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
《2013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3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3分)有机物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烷是沼气的主要成分,沼气是可再生的生物能源B工业酒精的主要成分是甲醇,甲醇饮后会使人失明,甚至死亡因此,工业酒精是禁止用来配制饮用酒的C乙酸俗称醋酸,是食醋的主要成分,纯乙酸是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且无腐蚀性,可直接食用D合成材料主要包括塑料、橡胶和合成纤维考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醋酸的性质及醋酸的含量测定;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专题:化学与生活
2、分析:用完之后能够再生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不能再生的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甲醇对人体有害;酸、碱一般都有腐蚀性;橡胶包括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解答:解:A、甲烷是沼气的主要成分,沼气可以通过植物秸秆、动物粪便等发酵产生,是可再生的生物能源正确B、工业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其中含有少量的甲醇不正确C、乙酸具有腐蚀性,不可直接食用不正确D、合成材料主要包括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不包括天然橡胶不正确故选:A点评:材料包括天然材料和合成材料,合成材料又包括多种,例如橡胶包括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其中的天然橡胶不属于合成材料,要注意区分2(3分)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CO2
3、+CaCl2+H2O=CaCO3+2HClBNH4HCO3+HCl=NH4Cl+CO2+H2OCFeSO4+Cu=CuSO4+FeDFe+2HNO3=Fe(NO3)2+H2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解答:解:A、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酸性较弱,不能与氯化钙溶液发生反应,故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B、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C、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不能与硫酸亚铁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故该化学方程式错误D、浓硝酸
4、具有强氧化性,能与金属发生反应,但在常温下Fe遇浓硝酸发生钝化,使反应不再反应,故该化学方程式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3(3分)规范、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蒸发食盐水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称量NaOH固体的质量D稀释浓硫酸考点:蒸发与蒸馏操作;称量器-托盘天平;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氧气的化学性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蒸发食盐水应用玻璃棒搅
5、拌进行解答;B、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应该在集气瓶放少量的水或细沙进行解答;C、根据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和吸水性进行解答;D、根据浓硫酸溶于水放出热进行解答解答:解:A、蒸发食盐水应用玻璃棒搅拌,防止液体受热不均匀溅出,故A错误;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应该在集气瓶放少量的水或细沙,防止铁丝燃烧生成的融化物体炸裂集气瓶,故B错误;C、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和吸水性,所以应该放在烧杯中称量,故C错误;D、浓硫酸溶于水放出热,所以应将浓硫酸倒入水中,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D正确故选:D点评:要熟练掌握实验基本操作技能,避免由于错误操作造成误差和危险4(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6、B物质发生三态变化是由于分子从静止状态变为运动状态C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没有关系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增减考点: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化学反应的实质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依据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分析解答;B、依据物态的变化与分子间隔大小的变化分析解答;C、依据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分析解答;D、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量特点分析解答;解答:解:A、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质量与碳原子质量的的比值,所以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B、物质发生三态变化是由于分子之间的间隔大小发
7、生改变的结果;C、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D、由化学反应的实质可知在化学反应的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均没有变化;故选D点评:此题是对原子知识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对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以及原子的结构性质等知识;5(3分)有100g10%的盐酸溶液,要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应采取的方法是()A把溶液的量倒掉一半B溶质的质量增大一倍C将100g10%的盐酸与200g25%的盐酸混合D蒸发掉溶剂的质量是原溶液质量的一半考点: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分析: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分析即可,增大一倍方式可以
8、是蒸发溶剂、也可以是加入溶质或者加入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溶液解答:解:A、溶液具有均一性,把溶液的量倒掉一半,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A错误;B、根据溶质质量分数=100%可知,溶质的质量增大一倍,因溶液的质量也增加,因此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不到一倍,故B错误;C、将100g10%的盐酸与200g25%的盐酸混合,溶质质量分数为100%=20%,故C正确;D、蒸发时先挥发出来的是氯化氢气体,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明确溶剂和溶质的质量变化、熟悉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的基本方法是正确解题的关键6(3分)下表是常见的几种酸、碱、盐在水溶液中解离出来离子的情况,根据表中信息分析,得出的
9、结论正确的是()溶液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Z。xx。k.Com酸来源:学.科.网Z.X.X.K盐碱来源:学。科。网Z。X。X。KHClH2SO4NaClNaHSO4NH4ClNaOHNH3H2O解离出来的离子H+,ClH+,Na+,ClNa+,H+,ClNa+,OH,OHA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H+的物质一定是酸B在水溶液中解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的物质一定是盐C碱溶液中一定存在金属阳离子和OHD盐溶液中一定存在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考点:氧化物、酸、碱和盐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及酸、碱、盐的概念,并结合习题中酸、碱、盐在水溶液中解离出来离子的情况表来分析解
10、答:解:A、表中NaHSO4的物质类别属于盐,在水溶液中解离出来的离子有H+,但不属于酸,故A错误;B、根据盐的概念可知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与表中信息一致,则在水溶液中解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的物质一定是盐,故B正确;C、由表中信息可知在氨水中解离出的离子为NH4+和OH,则碱溶液解离出的离子一定有金属阳离子的说法错误,故C错误;D、在NH4Cl的盐溶液中解离出来的阳离子为NH4+,而不是金属阳离子,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酸、碱、盐概念的理解和辨析,学生应紧密结合表中的信息辨证的来看待问题,注意特殊物质的分析和应用7(3分)下列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所依据的原理
11、正确的是()选项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分离物质的原理A除去粗盐中的泥沙氯化钠和泥沙的溶解性不同B将石油分馏得到石油产品石油中各成分的密度不同C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组成的混合物硝酸钾和氯化钠分解温度不同D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利用氮气和氧气的熔点不同AABBCCDD考点:混合物的分离方法;石油加工的产物专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分析:A、根据氯化钠溶于水而泥沙难溶于水进行解答;B、根据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进行解答;C、根据硝酸钾和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进行解答;D、根据利用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进行解答解答:解:A、氯化钠溶于水而泥沙难溶于水,所以可用过滤的方法除去粗盐中的泥沙,故A正确;B、石油中各成
12、分的沸点不同,所以可将石油分馏得到石油产品,而不是密度,故B错误;C、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所以利用硝酸钾和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来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组成的混合物,故C错误;D、利用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来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物质的性质的不同,掌握基本实验操作方法8(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B金刚石、石墨、C60的物理性质存在很大差异的原因是构成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C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D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考点:原子的定义与
13、构成;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根据原子可以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考虑;B、根据碳单质的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考虑;C、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粒子可能是原子、离子,所以不一定是同种元素的原子;D、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才是单质解答:解:A、原子可以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所以原子不是最小的粒子,故A错;B、金刚石、石墨、C60的物理性质存在很大差异的原因是构成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造成物理性质差别很大,故B正确;C、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粒子可能是原子、离子,例如钠离子与氖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故C错;D、由同种元素组成
14、的纯净物才是单质,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氧气和臭氧,属于混合物,故D错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原子还可以再分,知道单质的定义,熟悉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粒子可能是原子、离子,知道碳单质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不同9(3分)同学们探究金属A,B,C,D的活动性强弱,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将A放入到B的盐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将形状和大小相同的A,B和C分别放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中,A表面无明显现象,C产生气泡的速率比B产生气泡的速率慢;将D放入到B的盐溶液中,D表面有固体析出则金属A,B,C,D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ABCDBDCBACDBCADBC
15、DA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根据能否发生反应,可确定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解答:解:将A放入到B的盐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说明A的金属活动性比B弱,即BA;将形状和大小相同的A,B和C分别放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中,A表面无明显现象,C产生气泡的速率比B产生气泡的速率慢,说明C、B能与稀盐酸反应,且B的金属活动性比C强,A不能与稀盐酸反应,即BCA将D放入到B的盐溶液中,D表面有固体析出,说明D的金属活动性比B强,即DB则A、B、C、D四种金属的活动性
16、由强到弱的顺序是DBCA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金属活动性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应用“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0(3分)如图为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1时,65gA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15gB要从B的溶液中得到B,通常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C除去A中含有少量的B,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D在t2时,将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后,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仍相等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据t1时A的溶解度分析解答;B、据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分析
17、得到其晶体的方法;C、据AB 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情况分析提纯物质的方法;D、据AC的溶解度随的升高的变化及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分析解答解答:解:A、t1时,A的溶解度是30g,即130g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A的质量为30g,所以65gA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15g,正确;B、B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所以要从B的溶液中得到B,通常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正确;C、由图可知:A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B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所以除去A中含有少量的B,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正确;D、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100
18、%;在t2时二者的溶解度相等,所以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等,将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后,A中溶质、溶剂的质量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C析出晶体,溶质的质量分数不相等,所以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相等,AC,故错误;故选D点评:了解溶解度的概念,明确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并能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来分析和解答相关问题,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因素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60分)11(3分)燃料与我们的生活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当今社会,最主要的能源是化石燃料如图表示的是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请写出a,b,c所代表的内容:a温室效应,b酸雨,c余热
19、考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根据化石燃料在燃烧时都会放出大量的废气,并产生大量的固体废渣,这是污染的主要来源进行解答解答:解:化石燃料燃烧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会导致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南北极的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而二氧化硫的排放会形成酸雨;而化工厂以及热电厂的余热会污染水资源,导致水生物死亡故答案为:温室效应;酸雨;余热点评:此题是一道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考查题,主要以基础知识为主,可依据相关的生活与化学知识解决12(9分)AM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是大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黑龙江省 大庆市 中考 化学试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