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自然叙事学的建构.docx
《非自然叙事学的建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自然叙事学的建构.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非自然叙事学的建构1.引言进入新世纪之后,西方叙事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 面,无论是在叙事理论建构还是在叙事批评实践方面皆取得了可喜的 成就。有鉴于此,德国叙事学研究领军人物莫妮卡•弗鲁德尼克 颇感欣慰地说:在21世纪之初,叙事学非但没有衰落,反而发展得 很好、很繁荣很Fludernik, 2009:12) o在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里, 我们该如何推动叙事学的持续发展?对此,戴维•赫尔曼指出两 条路径:首先是重新思考叙事研究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其次是开辟新 的不断出现的研究领域(尚必武,2009a: 103) o论及第二个路径(即, 叙事学研究的新领域),赫尔曼特别提到了非自
2、然叙事 (unnat-uralnarrative),并把它看作是后经典叙事学的一项主要研 究内容(尚必武,2009a: 104)。在后经典叙事学:方法与分析(2010) 一书的导言中,主编扬•阿尔贝、弗鲁德尼克同样把非自然叙 事看作是后经典叙事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Alber&Fludernik, 2010:14) 0在非自然叙事学研究的四位主将阿尔贝等人看来,对非自然叙事的研究成了叙事理论中最激动人心的一个新范 式(Alberetal., 2010:113)。但是对于国内学者而言,非自然叙事 学依然是一个相对陌生的话题。什么是非自然叙事?怎么研究非自然 叙事?如何建构和发展非自然叙
3、事学?非自然叙事学与经典叙事学以 及后经典叙事学的其他分支(如修辞叙事学、认知叙事学、女性主义 方法并不是指用新的方式来讲述同样的故事,而是指扩展那些可以用 来讲述的范畴。随着时间的流逝,新的叙述形式和技巧也会被逐渐规 约化。但实际上,很多自然叙事也包含一定的非自然性。因此,有必 要区别那些已经被规约化了的非自然场景和事件与那些看起来依然 怪异的、反常的场景和事件。(3)对非自然叙事的研究,需要结合它 同语境、读者、作者和意图的关系。这实际上又涉及了许多其他问题, 如不同文化语境、不同历史时期中的非自然叙事是否存有差异?或许, 在一个文化中自然的故事讲述有可能在另一个文化中会变成非自然 的叙述
4、;在一个读者眼里看起来是非自然的叙事在另一个读者眼里则 是自然的叙事。作者与读者对叙事的非自然性的理解是否存有差异? 上述三个问题涵盖了很大的范畴,且每个问题都可以引9申出一系列 值得探讨的其他问题。例如,非自然叙事的进一步界定、反常的叙述 行为的历史变迁等。或许,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这三个问题被称为是 开放式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非自然叙事学是在经典叙事学发展 将近半个世纪,在后经典叙事学发展也将近有十年之久的今天才开始 勃兴的。因此,在经典叙事学、后经典叙事学二分天下、双峰并峙的 格局下,若要建构和发展非自然叙事学,还必须要处理好它与经典叙 事学、后经典叙事学其他分支之间的下述四种关系:第一
5、,非自然叙 事学与经典叙事学之间的关系。作为具有诗学性质的理论,经典叙事 学在诞生的时候,就确立了一个非常宏大的目标:发掘所有叙事所共 享的统一结构,探求普遍的叙事语法。但是以自然叙事或摹仿叙事为 主要研究对象的经典叙事学在分析非自然叙事时,遇到了麻烦,因为 非自然叙事抵制叙事化,不具有自然叙事的常规属性与规约。这就要 求叙事学家们必须发展新的理论模式,建构一门与非自然叙事的特性 相适应的非自然叙事学,以弥补经典叙事学的缺失。但这并不是说对 于非自然叙事或非自然叙事学而言,经典叙事学已经过时了。事实上, 在建构非自然叙事学的过程中,经典叙事学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经典叙事学创造的很多术语概念
6、,例如叙述者、聚焦、不可靠性等, 对于建构非自然叙事学都具有重要的参照价值。第二,非自然叙事 与后现代叙事,以及非自然叙事学与后现代主义叙事理论之间的关系。 无论是理查森还是阿尔贝,在研究非自然叙事时,都以讨论后现代主 义文本为主。这不免会给人一种错觉,即非自然叙事就是后现代主义 叙事,而非自然叙事学就是后现代主义叙事理论。就连非自然叙事学 的领军人物理查森也似乎对此认识不足。一方面,理查森积极推动非 自然叙事学的建构。例如,他在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 年连续四届的国际叙事学年会上都负责组织、主持了非自然叙事学 专题的分论坛,并参与成立了非自然叙事学研究团队。另一方面,
7、理查森(Richard-son, 2010:24 31)又把他最新的一篇关于非自然叙 事学的文章取名为后现代叙事理论,即在非自然叙事学与后现代叙 事理论之间划上了等号。实际上,后现代叙事只是非自然叙事的一个 主要类别,后现代叙事理论也不等同于非自然叙事学。阿尔贝和弗鲁 德尼克指出:在某种意义上,非自然叙事学是后现代叙事学与认知叙 事学的结合体 (Alber&Flud-ernik, 2010:14) o这一论断无疑是十 分恰当的。但若要使得非自然叙事学获得更好的发展,我们依然需要 对非自然叙事和后现代叙事,以及自然叙事学与后现代叙事理论做出 更为明晰的区分。#P#分页标题#6#第三,非自然叙事学
8、与跨媒介叙 事学之间的关系。至于叙事学研究的未来发展,费伦说:叙事理论家 需要考察不同语境中的叙事(法律、商业、政治、医学等)和不同媒介 中的叙事(电影、电视、绘图小说、拼贴画等)是否与文学叙事有所不 同,以及这些不同点和相似点对于研究文学叙事的叙事理论有何意 义?(尚必武,2010:159)毋庸置疑,费伦所提到的叙事理论家当然包 括非自然叙事的研究者。也即是说,非自然叙事学家同样需要关注和 考察除文学叙事之外的其他媒介的叙事。遗憾的是,除阿尔贝(Alber, 2010)之外,几乎所有的非自然叙事学家都将研究的焦点放在文学领 域中的非自然叙事,而忽视了文学之外的非自然叙事。作为一种普适 性的批
9、评理论,非自然叙事学的研究对象理应包括其他媒介的非自然 叙事。在这方面,发展较为成型的跨媒介叙事学或许可以为其提供一 定程度的参照。第四,非自然叙事学与后经典叙事学其他分支之间 的关系。就学科属性而言,非自然叙事学应该属于后经典叙事学的范 畴。非自然叙事学的出现,无疑拓展了后经典叙事学的研究领域。但 是与后经典叙事学的其他分支,如修辞叙事学、女性主义叙事学、认 知叙事学等有所不同,非自然叙事学不是采用自上而下的模式(即 以某种方法为主导),而是采用自下而上的模式(即以分析文本特征 为基础)。换言之,其他的后经典叙事学基本上都是引入了叙事分析 的某种新方法,即以方法为驱动,而非自然叙事学则以文本
10、特征为基 础的,并试图给这些文本特征寻求解释,是属于把叙事实践作为理 论来源的研究(尚必武,2010:158) o虽然在研究立场或研究的出发 点上存有差异,但是非自然叙事学与后经典叙事学其他分支之间是可 以相互补充的。例如,在理论阐释力上,非自然叙事学给后经典叙事 学其他分支提出了挑战;在文本解读上,后经典叙事学的其他分支可 以给非自然叙事的非自然性提供分析视角。在谈到叙事学的未来 发展时,费伦表示,我充分期待认知叙事学、女性主义叙事学、非 自然叙事学,以及其他语境主义叙事学可以继续成为重要的方法 (尚必武,2010:159,黑体字为笔者所加)。可见,费伦已经把非自 然叙事学和认知叙事学、女性
11、主义叙事学等其他语境主义叙事学放在 同等重要的地位。不仅费伦如此,当下整个西方叙事学界都对非自然 叙事学十分关注。2008年,理查森研究非自然叙事的代表性论著非 自然的声音获得了国际叙事学研究协会年度著作的最高奖项伯 基斯奖,就是学界对于这个研究领域表示认可的一种象征。理查森 指出,叙事虚构作品是一个动态的、易变的、颠覆性的,更重要的 是它也在辨证地不断重塑邻近的文类和已经建构以来的实践。在更有 革新精神的形式中,它的规约在于改变规约,它的精华在于逃避固有 的精华,它的自然在于寻求非自然求Richardson, 2006:140) o对于 叙事学这门学科而言,叙事的动态性、易变性、颠覆性、非自
12、然性等 特征既是挑战也是进一步发展的机遇。只要非自然叙事学沿着上述发 展路径,妥善地处理好其与经典叙事学、后经典叙事学其他分支之间 的关系,从中汲取有益养分为其所用,定将前景无限。叙事学等)之间有何区别与联系?本文试图从四个层面来探讨上述问 题。2.超越摹仿叙事 布赖恩•理查森把西方叙事学界以自然 叙事为原型来界定叙事、研究叙事的原因归结为模仿思维。他说: 在批评理论史上,好几个世纪以来,模仿思维都占据了主导地位 /z (Richardson, 2002:58) o理查森的此番论断可谓一语中的。众所周 知,模仿论是西方最早的文艺理论,其核心论点可归纳为艺术是对某 种外在东西的模仿。例
13、如,赫拉克利特认为艺术是对自然的模仿;柏 拉图认为艺术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是对现实世 界行动的模仿。但事实上,叙事充满了非自然的元素。很多叙事 违背、炫耀、嘲弄、戏耍这些关于叙事的核心假设。更具体地说,这 些叙事有可能彻底解构拟人化的叙述者、传统的人类特征、以及与他 们相联系的心理或有可能超越真实世界关于时空的概念,把我们带到 概念可能性的最遥远之境(AlberetaL, 2010:114) o也就是说,尽 管叙事是以自然叙事为原型,但叙事同样存在非自然的元素。在 阿尔贝看来,非自然叙事是指任何在物理上不可能的场景与事件,即 对于控制物理世界的已知法则来说是不可能的场景、事件
14、,以及在逻 辑上不可能的场景与事件(Alber, 2009:80);或是指那些超越自然叙 事的规约(自然的口头故事讲述形式)或违背传统现实主义参数的反 摹仿文本 (Aber, 2009:115)。摹仿性是区分自然叙事与非自然 叙事的主要特征。自然叙事在本质上是模仿的,而非自然叙事在本 质上则是反模仿的。有鉴于此,阿尔贝和弗鲁德尼克把非自然叙事 解释为反模仿叙事(anti-mimeticnarratives),它们“通过再现真 实世界中不可能存在的场景和事件,来挑战和超越真实世界对身份、 时间和空间的理解”(Alber&Fludernik, 2010:14) o理查森认为, 在任何情况下,都存在
15、也一直存在两种主要文学传统:一种是模仿, 另一种是非模仿。一种更加关注再现的对象,而另一种则更加关注创 作的行为 (Richardson, 2002:58)。前者是传统叙事理论或经典叙事 学所关注的主要内容,而后者是非自然叙事学所着力考察的对象。令 非自然叙事学家们感到颇为不满的是,很多关于叙事的定义都 带有明显的模仿偏见,把普通的现实主义文本或自然叙事看作是 叙事的原型表征(Alberetal., 2010:114) o即便是极具权威的叙 事学词典也未能免俗。该词典把叙事界定为一个或多个虚构或真 实事件(作为产品、过程、对象和行动、结构与结构化)的再现,这些 事件由一个、两个(明显的)叙述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非自然 叙事 建构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