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全.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全.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生J科医院稣S3规章制度一、科室院感管理小组:组长:;陈艳:陈红艳;尹梅 小组成员:马雪兰、李美琴、张帮会、陶静怡.魏霞 二、院感管理小组职责1、负责本科室有关院感知识的学习、检查和监测,并对存在问题, 积极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意见。科室安排学习和自检每月各一次,并 做好相应的记录备查。具体工作由张荣娜医师负责,并在每一个月的 第一周向院感科了解新生儿科上一个月院感报告及记录情况,以便及 时发现漏报病例,做出纠正。2、医院感染监测网成员(尹梅)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方面(包括空 气、手、物表、无菌物品、消毒液等)的监测,对不合格的应查找原 因后重做,要求每月一次,保存监测单以备查。3、科室以卫生部
2、文件及我院规章制度为依据,结合科室实际制定出 相应的预防院内感染切实可行的科室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抗感染药物合理使用和院感病例处理方法1、科室院感WS小鲍员定期组期感染药物应用知识学习和检查,各经治医师负责本组病人抗感染药物使用,应严格掌握抗感染药物临 床合理应用原则,根据病情按照一线、二线、三线应用抗感染药物, 同时做好记录。临床医生认真执行医院抗感染药物合理使用要求。每 L腹泻、脓疱疮、性病等任何原因需要床边隔离者应有床边隔离标 志/为绿色标志。2、备洁芙柔消毒凝胶搽手或者1 : 100爰尔施消毒液,供工作人员 及家属泡手,泡手后应用肥皂及流动水洗手。3、病人用过的布类应浸泡在1 : 40
3、爰尔施消毒液中。4、器皿应浸泡在1 : 40爰尔施消毒液中,应与布类分开泡。5、泡隔离用的器皿应专用。6、工人做卫生的用具也应专用。同时应加强工人手的消毒。拖把消毒制度1、办公室、病房、厕所、开水间拖把和桶的使用应分开,同时应用 标志:办公室一白色,病房一红色,厕所一黄色,开水间一绿色,NICU N。2、催促工人按规定使用拖把,并及时补充新拖把。3、用爰尔施强氧杀星消毒片(1000 ml用1片)拖地、拖后拖把洗干净、挂起、晾干,分开存放。4、晴天应将拖把置阳光下暴晒。终末消毒制度1、病人出院后应将全部布类:被套、大单、枕头套、婴儿衣服、床 周、垫套更换送布类清洗。病床、婴儿床、床头柜整理后用1
4、 : 40 爱尔施消毒液湿擦。2、新生儿死亡后,应将新生儿穿的衣服、睡袋、小床的布类、远红 勺族翻寸床上中单更换,并用1 : 40爰尔施消毒液或者1%戊二醛湿擦 婴儿床及远红外辐射床。布类、器械、导管按常规消毒。3、传染病病人的用物先行紫外线照射消毒后,再行终末消毒处理。4、经终末消毒处理后才干收住新病人。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及污物处理1、科室使用前应检查小包装有无破损、失效、产品有无不洁净等。2、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使用后,进行浸泡消毒后集中供应室统 一毁形处理。3、污物管理: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分开处理,医疗垃圾装黄色袋, 生活垃圾装黑色袋;医疗玻璃垃圾单独放黄色袋;污染的冲洗液、
5、排 泄物应先消毒后按医疗污物处新生儿监护室消毒隔离制度及奶库管理制度新生儿监护中心消毒隔离制度一、室内布局 室内布局合理,院内、院外新生儿分室收治;院外 池龈据病种相对隔离,放于婴儿床上的亲向L ,床与床之间应有 适度间距;感染性疾病或者不明原因疾病的患儿应单间隔离,无条件 时同类疾病可同室隔离,护理人员固定、诊疗用品专用,医务人员 接触患儿先后应严格执行手卫生,同时应根据标准预防的原则使用隔离防 护用品,落实相关的消毒隔离措施。二、空气L室内温度像拓22-24 ,湿度保持在55-65 ,每天上、下午开 窗通风各1次,每次30分钟。2、监护室内按规定使用紫外线动态空气消毒仪,每天检查消毒仪 的
6、使用状况,定期对消毒仪进行清洁维护并进行效果评价。3、治疗室、奶库每天一次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每次60分钟。4、中央空调的进、出风口应定时清洗、消毒,以避免空气污染。三、环境和物品表面1、墙面和门:应保持清洁、干燥,无污迹、霉斑。2、地面:每天1次用清水擦拭,污染时随时擦拭。3、医疗器械:包括呼吸机、监护仪、输液泵、微量注射泵、听诊器、血压计等,应保持清洁无污染,特别是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 仪器按钮、操作面板,每天1次用75%酒精擦拭消毒。4、床单元:新生儿暖箱、蓝光箱及小床等每天用清水擦拭一次,如有污染及时清洁,患儿因出院、转科(院)、死亡等离开以后, 应及时对床单元使用500mg/L(l
7、 : 100)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使用 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半小时后用清水擦拭干净。5、新生儿使用的毛巾、衣物等,一用一换,清洗干燥以后压力蒸汽灭菌备用;床上用品,如枕套、床单、被套等,每周更换一 次,污染时随时更换。6、其他用品及物体表面,包括治疗台、治疗车、操作台面等,每天 清洁擦拭一次,有污染及时清洁,电话机、电脑键盘、鼠标等,定时 使用75%酒精擦拭消毒。7、清洁用具,包括拖把、抹布等,必须分区使用,拖把应区分院内监护室、院外监护室、治疗室、奶库、 办公室、洗手间等,并有明显标记。有隔离病人时隔离室内的清洁用 具应固定专用,当没有明显污染时,使用清水擦洗即可;当有血液或 者体液污染时,应
8、使用1000mg/L(l : 50)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当多 重耐药菌流行或者有医院感染暴发时,使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 拭,每天至少2次.8、每月组织科室人员彻底卫生清洁一次。四、人员管理1、医务人员须穿室内专用的清洁工作服,有明显污染时应及时更换;室内工作人员要有严格的手卫生意识,包括医生、护士、 工勤人员和进修、实习人员,应根据洗手和手消毒的指征严格执行手 卫生制度,室内应合理放置方便使用的快速手消毒剂。2、限制不必要的探视,确需探视时,探视者不得有急性感染性疾病,探视者进入室内应按规定更衣、换鞋,接触新生儿之前医 务人员应指导探视者做好手卫生.3、与工作无关人员谢绝进入新 生儿监
9、护中心,如有发热、腹泻等相关症状的工作人员也谢绝进入, 进入新生儿监护中心的工作人员应按规定更衣、换鞋,并清洗双手五、1、新生儿监护中心的消毒隔离制度在医院消毒隔离制度的基础上制定,医院消毒隔离的相关要求必须严格执行2、奶库的管理应严格执行奶库管理制度。3、制定各种医疗、护理操作规程,操作时应严格按操作规程执 行,如换尿布时应及时将脏尿布放入污物袋,避免排泄物的污染4、每月一次根据要求对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呼 吸机管道及奶库内物品进行细菌污染情况监测。5、若发生三例或者三例以上浮现相同症状(如发热、腹泻等)的患儿时应即将报告院感科,并配合院感科做好调查处置等相 关工作。奶库管理制度
10、- 物品的清洁消毒要求1奶瓶:清洗干净后每天一次高压灭菌,灭菌后奶瓶及时规范地放置于存放柜中,以防污染;当天使用的奶瓶清洗干净后可经消毒 柜消毒备用,消毒灭菌后的奶瓶超过24小时应重新灭菌。2、奶头:每次使用后清洗干净,然后进行煮沸消毒,煮沸 时间应从水沸后开始计时,不得少于15分钟,24小时更换,盛放 奶头的容器也应每次使用后消毒备用.3、配奶杯:每天一次高压 灭菌,每次配制使用后可以在消毒柜消毒,干燥保存备用4、开水:配奶用开水应保证使用烧开的水。5、配制后奶液:应尽量做到现配现喂,配制多余的奶液应存放于加盖的广口瓶内冷藏保存,存放时间最长不能超过246、外送的母奶:暂时不喂时应放入冰箱冷
11、藏,存放时间最长不能超 过24小时,喂哺前应规范实施巴氏消毒(55-65 , 30分钟)。二、环境及物体表面清洁消毒要求1、每天一次清洁冰箱、奶瓶奶具存放柜、消毒柜、巴氏消毒箱 及配奶操作台,地面每天用清水擦拭一次,如有污染及时擦拭。2、巴氏消毒箱应每天清洁并更换水,若有污染时及时清洗 消毒,水温应保持在55-65(之间。3、每天一次对奶库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每次60分钟。三、工作人员要求:配奶工作由护士负责完成,进入奶库配奶前 应戴口罩并规范清洗双手,配奶过程中疑有手污染时应及时清洗双 手,配奶时应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配奶后做好一手清工作,保持奶库 清洁干燥。四、每月一次对奶库的空气、奶瓶、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生 儿科 医院 感染 管理 规章制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