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电子版(五篇).docx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电子版(五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电子版(五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电子版(五篇) 使学生熟悉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能进展重量单位间的简洁换算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 教学难点: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 教学工具 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以旧引新 1、出示苹果,让学生说一说一个苹果的重量是250( ),一筐苹果的重量是15( )? 2、千克、克是我们以前学过的质量单位,克与千克之间有什么关系呢?(1千克=1000克)。 3、一车苹果的重量是2( ) 导入新课,提醒课题吨的熟悉 二、自主探究讨论问题 1、直观感知,初步熟悉“吨”。
2、 (1)出示教材例题,集装箱,火车车厢,汽油 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 t )作单位。 (2)让学生依据对吨大致的了解及课外资料的补充说说生活中那些物体通常使用“吨”来作单位。 (3)课件展现:卡车、火车车厢、轮船、飞机、鲸鱼、楼房等,用“吨”作单位比拟适宜。 提问:通常以“吨”作单位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 学生分小组观看争论 学生分小组沟通汇报 师生合作得出结论:通常大件物体及较重的物品“吨”来作单位。 目的:用课件出示图片,丰富了感性材料的种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再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得出结论。同时也培育了学生的观看力量。 2、熟悉千克与吨之间的关系 (1)小组
3、同学相互背一背,感受它们的重量。 学生汇自己的体重。 小组同学相互背一背 说说自己的感受。 感受1吨 (2) 课件出示1袋100千克的大米。 提问:需要几个同学才能抬起来?(8个) (课件演示)请同学们观看:有这样的几袋大米?(10袋)提问:1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多少千克?(1000千克)板书: 1000千克。 你是怎样想的?100千克的大米需8个同学抬起来,那1000千克的大米需多少个同学才能抬起来?(80个)。说明1000千克的大米的重量比拟重。 通过小组同学反复掂物体的重量,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亲自经受和体验,感受物体的实际重量。迁移出1吨的重量。 师引导:每袋大米重100千
4、克,10袋大米重1000千克,就是1吨。 即:1吨=1000千克。师补充板书:1吨=1000千克 (3)稳固千克与吨之间的关系。 师生做个猜体重的嬉戏。请同学们猜一猜教师的体重大约有多少千克?(50千克),假如平均每个教师的体重按50千克计算,那有多少个教师的体重合起来是1吨?你是怎样想的? (4)填空练习:三年级同学平均每人体重按25千克计算,40个同学的体重是()千克,是()吨。 三、看书质疑 学生自己看书,标出重点语句和不懂的地方,然后解答。 四、多层练习,稳固深化。 1.说一说,日常生活中什么状况下用吨作单位。 2. 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使每种东西的总重恰好是1吨。 3、想一想,填
5、一填 一条鲸鱼的重量是6000千克,是()吨 一辆卡车载质量5吨,也就是( )千克。 五、合作总结,解决问题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知道了些什么?同学们生活中到处有数学,盼望同学们能够用所学习的学问不断地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数学概念学问课,在概念教学过程中,我运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奇妙的设置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各类情景,让学生在丰富的生活情景中,把握理解“吨”的概念。从而突破这节课的难点。接着我利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帮忙学生进一步稳固了所学的学问。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问来源于生活,还可以应用于生活的乐趣。 板书 吨的熟悉 1 千克 = 1 0 0 0 克 1吨 =
6、 1 0 0 0千克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电子版篇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悉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毫米和厘米的关系,会进展简洁的换算。使学生会用毫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2.使学生经受毫米的含义以及1毫米长度单位观念的形成过程。在实际测量的过程,培育学生的动手操作力量和推理力量。 3.会用毫米作为测量物体长度,从而提高学生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的力量。 4.结合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数学和生活的严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体验1毫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厘米 = 10毫米;会简洁的换算
7、;会用毫米作单位进展测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在二年级我们学习过有关长度单位的学问,要准确地测量物体长度,需要什么工具?(用尺子量) 2.请说一说你是怎样测量物体长度的?(学生汇报: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所量物体的一条边,看这边的另一端指向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读数时要平视。) 3.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并用手比一比有多长?(学生答复) 4.填上适宜的单位(课件演示,指生答复) 5、小组合作学习,估量课本的长、宽、厚。 (1)出例如1情境图,学生仔细观看。教师提出问题。 (2)4人小组合作,分别估量一下数学课本的长、宽、厚。将估量的结果填在记录表的“估量”一栏中。 (3)对
8、估量的结果进展反应。 6.用测量的方法验证估量的结果。 (1)分组测量课本的长、宽和厚。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用自己喜爱的方法表示测量的结果。 7.提问: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该怎么办呢? 8.能不能用学过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来准确地表示书本的厚度?(这时我们就要用到比厘米更小的新的长度单位毫米。)(板书:毫米的熟悉) 【设计意图:借助嬉戏以及学生的生活阅历引出长度单位,帮忙学生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在活动中产生学问上的冲突,为新知的消失做好铺垫】 二、新授学问 1、建立1毫米的概念,熟悉厘米与毫米的关系。 观看自己的直尺,你能发觉什么呢?(同桌沟通) (1)许多个1厘米。(0-1
9、、1-2都是1厘米) (2)除了厘米刻度外,1厘米中间还有更小的格。每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找一找尺子上面的小格。 (3)一个小格一个小格地数(一毫米一毫米地数),10个小格就是1厘米。1厘米中有10个1毫米。(板书: 1厘米=10毫米,25px=10mm)。 (4)考考你:3小格是多少毫米? 7小格是多少毫米?比1厘米多2格,是多长?(1厘米2毫米) (5)填一填:2厘米=( )毫米 5厘米=( )毫米 70毫米=( )厘米 (6)你能测量出书本的厚度是多少毫米?(6个小格,是6毫米) 三、想一想 (1)想一想1毫米是多长?拿出一张光盘,看一看,摸一摸。这张光盘的厚度就大约是1毫米。(小魔
10、术: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光盘,再渐渐把它抽出,拇指和食指之间的缝隙宽度大约1毫米。让学生反复做一做,加深对1毫米的熟悉。)闭眼想象并用手势表示1毫米的长度。猜一猜,几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2)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长度接近1毫米。(电话卡的厚度、学生卡的厚度)【通过屡次的直观操作把抽象的概念详细化、形象化,让概念从实际中来,便于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3)说一说,测量生活中的哪些物品会用到“毫米”作单位?(小的物体) (4)生活中的毫米:1角硬币、1元硬币的厚度大约是2毫米。人的手指甲大约10天长1毫米,脚趾甲大约20天长1毫米。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到处用到毫米。 四、练习 1.在括号里
11、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或数。 一只蚂蚁长约3( )。 一本字典厚70( ),也就是( )厘米。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电子版篇三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感知、了解千米的含义,建立一千米的长度观念。 2、会进展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及简洁的计算。 3、进一步培育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力量。 教学重难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谈话 1、说说我们已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板书:米、分米、厘米、毫米)用你喜爱的方式表示1米、1厘米。再填空。 2、以下测量活动用什么长度单位适宜? (1)测量铅笔的长度。 (2)测量旗杆的高度。 (3)测量课桌的高度。 (4)测量硬币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三年级 上册 数学教案 电子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