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教案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教案5篇.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教案5篇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用约20分钟时间对本节内容进展预习,把握课本根本学问,并能够建构根本学问体系。 2、完本钱节的教材助读中的问题,并用红笔标记出自己不会的问题。 3、预习中要重视对学问的理解、分析、归纳,并留意联系实际。 学习目标: 1、知道自然资源的含义及类别。 2、知道水资源问题的根本状况及产生的缘由。 3、知道土地资源的主要特征,以及耕地削减的主要缘由。 4、知道我国矿产资源问题的主要特征。 教材助读: 1、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在肯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和的总称。 2、根据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将自然资源分为和两
2、大类。 3、的快速增加和的加速增长是导致水资源危机的根本因素。水资源在和上的分布不均,是水资源危机的客观因素。 4、和等,是对水资源及其再生功能造成破坏的主要因素。 5、土地资源问题突出表现在和两方面。、和等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农业进展的主要因素。、 、以及等,使土地资源严峻退化,农业生产空间趋于萎缩。 预习自测: 1.以下有关自然资源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海洋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B.生物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 C.非能源资源都属于非可再生资源D.地下资源都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2.以下选项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自然气B.稻谷C.土地D.液化气 我的怀疑: 探究案 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
3、: 1、结合课本P20页文字,完成课本P21页活动第1题。 2、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主要缘由是什么?如何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并思索课本P22页活动12题。 3、我国土地资源主要存在哪些问题?怎样爱护土地资源? 4、估计到2023年,,我国20种主要矿产有半数以上不能满意建立需求,特殊是一些根底性矿产和大宗支柱型矿产,如石油、铁、铜等,缺口大,供需冲突突出,对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将产生明显的制约作用。 想一想:我们生活中在哪些方面利用了石油、铁、铜等矿产资源,一旦这些资源枯竭,将影响到你生活的哪些方面? 当堂检测: 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缺水的缘由是() A.北方江河径流量年际变化不大 B.北方地区受夏季风
4、影响大,降水少 C.北方地区年降水量较少,属于半潮湿地区 D.北方地区耕地多,水资源少,加剧了缺水现象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大西南的范围、区位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 2、理解交通运输是经济进展的先行官;理解大西南进展交通的主要影响因素。 3、能运用图表资料分析大西南大力进展交通运输的紧迫性,进展交通运输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并由此会分析一个地区经济进展和交通建立的关系。 4、培育学生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 运用图表资料分析大西南进展交通运输的紧迫性和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交通运输是经济进展的“先行
5、官”:交通运输是流通领域中的主要物质生产部门,以及支撑区域经济可持续进展的重要根底设施,在整个国民经济建立中必需先行一步,以适应其他经济部门的进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 交通运输对于沟通各地区联系、保障社会和经济持续进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我国广阔的西部地区交通运输根底仍旧比拟薄弱,如大西南地区是我国腹地宽阔、资源密集、进展潜力的地区,而长期以来经济进展明显滞后,交通不畅是诸多因素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 一、区位条件 1、相对位置 大西南地区包括川、滇、黔、桂、藏三省两区一市。 2、经济地理位置 属于我国边疆区,与越南、老挝、缅甸、尼泊尔、印度等国相邻,毗邻国家经济比拟落后。 为我国内陆
6、腹地,远离我国东部经济兴旺地区,经济落后,开发程度低; 为我国战略大前方,具有国际区位优势; 从进展来看,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进一步深入,该区将面临新的进展契机。 三峡工程的建立、重庆直辖市的成立使得本区区位优势明显增加。 二、自然条件和资源条件 1、自然条件: 地跨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地势起伏大。 受地形地势影响,区内气候多样,差异很大。有亚热带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高山气候等。 区内地壳构造运动活泼,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难频繁。 河流众多,但航运条件差。 2、资源条件 (1)西南地区自然资源潜在价值分析 西南区(不包括西藏)自然资源潜在价值占全国23.3%,人均超过全国19.2%,潜在
7、价值高。其中,农林和矿产资源约各占一半,利于工农业协调进展。 (2)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而且地域组合好。钒、钛、锡储量居世界首位相宜于进展成为钢铁、有色金属、原材料生产基地。 (3)能源资源: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占全国70%;四川自然气储量居全国首位;贵州省是我国南方第一煤炭大省;广西北部湾油气资源前景看好。 (4)农林资源:四川盆地物产富裕,素有“天府之国”的美称;横断山区是我国其次大林区,滇南谷地是我国主要的热带作物基地。本区生物资源和物种资源居全国首位。 三、社会经济条件 1、本区地处西部地带的内陆边疆,又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社会经济根底薄弱。 2、新中国成立后,本区进展变化很
8、大,现已建立起钢铁、有色冶金、能源、化工等重工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区域经济已经形成肯定的根底和规模。 3、本区交通运输已经成为西南地区经济进展的瓶颈,加强交通运输建立是西南地区迫切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四、西南地区经济进展的瓶颈因素及对策 交通运输是制约本区经济进展的主要因素。加强交通建立,缓解交通运输紧急状况,是西南地区迫切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学生阅读最终一自然段,结合现实谈感想。 作业布置: 举例说明西南地区进展交通运输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 争论面对西部大开发这一历史机遇,大西南应怎样抓住机遇,大力进展交通运输业,以促进经济的进展?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教案篇3 【课标要求】 1、以某
9、区域为例,分析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可持续进展的方法和途径。 2、以某农业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的进展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 【教材分析】 在肯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地理条件是区域经济进展的重要根底,以致影响到区域经济的特点、布局和进展方向。本章教材紧紧围绕区域经济进展这一中心,从农业、工业和城市的角度做出了阐述。本节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首先从气候、地形、土壤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方向介绍了东北地区农业进展的地理条件,然后从因地制宜进展农业的角度指出了该区农业的布局特点,着重介绍了商品粮基地农业生产的突出特点,最终从水土流失、黑土退化、
10、土地沙化、盐碱化和草场退化、自然灾难频繁和环境污染等方面提醒了农业进展存在的问题,并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角度指出了该区域农业进展的方向。 其中,区域农业进展条件及进展方向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学习本节内容应抓住:区域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打算区域进展特点区域进展方向这一主线。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初步了解,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进展应当综合考虑哪些因素。 2.通过阅读地形和气温、降水分布图,了解东北地区农业进展的利弊因素。 3.通过比照和分析,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并深入探讨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立的特色。 4.结合详细进展模式,分析东北不同区域农业进展的方向。 过程与
11、方法 1、能够通过网络、报刊、杂志等各种媒体收集地理信息及从现实生活中猎取地理信息,如结合本地的农业、进展条件,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理论和方法对本地区的农业地理信息进展梳理、分析、解释,得出本地区的农业进展特点、进展中存在问题,及今后进展的方向。 2、关注中心的农业政策和经济进展的策略调整,了解全国农业进展的主要方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2、增加对资源、环境的爱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进展观念,增加关怀和爱惜 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 1.东北地区农业进展的利弊因素 2.东北地区
12、农业布局特点,深入探讨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立的特色。 3.分析东北不同区域农业进展的方向。 【教学难点】 1.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进展应当综合考虑哪些因素。 2.东北地区农业进展的利弊因素 【教学方法】比拟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等 【教具预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3课时 一、进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 1.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区位、市场等各种因素确定区域农业的大方向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条件,适合进展不同的农业。同一区域的自然条件往往适合进展多种农业,所以还要依据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市场需求,进展本区域有生产优势的农业。 2.依据区域内部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13、。 一个区域在确定农业进展方向的前提下,再依据区域内部的地理分异特点,因地制宜调整农业构造,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布局,使区域的农业进展与区域内特定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具有特色的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系统,实现区域内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如: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东北地区。 该区自然地域完整,农业生态类型多样,生产部门齐全 二、地理条件 1.范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2.地位: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 3.地理条件分析 气候条件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 气候条件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等
14、。 东北大局部地区属于温带潮湿、半潮湿季风气候区。雨热同季。热量和水分条件根本上可满意一年一熟作物的需求,但是农作物生长简单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 思索:1.东北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市场欢送,这与气候条件有什么关系? 点拨东北地区光照充分,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期长,因此品质上乘,再加之气候严寒,农作物病虫害少,几乎不需要施用农药,自然具有绿色大米优势。 2.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季节性强的特点,为农村的综合进展供应了什么有利条件? 点拨有利于农忙季节时,集中人力物力投入农业生产;在农闲时,进展副业,增加农业收入,还进展农田根本建立和水利建立等。 3.与我国主要农业地区相比,热量条件是东北地区的劣势,但是
15、也可以认为热量条件是东北地区的优势。试分别举例说明。由此,你得到什么启发? 点拨劣势主要表现为很多对热量要求较高的作物品种不能种植,仅能种植一些热量要求不高的如春小麦、甜菜、大豆等作物,并且只能做到一年一熟;长冬无法放牧,还要解决 好牲畜的防寒问题,但冬季长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存,故东北的土壤较肥沃;同时冬季的积雪在春季溶化,缓解春旱现象,还可以改善土壤墒情。 地形、土壤条件 地形条件往往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的类型。 一般来说,平原地区相宜进展种植业,而山地丘陵地区相宜进展林牧业。 西部高原地势平坦,降水较多,是优质草原牧场 中部和东北部平原宽阔,面积占全国平原总面积的1/3 四周山地围绕,森林资
16、源丰富,木材蓄积量占全国总量的31%。 土壤肥沃广泛分布黑土、黑钙土,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 社会、经济条件 工业特殊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如亚麻纺织、毛纺织、乳品加工等对原料的需求,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进展 东北地区交通兴旺,对外联系便利;农产品、农业种植技术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为拉动本区进展外向型农业供应了重要机遇。 人口密度小,人均耕地多。利于农业经营规模化,且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进展。 活动:搜集相关资料,分析以下地区(任选一两个)进展特色农业的地理条件。 1、珠江三角洲大力进展出口创汇农业 点拨:珠江三角洲大力进展出口创汇农业的有利条件有:接近港、澳、台地区,
17、港口、铁路和航空等交通兴旺,自然条件优越,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 2、x疆南部(南疆)已建立成为我国的棉花生产基地 点拨:南疆光照充分,土地资源宽阔,山麓地带有高山冰雪融水可供浇灌,当地种植长绒棉历史悠久,市场对长绒棉需求大。 3、海南岛成为我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 点拨:海南岛地处热带,热量和降水条件可满意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市场尤其是国内市场对橡胶等热带作物的需求量大。 4、云南省昆明四周重点进展花卉种植业农业布局特点 点拨:昆明四季如春,气候条件相宜进展多种花卉品种,昆明等国内市场对花卉的需求量大。 二、进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综合考虑区域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确定区域农业进展方向依据区域内部
18、差异,合理布局农业部门。 1.综合考虑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确定区域农业的大方向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条件,适合进展不同的农业。同一区域的自然条件往往适合进展多种农业,所以还要依据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市场需求,进展本区域有生产优势的农业。 2.依据区域内部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一个区域在确定农业进展方向的前提下,再依据区域内部的地理分异特点,因地制宜调整农业构造,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布局,使区域的农业进展与区域内特定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具有特色的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系统,实现区域内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教案篇4 【课标要求】 1、结合实
19、例,了解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难监测中的应用。 2、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3、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治理中的功能。 4、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 【教材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展,RS、GPS、GIS等地理信息技术的群众化应用已成为趋势,也给地理学科进展带来了一次好的机遇,同时也是高考的必考点,因此应当高度重视该节内容。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了解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以及数字地球的含义。 2、举例说明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讨论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运用资料分析问题和图表比照方法。 2、尝试小组合作进展资料、图
20、像查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育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进展探究的兴趣。 2、培育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 3、进展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以增加学生的民族骄傲感。 【教学重点】 1、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以及数字地球的含义。 2、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讨论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1、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以及数字地球的含义。 2、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讨论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比拟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 【教具预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新课引入)在区域的讨论中不仅有定性的
21、讨论方法,还有定量的讨论方法,其中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进展的讨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日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地理信息技术的学问及其在区域地理环境讨论中的应用。 【板书】一、地理信息技术 1.概念:指猎取、治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 2.主要包括: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 3.应用广泛应用于区域地理环境讨论 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难防备监测、国土资源治理、国土开发规划 GPS汽车导航、空间信息网站、城市多媒体地理信息系统等。猎取治理分析应用RSGPSGIS区域地理 自然灾难防备检测国土开发规划 【板书】二、遥感(RS) 1.概念:在航空
22、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如人造卫星)上利用肯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展远距离的感知。 2.遥感的关键装置传感器 作用:传感器在航空或航天器上承受地面物体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信息,并以图像胶片或数据磁带记录下来,传送到地面接收站。 工作原理:地面物体的种类、性质、环境条件的不同,其反射和辐射的电磁波也各不一样。 3.遥感技术的主要环节和功能 4、特点(优点): 精度高、质量高、效率高,且节约人力、财力。 (讲解)在区域地理讨论中,遥感已成为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传统的工作方法常常是从点、线实地观测入手,渐渐过渡到面上的分析讨论。运用遥感技术,则可以首先从面上的区域分析讨论入手,然后有重点地选
23、择若干点、线进展野外验证和检查。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讨论工作的精度和质量,而且节约人力、财力,提高效率。 遥感信息作为重要的信息源,为区域地理环境讨论从定性到定量、从静态到动态、从过程到模式的转化和进展,供应了条件。 (讲解)区域地理环境讨论的前提是猎取地理信息。例如,将屡次或逐月、逐年的遥感影像图叠加,就可反映城市的扩张、海岸的侵蚀、湖泊的消长,等等。 5、应用范围: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难防备监测等领域。 (讲解)在区域地理环境讨论中,遥感广泛应用于资源凋查、环境监测、自然灾难防备监测等领域。遥感技术的应用范围很广。 案例介绍: 1998年洞庭湖及荆江地区飞机、卫星遥感影像对洪水监测 1
24、998年夏秋,长江流域发生了罕见的大洪水,中科院遥感所等科研部门,利用飞机遥感监测和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对洞庭湖及荆江地区洪灾状况进展监测,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了较全面的资料,给抗洪决策供应了科学依据,为夺取抗洪斗争立了大功。 区域地理环境讨论的前提是猎取地理信息。例如,将屡次或逐月、逐年的遥感影像图叠加,就可反映城市的扩张、海岸的侵蚀、湖泊的消长,等等。在区域地理环境讨论中,遥感广泛应用于资源凋查、环境监测、自然灾难防备监测等领域。 遥感技术的应用范围很广。除了以上介绍的森林火灾、洪水监测外,还广泛应用于农业、地质、海洋讨论、环境监测等很多方面。而且我国的遥感技术也已经在世界上具地位。 阅读遥感
25、在农业方面的应用通过这个材料,使学生了解如下问题: 1.遥感在农业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上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病虫害和农业生态环境调查及监测,以及农作物长势监测和估产等方面。 2.遥感在土地资源与土壤调查中应用广泛。 3.作物估产是表达遥感在农业方面综合应用的例证。 思索 1.从监测的范围、速度,人力和财力的投入等方面看,遥感具有哪些特点?点拨:范围更广、速度更快、需要人力更少、财力投入少。 2.有人说:遥感是人的视力的延长。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教案篇5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了解天体的主要类型和天体系统的层次,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 2.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一般又特别的
26、行星,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缘由。 3.培育用比拟分析的方法解决有关地理问题的力量。 过程与方法 1.分析图片,形成宇宙物质性的观念,形成天体系统各层次的感性熟悉。 2.利用图表分析法和比拟法自主探究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一般性和特别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帮忙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确定的理由:是核心学问,是说明地球宇宙环境的根底。 2.特别的行星的特别之处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确定的理由:是地球特别性的详细表达,地球有了生命和人类才有可能探讨地球的宇宙环境以及四大圈层环境的进展规律。 教学难点: 1.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确定理由:学生易于从自
27、然常识角度熟悉地球上为什么有生命,而难以从地球的宇宙环境探究地球为什么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 教学过程 一、人类目前观测到的宇宙 一)地心说日心说星系说目前观测到的宇宙 (叙述)从古代以托勒密为代表提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到16世纪哥白尼提出的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实际上把宇宙看成是太阳系;再到18世纪天文学家引进“星系”作为宇宙的代名词;再到人类目前观测到的宇宙。我们对宇宙熟悉不断深入。 二)现在人类熟悉的宇宙 1、宇宙是形态多种多样的物质世界 天体类型: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体、彗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建议)教师结合课本图1.1分别介绍星云、行星、流星、彗星等天体的定义以及蟹状星云、土
28、星、狮子座流星雨、哈雷彗星的突出特征。对彗星在运行轨道上不同位置彗尾的长短、方向的变化规律及形成缘由可作适当补充。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就形成了天体系统。 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建议)教师画出天体系统层次表并结合按天体系统层次挨次分别介绍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总星系。 3、宇宙的演化过程 各种天体不是同时形成,各有其发生、进展、衰亡的历史。而整体的宇宙则经受温度从高到低,物质密度从密到稀的演化过程。 二、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一般行星(参阅教材第3页表1.1) 附表1九大行星的数据分析表 行星分类成员质量体积平均密度公转周期自转周期 类地行星
29、 巨行星 远日行星 附表2地球各项指标在类地行星及九大行星中排位 地球质量体积平均密度公转周期自转周期 在类地行星中排 在九大行星中排 二)地球又是一个适于生物生成和繁衍的行星 1、地球所处的光照条件始终比拟稳定。 从太阳系的诞生到地球上有生命的痕迹,中间经受了漫长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太阳没有明显的变化,地球所处的光照条件始终比拟稳定,生命从低级向高级的演化没有中断。 2、地球处于一种比拟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地球四周的大、小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和共面性,这样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3、地球自身具备有生物生成所需的温度、大气、水等条件。 平均温度15c:地球与太阳距离太近,温度就过高,则热扰动太强,原子不能结合在一起,也就不行能形成分子,更不用说生命物质。地球与太阳距离太远,温度过低,分子将牢牢结合在一起,以固态和晶体存在,生物也无法生存。 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其引力可保存大气,形成大气层。经过漫长的过程,演化成以氮和氧为主的大气成分。 大量的液态水:地球内部温度上升使结晶水汽化;地表温度渐渐下降,在地面低洼处形成了原始的大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