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重点项目征集指南.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重点项目征集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重点项目征集指南.docx(5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重点项目征集指南一、支持范围落实支持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 聚焦清洁能源、动力电池、晶硅光伏、锐钛和存储产业等五个绿 色低碳优势产业,着力推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重点项目加快建 设,不断提升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发展质量规模水平。二、支持方向(一)产业龙头项目。支持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国内行业排名 前十企业在川投资的新建项目。(二)核心配套项目。支持绿色低碳优势产业核心配套企业 在川投资的新建项目。(三)重点技改项目。支持500个重点工业和技术改造项目 中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项目。三、征集条件(一)项目在我省实施,项目承担单位需在我省登记注册、 依法纳税、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或是
2、央属、省属及其他大型企业 集团在我省依法纳税的非独立法人机构。(二)项目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项目申报单位自觉遵守 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三)项目行业属于发布的绿色低碳优势产业目录。(四)产业龙头项目要求总投资10亿元以上,核心配套项第三部分:真实性声明真实性声明我单位本年度没有多头和重复申报省级资金项目,本项目的 总体和部分均未获得过省级财政资金支持。所提交的项目申报材 料和附件均真实、合法、有效。如有不实之处,我单位负全部责 任并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申报单位(盖章): 法定代表人(签字): 202 年 月 日绿色园区(低碳化、循环化改造)征集指南一、工作目标在
3、已创建的国家级和省级绿色园区中,组织工作基础好、潜 力大的园区先行先试,以绿色、低碳、循环改造项目为支撑,根 据园区不同特点,到2025年,在全省范围内重点行业培育一批 掌握绿色低碳循环核心技术、具有先进绿色低碳循环管理水平的 绿色(低碳化)园区、绿色(循环化)园区,形成一批绿色低碳 循环发展典型模式,形成重点突出、有序推进、整体提升的工作 局面,引领和带动工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二、工作程序(一)申报范围。以产品制造和能源供给为主要功能、工业增加值占比超过 50%、具有法定边界和范围、具备统一管理机构,满足四川省 绿色园区(低碳化、循环化改造)评价指标中基本要求的省级 以上工业园区。申报园区已
4、纳入国家或省级绿色园区名单。(二)申报要求。能源利用。优化园区用能结构,严格控制能耗强度。推广天 然气、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应用,推动非 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鼓励园区内企业实施电能替代消纳可再 生能源,提高园区能源产出率以及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和绿色 电力使用比例。资源利用。落实节约优先方针,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提 高资源利用效率。优化园区空间布局,强化节约集约用地理念, 提高单位面积土地资源产出率,鼓励“提容增效”,推动园区循环 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促进园区水资源循环利用、能量梯级 利用,废水处理回用和废物综合利用。产业结构。优化园区产业结构,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执行
5、更 严格的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严格准入条件,严把准 入门槛,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链布局,精准强链补链延 链,实现园区内项目、企业、产业的链接共生、原料互供、资源 共享。重点引进和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在园 区内发展,组织园区内企业积极推动绿色低碳工厂创建工作。基础设施。搭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共享平台,优化绿色低 碳循环发展环境。推行园区能源资源一体化解决方案,推进园区 绿色智能照明和污染集中处理工程建设,完善废弃物收集、运输 和处置体系,加大基础设施绿色化改造力度,推动绿色低碳建筑 建设,推广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低碳环保。建立园区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积极
6、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坚持源头减排和末端治 理,深入实施清洁生产改造,依法开展清洁生产评价认证,持续 推进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完善景观绿化、湿地公园、沿河生态带 等生态设施,提高绿化覆盖率。运行管理。推行园区绿色管理,强化绿色低碳循环管理职责。 健全园区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支持体系,编制符合 实际、切实可行的碳达峰行动方案,强化园区绿色低碳服务体系, 加强园区绿色低碳宣传教育和培训,推动园区能源资源、环保在 线监测网络建设,搭建园区绿色低碳循环技术创新研发、孵化和 推广应用的服务平台。(三)申报程序。1 .编制试点方案。申报主体自主进行申报,按要求编制实施 方案,提出未来
7、2年在绿色低碳循环领域开展工作的主要目标、 重点任务,以及拟建设的重点支撑项目和各项保障措施,重点加 强对评价指标的现状测算和目标预测,指标目标值将作为考核评 估的重要依据。2 .市(州)推荐。各市(州)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汇总本 地区的申报材料后进行初步审核,确定推荐名单,并将推荐名单 和有关申报材料报经济和信息化厅环资处。3 .试点名单确定。经济和信息化厅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 论证和评审,对通过评审的实施方案经商相关部门后,进行公示 和批复。获得批复的申报主体,纳入绿色园区(低碳化、循环化 改造)试点名单。4 .评价验收。各市(州)要加强对试点单位的建设工作进展 情况和目标完成情况的跟踪
8、,按年度向经济和信息化厅报送中期 评估情况。完成各项建设工作任务,达到评价指标提升目标的单位,可向经济和信息化厅提出验收申请。对验收合格的单位授予 “四川省绿色(低碳化)园区、四川省绿色(循环化)园区”称号。5 .政策支持。加强省级财政奖补支持,采取后补助的形式, 对通过验收的单位给予奖补资金支持。6 .监督考核。获得称号的单位应按年度向经济和信息化厅提 交工作总结报告和绩效自评报告,根据自评结果对单位进行分级 管理,对出现重大违法违规或事故的实行摘牌处理。附:1.绿色园区(低碳化、循环化改造)评价指标2.绿色园区(低碳化、循环化改造)申报材料要求绿色园区(低碳化、循环化改造)评价指标一、适用
9、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绿色园区(低碳化、循环化改造)的要求、评 价标准和指标计算方法,适用于绿色园区(低碳化、循环化改造) 申报、创建、验收及管理。二、基本要求1 .国家和地方绿色、循环和低碳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 应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申报园区已列入国家或省级绿色园区名 单。2 .近三年,未发生重大污染事故或重大生态破坏事件,完成 国家或地方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指标,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3 .环境质量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环境功能区环境质量标 准,园区内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各类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均不 超过国家或地方的总量控制要求。4 .园区重点企业100%实施清洁生产审核。注:重点企业是指清洁生产促
10、进法中规定的应当实施强 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评审期当年及之前公布的重点企业清 洁生产审核名单中的企业)。5 .园区企业不应使用国家列入淘汰目录的落后生产技术、工 艺和设备,不应生产国家列入淘汰目录的产品。6 .园区建立履行绿色发展工作职责的专门机构、配备2名以 上专职工作人员。三、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一)评价指标绿色园区(低碳化、循环化改造)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能源利 用绿色化指标、资源利用绿色化指标、产业绿色化指标、基础设 施绿色化指标、生态环境绿色化指标、运行管理绿色化指标6个 方面。具体如附表1.1所示。附表1.1绿色园区(低碳化、循环化改造)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序号二级指标单位基准值基
11、期值基期 得分预期值预期 得分能源利用绿色化指标(EG)1能源产出率万元/tee32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303清洁能源使用率%904综合能源弹性系数0.65节能降碳标杆企业占比%30资源利用 绿色化指 标(RG)6水资源产出率元/n?15007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908节水型企业占比%1009土地资源产出率亿元/kn?1510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100产业绿色 化指标 (CG)11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工业 增加值占园区工业增加 值比例%5012人均工业增加值万元/人3013循环经济产业链关联度%7514绿色低碳工厂数量个5基础设施 绿色化指 标(IG)15新建工业建筑中绿色建筑的比例%2
12、016绿色照明比例%10017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具备18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比例%20生态环境 绿色化指 标(HG)19单位工业增加值碳排放tCO2/万元120万元工业增加值碳排放量消减率%521单位工业增加值废水排放量t/万元522污染物弹性系数0.323绿化覆盖率%30运行管理 绿色化指 标(MG)24编制碳达峰行动方案是25节能减碳诊断比例%10026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比例%1027规上企业完成温室气体 核查企业比例%2028园区智慧管理服务平台 建设具备合计-一(二)评价方法绿色园区(低碳化、循环化改造)评价指标分为正向指标(越大越好的指标)和逆向指标(越小越好的指标),除在指标解释 中进行
13、特殊说明外,其他指标均为正向指标。正向指标和逆向指 标分值的计算分别采用指标值/基准值x3.6、基准值/指标值x3.6, 单项指标最高分值为3.6分。四、评价指标解释(一)能源利用绿色化指标(1)能源产出率指标解释:指报告期内园区工业增加值与能源消耗总量的比 值,该项指标越大,表明能源产出效率越高。能源主要包括原煤、 原油、天然气、核电、水电、风电等一次能源。工业增加值采用 2010年不变价,下同。计算公式:能源产出率二园区工业增加值(万元不变价)/ 能源综合消耗总量(tee)。(2)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指标解释:园区内工业企业的可再生能源使用量与综合能耗 总量的比值。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水能
14、、生物质能、地热能、 氢能、波浪能等非化石能源。计算公式: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工业企业可再生能 源使用量(tee) /工业企业综合能耗总量(tee) xl00%o(3)清洁能源使用率指标解释:指清洁能源使用量与园区终端能源消费总量之比,能源使用量均按标煤计。其中,清洁能源包括用作燃烧的天 然气、焦炉煤气、其他煤气、炼厂干气、液化石油气等清洁燃气、 电和低硫轻柴油等清洁燃油(不包括机动车用燃油)。计算公式:清洁能源使用率()=清洁能源使用量(tee) / 终端能源消费总量(tee) X100%o(4)综合能源弹性系数指标解释:指园区内工业企业综合能耗总量建设期年均增长 率与工业增加值建设期年
15、均增长率的比值。当园区工业增加值年 均增长率为正且园区综合能耗年均增长率为负时,直接满分,当 园区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为负且园区综合能耗年均增长率为 正时得。分,当园区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为负且园区综合能耗 年均增长率为负时,指标为正向指标,当园区工业增加值年均增 长率为正且园区综合能耗年均增长率为正时,指标为逆向指标。 基期值计算时,该指标统一为0分。计算公式:综合能源弹性系数=园区工业综合能耗建设期年 均增长率() /园区工业增加值建设期年均增长率()园区工业综合能耗总量建设期平均增长率()验收年工业综合能耗总量(吨标煤)懂收年_基准年 (基期年工业综合能耗总量(吨标煤)J ,园区工业增加
16、值建设期年均增长率()目要求总投资2亿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要求列入我厅500个重 点工业和技术改造项目且取得5000万元以上项目贷款。(五)项目在申报前已形成实质性投资(含竣工项目),前 期审批手续完备合规。(六)项目申报单位财务管理规范、制度健全,具备较强的 经济和技术实力。(七)项目未获得其他省级财政资金支持。四、资金申报及安排方式(一)按照属地原则,项目单位向项目所在市(州)经济和 信息化主管部门申报资金。(二)地方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对相关项目进行审核把 关,重点核实项目及资料真实性、项目建设内容、投资规模、技 术装备、建设条件落实、项目单位财务等情况,并核定产业龙头 项目、核心配套项
17、目实际到位投资额,重点技改项目实际到位项 目贷款额,确保项目真实合规。并以正式文件推荐上报我厅。(三)我厅根据地方推荐上报项目情况,制定资金计划。对 符合要求的项目,按照产业龙头项目和核心配套项目实际到位投 资额的1%,分别给予最高1亿元、2000万元激励奖补,切块到 市(州),由市(州)统筹用于推进项目落地。重点技改项目按 照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50%,给予项目最高2000 万元的贷款贴息支持。j验收年工业增加值总量(亿元)y佥收年一基准年_ 基期年工业增加值总量(亿元)(5)节能降碳标杆企业占比指标解释:园区内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炼油、 乙烯、合成氨、电石和数据中心
18、等重点行业年能源消费量超过1 万吨标准煤的独立法人单位入围四川省级节能降碳标杆企业的 比例。计算公式:节能降碳标杆企业占比二省级节能降碳标杆企业 数量/园区内重点行业1万吨标准煤以上独立法人单位数量 xl00%o(二)资源利用绿色化指标(6)水资源产出率指标解释:指报告期内园区消耗单位新鲜水量所创造的工业 增加值。工业用新鲜水量:指报告期内企业厂区内用于生产和生 活的新鲜水量(生活用水单独计量且生活污水不与工业废水混排 的除外),它等于企业从城市自来水取用的水量和企业自备水用 量之和。计算公式:水资源产出率二园区工业增加值(万元不变价)/ 园区工业用新鲜水量(n?)。(7)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指
19、标解释:指工业重复用水量占工业用水总量的百分率。工 业重复用水量指报告期内企业生产用水中重复再利用的水量,包 括循环使用、一水多用和串级使用的水量(含经处理后回用量)。 工业用水总量指报告期内企业厂区内用于生产和生活的水量,它 等于工业用新鲜水量与工业重复用水量之和。计算公式: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二工业重复用水量(m3) / 工业用水总量(m3) X100%o(8)节水型企业数量指标解释:园区内省级节水型标杆企业数量占造纸、纺织染 整、钢铁、石油炼制、火电、化工、食品和发酵等行业企业数量 的占比。计算公式:节水型标杆企业占比二省级节水型企业数量/园区 内造纸、纺织染整、钢铁、石油炼制、火电、化工
20、、食品和发酵 等行业企业数量xlOO%。(9) 土地资源产出率指标解释:指报告期内园区单位工业用地面积产生的工业增 加值。工业用地面积指工业园区规划建设范围内按照土地规划作 为工业用地并已投入生产的土地面积。工业用地指工矿企业的生 产车间、库房及其附属设施等用地,包括专用的铁路、码头和道 路等用地,不包括露天矿用地。计算公式:土地产出率二园区工业增加值(万元不变价)/园区工业用地面积(km2) o(10) 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指标解释:指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占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包括综合利用往年贮存量)的百分率。一般工业固体 废物综合利用量指报告期内企业通过回收、加工、循环、
21、交换等 方式,从一般固体废物中提取或者使其转化为可以利用的资源、 能源和其他原材料的固体废物量(包括当年利用往年的工业固体 废物贮存量),如用作农业肥料、生产建筑材料、筑路等。综合 利用量由原产生一般固体废物的单位统计。计算公式: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二工业固体废弃物综 合利用量(t)/(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综合利用往年贮存量) X100%o(三)产业绿色指标(11)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工业增加值占园区工业增加值比 例指标解释:园区内绿色低碳优势产业的增加值与园区工业增 加值的比值。其中,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包括能源装备产业、动力 电池产业、晶硅光伏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和机钛产业等。计算公式:绿色
22、低碳优势产业增加值占园区工业增加值比例 (%)二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增加值(万元)/园区工业增加值(万 元)X100%o(12)人均工业增加值指标解释:园区工业增加值与园区内工业企业从业人数的比 值。计算公式:人均工业增加值(万元/人)二园区工业增加值(万 元)/园区年末工业企业从业人数(人)。(13)循环经济产业链关联度指标解释:循环经济产业链为工业园区内不同企业之间依据 循环经济原理,以废物(副产品)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为基 础形成的链条式关联产业形态。通常为两个分别传送和接受废物 或低位能量的生产单元,即两个通过利用废物或低位能量建立关 联的生态工业节点,均应为实际已经存在,能够连续正常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绿色 优势产业 重点项目 征集 指南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