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城供热工程专项规划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创新城供热工程专项规划说明书.docx(14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说明书目 录第一章 总述11.1 区位概述11.2 自然条件21.3 编制目的41.4 规划范围、规划期限及内容41.5 城市规模51.6 规划依据51.7 规划原则61.8 规划目标61.9 总体规划概述71.10 工作经过13第二章 供热负荷142.1 负荷分类及预测方法142.2 工业生产热负荷152.3 采暖热负荷152.4 制冷负荷192.5 生活热水负荷192.6 设计热负荷192.7 采暖热负荷曲线19第三章 供热方案233.1 核心区内部资源条件233.2 供热热源及供热方案373.3 生活热水负荷供热方案453.4 制冷负荷方案453.5 结论45第四章 实现集中供热474.
2、1 热源的供热范围474.2 电厂集中供热与分散供热的比较474.3 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48第五章 热力管网505.1 热力网系统规划505.2 管网走向及敷设方式505.3 管材、管道附件、管道防腐保温545.4 特殊地段的处理555.5 水力计算555.6 管网运行方案595.7 中继泵站595.8 热力站605.9 热网自控系统63第六章 安全保障与应急预案656.1 安全保障措施656.2 应急处置机构及责任676.3 应急预案68第七章 投资估算717.1 编制说明717.2 编制依据717.3 投资构成717.4 基本预备费727.5 建设期贷款利息727.6 建设项目
3、总投资估算72第八章 环境评述768.1 XX市环境质量现状情况768.2 环境存在问题原因768.3 环境规划的目标778.4 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788.5 供热规划实现后的环境评述80第九章 节约能源819.1 节能措施819.2 供热节能效益82第十章 实现供热规划8410.1 组织实施8410.2 工程实施8510.3规划调整8510.4 建设资金来源85第十一章 结论及建议8711.1 结论8711.2 建议88附 表:供热小区建筑面积及负荷统计表 表2-1热力站、燃气锅炉房及其它能源站房规模统计表 表5-1 XX科技创新城核心区供热工程专项规划规划说明第一章 总述1.1 区位概述X
4、X科技创新城地处XX市区南部和XX市XX区(含)西部,是国家批复的XX综改试验总体方案中的先导区。科技创新城规划区范围北起XX南环高速及太旧高速公路,南至潇河两岸,西接汾河,东至龙城高速公路,规划范围涵盖XX市小店区小店镇、经开区、综保区、高新新扩区、汾东商务区和XX市XX区、省高校新校区、XX开发区、武宿机场等功能区,面积约510平方公里,人口约110万人。科技创新城主体区包括核心区和产业区两部分。核心区位于武宿机场以南,北至武洛街,南至迎宾西路,西至XX马练营路,东至太中银和大西铁路,建设用地规模20平方公里。产业区位于XX都市区规划确定的潇河新城,XX和XX交界处,建设用地规模80平方公
5、里。1.2 自然条件1.2.1 地形地貌科技创新城处于XX盆地南端,地势相对平坦,坡度23。整个地形呈现东北高、西南低的布局。其中,核心区东北区域最大高程为790,西南区域最低高程为769,最大高程约20米。地貌单元为汾河东岸I 级阶地。1.2.2 气候气象在全国气候区划中,XX盆地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类型。年平均降雨量为438.7毫米,降雨量主要集中在7、8两个月。年平均气温为9.8度,最暖月份(7月)平均气温为23.5度,最冷月份(1月)平均气温为-8.0度。历年平均相对湿度为56%。蒸发量为2059.3毫米。全年平均风速为2.8米,最多风向为东南风,频率为17%。总体来看,科技创新城
6、所在区域光照充足,降水集中,季风环流交替明显,气候年际变化大。主要气象条件如下:年平均气温: 9.5极端最高气温: 39.4极端最低气温: -25.5采暖季室外计算温度: -11采暖季室外平均温度: -1.7采暖天数: 141天(11月06日3月26日)实际采暖天数: 151天1.2.3 水文地质核心区西南角有XX市补水灌溉渠东干一支渠经过。地下水类型为潜水,主要接受侧向径流及大气降水补给,具有微承压性。稳定水位埋深在4.105.20 米之间,丰水期与枯水期水位变幅在1.0 米左右。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在干湿交替状态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中等腐蚀性。1.2.4 供热可利用自
7、然资源2014年7月我院到XX省国土厅进行了调研,国土厅已委托勘查单位完成了XX浅层地热能调查评价报告和XX省地热资源勘查及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2013-2020年)。核心区内供热可利用的自然资源主要有太阳能资源、中深层地热资源、浅层土壤热资源等。1)地热资源通过国土厅及地质勘测设计院了解到,核心区地跨XX和XX区域,都有地热,但XX区域地热层比较深,大约3000-4000m。区域内有2个中深地热层,中层50-60,深层60-80,2个水层都能开采。但目前具体可开采范围和开采量无法确定,需要通过物探分析及打探井确定具体数据。地下水源热泵位于潜力低区。浅层地热由于回灌有问题,当地目前对此技术应用
8、的不好。2)浅层土壤热资源分析自2012年开始,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投资500万元委托XX地质勘查院,对XX市城市规划区567 km进行了调查评价,基本查明3150 m的浅层地温能分布特点和赋存条件。XX市地下水水源热泵的适宜区和较适宜区面积为78.188km。地埋管地源热泵的适宜区及较适宜区,面积为531.04 km。可循环使用的地温能热容量折合标准煤908万吨。核心区埋深约150m以内主要位于第四系上更新统,一般埋深约646m之间为恒温带,地温13.6左右,以下地温呈增大趋势,地温增温率为33.5/100m,该区梯度值由南向北有逐渐递增的趋势。1.3 编制目的为了适应XX科技创新城核心区建设发
9、展的要求,满足供热发展的需求,优化热源结构,有效地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为核心区提供良好的基础环境,根据XX科技创新城主体区总体规划(20142030年)的要求,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城市能源利用的相关经验,结合地区实际情况,以生态资源环境条件为前提,运用节能环保、绿色建筑等领域的先进技术,实现XX科技创新城总体规划中确定的能源供应系统的目标:“促进能源节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构建安全、高效、可持续的能源供应系统。”另外,按照科创城计划安排,今年部分地块就要开始规划建设,随之供热系统也应配套建设。为了更科学、合理、有计划的实施,进行供热专项规划的编制,用于指导下一步各阶段的设计和施工。1.
10、4 规划范围、规划期限及内容本次专项规划的范围为XX科技创新城主体区总体规划中划定的核心区,边界为北至武洛街,南至迎宾西路,西至XX马练营路,东至太中银和大西铁路。本次专项规划以2014年数据为规划的基准年数据。根据XX科技创新城主体区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的规划期限为2014年2030年。其中起步区:起步区规划为核心区东南部(06片区和05、07片区局部)和西北部(01片区和07片区局部)两个区域,占地面积约8km。本规划的内容包括:(1)确定科技创新城核心区供热专项规划目标(2)供热分区的划分、热负荷的预测(3)供热方案(4)热网、燃气锅炉房、地热站房和热力站的规划(5)投资估算(6)环境、节
11、能效果等1.5 城市规模规划期末,核心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20km,人口20万人。1.6 规划依据本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如下:(1)XX科技创新城主体区总体规划(20142030年)(2)XX市集中供热专项规划(20132020年)(3)XX市集中供热专项规划(在编中)(4)XX市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5)相关的国家产业政策及相关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10)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2004.12)中华人民共和国节
12、约能源法(2007.10)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2000.8)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34-2010)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81-2013)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8)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4-242-201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4-241-2013)(5)核心区其它相关专业规划1.7 规划原则(1)依据XX科技创新城主体区总体规划(20142030年)和XX市集中供热专项规划(20132020年),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动态发展、分
13、期实施的观念做好核心区供热专项规划,以满足不同阶段热负荷发展的需要,保障核心区的用热需求,促进核心区的发展。(2)遵循国家能源产业政策,提出明确的目标要求,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推行资源的循环利用,以达到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目的,创建资源节约型的现代化高科技生态城,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3)科学合理地规划核心区的供热热源,使供热水平达到国家产业政策要求。(4)积极贯彻国家关于大力推广节能型建筑的要求,建筑物采暖耗热指标按节能型建筑标准选取。(5)充分贯彻节省投资及运行费用、减少占地、因地制宜等原则。充分考虑区域发展的需要,对供热管网进行认真规划
14、,使管网布局科学合理。(6)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做到运行安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1.8 规划目标为适应科技创新城建设发展的要求,促进能源节约,改善生态环境,构建安全、高效、健康、可持续的供热系统,依据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结合科技创新城总体规划要求和区域资源条件等实际情况确定核心区供热专项规划目标。供热规划目标详见表1-2。 核心区供热规划目标 表1-2序号内 容现 状规 划优化率备 注1供热普及率()100全部区域2可再生能源供热比例()10中深层地热、土壤源热泵、太阳能等3采暖设计热指标(W/m)住宅其它55703555-36.4%-21.4%规划建筑全部满足节能要求4供
15、热计量比例()1005输送系统损失()热水管网直埋52-3%主干线:地下综合管廊敷设分支管线:直埋敷设1.9 总体规划概述2014年4月,XX省住建厅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XX科技创新城主体区总体规划,2014年8月XX省住建厅组织了总体规划纲要专家审查会,原则同意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4年9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成果基本完成。XX科技创新城地处XX市区南部和XX市XX区(含)西部,是国家批复的XX综改试验总体方案中的先导区。科技创新城规划区范围北起XX南环高速及太旧高速公路,南至潇河两岸,西接汾河,东至龙城高速公路,规划范围涵盖XX市小店区小店镇、经开区、综保区、高新新扩区、汾东商务
16、区和XX市XX区、省高校新校区、XX开发区、武宿机场等功能区,面积约510平方公里,人口约110万人。1.9.1 指导思想依据XX省资源型经济综合改革配套试验方案和XX科技创新城建设总体方案,围绕“以煤为基、多元发展”和“高碳资源低碳发展、黑色煤炭绿色发展”的总体部署,实施“低碳引领”、“创新驱动”、“开放带动”三大战略,形成以煤基产业为重点领域的自主创新新优势、以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转型新高地、以“产研一体、产城一体、产融一体”为特征的科技新城。1.9.2 规划期限参考XX和XX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转型综改试验区实施方案,根据XX科技创新城建设总体方案的要求,本次XX科
17、技创新城的规划期限确定为2014年-2030年。其中,近期建设重点为核心区。1.9.3 城市规模(1)城市人口核心区人口规模应控制在20万人。(2)城市用地规模规划期末,核心区总建设用地规模为20平方公里。XX科技创新城核心区总体规划图1.9.4 核心区建设用地布局规划核心区构建“一心两轴、一环六元”的空间结构。“一心”是指在核心区中部的中心区。中心区由科技创新、智慧管理、知识交流、健康生活四大核心服务功能板块环绕科技绿芯构成。科技创新服务板块是知识产权交易、科技会展、金融商务、风险投资、企业总部、企业孵化、超级计算等生产性服务业的网络平台与功能中心,集中布置商业商务用地。智慧管理服务板块是城
18、市智能市政、交通、社区等管理服务中心,集中布置行政办公用地和配套商业商务用地。知识交流服务板块创造更畅通的线上线下知识交换场所,布置用于知识交换和文化交流的文化设施用地。健康生活服务板块由健康管理中心、健身绿岛、医院、主题娱乐休闲区等功能组成,集中布置体育、健康疗养、康体娱乐用地,并配套布置商业商务用地。科技绿芯通过生态湿地、立体景观与周边建筑的相互渗透,形成科技创新城的生态和景观中心。结合周边的文化娱乐等用地功能,打造24小时活力中心区。绿芯中央建设煤炭科技博览园,展示煤炭历史与科技发展。“两轴”是指两条与周边城市空间相衔接的发展轴线。南北向轴线为科技创新轴(太榆科技创新轴),向北联系武宿商
19、务办公区,向南联系南部潇河产业区,沿线主要布置与科技创新相关的商务金融、企业总部、科技研发等用地;东西向轴线为智慧生活轴(太榆文化轴),向东联系汾东中心,向西联系XX中心,沿线主要发展各类生活服务与康体休闲功能,提高各类智慧网络的覆盖度,建设新型城市娱乐休闲空间。“一环”是指科技环廊。科技环廊宽度80米,是融交通、市政、生态、文化、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廊道。环廊内设置有轨电车系统、市政综合管沟系统,慢行与生态绿地系统。科技环廊串联基地内有保留价值的贾继英祠堂、四明楼等文物单位和历史建筑,结合各组团主题展示科技成果。“六元”是指六大科技生活组团。中心区外围由科技环廊串联,形成六大科技生活组团
20、。组团采取组团式建设模式,组团内综合布置试验研发、企业孵化、企业总部、居住以及商业商务服务等功能,每个组团成为一个功能完整和低碳智能、生态优先的基本单元。组团内采取人车分流、慢行优先的交通组织方式。构建独立于机动车道的慢行系统,与公交、轨道站点实现无缝衔接。科技生活组团由邻里单元组成。邻里单元包括科研邻里单元,居住邻里单元,公共和商业服务邻里单元三种类型,功能相对独立清晰。邻里单元是科技城的基本开发模块,也是城市智慧和低碳生态系统的终端。在邻里单元内部通过立体交通组织方式,形成完全独立的地面步行系统,提供优质的邻里交往空间环境。邻里单元采取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管理的模式。核心区功能区一览表
21、序号名称面积(公顷)1中央绿谷303.062科技生活组团-1(科技谷)269.333科技生活组团-2(阳光谷)251.894科技生活组团-3(生态谷)328.525科技生活组团-4(生命谷)162.716科技生活组团-5(低碳谷)168.857科技生活组团-6(智慧谷)254.991.9.5 总体规划中对供热方面的相关要求XX科技创新城主体区总体规划(20142030年)中对供热专项规划提出了若干条指导性意见和目标要求。规划文本中相关意见及要求简述如下:第10条 规划目标到2030年,科技创新城形成完备的煤基产业清洁、安全、低碳、高效发展创新链,建设成为具有较强国际国内影响力的煤基科技创新基地
22、和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城市具有较强的创新活力,形成若干特色突出、竞争力强的新兴产业集群。科技、产业、城市、生态深度融合,创新、绿色、低碳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模式。第40条 能源利用目标促进能源节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能源结构,构建绿色交通体系,形成以低碳能源为主,安全、高效、可持续的能源供应系统。广泛使用新能源技术、绿色建筑技术及绿色交通技术,并加强能源梯级利用,增强居民节能意识,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形成与常规能源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的能源利用模式。可再生能源使用率不低于20%。促进高品质能源的使用,禁止使用非清洁煤、低质燃油等高污染燃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第42
23、条 能源利用方式1.太阳能:利用太阳能热水系统为居民提供生活热水,全年太阳能热水供热量占生活热水总供热量的比例不低于80%。鼓励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结合终端智能监控与余电上网技术,积极探索太阳能利用新技术。2.地热能利用:规划核心区在有条件的地区优先利用深层地热能为建筑供热。3.能源综合利用:加强热电厂余热的回收利用,采用IGCC、热泵、大温差以及低碳燃煤等技术并合理耦合,实现对能源的综合利用,提高利用效率。第43条 绿色建筑科技创新城内全部建筑须达到国家和科技创新城关于绿色建筑的相关要求。科技创新城范围内鼓励被动房建设。第56条 供热工程规划2.热源规划核心区近期由分散燃气锅炉房+地源热泵系
24、统供热;瑞光热电厂二期与华能2X350MW 热电联产项目建成后,二者作为主要热源联合为核心区供热。同时,利用分散燃气锅炉房作为调峰热源备用,地源热泵等新型能源辅助供热。3.供热管网规划科技创新城采用二级热力网系统,即由热电厂/集中供热锅炉房供应高温热水,通过热交换站,换成低温热水,为各类建筑供热。规划一次热网采用环状形式沿科技环廊敷设,最小覆土深度1.01.2米。本供热专项规划遵照上述总规的原则进行核心区规划。1.10 工作经过2014年4月份,我院接到中标通知书后就积极开展工作,针对XX科技创新城核心区供热工程专项规划与创新城领导和相关部门进行对接,并进行了调研。具体对接单位如下:就热源情况
25、及管网布置问题与下列单位进行了对接:(1) 中国华能集团XX分公司(2) 瑞光热电厂(3) XX市瑞阳热电联产供热有限责任公司(4) XX市第二热力有限责任公司就地热资源利用问题与下列单位进行了对接:(1) XX省国土厅(2) XX省地质调查院(3) XX省第三地质工程勘查院调研单位如下:(1) 针对IGCC供热到天津临港IGCC项目进行调研(2) 针对中深层地热利用到雄县供热公司、XX双良再生能源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进行调研,并与天津地热院进行了交流沟通(3) 针对建筑节能到秦皇岛“在水一方”小区对被动房进行调研另外,规划设计过程中多次就供热面积、主热源方案、临时热源问题、管网的布置等与科创城领
26、导进行沟通,主热源方案最终经省长办公会确定。第二章 供热负荷2.1 负荷分类及预测方法2.1.1 负荷分类负荷根据其用途分为四大类:采暖热负荷、工业生产热负荷、生活热水负荷及夏季制冷负荷。 本次规划主要针对核心区建筑采暖热负荷进行全面的预测,生活热水热负荷以及夏季的制冷冷负荷适当考虑;核心区内没有规划工业用地,因此工业用汽不予考虑。2.1.2 预测方法负荷预测是供热规划中的基础工作,其准确程度直接影响着规划质量的优劣,要求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应选用符合实际的参数,结合国家及行业现行标准,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确保供热基础设施满足核心区建设发展的需要。本次供热规划各类负荷预测方法如下:(1)工业生产
27、热负荷:依据工业区的占地面积,采用单位占地面积用汽量指标进行工业负荷需求量的预测。(2)采暖热负荷:依据各类建筑物的建筑面积,采用单位建筑面积采暖热指标,进行采暖负荷需求量预测。(3)制冷负荷:依据各类建筑物的建筑面积,采用单位建筑面积冷指标,进行制冷负荷需求量的预测。(4)生活热水负荷:依据住宅的人口规模按每人每日生活热水的用量指标进行生活热水需求量预测。确定各类负荷指标值时,在遵循国家相关规范的基础上,应充分考虑科技创新城 “绿色、生态、低碳”的节能特点。核心区各类负荷指标取值见表2-1。科技创新城核心区各类负荷指标值 表2-1各类指标单位规划选取备 注热指标民用住宅Wm35参照城镇供热管
28、网设计规范(CJJ34-2010):节能:4045 Wm,不节能:5864 Wm参照XX市集中供热专项规划(2013-2020)其它建筑Wm55参照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34-2010):节能:5070 Wm,不节能:6080 Wm参照XX市集中供热专项规划(2013-2020)冷指标民用住宅Wm60其它建筑Wm100参照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34-2010)生活热水指标W/ m12参照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JJ34-2010):515W/ m2.2 工业生产热负荷核心区全部规划为科研办公和居住区,区内没有规划工矿企业,设计时不考虑生产用蒸汽的供应。2.3 采暖热负荷2.3.1 采
29、暖建筑面积根据核心区总体规划中各类建筑物的占地面积及相应的容积率,测算规划建筑面积。(1)供热分区:为便于统计,首先结合核心区道路规划情况,将核心区划分为7个大的供热分区(01、02、03、04、05、06、07),再将每个供热分区依据核心区的微单元细分为若干个供热小区,总计244个供热小区。供热分区详见附图03:供热分区图。(2)采暖面积:经统计科技创新城核心区规划总建筑面积为2315.09万m,供热面积为2297.82万,供热普及率按100%考虑,则核心区规划供热面积为2297.82万m。核心区各类型建筑物建筑面积、采暖面积及所占比例详见表2-2;各供热分区采暖面积详见表2-3;各供热小区
30、建筑面积详见附表2-1;供热分区图详见附图03。核心区建筑面积及采暖面积 统计表 表2-2建筑类别建筑面积(万m)采暖面积(万m)所占比例(%)居住建筑735.22735.2232.0公共建筑1579.871562.668.0合计2315.092297.82100.0供热分区采暖面积统计表 表2-3序号供热分区采暖面积(万m )住宅公建合计101片区199.28131.93331.21202片区91.91207.12299.03303片区51.56202.21253.77404片区147.30239.36386.66505片区139.90167.83307.73606片区105.27109.7
31、9215.06707片区0.00504.35504.35总 计735.221562.62297.822.3.2 采暖热指标根据XX地区采暖季室外气象条件、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342010)、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4-242-201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4-241-2013)以及国家节能政策的要求,考虑核心区内全部建筑按绿色建筑的标准进行建设,且集中供热系统中采用流量控制阀,温控阀等自动调节设备,使水力失调情况大大改善,核心区建筑物采暖热指标将小于同类地区指标值。核心区各类建筑规划采暖热指标取值见表2-4。核心区规划采暖热指标(W/m) 表2-4建筑物类型核心区热指
32、标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342010节能未节能民用住宅3540455864公共建筑5550706080根据各类型建筑物的采暖热指标及所占比例,通过加权平均计算采暖综合热指标。采暖综合设计热指标: 48.60W/m采暖期平均综合热指标: 32.83W/m2.3.3 采暖热负荷根据采暖建筑面积及相应的采暖热指标计算采暖热负荷,经计算核心区采暖热负荷为1116.75MW。核心区各类型建筑物采暖热负荷详见表2-5。 建筑物采暖热负荷表 表2-5建筑类别采暖面积(万m)采暖热负荷(MW)居住建筑735.22257.33公共建筑1562.60859.42合计2297.821116.75采暖热负荷计算公
33、式如下: QhqhA10 -3 式中 Qh 采暖热负荷(kW) qh采暖热指标(W/m) A采暖建筑面积(m)各供热分区采暖热负荷详见表2-6,各供热小区采暖热负荷详见附表2-1。供热分区采暖热负荷统计表 表2-6序号供热分区采暖负荷(MW )住宅公建合计101片区69.7572.56142.31202片区32.17113.92146.09303片区18.05111.22129.27404片区51.56131.65183.21505片区48.9692.30141.26606片区36.8460.3897.22707片区0.00277.39277.39总 计257.33859.421116.752
34、.4 制冷负荷公共建筑利用冷水(热泵)机组集中供冷,应采用低碳环保的能源形式。有条件的公共建筑应采用低谷电冰蓄冷技术或其它低谷电蓄冷技术。其它用户冷负荷可采用分散电空调等方式自行解决。2.5 生活热水负荷参照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34-2010),核心区住宅生活热水量按面积指标预测。住宅生活热水需求量按单位面积指标12Wm考虑,核心区住宅建筑面积为735.22万m,住宅生活热水负荷为88.23MW。2.6 设计热负荷由于并非所有用户的负荷需求都同时达到峰值,所以计算设计热负荷时需考虑同时使用系数和管网损失,管网损失在确定各类指标值时已包含,各类负荷同时使用系数如下:采暖负荷 1.0生活热
35、水负荷 0.5核心区设计热负荷详见表2-7。核心区设计热负荷 表2-7负荷类型设计热负荷(MW)采 暖1116.75生活热水(住宅)44.132.7 采暖热负荷曲线全年采暖热负荷曲线是根据采暖季室外温度下的小时热负荷及延续小时数绘制的。核心区采暖全年总供热量详见表2-8;核心区全年采暖热负荷曲线见图2-1;全年总供热量为: 9.84106GJ最大热负荷为: 1116.75MW(4020.3GJ/h)最小热负荷为: 500.61MW(1802.2GJ/h)平均热负荷为: 754.26MW(2715.35GJ/h)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为 2448h注:以上数据均按照实际采暖天数151天计算而得。 全
36、年采暖热负荷表 表2-8序号室外温度()室外温度延续小时数小时热负荷(GJ/h)总供热量(GJ)备注155136252961802.20533441.5342891940.83560564.0432812079.47585033.4522732218.10606628.3612652356.73625085.2702572495.36640084.98-12472633.99651234.09-22372772.62658037.210-32272911.25659853.311-42153049.88655824.112-52023188.51644750.113-61883327.1462
37、4855.014-71713465.78593283.215-81513604.41544829.716-91253743.04467609.817-10793881.67306876.418-111204020.30482436.021合计87609840426.122采暖小时数362423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244827 第三章 供热方案3.1 核心区内部资源条件3.1.1 太阳能利用长期以来,人们就一直在努力研究利用太阳能资源,特别是近年来在石油可开采量日渐减少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这两大危机夹击下,越来越企盼着“太阳能时代”的到来。太阳能资源特点如下:(1)储量的无限性: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的可
38、再生能源,可利用量巨大。太阳每秒钟放射的能量约1.61023kW,到达地球的能量达81013kW,相当于6109t标准煤。太阳的寿命尚有40亿年,相对于常规能源,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决定了开发太阳能将是人类解决常规能源匮乏、枯竭的最有效途径。(2)利用的清洁性:太阳能像风能、潮汐能等洁净能源一样,开发利用时几乎不产生任何污染,是人类理想的替代能源。太阳能以其独具的优势,必将在世界能源结构转移中担纲重任,成为21世纪后期的主导能源。按照XX资料记载,XX省中部属太阳能资源三类地区,全年日照时数在2200-3000h之间,辐射量在502586x104kJ/m.a,即1583kWh/m.a,
39、年平均日辐射量为4.33 kWh/m.d,年平均日照小时数为7.6小时,年平均小时辐射量为0.57 kWh/m.h,太阳总辐射在150-200W/m之间。太阳能用途分析如下:(1)太阳能供生活热水太阳能热水器是目前太阳能利用最成熟、最经济的方式。屋面太阳能热水系统在太阳能热水利用中应用最为广泛,但传统的屋面附着或屋面架空安装方式,占用大量的屋顶表面积,由于建筑屋顶面积有限,立面太阳能热水系统将成为未来城市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发展热点。秦皇岛在水一方项目就是利用建筑立面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把太阳能应用于生活热水,电加热装置做为辅助,效果很好。从经济方面考虑,经过比较太阳能、燃气、电以及燃油热水装置的15
40、年投资比较,我们可以很容易发现太阳能集热在经济上的优势。各种形式热水器比较详见表3-1。 各种形式热水器比较表 表3-1项 目太阳能热水器燃气热水器电热水器燃油锅炉(2.5元/m)(0.5元/kwh)(5.0元/升)供 水 量(t/d)4444水 温()45454545型 号海尔琥珀 JSQ32AO smith EWH-40D使用寿命(年)1510105总 投 资(元)150000116000102000150000能 耗00.95 m燃气/ m1.13 kwh /套天20升燃油/ m结合以上分析应在核心区推广太阳能热水器,满足住宅生活热水需求,减少常规能源消耗量,提高核心区环境质量。由于人均
41、屋面面积较少,应推广太阳能集中集热分散热水系统,集中集热循环,分散于住户家中的贮热水箱利用换热盘管进行间接换热,温度达不到洗浴要求时启动辅助加热装置。太阳能集热器应与建筑物结合设计。 根据前述资料数据,核心区日均太阳总辐射为15.6MJ/m,集热器的集热效率取50,贮水箱和管路的热损失率取20,太阳能集热器有效供热量为6.24MJ/m。核心区发展太阳能集热器面积61万m,可提供热量约382万MJ,满足全部住宅生活热水需热量,相当于每年节省标煤3.1万吨。综上所述,由于受太阳能板布置的限制、天气原因的影响,经综合考虑,核心区住宅生活热水采用太阳能热水器供应,以电或燃气热水器辅助,满足住宅生活热水需热量。公共建筑根据实际用热情况,对于宾馆、医院等特殊单位,应采取集中供应方式,可以将太阳能与其他能源相结合统一考虑。其他类型建筑可利用多种形式自行解决。(2)太阳能供暖20世纪80年代国际能源组织邀请15个国家的专家对太阳能建筑技术进行联合攻关,欧美国家纷纷建造综合利用太阳能示范建筑。试验表明,太阳能建筑节能率大约75%左右,典型太阳能建筑供热系统见图3-1。图3-1 太阳能建筑供热系统我国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被动太阳能采暖建筑的研究开发和示范,至今已发展约1000万m建筑面积。被动太阳房采暖节能效益为60%70%,平均每建筑面积每年可节约2040kg标准煤,发挥着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