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说课稿、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说课稿、教学反思.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泉州市惠群小学余爱兰教学目标:(1)在操作、视察活动中,探究并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与其计算方法, 并能正确计算。(2)丰富对现实空间的相识,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3)运用长方体、正方体的相关学问,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4)结合详细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悟数学的魅力。教学重点:建立表面积的概念以与理解并驾驭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依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想象出每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教具打算:长方体的绽开图、正方体的绽开图;学具打算:长7厘米、宽5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棱长5厘米的正方体,剪 刀,彩笔。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
2、,切入主题“同学们,昨天我们已经探究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谁来说一说长方 体有什么特点?正方体有什么特点? ”指名学生回答后,接着问:“长方形的面 积等于什么?正方形的面积等于什么? ”复习旧知,为下面环节做好打算。接着 过渡:在实践活动中我们用硬纸板做了一个长7厘米、宽5厘米、高3厘米的长 方体,请同学们举起来相互看看,说一说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二)动手操作,建立表象学生说过之后,引导学生在盒子上标出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前面、后 面,并问:这样的长方体纸盒绽开后将得到什么样的图形呢?带着新奇的心,学 生纷纷拿起剪刀,自己动手剪盒子。学生沿着长方体的棱剪开,再展平,看一看 纸盒绽
3、开后的形态。由于剪的方法不同,得出的绽开图形态也不同。在绽开后的 图形中,让学生反复打开、折叠,对比、体会立体图和平面图的联系。接着就问 学生:你发觉绽开后的图形,在长方体中哪些面的面积相等?每个面的长和宽与 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播放课件第2、3、4张。生1:我发觉长方体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生2:我发觉长方体的上面和下面 相等,前后面相等、左右面相等。依据学生回答内容,把长方体的绽开图贴 到黑板上,引导学生把绽开图填上合适的数。(三)自主探究 深化主题。1、问学生:做这个纸盒至少须要用多少硬纸板?2、要用多少硬纸板实际是求什么呢?就是求长方体的表面积。揭示长方体 的表面积的概念。课件
4、第5张。3、请同学们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关键是要正确找出3组面中每个面的长和 宽。同学们真爱动脑筋,我们计算时可以选择最简便的算法。4、学生动手计算后,请两名学生板书:生1:因为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可以把长方体6个面分为三组,按组 求面积后再求和,所以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7X5X2 + 7X3X2 + 5X3X2生2:可以把长方体的上面、前面、右面的积先算出来,再乘以2,这个长方 体的表面积是(7X5 + 7X3 + 5X3) X2引导学生说说学生是怎么想的。师问:还有其他方法吗?在这个基础上演示,归纳长方体表面积的面积公式,并板书。5、正方体是特别的长方体,它的表面积应当怎么计算呢?你
5、能依据长方体的 表面积计算方法推导出正方体的计算方法吗?小组探讨后,就可以得出正方体的表面积概念和计算方法。(四)、优化训练 拓展应用1、依据所学学问和学生状况分析,我支配了 5道练习题。课件协助教学:第一、二题是求带有图的长方体的表面积。第三题是给正方体木箱涂油漆。第四题给洗衣机做布罩。第五题是制造无盖的正方体玻璃鱼缸。(五)总结评价 课堂延长。今日你有什么收获?对本节课学生进行整体反馈,了解学生学会了哪些学 问,还有哪些学问不会?谈话法更让学生简单亲近。布置作业-课后练习题, 以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学问的理解。板书设计:长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叫做它的表面积。长方体的表面积二
6、长X宽X2+长X高X2 +宽X高X2长方体的表面积是(长X宽+长X高+宽X高)X2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叫做它的总面积。正方体的表面积二棱长X棱长X 6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反思泉州市惠群小学余爱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这部分内容,是五年级上册其次单元长方体和正方 体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它是在学生相识驾驭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基础上 教学的。教学的难点在于,学生往往因不能依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想 象出每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以至在计算中出现错误。针对这一点,我在教学中 给学生更多的动手操作试验与实践的空间,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等来相识概 念,理解概念。首先让每个学生打算一个长方体纸盒
7、,把纸盒沿着棱剪开(纸盒粘接处多余 的部分要剪掉),再绽开,让学生留意绽开前长方体的每个面,在绽开后是哪个面。 为了便于比照,让学生在绽开后的每个面上,分别用“上”、“下”、“前”、“后”、 “左”“右”标明他们分别是原来长方体的哪个面。然后,提问:长方体有几个面? 哪些面的面积是相等的?引导学生联系长方体的特征回答。这里关键是依据长方 体的长、宽、高,正确的推断每个面的长和宽应当是多少。让学生依据上、下、前、 后、左、右的依次,依次说出每个面的面积怎样算的。我在设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这节课时,主要是沿着什么是长方体 的表面积一一怎样求长方体的表面积一一为什么求长方体的表面积这样一条线来
8、支配教学的。在教学实践中,我发觉对教材的深度钻研和对学生的预设显得尤为 重要。课前在预设学生求长方体的表面积时,我只考虑到学生可能会出现三种状 况:一个面一个面的面积依次相加;二个面二个面的一对对相加;先求出三个面 的面积再乘以2;对于把侧面的四个面绽开看成一个长方形求面积,再加上上下两 个面的面积的奇妙方法却没有考虑到。实际生成时,学生只说出了其中的一种简 便状况,假如我在课前有更深化的探讨,还可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找出第四 种方法。对于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公式的归纳,学生和我也只总结出了文字公 式,还应简化成字母公式,便于记忆和书写。讲过这节课之后,发觉学生基本上驾驭了有关长方体、正方体
9、的表面积的计 算方法,老师要引导学生敏捷运用所学学问,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实际生 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像这种不须要全部算出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的状况。举 例子,如计算游泳池的表面积、粉刷教室墙壁、无盖的玻璃鱼缸、洗衣机布罩等。提高性的练习旨在唤起学生对已有生活阅历的回忆,懂得依据实际来解决问题, 同时,真实地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数学是有“用”的。长方体的表面积说课稿泉州市惠群小学余爱兰一、说教材1、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P1819的长方体的表面积2、地位与意义:数学是一门重要而应用广泛的学科。本节课是在学生驾驭长方体 和正方体的的基本特征以与绽开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计算长方体和正方
10、体的 表面积在生活中应用特别广泛,学习这部分内容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方体和 正方体的特征的理解,解决一些有关的实际问题。同时,还可以发展学生初步的 空间观念,为日后深化地学习长方体、正方体的其他学问供应必备的条件。3、学生:目前五年级学生的思维实力主要是直观形象到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学 习的动机主要是干脆动机为主,认知水平不是一次性完成的,是逻辑滚动的,并 且在学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直观相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并已经学会长方 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计算。只有充分了解自己学生的基础和实际状况,才能 有效的进行合理的教学。4、教学目标:(1、)在操作、视察活动中,探究并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
11、 积与其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丰富对现实空间的相识,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3、)运用长方体、正方体的相关学问,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4、)结合详细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悟数学的魅力。5、教学重点:建立表面积的概念以与理解并驾驭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依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想象出每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6、教具:长方体的绽开图、正方体的绽开图;学具:长7厘米、宽5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棱长5厘米的正方体,剪刀, 彩笔。二、说教学方法1、教法: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这个概念是学生刚接触的,为了帮助学 生更好地相识表面积,在脑海中形成表象,从而获
12、得学问。老师主要以谈话法、 引导探究法和视察发觉法,充分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增 加教学的直观性,利于落实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2、学法:依据新课标中所提倡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主动参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构建和谐的课堂气氛,因此,“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沟 通”是本节课的学习方式,这样可以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育样学生 动手、动口和动脑,让学生在动手活动中获得学问。三、说流程:依据本节课的四个目标,我设计了五个教学流程:(一)复习旧知, 切入主题;(二)动手操作,建立表象;(三)自主探究 深化主题;(四)优 化训练 拓展应用;(五)总结评价 课堂延长。(一)复习
13、旧知,切入主题“同学们,昨天我们已经探究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谁来说一说长方 体有什么特点?正方体有什么特点? ”指名学生回答后,接着问:“长方形的面 积等于什么?正方形的面积等于什么? ”复习旧知,为下面环节做好打算。接着 过渡:在实践活动中我们用硬纸板做了一个长7厘米、宽5厘米、高3厘米的长 方体,请同学们举起来相互看看,说一说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意图:新课标强调,教材必需从属于、服务于学生的须要,我们应当依据学 生已有的生活阅历和实际状况动身,敏捷地处理和运用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合 理的优化整合,使数学真正焕发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同时,激发学生剧烈的求知 欲望,满怀爱好地参加学习。
14、(二)动手操作,建立表象学生说过之后,引导学生在盒子上标出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前面、后 面,并问:这样的长方体纸盒绽开后将得到什么样的图形呢?带着新奇的心,学 生纷纷拿起剪刀,自己动手剪盒子。学生沿着长方体的棱剪开,再展平,看一看 纸盒绽开后的形态。由于剪的方法不同,得出的绽开图形态也不同。在绽开后的 图形中,让学生反复打开、折叠,对比、体会立体图和平面图的联系。接着就问 学生:你发觉绽开后的图形,在长方体中哪些面的面积相等?每个面的长和宽与 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播放课件第2、3、4张。生1:我发觉长方体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生2:我发觉长方体的上面和下面 相等,前后面相等、左右面
15、相等。依据学生回答内容,把长方体的绽开图贴 到黑板上,引导学生把绽开图填上合适的数。意图: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沟通是学生学习 数学的重要方式。”这一环节的设计能对这一理念作出较好的诠释。赐予学生充 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去发觉,解惑,培 育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三)自主探究 深化主题。1、问学生:做这个纸盒至少须要用多少硬纸板?2、要用多少硬纸板实际是求什么呢?就是求长方体的表面积。揭示长方体的 表面积的概念。课件第5张。3、请同学们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关键是要正确找出3组面中每个面的长和 宽。同学们真爱动脑筋,我们计算时可以选择最简便的
16、算法。4、学生动手计算后,请两名学生板书: 生1:因为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 同,可以把长方体6个面分为三组,按组求面积后再求和,所以这个长方体的表 面积是:7X5X2 + 7X3X2 + 5X3X2生2:可以把长方体的上面、前面、右面的积先算出来,再乘以2,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7X5 + 7X3 + 5X3) X2 引导学生说说学生是怎么想的,在这个基础上播放课件演示,归纳长方体表面积 的面积公式。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剪一剪、看一看、算一算、说一说,使学生真正 驾驭新知。5、正方体是特别的长方体,它的表面积应当怎么计算呢?由于上一个环节我 们探究的很透彻,学生在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基础上,小组探
17、讨后,就可以得 出正方体的表面积概念和计算方法。(四)、优化训练 拓展应用1、依据所学学问和学生状况分析,我支配了 5道练习题。第一、二题是求带有图 的长方体的表面积。第三题是给正方体木箱涂油漆。第四题给洗衣机做布罩,第 五题是制造无盖的正方体玻璃鱼缸。意图:这五道练习题是按部就班的,是符合学生认知理论的,有利于学生对学 问的驾驭。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像这种不须要全部算出长方体6个面 的总面积的状况。举例子,如计算游泳池的表面积、粉刷教室墙壁、无盖的玻璃 鱼缸、洗衣机布罩等。提高性的练习旨在唤起学生对已有生活阅历的回忆,懂得 依据实际来解决问题,同时,真实地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数学是有“用” 的。(五)总结评价 课堂延长。今日你有什么收获?对本节课学生进行整体反馈, 了解学生学会了哪些学问,还有哪些学问不会?谈话法更让学生简单亲近。布置 作业以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学问的理解。意图:让学生进行学问的总结,既能梳理所学学问,又可以培育他们的反思 意识和表达实力。另外,简洁明白、书写规范的板书可以让我的教学重点突出,也可以让我的学生对所学学问一目了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