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化教育与大学校园文化的交融.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生态文化教育与大学校园文化的交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文化教育与大学校园文化的交融.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生态文化教育与大学校园文化的交融摘要:高等教育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培养建设生态化社 会的合格人才,需要借鉴生态文化理念,实现生态文化教育与大学校园 文化的交融。要改变教育观念,以生态文化的理念构建大学校园文化; 要把创建校园生态文化作为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把校园生态文化列入大 学德育工作的新课题。关键词:生态文化;校园文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 (2020)04-0112 -02生态原本是生物学的概念,今天,生态文化早已突破单纯的环境科学而扩展到了人类学、社会学以至整个人文社会科学,渗透进 人们的生活。它反映了一个事实,即全新的生态化社会正在形
2、成,教育 作为社会大系统的子系统,必然也存在自身的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是人 类文化的最新趋向,是科学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高等教育为了实现可 持续发展的目标,培养建设生态化社会的合格人才,需要借鉴生态文化 理念,致力于生态文化教育与大学校园文化的交融。以生态文化的理念 构建大学校园文化必将引发教育观念的变革,生态化的观念与思维将成 为大学校园文化的新潮流。但也应看到,目前许多教师的目光大多停留 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层面和外部层面,即只是关注人与其环境之间在物质 能量方面的交流和转换,因而缺乏人文价值取向和人文关怀,只是停留 在一种孤立的肤浅的层面上,尤其是新校区校园文化的建设还存在种种认识上的差异和误
3、区。一、大学生态文化教育不只是追求视觉上的生态性,更重要的是意识、观念、行为等方面的生态性大学校园生态文化是新型的校园文化,它改变以往教育中“以人为本”的 本位思想,指人在特定环境中具有主动受动的生态互动关系,强调人与 环境的发展是协调持续的。在高校,校园生态文化具有两个显著特征: 一是充满蓬勃旺盛、永恒不息的生命力。高校的主体是青年学生,它造 就了文化的繁荣和充满朝气。二是和谐性和可持续性。从校园生态的角 度来看,大学应建立生态人际关系,即人与人相互关心、和谐合作、协 同进步的生态人际环境,造就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氛围。南开大学老校长 母国光曾说过:“办大学就是办一种氛围。”如果一所大学历久积淀
4、的 虽不见诸文字却弥漫于校园时空的舆论氛围和为多数人所认同的行为原 则是和谐的、健康向上的,那么,生活在这一文化共同体中的个体,将 受益无穷,这种校园生态氛围无疑将潜移默化地起到促进大学生成长的 作用。然而大学的文化氛围不是一成不变的,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关 系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一定时期的校园文化,总是以借鉴历史和现实社会大系统的各种成果为前提,从社会文化变革中吸收新的因素 的。可以说,为大学提供物质需求和精神养料的和谐的文化氛围是大学 校园的发展趋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指出,“教育是 一项巨大的事业,对人类命运具有强烈的影响” 1 9 8。又指出:“如果人们集中力量培养完善的人
5、,而这种人又会自觉地争取他们个人和集体的解放,那么,教育就可以对改变社会和使社会具有人性做出巨大的贡献。” 1 84在新世纪,大学将日益走向社会的轴心,承担 更多的历史使命。面对历史的呼唤,大学校园文化应致力于校园生态的 探究与建设,注重人一一教育一一环境的和谐与平衡,加强对大学生的 生态教育,让生态意识、观念、行为注入到每一位大学生的心灵之中, 使其充分认识教育的生态功能。生态文化理念将给大学校园带来更广的 发展空间,因为大学校园具有潜在的教育价值和教育功能。从可持续发 展的角度看,大学不仅决定了学校当前的运行状况,也直接关系到学校 的长远发展。现有的教育生态学表明:学校所具有的规模和组织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态 文化教育 大学校园 文化 交融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