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统计平均数教案小学教育小学学案_小学教育-小学学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三年级下册统计平均数教案小学教育小学学案_小学教育-小学学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统计平均数教案小学教育小学学案_小学教育-小学学案.pdf(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统 计(平均数)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9294 页。教学目标:1.基础性目标: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在操作和思考中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2、发展性目标:(1)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2)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教材分析:教材主要引导学生通过丰富的事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以学生最感兴趣的套圈比赛为题材,创设了“男生套得准
2、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些”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在问题的解决中认识平均数,并学习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学情分析:(1)学生有什么:学生有平均分为基础,知道每份应分得同样多,还知道计算平均分问题的方法是除法,总数除以分的份数得每份的个数。这些都是探索求平均数方法的重要资源;搜集、记录、整理数据的方法,还教学习了条形图和统计表呈现数据的方法。(2)学生缺什么: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和应用。重难点表述:教学重点:平均数的意义、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教学难点:平均数的意义 助学方案:情境导入,组织学生讨论使学生从多种角度用数据描述各组套中的情况,在尝试中促使学生产生求平均数的心理需求;另外通过涂色方块的移多补少,直观
3、揭示平均数的意义,帮组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并理解相应的球平均数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问题 同学们,你们玩过套圈游戏吗?如果每次限套 15 个圈,你能套中几个?(点几名同学回答)他们谁套的准些?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出示条形统计图 男生套圈成绩统计图 女生套圈成绩统计图 (个)1 0 2 3 4 5 6 7 8 9 10 11 吴 燕 刘晓娟 史敏敏 孙 云 沈明芳(个)1 0 2 3 4 5 6 7 8 9 10 11 李小刚 张 明 王 宇 陈晓杰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1)观察条形统计图,你知道了些什么?(2)如果老师颁发奖状,应该奖励给男生还是女生呢?男生:6+
4、9+7+6=28(个)女生:10+4+7+5+4=30(个)思考:把奖状奖励给女生吗?追问:怎样比才公平、合理呢?谈话:只看个别人的成绩或不管人数只看总数都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现在 4 名男生套中 28 个,5 名女生套中 30 个,就根据这些条件,你能想办法知道是男生套的准些还是女生套的准些吗?相机介绍:分别算出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2、提问:男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小组讨论交流:(1)这个“7”表示什么呢?(平均每个男生套中 7 个)(2)男生平均每人套中 7 个,是不是表示每个人都是套中 7 个?(3)不是表示每个人都是套中 7 个,那这个“7”表示什么呢?师:男生平均每人套中 7 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 下册 统计 平均数 教案 小学教育 小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