,你会怎么说?教师相机板书:虎威。认识“威”字。2.讲述故事,引发阅读期待。3.板书课题:狐假虎威。学生活动:1. 学生自由猜谜语,交流汇报。通过思考谜语
6、的特点,得出答案。如果让你用一些词语来形容老虎,你会怎么说?预设:很厉害、很凶猛、很威风3.全班齐读课题。活动意图: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如果没有学习的愿望与兴趣,那教师的全部教学计划将会落空。”上课伊始,通过悬念的设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说内容,知大意。教师活动: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本课要求掌握的字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特别难读的词句,可以反反复复多读几遍。读完后,想想课文的大概意思。2.检查初读情况。3说内容,知大意。(1)指名分段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
7、引导学生用串联法说说故事的大意。然后从文中找出表示“狐假虎威”意思的一句话,用横线画出来。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学生活动:1.认读字词。(分组依次出示)读一读,说说你的发现。2.读好长句子。三名学生依次读狐狸说的几句话,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尤其读好问句、感叹句,并关注狐狸的神态与动作。 3.学生用串联法说说故事的大意。 4.从文中找出表示“狐假虎威”意思的一句话,用横线画出来。 5.根据回答出示句子,齐读句子。活动意图:教育家张庆说:“书不读熟不开讲。”在整体感知环节,要尽可能地把字词句读准、读通、读顺,这就需要教师对文中的字词进行巧妙处理,归类识记。在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时候
8、,要教给学生方法。环节三:品词析句,感受“虎威”1.从句子中感受老虎的威风。2借助插图感受老虎的威风。教师活动:1从句子中感受老虎的威风。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动物们都吓跑的。(1)抓住描写老虎动作的句子。(2)抓住描写狐狸害怕的词。(窜)谁能给“窜”换个词?(跑、逃)课文(3)抓住小动物们的表现。呀,一只大老虎!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2借助插图感受老虎的威风。(1)出示课文插图1与第1自然段,图文对照读。(2)出示课文插图2与第8自然段,图文对照读。学生活动:1.读课文,文中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老虎很厉害、很威风?用“_”画出来。 2.你从这句话哪些词语中感受到老虎的威风?用圆圈圈
9、出来,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预设:从老虎的动作“扑”“逮”中,可见老虎的凶猛,而且他非常饿,随时会把狐狸吃掉。3.学生边读边带上动作,表演“扑”“逮”,感受老虎动作的敏捷,以及谁落到他手里,谁就会没命的凶狠。4.找出描写狐狸害怕的词。 预设:窜 5.给“窜”换个词? 6. 生交流还从哪里看出老虎的威风?7.生抓住小动物们的表现谈感受。8.借助插图感受老虎的威风 活动意图:插图与文本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老虎的威风。再加上在阅读中识字,在识字中理解,抓住关键词来感受,让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由“被动”变为“主动学习”,使理解更加深入。环节四:观察生字,指导书写1学习会写的字“爷、爪、
10、猪”。2相互交流记住生字的办法。3教师范写“爪”,边范写边讲解。4学生进行区别,临摹。5展示学生第一遍的书写成果,组织交流反馈,再写第二遍。6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教师活动:1课件出示本节课要求会写的字“爷、爪、猪”,指名认读,并练习组词。2学生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相互交流记住生字的办法,并说说书写时,应该提醒大家注意什么。3教师范写“爪”,边范写边讲解。4学生进行区别,临摹。(注意书写的姿势及字的美观)5投影仪展示学生第一遍的书写成果,组织交流反馈,再写第二遍。6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食物、身边、为什么、爪子、面前、神气活现、野猪、往常、身后、信以为真。学生活动:1.出
11、示会写的字“爷、爪、猪”,学生指名认读,并练习组词。2学生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相互交流记住生字的办法,并说说书写时,应该提醒大家注意什么。预设:“爷”与“食”的区别:“爷”的第二笔是点,“食”的最后一笔是长点。“爪”是独体字,中间是一竖,不要写成“瓜”。“猪”的偏旁是反犬旁,不要写成提手旁,反犬旁的字一般与动物有关,拓展写带有反犬旁的字,如狗、猫等。 3.学生进行区别,临摹。 4.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食物、身边、为什么、爪子、面前、神气活现、野猪、往常、身后、信以为真。活动意图:尊重学生的识字方式,引导学生个性化识字,在观察交流中让学生掌握字的结构及多种识字方法,教师的示范指导
12、侧重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5.作业设计:基础作业: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并口头组词、造句。 2.正确流利朗读古诗。巩固作业:能熟练说一说这课讲了什么故事。提升作业:背诵古诗。板书设计: 狐假虎威 狐狸 老虎 课时教学设计狐假虎威课题狐假虎威课型:新授课时:第2课时授课时间: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1.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告诉学生我们要从小学会独立的生活,遇到问题要多问、多想,才能找到正确答案的道理。语言运用:小组合作交流,其他小动物是如何长大的,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了解青蛙一生的变化,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审美创造:通过自己的感受、
13、理解,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文字美及语文学习的乐趣。懂得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思政元素:懂得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2.学习重点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会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以及它在不同阶段的体型变化部分课文会背诵。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勇于探索的情感。3.教学准备:学生:搜集有关其他小动物的成长过程的资料。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和课文中小动物的图片、头饰;查找介绍青蛙及其他小动物成长的资料。4.学习活动设计:环节一:回顾课文,复习巩固 1.听写词语。2.回顾课文内容。3.说一说。教师活动:1听写词
14、语。食物身边为什么爪子面前神气活现野猪往常身后信以为真2回顾课文内容: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3说一说:你心目中的老虎是什么样子的?那狐狸呢?学生活动: 1.听写词语。同桌相互检查,改正错误的地方,齐读词语。2.生回顾课文内容: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3生交流:你心目中的老虎是什么样子的?那狐狸呢?活动意图:一开课便巩固了上节课所学的词语,落实了本课词语书写的要求。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回顾及对老虎与狐狸的评价,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环节二:解读对话,感受“狐猾”1.学习第26自然段,体会狐狸的狡猾。 2.引导学生再找出描写老虎的话语及动作,感受老虎对狐狸的态度变化。教师活动:1学习第26自然段,
15、体会狐狸的狡猾。面对饥饿、凶猛的老虎,狐狸的生命危在旦夕。他被老虎逮住以后怎么样了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6自然段。2引导学生再找出描写老虎的话语及动作,感受老虎对狐狸的态度变化。(1)再读全文,找出描写老虎的话语与动作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2)课件出示句子,教师描述故事情节,学生接读描写老虎的句子。(体会老虎的纳闷和迟疑,指导读出老虎疑惑的语气)(4)“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发挥你的想象,想一想:这时老虎心里会想些什么?(5)学生合作讨论:从这些句子中,你感受到老虎对狐狸的态度有了怎样的变化?(6)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7)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入情入境地朗读。学生活动:1.学生
16、轻声读第26自然段,思考:这一部分,狐狸一共讲了几次话?(三次)应该怎么读?2.狐狸眼珠子骨碌碌一转,扯着嗓子问老虎:“你敢吃我?”学生做这个动作,想象此时狐狸在干什么。 3.指名读,齐读 4.这句话是在说什么? 预设:狐狸在讲老虎为什么不能吃他的理由。 5.学生朗读。6.边读边想象狐狸说话时的神情与动作,带上动作再读。7.学生表演读,教师评议。8.生书写“就”字。9.生朗读:联系“摇了摇尾巴”猜测狐狸此时的心理,读出狐狸得意的语气。10.为什么不用“我跟你”而用“我带你”?预设:更加表现出狐狸拿出百兽首领的架势,气派很大,威风凛凛 11.再读全文,找出描写老虎的话语与动作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
17、来。12.生思考:老虎为什么会“一愣”?预设:体会老虎的纳闷和迟疑,指导读出老虎疑惑的语气13.学生合作讨论:从这些句子中,你感受到老虎对狐狸的态度有了怎样的变化?预设:从想吃狐狸,到“一愣”迟疑,再到“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接下来“半信半疑”,最后是“信以为真”,说明狐狸的谎言产生了很好的效果,老虎受骗了。14.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15.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入情入境地朗读老虎的句子。 活动意图:抓住狐狸的语言,为学生搭建自主阅读的平台。带领学生在语言文字间多走几个来回,通过学生个性化的朗读,自读自悟,以读代讲,边读边想象,边读边揣摩,从而感受狐狸的狡猾。环节三:抓住神态,情景表演 1.
18、汇报搜集的资料。2.学生小组内交流。3.抽生上台展示交流。4.教师激励学生积极探索学习。教师活动:1表演“狐假虎威”的情景。(1)默读第78自然段,想一想:下列哪些词语是写狐狸的?哪些词语是写老虎的?哪些词语是写百兽的?(2)指名表演:请五位同学戴上头饰,分别扮演狐狸、老虎、兔子、野猪、小鹿。先演一演这7个词语,再连起来表演这个故事。其他的小朋友当评委,看看他们表演得怎么样。(3)教师现场采访表演的学生。2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1)说一说:课题“狐假虎威”是什么意思?用文中的一句话来解释。(2)明确“假”的意思。(借着、借助)(3)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学生活动:1.默读第78自然段,想
19、一想:下列哪些词语是写狐狸的?哪些词语是写老虎的?哪些词语是写百兽的?预设:神气活现半信半疑东张西望都很纳闷 摇头摆尾 撒腿就跑 大摇大摆2.分类后读一读。预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说明老虎上当受骗了;“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大摇大摆”表现出了狐狸的装腔作势和欺骗老虎成功后的得意;“都很纳闷、撒腿就跑”是动物们看到老虎后感到害怕的反应。)3.生书写“神”和“活”。“神”和“活”都是左窄右宽,提醒学生“神”的偏旁是示字旁,而不是衣字旁。4.“纳闷”是什么意思?(疑惑不解5.生表演:请五位同学戴上头饰,分别扮演狐狸、老虎、兔子、野猪、小鹿。先演一演这7个词语,再连起来表演这个故事。其他的小朋友当
20、评委,看看他们表演得怎么样。6.现场采访表演的学生。7.说一说:课题“狐假虎威”是什么意思?用文中的一句话来解释。8.生填空。预设:原来,狐狸是( 借着 )老虎的( 威风 )把百兽吓跑的。9.明确“假”的意思。(借着、借助)10.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活动意图:本环节很好地落实了课后两个习题。尤其是学生的角色表演和教师的现场采访,很好地将词语理解、词语感受与表演推向了高潮。环节四:揭示寓意,明白道理1.回顾整个故事。2.揭示寓意。3结合实际说说我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狐假虎威”的人。4学了这个故事,说说你有哪些收获。5.课后延伸。教师活动:1回顾整个故事,说一说:百兽害怕的究竟是狐狸还是老虎?2
21、揭示寓意。原来,百兽害怕的是老虎。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3结合实际说说我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狐假虎威”的人。4学了这个故事,说说你有哪些收获。(不要随便轻信别人的话,也不要随便欺骗别人,更不要借着别人的势力去欺压他人。)5课后延伸。(1)请把课文中解释“狐假虎威”的句子抄写下来。(2)课外阅读其他的寓言故事或成语故事,想一想自己从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学生活动:1.回顾整个故事,生交流:百兽害怕的究竟是狐狸还是老虎?2原来,受骗的不只是老虎,还有百兽,他们为什么会上当呢?3结合实际说说我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狐假虎威”的人。4学了这个故事,说说你有哪些收获。预设:不要随便轻信别人的话,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编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八 单元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