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小城镇总体规划文本.doc





《工业小城镇总体规划文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小城镇总体规划文本.doc(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XX县XX乡总体规划(2007-2020) 文本目 录第一章 总则1第二章 发展目标与发展策略1第一节 发展目标1第二节 发展策略2第三节 产业发展导向3第三章 定位与规模3第四章 乡域总体规划3第一节 乡域空间结构3第二节 乡域综合交通规划4第三节 乡域社会服务设施规划5第四节 乡域基础设施规划5第五节 乡域环境保护规划6第六节 防灾规划7第七节 近期建设规划8第五章 镇区总体规划9第一节城镇性质9第二节城镇规模9第三节镇区用地方向9第四节镇区功能结构9第五节各项用地布局9第六节 道路系统规划11第七节 绿地系统与景观规划11第八节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12第九节 市政工程规划12第十节 近期建
2、设规划14第六章 规划实施措施和建议15第七章 附则16XX县XX乡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17附 表22I第一章 总则第1条 XX县XX乡总体规划(2007-2020)(以下简称规划)是在XX乡行政区范围内进行城镇规划、城镇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性文件。在本区从事城镇规划、城镇建设和管理的单位和个人均应执行本规划。在本区规划范围内因城市建设和管理需要,编制各类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其它专项规划等相关规划时均应依据本规划。第2条 本次XX乡总体规划的范围为XX乡行政区范围,总面积104.2 km2;其中镇区规划面积为1.31 km2。第3条 本规划的主要规划依据如下:(1)村镇规划编制办法建村2
3、00036号(2)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3)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1993)(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5)XX县县域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6)防洪标准(GB 50201-94)(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发200011号) 第4条 规划期限为:近期 2007至2010年远期 2011至2020年第5条 本规划强制性内容为规划监察的基本依据,涉及到强制性内容的,必须按照建设部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中的有关规定进行。第二章 发展目标与发展策略第一节 发展目标第6条 以沈抚地区产业、空间发展战略为指导,以乡域经济
4、发展为突破,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把XX乡建设成为XX县及XX市经济繁荣、生态环境友好和充满生机的现代化小城镇。第7条 2007-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0%左右,2010年GDP总量达到4.3亿元,产业结构调整为30:54:16;2011-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左右,2020年GDP总量达到13.2亿元,产业结构调整为10:60:30。第8条 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各村屯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做到村容整洁,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健全;至2020年,乡域城镇化水平达到60-65%,电话普及率达到60%。第9条 不断加强乡域内的生态环
5、境的保护和治理,使乡域各环境功能区全部达标,区域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建成环境优美的文明乡村;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呈良性循环的态势。至2020年,乡域北部片区环境空气质量70%天数达到和好于二级标准,南部片区90%天数达到和好于二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生活污水处理率70%,噪声达标区覆盖率95%。第二节 发展策略第10条 面向区域,积极承接区外转移企业,加快工业化进程,不断提高第二产业比例,发展园区经济,将XX县内工业布局在XX工业园区,并将XX工业园区整合连片发展;鼓励发展大型企业,实现规模经济,同时利用小规模企业灵活多变、适应市场能力强的特点,发展集群经济。第11条 发展
6、快速便捷的交通体系,促使XX乡与其附近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取得交通上的联系;加强镇区的生活服务设施建设;加大各村屯的社会服务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融资环境,大力促进乡土文化建设。第12条 所有工业企业必须进入工业园区进行统一规划,探索产业之间发展循环经济的耦合方式;加大对农村环境的整治力度,发展绿色农业生产。第13条 加强基础教育工作,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根据所在地工业企业特点,加强职业教育。第三节 产业发展导向第14条 加大林、牧、副、渔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集中发展养蚕业和果树种植业;稳定发展牛、猪、鸡等畜牧业生产;利用境内水库发展渔业;调整种植业结构。在稳定粮食产量的前提下,逐步增加经
7、济作物产值的比重,大力发展绿色农业、设施农业,继续保持XX农业优势,并逐步实现规模化,以提高集约水平;继续深化“公司+农户+科技”的农业生产模式,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及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第15条 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严格控制铁矿的年开采量,延长开采期;对XX工业园区进行整合,空间上连片发展、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工业区大力发展塑料加工、冶金、特殊钢生产、普通钢精深加工、汽车零部件生产、民用铝制品及其他工业。第16条 发展商贸服务,建设生产资料市场、集贸市场等专业市场,为全乡和工业园区服务;积极发展旅游业,把中华寺宗教旅游区发展成为XX市和沈阳市的精品旅游区。第三章 定位与规模第17条 XX乡发展定位为
8、:沈抚地区重要的新兴工业区,以制造业集群式发展为主,产业化农业和宗教旅游业为辅的现代工业小城镇。第18条 乡域人口规模:近期至2010年,常住人口为17500人;远期至2020年,常住人口为20000人。 第四章 乡域总体规划第一节 乡域空间结构第19条 XX乡的空间结构为:一心一轴一带两片。一心:中心镇区部分;一轴:南北经济发展轴;一带:XX河生态景观带;两片:北部工业片区、南部生态农业片区。北部工业片区的范围包括XX村、鸽子村、柳条村、刘山村、六家子村、大甸村与松岗村北部;南部生态农业片区包括松岗村南部、陡山村、长山村。第20条 片区功能(1)中心镇区 发展定位:为北部工业区提供生活与生产
9、服务;行使乡域中心地职能。建设与发展重点:居住区与公共设施建设。 (2)北部工业片区 发展定位:以冶金、铸造和机械加工等工业的集群式发展为主;建设与发展重点: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中华寺旅游服务设施建设;生态隔离带和生态保护绿地的建设。空间布局:工业区按照“一区多园”的思想进行布局。“一区”主要强调各个组成部分的联系,“多园”主要强调工业园区的特点及工业建设的时序性,保证土地的集约利用以及规划的弹性;松岗村西部可以适当发展部分无污染的农产品加工工业。 (3) 南部生态农业片区 发展定位:发展绿色农业,是XX乡生态农业产业区。建设与发展重点:无公害蔬菜的种植;农村环境整治及绿色农业园区建设。空间布局
10、:绿色蔬菜应主要布局在松岗村的北部、大甸村和陡山村,玉米、大豆和林果业主要集中在长山村和陡山村;在松岗村发展蔬菜种植、蘑菇种植等设施农业。第二节 乡域综合交通规划第21条 规划一级路包括: (1)新建沈新高速,途经陡山村与松岗村; (2)新建XX高速环路,经大四、柳条,连接沈抚快速路; (3)新建沈抚快速路,从碾盘到沈阳外环高速,途经六家子村; (4)改建沈通线,沈阳通化。规划二级路包括: (1)改建拉白线,途径XX中部及南部地区,至沈阳苏家屯区; (2)改建XX镇区-祁家-塔峪镇的道路; (3)新建祁家XX县城道路; (4)新建XX镇区赵家堡沈阳下士高村道路; (5)新建鸽子村庄家沟大四道路
11、; 规划三级路包括: (1)新建陡山村东海浪乡道路; (2)新建长山村西沈阳东陵区道路; (3)新建六家子畜牧场塔峪镇道路。第三节 乡域社会服务设施规划第22条 镇区及中心村在综合考虑文体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加强行政办公设施建设,保障基层工作的顺利进展。第23条 商业金融设施主要布局在镇区,工业区的周边村屯应布置部分便民商业设施,如便利店、理发店、浴池等,主要布置在六家子村的南部以及柳条村的东部。第24条 各村屯特别是中心村布置阅览室、棋牌室、老年活动中心等设施,对于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娱乐形式应积极保护并发扬。第25条 合理布置体育设施,发展全民体育,提高人民体质,镇区及中心村布置相对完善的体育
12、设施,偏远的自然村可以相对简单布置。第26条 扩大镇区卫生院规模,加强对中心村屯设置卫生所的支持力度,完善其医疗设备,定期对农村医生进行培训。第27条 对乡域内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在镇区建设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其他现状中小学均撤并。在镇区发展职业教育,具体形式及内容按照劳动力需求状况而定。第四节 乡域基础设施规划第28条 预测规划期末全乡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的总需水量达到3.1万m3/d。农田灌溉用水采用水库、河道等地表水。石文水厂建成投入运营后,镇区生活用水和工业园区工业用水由石文水厂提供;加强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使其循环利用率达到90以上。规划期内逐步实现各村屯自来水的供应。第29条 XX镇区和
13、工业园区采取雨污分流制,乡域内中心村铺设合流排水管道,修建小型污水站,基层村铺设合流排水管道,污水经化粪池集中处理后排入就近水体。在XX工业园区建立一座污水处理厂,在镇区建立一座污水提升泵站,主要处理XX乡生活污水和工业园区工业废水,排放口设在XX河。雨水的排除应顺应地势,直接分散为原则,划分排水分区就近排入附近流域,减少雨水管道的长度和管道尺寸。第30条 规划期末,全乡用电量达到28350万kWh;规划在鸽子村建设66kVXX变电站一座。第31条 合并刘山和XX的两个电信端局,组建新的XX电信端局;镇区内光缆主要采取埋地铺设,镇区外采取架空铺设,并按照用户的需求扩大装机容量;在XX乡新建邮政
14、所一处,在中心村设立邮政服务网点;建立覆盖全乡域的有线广播电视网络。第五节 乡域环境保护规划第32条 规划将乡域划分为生态建设区、生态保持区、生态农业区、生态城镇区四个生态分区,针对每个分区的特点及功能分别进行环境管理。第33条 生态建设区包括刘山村、柳条村、鸽子村在铁路线以西部分。该区适当发展观光农业和手工制造业,结合中华寺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人文景观;在中华寺、中小学、过境的XX河段等敏感点周围设立防护林带或绿地花园,净化空气,美化周围的生态环境;在过境的公路铁路沿线设绿化隔离带,降低噪声及机动车尾气对环境的影响;严禁向XX河中任意排放废水和投掷废物。第34条 生态农业区包括沈通路以南的陡山
15、村和长山村。发展无公害蔬菜、棚菜种植,推动畜牧养殖基地建设,扩大绿色食品的开发、生产及加工;大力发展沼气和农家肥,逐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严禁使用不带环保标志的农药;大力推广并逐步扩大使用可降解农膜,减少污染;在农业种植外围及丘陵阶地处加大防护林种植,解决当地水土流失问题;在过境河流两岸种植防护林带,稳固河堤,对水质实施断面监测,确保不高于断面控制标准。第35条 生态城镇区包括XX村及其周边。加强集中供热管网的建设;加强村镇绿化、道路硬铺装及环境卫生管理,减少风沙、二次扬尘的污染;严控机动车尾气排放;应在过境路两侧设置必要的绿化隔离带,减少交通噪声;在医院、中小学、政府办公地等重要公共建筑所在路
16、段设立禁鸣标志;促进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和循环利用,在镇区南侧2km左右的山沟内设置垃圾卫生填埋场,用于填埋可降解的生活垃圾;医疗垃圾要自行进行消毒、焚烧等无害处理。第36条 生态保持区主要包括北部的六家子村、铁路线以东的刘山村、柳条村、鸽子村,南部的大甸村、松岗村等。加强XX工业园区内产业生态链建设,提高工业废物的循环利用率,最终的工业垃圾要各自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工业排放实施监控,对超排、违排、偷排单位要给予处罚并限期治理,仍无法达标者要坚决取缔;在工业园区内要适当进行绿化,改善园区生产环境;在工业园区周边要设立一定宽度的防护林带,避免工业生产对周边居住环境造成较大影响;加强道路建设,减少运输
17、过程中的扬尘和噪声。第六节 防灾规划第37条 XX乡镇区、乡域中心村和基层村屯各项建设应满足防灾基本技术要求。防洪按20年的重现期设防,加强防汛堤坝、闸门和泵站等设施建设,加强河道治理,在保证洪水排泄能力的前提下,提高河道利用率。第38条 镇区内设一处小型消防站并布置消火栓,消火栓间距不大于120m;工业园区内大型企业自行组建专职消防队,严防内部发生火患;中心村和基层村屯应设消防水源井,并保证水源井的消防车通道。 第39条 规划区内重要基础设施要求按7度抗震设防,重要公建应避开地质不利地段;生命线工程应按照抗震规划进行设防,即供水、供电、交通、通讯、排水等生命线工程必须具备较强的运营保障和应变
18、能力,规划绿地、学校、农田等作为避震疏散场地。第七节 近期建设规划第40条 近期发展目标为:发挥区位优势,继续招商引资,加快工业区建设步伐,完善基础设施,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和谐发展。第41条 对乡域规划二级以上道路进行建设,在近期基本形成完整的道路骨架。第42条 在刘山、鸽子村所在地建设工业园区,作为工业区建设的起步区,其他园区的建设视招商引资情况以及入驻企业性质等而定。第43条 提高镇区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健全公共服务设施种类,以工业区发展推动镇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镇区服务设施完善促进工业区建设。第44条 重点建设六家子、陡山村、大四、赵家、三人沟、大甸、松岗、二松沟、杜
19、家、长山村等村屯,六家子、大四、赵家、三人沟、大甸、松岗、二松沟建设着眼点放在工业区配套建设上,陡山村建成南部中心村。第45条 清除村屯居住区周边垃圾,要求柴草堆放有序,粪土入坑,水沟整洁畅通。第46条 清理沟渠、塘坝的淤泥,消灭卫生死角,特别是消灭集贸市场、集镇的卫生死角;确保村、组、户进出道路平整,基本无坑凹,无遮拦物,无垮塌,力争全部硬化,确保村民进出方便;第47条 有条件的地方,要安装自来水或集中建自来水供应点;有水井但不完全符合饮用水标准的农户,要求对水井进行整改达标;对无水井的农户,要以适当的方式,帮助其打水井;第48条 改善农村能源利用结构,尽量少用薪柴,提倡使用沼气、液化气等清
20、洁能源,实现厨房无烟化;第49条 采用水冲式、三格化粪池、三联式沼气池等形式进行农村改厕;在人口密集的地方建设公共厕所;第50条 人住房与畜禽栏舍分开建设,分开距离以住房内无异味为标准,要求畜禽入栏圈养。第51条 新建鸽子村66KV变电站。第五章 镇区总体规划第一节 城镇性质第52条 城镇性质为:XX县重要的工业服务型小城镇、XX乡的政治、文化中心。第二节 城镇规模第53条 近期至2010年,人口6000人,城镇建设用地88.17hm2,人均建设用地146.95 m2/人;远期至2020年,人口11000人,城镇建设用地129.92hm2,人均建筑用地118.1m2/人。第三节 镇区用地方向第
21、54条 东北方向和西南方向为XX镇区用地的发展方向。第四节 镇区功能结构第55条 功能结构为“一心一带,两轴五片”。“一心”:XX乡政府所在位置,功能以行政、商业金融、居住功能为主;“一带”:沿XX河的滨河景观带,结合自然水体加强人工绿化,形成生态景观带;“两轴”:一是沿镇区中心与新区连线方向的综合发展轴,沿线为商业和滨水绿化带,二是沿原沈通线的城市综合服务轴,主要为行政和商业服务;“五片”包括中心综合服务区、三个居住片区及西部物流服务区。第56条 镇区范围内的铁路改线到XX河的南岸,并尽量靠南,为远景预留发展用地;沈通线沿上述新规划铁路进行改线,镇区内原有路段作为镇区的主干道。第五节 各项用
22、地布局第57条 规划形成东部组团、西部组团、南部滨水组团三个居住组团。新规划的居住用地主要集中在现状建成区以北及XX河沿岸地区,以发展多层住宅为主;旧镇区居住用地逐步进行改造,提高土地使用集约程度,形成配套齐全、环境整洁的居住空间;配套完善三个居住片区组团内的幼托、医疗、商业、文化、绿化等建设;规划居住用地58.28hm2,占城镇建设总用地的44.86%,人均居住用地为53 m2。第58条 按照“工业进园”的思想,集中布局工业于镇区西北角,规划生产建筑用地3.45hm2,占城镇建设用地2.66%。人均生产建筑用地为3.1 m2。第59条 商贸用地主要沿原沈通线两侧和新建规划一号路两侧集中布置;
23、中学和小学用地调整至东部组团的规划二号路东侧形成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文化娱乐设施布置于南北向主干路两侧,形成城镇道路景观,各居住片区按要求配套必要的服务设施。规划公共建筑用地总面积约20.8hm2,约占城镇建设用地的16.01%。第60条 仓储用地集中布置在原沈通线南侧,南部滨水组团西侧。同时服务于工业区及居住区。规划仓储用地总面积约6.85hm2,约占镇区建设用地的5.27%。人均仓储用地为6.2 m2。 第61条 沈通线过境交通改在镇区南部通过;客运站(14280 m2)和加油站集中布置在镇区西侧入口;规划对外交通用地总面积约为1.74hm2,占镇区建设用地的1.34。人均对外交通用地为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业 小城镇 总体规划 文本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