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河南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3年河南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河南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3年河南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A载体/载重 模范/模式 泥土/拘泥 反省/省亲B扁舟/偏旁 惆怅/绸缪 嘹亮/潦倒 奴婢/裨益C勉强/强迫 曲径/曲解 处理/处境 车轴/压轴D缅怀/腼腆 任务/烹饪顷刻/倾诉 维护/帷幕2(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眷顾 雄纠纠 魂牵梦萦 笑容可掬B缄默 催化剂 赏心悦目 集思广议C荟萃 文绉绉 金碧辉煌 博采众长D肯求 检字法 力挽狂澜 目不暇接3(3分)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依次填人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 建筑不是浮在空中的,它跟一个民族的文化
2、、理念和思维方式紧密相关。“中则正,满则覆”,。,。方方正正的一个房子,故意缺少一角,留出一点缺憾,意思就是不能过满,过满就走向反面了。它的审美趣味在于“整”和“缺”这是中国人的处世之道中国建筑不过分追求完美同样也反映在建筑上。4(8分)古诗文默写。(1)报君黄金台上意,。(李贺雁门太守行)(2),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欧阳修醉翁亭记一文中,写山中早晚不同景色的句子是:“,。”(4)潜心读书有四种境界。“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静下心来,耐住寂寞,此第一境也;“,”(陶渊明饮酒),沉醉其中,乐而忘我,此第二境也;“,”(杜甫望岳),登临顶峰,高屋建瓴,此第三境也;“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人生有限,学海无涯,此第四境也。5(4分)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1)从下面两个故事中选择一个,结合相关情节,写出主人公是如何运用自己的智慧获胜的。斗金角大王、银角大王 三打祝家庄(2)鲁滨逊漂流记也被译为鲁滨逊历险记,你认为哪种翻译更合适?请结合具体情节简述理由。6(9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材料一二十四节气之一谷雨(如图)材料二传说,张仲景告老还乡时正值冬至。 他路过白河岸边,看到风雪里劳作的乡亲们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弟子搭起医棚,盘上大锅,把羊肉和一些祛寒药材放在锅里煮,煮好后再用面皮把它们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耳朵很快就
4、好了。此后,就有了冬至吃饺子的习俗。(1)材料一的图画,介绍了和“谷雨”相关的哪些内容?(2)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的内容。(3)联系两则材料内容,使用关联词语“不仅而且”写一句话,概括二十四节气和大自然、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7(16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放 学 安安上小学了。半年之后,妈妈觉得他可以自己走回家,不必再接了,毕竟只是十五分钟、拐三个弯的路程。 十五分钟过去了,又过了一个十五分钟。妈妈开始不安。 一个小时零十分之后,妈妈拎起汽车钥匙,准备出门找安安。门铃响了,安安进门,看见妈妈生气的面孔,惊讶地问:“怎么啦?”妈妈生气地说:“怎么啦?还问怎么啦!你过来
5、给我坐下!”安安卸下背上的书包,嘟着嘴在妈妈指定的沙发角坐下。他的球鞋一层泥,裤膝上一团灰,指甲里全是黑的。“你到哪里去了?”审问开始。“没有呀。”安安睁大眼睛。“只要十五分钟的路,你走了一小时零十分,你做什么了?”“真的没有呀!”安安渐渐生气起来,声音开始急促,“我跟米夏儿、克利斯、史提方一起走,就这样一路走回家,哪里都没去,什么都没做呀!”他气愤地站了起来。看样子孩子没说谎。“安安,妈妈只是担心,怕你被车子撞了,被坏人拐了,懂吗?”安安点点头:“我知道,可是我真的哪里都没有去。” 以后的日子里,妈妈又紧张过好几次,用电话追踪来追踪去,然后安安又一脸无辜地出现在门口。 妈妈决定亲眼看看孩子怎
6、么走那十五分钟、三个拐弯的路程。 11点半,放学了。孩子们像满天麻雀似的冲出来,叽叽喳喳吵得像一锅滚水。孩子往千百个不同的方向奔跑跳跃,坐在长凳上的妈妈好不容易才盯住了安安,还有安安的“死党”。四个小男生在前头走,妈妈在后头跟着,隔着一段距离。 经过一截短墙,小男生一个接一个爬上去,惊险地走几步,跳下来;再爬上去,惊险地走几步,跳下来11点45分。 经过一个大铁门,里头传出威武的狼狗叫声。米夏儿已经转弯,现在只有三个男生了。三个男生蹑手蹑脚地走向大铁门,一接近铁门,狼狗扑过来,小男生尖叫着撤退,尖叫声中混着刺激的狂喜。狼狗安静下来,小男生又开始蹑手蹑脚地摸向大铁门狂喜尖叫着撤退。妈妈看看手腕,
7、12点整。 克利斯转弯,这已到了板栗街。安安和史提方突然四肢着地,肩并肩,头颅依着头颅在研究地面上的什么东西。他们跪趴在地上,背上突出着正方形的书包,像乌龟背着硬壳。地面上有一只黑色的蚂蚁,蚂蚁正用它的细手细脚,试图将一只死掉的金头绿眼苍蝇拖走。死苍蝇的体积比蚂蚁起码大上20倍。蚂蚁工作得非常辛苦。妈妈很辛苦地等着。12点15分。 史提方转弯。安安踽踽独行,背着他花花绿绿的书包,两只手插在裤袋里,嘴里吹着不成调子的口哨。差不多了吧!妈妈想,再转弯就是咱们的麦河街。安安停下来。他看见了一片美好的远景:一块工地。他奔跑过去。妈妈心一沉。工地上乱七八糟,木板、油漆桶、铁钉、扫把、刷子安安用脚踢来翻去
8、,聚精会神地搜索宝藏。他终于看中了什么一根约两米长的木条。他握住木条中段,继续往前走。12点25分。 在离家还有三个门的地方,安安停在一株大松树下,仰头往上张望。这一回,妈妈知道他在等什么。松树上住着两只红毛松鼠,它们经常在树干上来来去去地追逐。有时候,它们一动也不动的,就贴在那树干上,瞪着晶亮的圆眼看来来往往的路人。现在,两只松鼠就这么定在树干上,安安仰首立在树下,他们彼此用晶亮滚圆的眼睛瞅着对方,安静得好像可以听到彼此的心跳。 在距离放学时间一个小时零五分之后,七岁半的安安抵达了家门口。他把一根两米来长的木条搁在地上,腾出手来按了门铃。(作者:龙应台。有删改)(1)放学回家的路程,妈妈认为
9、只需十五分钟,安安却走了一小时零十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矛盾?(2)第段中哪些语句为后文写安安放学路上的经历做了铺塾?(3)品读第段,从词语运用、修辞方法、细节描写中任选一个方面,结合相关语句进行赏析。(4)全文十多次写表示时间的词句,有什么作用?(5)本文的主旨,有人认为是表现母爱,有人认为是表现童真童趣,有人认为是关注儿童成长。你赞同哪种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探究。8(12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不假思索”的肌肉记忆 我们都知道记忆的功能是由大脑完成的,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当人们需要记忆一些必须由身体参与的技能和运动时,除了通过大脑进行记忆之外,肌肉自身也会自觉启动记忆功能。 肌肉记忆
10、虽然听起来很陌生,但在生活中却相当常见。用筷子、骑自行车、跳舞、做体操、演奏乐器等等,无一不需要肌肉记忆的配合。就拿弹钢琴来说,有时候一首曲子弹到一半,突然想不起后面的谱子了,这时候无论你怎么绞尽脑汁地回忆,都没有任何进展。但是,如果你能从头开始,再弹一遍曲子,很可能到卡壳的地方就自然而然地顺下去了,这就是你身体的肌肉记忆在起作用。 再比如打羽毛球,所有人都可以用大脑记住一系列规则和技巧,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个没有经过训练的普通人可能和林丹打得一样好吗? 林丹之所以成为“超级丹”,不是因为他脑子里羽毛球理论记得比任何人都熟,而是因为他的肌肉在大量的练习中熟记了各种球的应对模式,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
11、自动给出反应。其实不难理解,当外界刺激出现时,如果完全要靠大脑支配身体肌肉,需要的时间较长,而肌肉依靠自身的记忆支配身体就要快得多了。如果你恶作剧突然偷袭一位武木高手,即使这位高手是你的亲人,你也千万不要以为他会对你手下留情,因为身体的反应绝对要快过大脑,当他后悔时,你可能已经被打残了。“不假思索”就是肌肉记忆的真实写照。 事实上,肌肉记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和普通记忆一样,也起源于大脑。当我们的身体学习某种新的技能时,大脑就会激活身体上所有需要配合的运动单元来帮助我们完成一系列的动作。 一旦我们的肌肉纤维从大脑处获得了移动的信号,它们便会开始反馈信息。当我们做出某种动作时,肌肉、
12、肌腱以及关节中的“传感器”便会持续不断地将身体当前的空间位置反馈到我们的中央神经系统当中,以便肌肉得到下一步行动的信息。 这一过程是从大脑到肌肉的一个持续不停的反馈循环,久而久之,我们的大脑会创建一条穿过中央神经系统的路径,从此,肌肉的动作也就不再需要一次次通过大脑的指示,而是可以自动进行了。这些一次次经过的路径也就变成了所谓的肌肉记忆。 从肌肉记忆的原理中我们不难看出,想要构建肌肉记忆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动作重复的数量。在刚开始学习某种技能或运动项目时,我们还是需要通过大脑来控制身体协调的,只有在一次次的大脑和肌肉反馈循环之后,才能构建出便捷的路径,形成肌内记忆。 肌肉记忆有个特点,那就是形成以
13、后便很难忘记了,即使我们很长一段时间不再重复那些动作,肌肉记忆也会潜藏在我们的身体中,一旦需要使用就会被再次激活,其效率远比新学者的效率高得多。比如,专业的运动员即使中断训练长达20年,当其再次重新训练时,所需要的时间也比那些新手要短至少40%。 一般来说,记忆花费的时间长,遗忘所需要的时间也就越长,而肌肉记忆是在长期的重复练习中形成的,因此遗忘得慢也是理所当然喽。(作者:李苗苗。有删改)(1)肌肉记忆为什么可以“不假思索”?(2)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3)下面这段文字介绍了一种利用肌肉记忆原理发明的新技术。如果你想用它为上文锦上添花,你会把它放在文章的开头部分还是结
14、尾部分?为什么? 美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名叫“移动音乐触觉”的技术,你只需要戴上一款特殊的无指手套,把手放在琴键上,这副手套通过蓝牙与台笔记本或是手机连接,科学家设计的计算机程序会将音符转换成震动,并刺激手指移动到正确的位置上敲击琴键。而在这期间,你完全可以背英语单词或者看部新上映的电影。实验证明,这期间背诵单词的效率与正常情况下没有任何区别。(4)你和小明一起去游泳,他虽然学过,但已经好几年没下过水了,有些犹豫。请你结合文章相关内容,鼓励他大胆游泳。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9(10分)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各题。(一)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15、,中无杂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二) 水益涩,曳
16、舟不得进,陆行六七里,止药师寺。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 越信宿,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桑畦麦陇,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相征逐,真行画图中!欲问地所历名,则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 越二岭,首有亭当道,髹书“雪窦山”字。(节选自邓牧雪窦游志)【注】:涩:不通畅。曳:拖,拉。白蛇:喻指清澈而细长的水流。陇:通“垄”。牧竖:牧童。髹(xiu)书:用赤黑色的漆写。(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BC D(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7、(3)语段(一)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4)根据语段(一)(二)的内容,分条概括雪窦与桃花源的相似。10(4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各题。春 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你认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哪个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四、作文(50分)11(50分)任选一题作文。(1)题目:让路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女儿问:“为什么有的西瓜甜,有的西瓜不甜呢?”父亲说:“甜的西瓜是因为被
18、阳光照耀的时间长。那地里的西瓜不是都在接受阳光的照耀吗?”女儿又问。父亲说:“是啊,阳光是公平的,它一视同仁地照耀着所有西瓜。可是有的西瓜怕热,躲在阴影里,不肯接受阳光的照耀。”要求: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2013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2分)(2013河南)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A载体/载重 模范/模式 泥土/拘泥 反省/省亲B扁舟/偏旁 惆怅/绸缪 嘹亮/潦倒 奴婢/裨益C勉强/强迫 曲径/曲解 处理/处境 车轴/压轴D缅怀/腼腆 任务/烹饪
19、顷刻/倾诉 维护/帷幕【分析】本题考查字的读音,汉字当中有很多多音字,要结合平时的课文学习来归类整理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能准确辨析【解答】Azi/zi,m/m,n/n,xng/xng;Bpin/pin,chu/chu,lio/lio,b/b;Cqing/qing,q/q,ch/ch,zhu/zhu;Dmin/min,rn/rn,qng/qng,wi/wi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汉字的字音,汉字中多音字很多,学习中要注意归类区分,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加积累2(2分)(2013河南)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眷顾 雄纠纠 魂牵梦萦 笑容可掬B缄默 催化剂 赏心悦目
20、 集思广议C荟萃 文绉绉 金碧辉煌 博采众长D肯求 检字法 力挽狂澜 目不暇接【分析】本题考查汉字的准确书写,仔细分辨所给选项所提供的所有词语,找出错误字词,用排除法去除错误选项,得出正确答案【解答】A“雄纠纠”应为“雄赳赳”,属于同音字乱用;B“集思广议”应为“集思广益”,属于同音字乱用;C正确;D“肯求”应为“恳求”,属于同音字乱用故选:C【点评】注意不要和同音字与形似字混淆,注意“纠赳、议益、肯恳”的区别和运用3(3分)(2013河南)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依次填人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 建筑不是浮在空中的,它跟一个民族的文化、理念和思维方式紧密相关。“中则正,满则覆”,
21、。,。方方正正的一个房子,故意缺少一角,留出一点缺憾,意思就是不能过满,过满就走向反面了。它的审美趣味在于“整”和“缺”这是中国人的处世之道中国建筑不过分追求完美同样也反映在建筑上。【分析】解答嵌入类语句衔接题首先要结合上下文语境,然后再结合排序的句子之间的内被关系进行排序【解答】通读语段,中的“这”指前面的“中则正,满则覆”,且“中则正,满则覆”和“处世之道”相符合,“同样”表示和并列,中的“中国建筑”紧承中的“建筑”,中的“整”和“缺”和后面的语境相吻合答案:【点评】本题重点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能力以及文段逻辑顺序安排的能力本题的排序主要找出句中前后呼应的一些词语4(8分)(2013河南)
22、古诗文默写。(1)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2)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欧阳修醉翁亭记一文中,写山中早晚不同景色的句子是:“(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4)潜心读书有四种境界。“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静下心来,耐住寂寞,此第一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沉醉其中,乐而忘我,此第二境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登临顶峰,高屋建瓴,此第三境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人生有限,学海无涯,此第四境也。【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认知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河南 中考 语文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