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测量平均速度》教案3篇.docx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测量平均速度》教案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测量平均速度》教案3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测量平均速度教案3篇 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技能 1、学会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 2、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二、过程与方法 1、把握使用物理仪器停表和刻度尺的根本技能。 2、体会设计试验、试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试验结果的总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试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育学生仔细认真的科学态度,正确、实事求是测量和记录数据的良好作风。 2、逐步培育学生学会写简洁的试验报告。 教学重点:会用停表和刻度尺测量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 教学难点:记时,绘制表格。 课前预备:秒表、小红旗、口哨、长卷尺。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找一些
2、跑步等裁判计时的照片或者描述一些竞赛时计时的状况。同学们,想知道一个物体的平均速度,我们需要知道什么?需要什么工具来帮忙我们? 依据公式我们需要知道的物理量是物体运动过程中走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路程可以用尺子测量,时间可以用表来测量。今日我们就用表和尺子来亲自动手测量平均速度。 二、新课学习 (一)钟表 在物理试验中,我们一般用停表、光电计时器来计时。机械停表可以读到0.1s,而更高级的电子系统可以读到0.001S了,甚至1.010-6S或更小。 观看停表,各指针在转动时,每个刻度代表多少分钟?多少秒?设想一下,测量你正常行走的平均速度,需要测量哪些量?只要测量通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然后利
3、用公式计算出即可 (二)分组试验 本次试验是学生在操场上以小组合作的行驶完成的,所以要提高效率,之前需要教师赐予学生足够的指导,使学生了解试验过程,明的确验目的,正确操作仪器,留意试验纪律,上好本节课。 1、明的确验内容和目的,知道自己的责任。 2、严格根据教师安排的程序进展试验。 3、试验中要严厉仔细,操作仪器要精确,记录数据要讲究实事求是。 4、要仔细遵守试验纪律,留意爱惜仪器。 5、每组安排好先后挨次,有条理地进展,避开挣抢、动手力量强、细心、态度积极的学生和情愿被动承受的学生相互组合成组,合理搭配。 试验步骤: 1、分组:每组至少6人或依据实际人数调整,不少于6人。 2、测距离:指导学
4、生量出30m的路程,每隔10m做一记号,并站上一位记时员。 3、指导每组选出一名发令员,一名被测选手,一人负责记录。 4、一人测量完毕,按挨次轮换角色,被测同学也可竞走或跑步。 5、指导学生设计数据表格,计算出平均速度。 6、让学生设计试验方案并实际测量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记录相应数据,教师进展指导。测量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距离可以远一点,教师可以依据操场的大小或实际状况进展确定。 (三)小结 我们今日测量了人行走或跑步或者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主要是把路程和时间测量出来就可以了。假如我们要测量其他物体如火车、汽车的平均速度,你会设计试验方案吗?其实是一样的,只要能够测量出路程和运动时间就可以利用
5、公事了。 在试验过程中,每个小组成员的合作与协调也是试验胜利的重要缘由,只有好的试验方案协作默契的协调,客观的记录才能得到科学合理的试验结果。 教师点评一些同学或小组的表现,指出高效和低效的缘由,养成良好的试验习惯。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测量平均速度教案2 教学目标 1.了解声音的特性。知道声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知道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知道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2.通过试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讨论物理问题的方法:掌握变量法和转换法。 3.通过身边丰富多彩的发声现象,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用刻度尺和秒表测平均速度、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教学难
6、点:组织实施教学目标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教师演示让小车从斜面顶端滑究竟端,学生观看,教师提出问题: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做的是什么运动?在物理学中,用什么描述变速运动物体的快慢程度?如何计算一个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运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学生正确答复后,教师引出课题,这节课我们测量物体运动时的平均速度。 问题导入 小明放学回家骑车行驶在斜坡上,感觉车越往下运动速度越快。小明想:车在斜坡上向下运动的速度毕竟有没有变化呢?能否设计一个类似试验来讨论呢? 推动新课 一、试验预备 学生自学要求学生阅读课本第23页内容,然后教师要求学生明确该试验目的、试验原理、试验器材。 沟通总结:本节试
7、验目的是练习用刻度尺和秒表测量变速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试验依据的原理是t=,需要测量的是运动小车通过的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主要有以下试验器材: 使用刻度尺前要观看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要“放好”“读对”“记全”。 使用停表前应观看秒表的分度值、量程和零刻线。使用秒表的方法:第一次按动启动,长短指针开头转动;其次次按动暂停,长短指针临时停顿转动;第三次按动回零,长短指针快速回到零点。 活动带着学生练习用停表计时,教师将一小车放于斜面顶端,将金属片置于斜面底端,并开头数数:“5、4、3、2、1、0”;读到“0”时释放小车,学生快速启动停表计时,当听到小车撞击金属片的声音
8、时,学生马上按下停表。几位学生报数后,教师订正可能消失的错误。 二、学生分组试验 要求强调要求按图组装器材,留意斜坡坡度较小,小车运动究竟端所用的时间较长,越易计时。 分组试验根据以下步骤进展: 1.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1,把s1和后面测得的.数据填入下表中。 2.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 3.依据测得的s1、t1,利用公式v1=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 4.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2。 5.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测量平均速度 人教版八 年级 物理 上册 测量 平均速度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