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三方医疗服务行业白皮书.pdf
《中国第三方医疗服务行业白皮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第三方医疗服务行业白皮书.pdf(4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The Independent Healthcare Providers in China 2018-06-10 内容概要 近年来,随着“分级诊疗”、“两票制”、“医联体”和“家庭医生签约”等政策的逐步落地,中国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进一步深化。在民营医疗领域,第三方医疗服务行业无疑是其中的一大热门话题。2017 年 2 月,前国家卫生和计生委发布关于修改,新增“医学检验实验室、病理诊断中心、医学影像诊断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安宁疗护中心”5 类医疗机构类别,并表示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此前于 1994 年开始执行,已经不适应监管需要,在新的产业环境和发展需要下,此次修改已谋划已久。半年后,官方再
2、次发布 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激发医疗领域投资活力的通知,将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的种类从此前的 5 类扩容至 10 类,陆续推出 7 类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建设基本要求和运营规范。动脉网蛋壳研究院根据 10 类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的主要客户类型不同,将它们划分成医技类医疗服务机构和临床类医疗服务机构,并且认为随着中国医疗健康产业的不断发展,这两种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存在截然不同的发展逻辑。在运营层面,我们经过对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运营流程的梳理,总结出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作为一种重资产医疗服务提供商,运营者对各种资源的整合效率将是决定其能否壮大的关键。此外,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为何能够受到官方的认可和支持?
3、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将对中国的医疗体系产生哪些影响?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走上康庄大道?在报告中我们将对以上问题进行逐一分析。一一 研究方法:政策市场双轮驱动下的重新域定研究方法:政策市场双轮驱动下的重新域定.4 二二 行业趋势:官方力挺下仍将出现分化式发展行业趋势:官方力挺下仍将出现分化式发展.6(一)政策明确鼓励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鼓励连锁化和集团化经营.6(二)客户群体差异造成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呈现出不同的演化逻辑.10(三)医技类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受“分级诊疗”政策推动.12(四)需求倒逼,临床类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丰富中国医疗健康多样性.16 三、机构运营:强大的资源整
4、合能力成为企业致胜砝码三、机构运营: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成为企业致胜砝码.20(一)市场调研:评估市场机会和竞争格局.20(二)资金筹备:兼顾扩张的速度和质量.23(三)区位选址:提升单店服务效用,形成区域规模优势.24(四)资产配置:与上游供应商形成利益共同体.25(五)医护招募:对专业人才的依赖性较高.25(六)行政审批:程序进一步简化,政策大力支持.26(七)市场开拓:拓展逻辑虽有不同,但都需本身具备高质量的服务.27(八)业务延伸:以核心服务为中心进行产业链的横向和纵向整合.28 四四 资源整合效率决定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的兴衰成败资源整合效率决定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的兴衰成败.31(一)成
5、长模板:独立医学检验室的成长之道.31(二)资源倾斜情况成为新的观测点.38 目录 资料来源:蛋壳研究院 在动脉网蛋壳研究院的研究体系里,我们以这样的视角去理解一个行业的变化:一个时期某个行业技术、方法、实践的总和,我们将它称作“域”,这个“域”的构成包括:底层技术、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协调社会运行的规则机制与法度。将这个概念让渡到医疗健康领域,对应的便是医疗技术、支撑医疗体系的运行/利益关系、政策法规。当这个生态体系里的技术、关系、规则三者之一发生变化时,经济运行模式便会发生改变,随着整个生态体系动态平衡,旧域会跃迁到新域,经济运行模式会在此基础上达到新的稳定,这个过程成为重新域定。
6、从旧域到重新域定的过程,很少会一蹴而就,一般需要 20 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个所需的时间被称为关系时间。具体到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的研究,这一轮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的变革主要来自于医疗市场需求和法规的变化,医疗技术的改变影响较小。我们的研究路径便确定为从政策影响和市场影响这两条路线分别出发,寻找这两类因素推动下的第三方医疗服务市场的关键影响因素,评估行业发展现状,确定观测点并深度跟踪,试图在这场第三方医疗服务市场重新域定的过程中抓住发展得关键节点。接下来,我们就按照这样的路径对第三方医疗服务行业进行阐述。资料来源:蛋壳研究院 我们常说事出必有因,长期以来我们观察医疗行业运行时通常是对行业的主要影响
7、变量进行跟踪,通过设定一定的观察点了解行业变化,确定行业所处发展节点。在我们的观察清单中,影响医疗服务行业最为明显的是政策和医保支付。具体到第三方医疗服务方面,这轮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的大发展我们总结的两大驱动因素是分级诊疗背景下的政策驱动和需求倒逼下的市场补位。“新医改”提出了建立“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体系,全面满足人民群众医疗服务需求的目标。在这一顶层设计之下,社会办医政策逐年细化,可操作性更强,为资本进入创造了有利条件。总结起来就是两点:放开门槛、建立标准。2013 年 10 月,政府便出台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大力发展第三方服务,引导发展专业的医学检验中心和影像中心,20
8、17 年 2 月 21 日,国家卫计委发布 关于修改,新增“医学检验实验室、病理诊断中心、医学影像诊断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安 宁疗护中心”5 类医疗机构类别。2017 年 8 月,国家卫计委例行新闻发布会,计划新增类独立设置的医疗机构类别,包括:康复医疗中心,护理中心、消毒供应中心、中小型眼科医院、健康体检中心。在制定标准方面,由于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于 1994 年开始执行,已经不适应监管需要。在新的产业环境和发展需要下,修改已谋划已久。国家卫生计生委于 2016 年底陆续印发医学检验实验室、病理诊断中心、医学影像诊断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安宁疗护中心、康复医疗中心、护理中心 7 类独立设
9、置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见附录)。在促进独立设置医疗机构发展的同时加以规范。基本标准明确了开办独立设置医疗机构的基本要求,是最低的“红线”。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又称“独立医疗服务机构”,是指在传统的医院体系外设立、专注于提供某项诊断、检验或专科医疗服务的机构。近年来政府不断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办医,推动第三方医疗服务发展,以此作为公立医疗体系的补充,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目前,官方明确鼓励进行连锁化和集团化经营的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包括:医学影像诊断中心、病理诊断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医学检验实验室、安宁疗护中心、康复医疗中心、护理中心、消毒供应中心、健康体检中心和中小型眼科医院。
10、鉴于上述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已经取得官方的支持,且具有较强的行业代表性,因此本报告中也主要从这十种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展开讨论。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的定义 资料来源:前国家卫生和计生委、蛋壳研究院 事实上,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出现已久,尤其是健康体检中心、中小型眼科医院等部分高度市场化运作的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已经成为中国医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 2016 年和 2017 年前,国家卫生和计生委相继发布多份鼓励政策后,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再次受到行业内从业者和投资者的极大关注,由此迎来重大发展机遇。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种类定义医学影像诊断中心指独立设置的应用X射线、CT、磁共振(MRI)、超声等现代成像
11、技术对人体进行检查,出具影像诊断报告的医疗机构,不包括医疗机构内设的医学影像诊断部门病理诊断中心指通过显微镜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运用免疫组化、分子生物学、特殊染色及电子显微镜等技术,结合病人的临床资料,对人体器官、组织、细胞、体液及分泌物等标本做出病理诊断报告的独立设置法人单位,能够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不包括医疗机构内设的病理科血液透析中心指独立设置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学业透析治疗的医疗机构,不包括医疗机构内设的血液透析部门医学检验实验室指以提供人类疾病诊断、管理、预防和治疗或健康评估的相关信息为目的,对来自人体的标本进行临床检验,包括临床血液与体液检验、临床化学检验、临床免疫检验、临床微
12、生物检验、临床细胞分子遗传学检验和临床病理检验等,并出具检验结果,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医疗机构安宁疗护中心指为疾病终末期患者在临终前通过控制痛苦和不适症状,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护和人文关怀等服务,以提高生命质量,帮助患者舒适、安详、有尊严离世的医疗机构康复医疗中心指独立设置的为慢性病、老年病以及疾病治疗后恢复期、慢性期康复患者提供医学康复服务,促进功能恢复或改善,或为身体功能(包括精神功能)障碍人员提供以功能锻炼为主,辅以基础医疗措施的基本康复诊断评定、康复医疗和残疾预防等康复服务,协助患者尽早恢复自理能力、回归家庭和社会的医疗机构护理中心指独立设置的为失能、失智或长期卧床人员提供以日
13、常护理照顾为主,辅以简单医疗措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为基本功能的专业医疗机构消毒供应中心是类独立设置的医疗机构,主要承担医疗机构可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洁净手术衣、手术单等物品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并开展处理过程的质量控制,出具监测检测结果,实现全程可追溯,保证质量健康体检中心指单独设置的检查人体健康状况、拥有完整的设备和人力、能检查出身体的疾病和健康评估的场所,不包括医疗机构内设的体检部门中小型眼科医院指独立设置的承担眼科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的医疗机构 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包括的主要类型和相关政策 资料来源:动脉网蛋壳研究院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第三方医疗服务开放政策是在“分级
14、诊疗+促进社会办医”大背景下推出的:(1)根据2017 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数据,目前全国医院有 29000多家,医疗卫生机构数量接近 100 万家。如果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开设检验、影像、病理科,从业人员不够;(2)集中设置第三方医疗机构,对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开放,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有利于集中有限的医疗资源,实现区域资源共享;(3)一些高端的检验技术,在一家医院开展的业务量并不多,不符合成本效益,如果能有第三方独立的检验机构来提供服务,利用契约式的进行管理,有利于质控,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医学检验实验室病理诊断实验室血液透析中心安宁疗护中心康复医疗中心护理中心消毒供应中
15、心健康体检中心中小型眼科医院2017年8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激发医疗领域投资活力的通知,在已有的五类独立设置机构基本标准及管理规范的基础上,再制定独立设置的五类医疗服务机构的基本标准及管理规范2017年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关于医学影像诊断中心等独立设置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解读,鼓励医学影像诊断中心等四类独立医疗机构向集团化和连锁化的方向发展2017年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修改的决定,安宁疗护中心被纳入其中 出台文件的总体想法是结合分级诊疗和促进社会办医,实现区域医疗资源共享,以提升基层首诊能力,满足个体诊所等中小型社会化医疗机构
16、发展需求。首先是通过区域医疗资源共享,解决基层相关人才少、检验检查水平不足的问题,同时避免医疗设备重复投资,实现医疗质量同质化。只有通过集成发展,补上基层能力不够的缺口,才能把一些可能流失到大医院的病人留在基层。尤其在地处偏远、医疗资源匮乏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共享资源更有意义。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虽然从法律形式上看都是完全独立存在的,但是在具体业务上,不同类型的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与传统医院的紧密程度有较大不同。医疗服务机构在医疗体系中通常是作为桥梁的作用,连接起医疗资源的提供方(如医药、医疗器械和医生)和医疗资源的需求方(患者)。而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稍有不同,因为根据官方的定义,它不仅包括传统意义
17、上的医疗服务机构,而且包括向传统医疗服务机构提供辅助和支持性服务的医疗机构。根据在医疗流程中渗透的环节不同,我们将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分成两类:第一类是医技类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它们主要是通过专业的设备提供诊断和检验等辅助性医疗服务,包括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医学检验实验室、病理诊断实验室和消毒供应中心;第二类是临床类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它们处于医疗较为核心的环节,主要提供治疗和康复等直接影响患者健康的医疗服务,包括血液透析中心、安宁疗护中心、康复医疗中心、护理中心和中小型眼科医院。从产业链的上游看,医技类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和临床类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的主要供应方都包括医疗设备厂商,但是前者的需求侧重
18、于诊断和检验类的设备,后者的需求侧重于治疗和康复类的设备。从产业链的下游看,医技类第三医疗服务机构主要面向医院和诊所等 B 端客户提供支持性服务,而临床类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直接面向 C 端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由于客户群体上的差异,两种不同类型的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在发展逻辑上有所分化。医技类第三方医疗服务主要承接医院和诊所的部分检验和诊断外包业务,与传统的医疗服务机构是合作伙伴的关系。尤其是患者集中的大型公立医院,是医技类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最大的市场。对于检验、影像、病理这 3 类独立设置医疗机构来说,医院是“客户”而非竞争对手。目前,我国的患者和检测样本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的三甲医院,县市级的二级
19、、一级医院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种分布使医院对样本检测项目和送检途径有着决定权,独立医学实验室要想获得样本,还是需要与医院合作。此外,对于目前蓬勃发展的个体诊所等机构来说,自己设置检验、病理、影像部门无疑成本太高,将检查检验资源在区域内共享,对于这些机构的发展也提供了有力支撑。而临床类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本质上和传统的医疗服务机构存在直接竞争的关系,挤压它们的市场空间,更多的是需求差异化竞争。医技类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和临床类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的差异 资料来源:动脉网蛋壳研究院分析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健康体检中心从服务的流程看上属于医技类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但是它的客户群体中已经广泛涵盖个
20、人体检者,且行业呈现出较高的市场化运作程度,因此在报告中我们并未将其完全归为医技类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或者临床类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而是处于两者的中间地带。行业的成熟通常伴随着专业化的分工,因为从业者各司其职能够给行业整体带来成本上的降低和质量上的提升,从而再推动行业快速发展。医技类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的兴起便是中国医疗行业健康成长的标志之一。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医学检验实验室病理诊断实验室血液透析中心安宁疗护中心康复医疗中心护理中心消毒供应中心健康体检中心中小型眼科医院医技类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主要面向B端客户诊断/检验类医疗设备厂商治疗/康复类医疗设备厂商临床类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主要面向C端患者
21、医学影像诊断中心 在美国等高度市场化的医疗体系中,存在大量作为国民健康守卫人的私人医生。他们通常独立从业、自建诊所,购置价格昂贵的检验和诊断设备对于他们来说存在资源浪费的风险,因此医学检验实验室和医学影像中心等医技类第三类医疗服务机构应运而生。它们通过整合分散在不同区域的不同类型的医院和诊所的需求,从而批量提供低成本的辅助和支持性医疗服务,互惠互利。从对产业链的价值来看,中国的医技类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同样在遵循着“降低医疗成本,实现医疗价值”的发展逻辑。然而,不同于美国的医疗现状,中国目前的医疗资源非常集中,主要的医疗服务提供方是大型公立医院。由于这些医院可以产生强大的虹吸效应,自身的科室规模
22、和患者规模都较为庞大,它们在已经能够将检验成本和诊断成本降低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业务外包一则可能造成检验和诊断结果的不准确,二则可能让患者往返多地、影响患者体验,因此它们对于医技类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的态度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此外,根据产业链上下游的博弈规律,如果需求方多且分散,那么供应方的议价能力相对较高;如果需求方少且集中,那么供应方的议价能力就相对较弱。目前中国的医技类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就存在议价能力不足的问题。随着中国医疗改革的深化,“分级诊疗”政策的推出给医技类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提供了宝贵的发展动力。“分级诊疗”政策强调根据患者疾病的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
23、同疾病的诊治工作,实现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的模式。一旦政策顺利落地,那么目前的中国的医疗服务格局将会出现根本性的改变,患者将被引导至中小型医院和基层医疗服务机构。而从美国的历史经验看,分散的医疗服务体系将给医技类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开拓出全新的市场。医技类第三方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主要客户能够被粗略分成大型医院和小型诊所两类。大型医院市场的进入壁垒较高,但是患者最多,潜在市场最大。小型诊所 在患者的数量上远远不及大型医院,但是对于采购部分医技科室外包服务的意愿强烈。“分级诊疗”政策可以把大型医院市场切割为小型诊所市场,也就是说,假设在市场总量恒定的情况下,传统医疗服务机构对于医技类科室外包的医院会增
24、强,从而降低医技类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的市场拓展门槛。医技类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在“分级诊疗”体系中的定位 资料来源:动脉网蛋壳研究院分析 在医疗改革的背景下,官方对于“分级诊疗”的政策无疑是大力支持的,但是我们依然需要清醒地意识到中国现存的医疗体制已经有其根深蒂固的发展逻辑,政策的落地需要克服来自各方的挑战。根据2017 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的数据,从 2012 年至 2016 年,中国医院的诊疗人次从 25.42 亿次上升至 32.70 亿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6.50%;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人次从 41.09 亿次上升至 43.67 亿次,年均 2017 复合增长基层医疗机构三级医院二级
25、医院病情稳定的,出具双向转诊下转单,符合出院指征的,办理出院下转疑难、急危重症患者,以及二级医院上转患者等急危重症患者、急诊患者和术后复诊患者,以及基层医疗机构上转患者等常见病、多发病及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上转向医技类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外包部分业务承担某些大型医院剥离出的医疗检验/诊断业务 率仅为 1.53%。就目前的情况来说,无论是在诊疗人次的增长率还是诊疗人次增长数量上,中国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不及医院。因此,从两种不同类型医疗服务机构的患者诊疗数据上,我们可以判断目前“分级诊疗”政策仍未取得预期的效果。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情况(2012 年2016 年)注:1医院包括综合医院、中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第三 医疗 服务行业 白皮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