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章节单元测试题-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docx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章节单元测试题-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章节单元测试题-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期末物理试卷 1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4 分12 分2023 秋苏州期末以下估测值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正常人脉搏跳动的频率为 90 次/秒 B适合人们洗澡的热水温度约为70C一元硬币的面积约为 4.5 mm2 D教室门的高度约为 2m【考点】61:时间的估测;13:温度;63:长度的估测【专题】32 :定量思想;4H :估算法;5A2: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此题考察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生疏,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解答】解:A、人正常状况下心脏接近 1s 跳动 1 次,频率在 1Hz 左右,故A 不符合实际;B、人体正常体温在 37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当
2、略高于体温,在 40左右,不行能到达 70, 故 B 不符合实际;C、一元硬币的半径在 10mm 左右,面积在 S=r2=3.1410mm2=314mm2 左右,故 C 不符合实际;D、中学生的身高在165cm 左右,教室门的高度比中学生身高大一些,在200cm=2m 左右,故D 符合实际应选 D【点评】对于生活中数据的估测,应从实际的角度动身进展推断,也可从自己的角度动身推断,如自己的身高、自己的体重、自己正常时的体温及正常行走的速度等方面来与题目中的数据比较,只 要相差不大,即该数据就是合理的22 分2023潍坊为提高全体市民的防空安全意识,我市每年都要进展防空警报演练为了使警报声传的更远
3、,应当提高警报声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考点】9F:响度【专题】511:声现象【分析】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它与物体振幅有关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距离发声体越远,响度越小依据这个内容,对此题进展分析【解答】解:由于一样响度的声音,距离越远,听到的声音的响度越小,说明响度与离声源距离有关例如:当我们听不清某个人说话的声音时,总是强调对方要“大点声”,就是要求对方说话时响 度大;同理,为了使警报声传的更远,应当提高警报声的响度故ACD 不符合题意应选B【点评】此题考察学生对声音响度学问的了解,并要把握与响度有关的因素32 分2023 秋苏州期末人耳能感受到的声音的频
4、率范围是2020230Hz人耳无法听到超声波和次声波,缘由是A. 超声波的频率小于 20 Hz,次声波的频率大于 20 000 HzB. 超声波的频率大于 20 000 Hz,次声波的频率小于 20 Hz C超声波的频率和次声波的频率都大于20 000 Hz D超声波的频率和次声波的频率都小于20 Hz【考点】9E:超声波与次声波【专题】12 :应用题;511:声现象【分析】人耳听不到超声和次声,超声是指高于20230Hz 的声音,次声是指低于 20Hz 的声音依据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定义进展分析推断即可【解答】解:由于超声波的频率大于20230 Hz,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 Hz,而人耳的听觉范围
5、是在20Hz 到 20230Hz之间的声音所以,人耳听不到超声波和次声波应选B【点评】此题考察学生对超声和次声定义的把握状况这局部内容需要多背多记42 分2023呼和浩特当温度发生变化时,物质的状态通常会发生变化以下现象中物态变化推断正确的选项是A初秋的早晨,草叶上消灭的晶莹剔透的露珠属于熔化现象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是液化现象 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是汽化现象 D初冬树上的霜是凝固现象【考点】1M:液化及液化现象;1H: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1R:生活中的凝华现象【专题】522: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1在确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
6、化;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解答】解:A、初秋的早晨,草叶上消灭的晶莹剔透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故 A 错误;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是水变成水蒸气发生了汽化现象;故B 错误;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是酒精变成酒精蒸气发生了汽化现象;故C 正确;D、初冬树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树木发生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凝华现象;故 D 错误; 应选 C【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 另
7、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状况也要有清楚的生疏52 分2023宿迁如图是宿迁地区某每天气预报的信息图片,关于图片中信息的解释正确的选项是A预报的最低气温读作“摄氏零下 1 度” B全天气温不会高于 2 C雪的形成过程中会放出热量 D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考点】13:温度;1M:液化及液化现象;1R:生活中的凝华现象【专题】522: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常用温度的计量单位是,读作“摄氏度”;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都需要放出热量;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解答】解:A、预报的最低气温是1,读作负 1 摄氏度或零下 1 摄氏度此选项错误; B、全天
8、最高气温是 3此选项错误;C、雪是云层中的水蒸气凝华或水滴凝固形成的冰晶,形成过程会放出热量此选项正确; D、雨是云层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此选项错误应选 C【点评】这是一道根底题,要求会读温度,知道雨、雪形成的缘由及吸放热状况62 分2023威海荣成烟墩角鹅湖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上万只天鹅每年冬季成群结队悄然降落,栖息越冬,这期间有大批的摄影爱好者云集于此,如图是一名摄影爱好者所拍的照片,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天鹅在水中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 B天鹅在水中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C当觉察天鹅没有全部进入照相机取景框内时,摄影者应远离天鹅并将镜头后缩D当觉察天鹅没有全部进入照相机取景框内
9、时,摄影者应靠近天鹅并将镜头前伸【考点】B8: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514:透镜及其应用【分析】1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平面镜成像特点;正立等大的虚像2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照相机照相时底片上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倒立的,缩小的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解答】解:1天鹅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等大的虚像,故AB 错误;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因此当觉察天鹅没有全部进入照相机取景框内时,即底片上的像变小些,摄影者应远离天鹅并将镜头后缩,故C 正确、D 错误应选 C【点评】此题涉及到光的反射,凸透镜成像规律等学问点,此题与实际生活联系亲热,表达了学以致用的思想72
10、 分泸州玻璃的折射率大于空气的折射率,当一束激光AO 由空气斜射入平行玻璃砖的上外表,经两次折射后从玻璃砖的下外表射出,以下所作的四个折射光路图中,可能正确的选项是ABCD【考点】AN:作光的折射光路图【专题】5A1:图像综合题【分析】光由空气通过玻璃砖要发生两次折射,第一次由空气斜射进入玻璃砖,其次次由玻璃砖斜射再进入空气,两次均符合折射定律【解答】解: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依据光的折射规律可知,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更靠近法线;当光线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要远离法线选项 ACD 错误应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察折射定律:折射光线
11、、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它透亮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由水中或其 它透亮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82 分2023呼和浩特小明同学骑自行车沿华大街自西向东运动,看到两面的高楼不断向西运动能正确说明高楼向西运动,是以下面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的 A小明同学的自行车 B对面驶来的公共汽车C华大街 D天上飞过的小鸟【考点】52:参照物及其选择【专题】571:长度、时间、速度【分析】争论物体的运动状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争论对象的运动状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解答
12、】解:A、以小明同学的自行车为参照物,路两面的高楼与自行车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路两面的高楼是向西运动的,故A 正确;B、对面驶来的公共汽车是向西运动的,以公共汽车为参照物,路两面的高楼与公共汽车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路两面的高楼是向东运动的,故B 错误;C、以华大街为参照物,路两面的高楼和华大街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路两面的高楼是静止的, 故 C 错误;D、以天上飞过的小鸟为参照物,路两面的高楼和天上飞过的小鸟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由于天上飞过的小鸟的方向不确定,所以路两面的高楼运动的方向是不确定的,故D 错误应选:A【点评】依据物体的运动状态推断谁是参照物时,关键是看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有没有位置的变化92
13、 分2023 六盘水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动身,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以下图,以下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ABCD【考点】68:速度与物体运动【专题】4B :图析法;571:长度、时间、速度【分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和时间的图象就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由此可知 A 和B 都是错误的;由题干中的图可知:甲和乙同时同向运动,一样的时间内,乙运动的路程长,乙的运动速度就大; 我们可以在C 和 D 的图象中,找出一样的时间,看谁运动的路程长,从而得出甲和乙的正确图象【解答】解:由题干中的图象可知:乙比甲运动的速度大A、图象表示,随着时间的增长,运动的路程是不变的,
14、表示甲乙是静止的,故A 错误; B、图象表示,随着时间的增长,运动的路程是不变的,表示甲乙是静止的,故B 错误;C、在横轴上找一点,表示时间相等;做纵轴的平行线,可以觉察乙的运动路程长,说明白乙运动快,故C 正确;D、运用上面的方法,可以觉察:在一样的时间内,甲的运动路程长,速度大,故D 错误 应选 C【点评】此题考察的是我们对于图象的分析力气,尤其是路程与时间图象中物体速度的推断,这是一个难点,需要突破102 分德阳如以下图是两个并排而且深度一样的水池,一个装水,另一个未装水在两池的中心各直立着一只长度一样且比池深略高的标杆当阳光斜照时就会在池底形成杆的影子,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未装
15、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 B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C装水的池中标杆没有影子D两池中标杆影子长度一样【考点】A2: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AM: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专题】512: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513: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如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等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光从一种透亮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亮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转变,并且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 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解答】解:没有装水的状况下,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在杆的左面会形成杆的影子;对于装水的状况来说,从杆的顶端射来的光线到达水面处会发生折射,在水中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16、即折射光线比沿直线传播的状况更靠近杆,因此此时影子的长度会变小应选 A【点评】光从一种透亮介质中斜射向另一种透亮介质时,其传播方向会发生转变,这就是光的折射; 在发生光的折射时,一般是在光速大的介质中的角大112 分2023漳州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如图可快速登录网页,访问网络数据,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 A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 B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以内 C二维码是光源 D二维码中黑色局部反射光,白色局部吸取光【考点】B8:凸透镜成像的应用;A1:光源【专题】514:透镜及其应用【分析】凸透镜成像时,物距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 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解答】解:A、摄像头相当于
17、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故A 正确;B、照相机是利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的规律制成的,因此,“扫入”二维码时镜头和二维码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故B 错误;C、二维码本身不发光,不是光源,故C 错误;D、当扫描黑白相间的条纹时,黑色条纹吸取全部光线,故黑色条纹不反射色光,而白色条纹能够反射全部色光故D 错误;应选 A【点评】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 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应用是测焦距;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是投影仪;u=f,不成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是放大镜122 分2023河南如以下图是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示意图以下说法
18、正确的选项是A甲是远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B甲是远视眼,晶状体折光力气较弱C乙是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矫正D乙是近视眼,晶状体折光力气较弱【考点】BA: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方法;BB: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方法【专题】34 :比较思想;514:透镜及其应用【分析】1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太强,使远处物体射来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由此可以确定哪一个图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状况近视眼佩戴凹透镜进展矫正2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会聚力气较弱,看近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远视眼佩戴凸透镜进展矫正【解答】解:甲图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是晶状体折光力气太弱,所以甲图表示了远视眼的成像状况
19、; 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的会聚点前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会聚一下,因此 带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来矫正乙图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是晶状体折光力气太强,所以乙图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状况; 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的会聚点后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发散一下,因此 带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综上所述,只有选项B 说法是正确的 应选B【点评】图示来源于课本,分别表示了远视眼和近视眼的成因的光路图明确近视眼与远视眼的成因是解决此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8 分133 分2023 江西如以下图,甲图说明发声的物体在 振动 ;乙图中的游泳者在水
20、下能听到岸上的音乐声,说明声音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也能在 水 中传播;丙图中小白兔能区分出叫门的不是外婆,是依据声音的 音色 来推断的【考点】9I: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分析】解决此题要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乐音的特性去分析解释【解答】解: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所以甲图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乙图中的游泳者在水下能听到岸上的音乐声,说明声音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也能在水中传播; 丙图中小白兔能区分出叫门的不是外婆,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来推断的;故答案为:振动;水;音色【点评】此题型是考察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区分乐音的特性问题143 分2023 秋吴中区期末如以下图,用 A、B 两刻度尺测一木块的边长
21、,就工具的分度值而言, B 刻度尺填字母周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 B 刻度尺填字母不正确使用方法正确的刻度尺所测木块的边长为 3.0 cm【考点】64:长度的测量【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越小,测量越准确,正确放置的关键是做到: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需放正重合,不能歪斜;尺的刻面必需紧贴被测对象【解答】解:A 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cm,B 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mm,所以相对而言,B 刻度尺相对准确些,放置的关键要做到: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需放正重合,B 放的不正确,读数时需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即为 3.0cm;故答案为:B;B;3.0cm【点评】正确观看的关键是视线在终端刻度线的正前方,视线与刻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八 年级 物理 上册 章节 单元测试 期末 试卷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