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单元整体设计单元名称第三单元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阅读课文,能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课后题形式多样,针对问题,引导学生畅读自己的感受或想法。有联系生活谈体会的,比如,玲玲的画中抓住关键句“只要肯动脑,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有通过比较,谈自己想法的,比如,曹冲称象中针对两种称象的办法“说说为什么曹冲的办法好”;一封信中,“露西前后写的两封信,你更喜欢哪一封?为什么?”教学中要重视这些问题的讨论,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二、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本单元72个生字,会写35个生字。2. 正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读课文。3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并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4.培养学生做事有信心。
2、相信自己的能力。遇事动脑筋想方法的良好习惯,做事时注意采纳别人合理的意见。5. 初步了解冒号的一般用法。6.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在学习、生活中只有善于思考、勤于观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才能体验尝试后的喜悦。深刻体会父母的关爱之情。7.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8. 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9. 让学生具有运用字典独立识字的能力,养成在学习中勤查字典的好习惯。10. 熟读并背诵古诗小儿垂钓,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词的兴趣。三、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掌握本单元要求会认、会写的字,背诵诗文片段,让学生引导学生大胆地猜读生字,自主学习课文,积累词语,并运用表示动作感
3、受祖国文字的优美。语言运用:“借助词句,尝试讲述课文内容”。本单元课文中,曹冲称象的课后题,在画出文中提到的两种称象办法基础上,要求学生先借助关键词句排序,再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玲玲的画要求学生以人物的情绪变化为脉络,用上“得意、伤心、满意”三个关键词讲讲这个故事;一封信要求学生把第二封信的内容从课文中圈画出来,再整理成完整的一封信读出来;妈妈睡了让学生说说“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这些课后题着重训练学生提取相关信息,借助词句信息进行讲述的能力。思维能力:“阅读课文,能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课后题形式多样,针对问题,引导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或想法。有联系生活谈体会的,比如,玲玲的画中抓住关
4、键句“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有通过比较,谈自己想法的,比如,曹冲称象中针对两种称象的办法“说说为什么曹冲的办法好”:一封信中,“露西前后写的两封信,你更喜欢哪一封?为什么?”教学中要重视这些问题的讨论,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审美创造:让学生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告诉学生我们遇到事情要多问、多想,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对生活中的事情有自己的想法并能将它说出来、写下来。四、教学重难点:1. 识字和理解课文内容,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感受小作者的心情和快乐,初步了解冒号的一般用法。2.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识字,标准书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初步体会当说话人在话语后面时的标点符号的使用
5、方法。单元主备人: 课时教学设计课题4、曹冲称象 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时间: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1.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愿意主动给家人讲称象的故事。语言运用:认识“曹、秤”等14 个生字,会写“称、柱”等10个字,会写“一同、柱子”等11个词语。思维能力:读懂人物对话,理解课文内容。 审美创造: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要主动积极地思考出方法,大胆说出来并尝试。思政元素遇到问题要主动积极地思考出方法,大胆说出来并尝试。2.学习重点难点:认识“曹、秤”等14 个生字,会写“称、柱”等10个字,会写“一同、柱子”等11个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
6、懂人物对话,理解课文内容。3.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了解曹冲的有关故事。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和与课文有关的插图,查找关于曹冲的资料。4.学习活动设计:环节一:新课导入,板书课题1.谈话导入2.知识链接 3.板书课题:曹冲称象 4.齐读两遍教师活动:1.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大家见过有人称大象吗? 在古时候,没有今天的这么先进的科学技术,要称一头活着的又高又大的大象真是一件很难的事。今天我们就来走进课文,看看七岁的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2.知识链接 :大象是目前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现存的大象仅两种,非洲象和亚洲象。3.指令:读课题。(记忆性学习)学生活动:1.
7、学生自由讨论,交流汇报。2. 说一说自己了解的大象是什么样子的?(举手发言)3. 举手说说了解曹冲的哪些故事或者信息? 4.全班齐读课题。预设:读出可爱的语气。活动意图:通过谈话导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体会古时人们充满智慧的特点。让学生思考在没有如今的科技技术条件下该如何去完成一些对于古代人们来说比较困难的事,让学生对曹冲称象这个故事有了初步的认识,又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为单元口语交际目标打下基础。环节二:识字解词1.学生自读课文。2.检查自学情况。3.重点认读:多音字“重、杆、称”并分别用不 同的读音给多音字组词。教师活动:1.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课件出示) 提出要求:(1)不
8、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4)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2.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第一行生字 (课件出示)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课件出示生字组词。(2)开展读字游戏。 (3)出示认读生字组词。(课件出示)3.引导学生重点认读:多音字“重、杆、称”。学生活动:1. 学生自读课文。通过看拼音、请教同学和老师,去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2. 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小组内讨论,以小组形式交流汇报。1. 开展读字游戏。2. 开火车读,再读。小老师领读,齐读。3.分别
9、用不同的读音给多音字组词。活动意图:本环节意在引导学生学会自学生字,鼓利用多种方法记住生字。环节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过渡。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3.开火车。教师活动:1.过渡:让我们把这些字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3.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你们掌握的可真不错,那同学们齐声朗读我们的课文,看看这篇课文写了几个 自然段,标出这些自然段。学生活动:1.将生字送回课文中,大声地自由地朗读。2.分自然段,学生读。3.开火车读。不会的生字反复认读。4.拿出铅笔标自然段。活动意图:本环节重在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落实识
10、字掌握情况。 环节四:理清层次,分段说一说课文每部分写了什么?教师活动:1.小组讨论,课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每一部分写了什么。说一说课文每部分写了什么?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第三部分(第45自然段) 2.引导学生将这个精彩的部分齐读一遍。学生活动:1. 小组讨论,课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每一部分写了什么。2. 小组汇报。预设答案1: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曹操带他的儿子和官员们去看大象。 预设答案2: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大象又高又大,官员们提出很多称象的方法,但是曹操都不满意。预设答案3:第三部分(第45自然段)曹冲提出了称象的办法,按照曹冲的办法,果然称出了大象
11、的重量。(齐读这个部分。)活动意图:本环节重在引导如何读懂课文,梳理课文主要内容,并将内容以小组汇报形式呈现。培养学生通过概括主要内容理解课文。自读课文是在解决问题时先让学生自己找答案,这不但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而且能使学生智力互补,实现共同提高。5.作业设计:基础:朗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巩固: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生字卡片。提升:思考曹冲到底是怎样称出大象的重量的呢?6.板书设计: 曹冲称象曹冲称象 遇事动脑筋,想办法。课时教学设计课题曹冲称象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二课时授课时间: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1.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培
12、养学生做事有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 遇事动脑筋想办法的良好习惯,做事时注意采纳别人合理的意见。语言运用:通过阅读 ,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办法好不好,自己还能想出什么办法来称象。思维能力:遇事动脑筋想办法的良好习惯,做事时注意采纳别人合理的意见。审美创造:通过自己的感受、理解,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文字美及语文学习的乐趣。懂得遇事动脑筋想办法的良好习惯,做事时注意采纳别人合理的意见的道理。2.学习重点难点: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说完整话及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能将自己所说的、所想的写下来。2.展示自己在课内外积累的字、词、句。3.熟读并背诵古诗小儿垂钓,培养
13、阅读和积累古诗词的兴趣。3.教学准备:学生:了解曹冲的有关故事。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和与课文有关的插图,查找关于曹冲的资料。4.学习活动设计:环节一:复习导入 (1)出示课文中的词语: (2)齐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3)自由朗读课文两遍。教师活动:同学们,你们见过大象吗?谁能说一说大象长得什么样?(看课件)有没有见过称象?你们想知道曹冲是怎样称象的吗?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课文称象。学生活动:1. 同桌之间互相讨论。2. 举手回答问题。活动意图:通过复习,回忆上节课所学知识,对学生上节课所学的知识掌握情况有一个整体了解,在本节课精读课文授课前及时进行调整。环节二:讲授新课1.学习第一段。2.
14、学习第二段。3.学习第三段。4.学习第四段。5.学习第5段。教师活动:1. 播放课文朗读,引导学生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 课文精讲:学习第一段“古时候有个大官,叫曹操。带着儿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3.学习第二段看图说说你看到的这头大象。4.指名读思考:这头大象长得怎么样?找找文中写大象的句子。5.拓展: 用“像”写句子。 6.齐读第三自然段。(1)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7.官员们想出了哪些称象的方法?(出示课件)8.你觉得这个方法好吗?为什么? 9.曹操的态度:直摇头。为什么直摇头?10.齐读第4自然段,说一说这一段讲的是
15、什么。11.说一说曹冲称象的办法分几步?12.曹冲为什么能想出科学的称象方法?13.齐读第5自然段,曹操认为曹冲的办法好不好?从课文中哪句话看出来?14.称象这件事对你有何启示?15.教师总结课文主旨:本文通过描写一个7岁的孩子曹冲,想出了比官员更好多的 称象方法,从而称出大象重量的故事,可见曹冲是一个爱动脑筋,善于观察,聪明又自信的孩子。学生活动:1.【学生边听边思考】在认准字音、认识生字的基础上读通文章,思考问题。预设答案:曹冲小时候想办法称象的故事。2 小组讨论,形成汇报。预设答案:这句话说明了时间-古时候,人物-曹操、曹冲、官员们,事件是看象、问象有多重,称象的原因是象又高又大。3.举
16、手回答。4.指名学生读句子。5. 示例:十五的月亮像一个大玉盘挂在天上。6.小组讨论后回答。预设答案: 曹操听了官员们的议论后,也想了解大象的重量,于是他提出“称象”的问题,这句话点明了文题。7.指名学生答。预设答案:一是造一杆大秤来称;二是把大象割成一块一块的用秤称。8.学生思考好或者不好,并说出原因。预设答案:谁也没有那么大的力气。9. 预设答案1:曹操对官员们提出的办法不满意。预设答案2“直摇头”不停地摇头,说明曹操的态度是坚决反对的。10.学生答:曹冲提出称象的办法。11.小组讨论后回答:第一步: 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第二步: 再把大象
17、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 第三步: 称一称船上的石头。 第四步: 把石头的重量加起来就是大象的重量。12.因为曹冲认真观察事 物、善于动脑筋思考,并从官员们的议论中得到启发。13. 预设答案;曹操觉得曹冲的办法非常好,所以“微笑”“点一点头”,表示对曹冲的赞许。14.我认为曹冲很聪明,我也要向曹冲学习,遇到问题善于思考,积极想办法解决。活动意图:调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学习中逐步培养运用“图文结合”法、“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来理解词语、理解文意的习惯。从朗读、感受到想象、表达,激活思维,使“输入”和“输出”衔接起来,把能力的培养渗透在各个环
18、节中。环节三:课堂小结,拓展延伸教师活动:1.教师总结: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通过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2.教师激励学生积极探索学习。3.阅读司马光砸缸。学生活动:1.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安排学生上台展示,注意语言简洁简练。预设答案:我们平时要多观察,遇事多动脑筋,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2.请生讲解司马光砸缸活动意图:让学生自主收集资料再在小组里交流,最后小组代表发言,这不但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而且能使学生学会合作,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起到的是引导者、服务者和促进者的作用。5.作业设计 :基础:通过学习这个小故事,你
19、有什么收获?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巩固:如果你当时在场,你会有哪些好办法称这头大象?提升:阅读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说说司马光和曹冲都有哪些共同的优点。6.板书设计:曹冲称象曹冲带着儿子和官员们去看大象造大称 宰大象 曹操摇头曹冲 赶上船象 画线 赶象上岸装石头曹操笑着点头 爱动脑 会观察 称石头知 象重7.教学反思与改进不足之处:成功之处:改进措施:检查签字备课组教研组教研室课时教学设计课题5、玲玲的画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时间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1.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语言运用: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自主识记,交流方法,
20、会认“玲、详、幅、评、奖、催、叭、脏、报、另、及、懒、并、糟、肯”15个生字,会写“画、幅、评、奖、候、报、另、及、拿、并”10个生字,游戏巩固并正确读写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思维能力:通过自读自悟,合作探究,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审美创造:遇到不好的事情,只要肯动脑筋,能把它变成好事。思政元素遇到不好的事情,只要肯动脑筋,能把它变成好事。2.学习重点难点:1识字、写字。2理解课文内容,并在读中感悟道理。3.理解课文中爸爸说的话中所蕴含的两重含义和一个深刻道理。3.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读通读熟课文。教师:生
21、字卡片,指导书写的示范课件。4.学习活动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激趣导入教师活动:1.教师用电脑出示两幅画(玲玲修改前的画和修改后的画)。师:同学们,上课之前呢,我们先来欣赏两幅画,你们仔细看看这两幅画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哪幅画得更好一些呢?师:这位同学观察得很仔细,确实多了一只小狗,让我们感觉第二幅画更温馨了,那么我们今天来讲一讲,这两幅画背后的故事! 板书课题。学生活动:1. 生思考回答:第二幅画更好,比第一幅画多了一只小狗,我喜欢小狗。2.活动意图:通过问题和图片导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并能将其中的不同之处用大胆、清晰地表达出来。 环节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学生自读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编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三 单元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