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范文7篇.docx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范文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范文7篇.docx(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范文7篇 素养教育目标: (一)学问教学点 1初步理解笔算减法中验算的算理。 2把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展计算。 (二)力量训练点 1培育学生口语表达力量和有序思维力量。 2通过计算提高计算力量。 (三)德育渗透点 培育学生仔细计算和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教学要求: 使学生熟悉到验算的重要性,学会用加法验算减法,培育仔细计算和验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熟悉到验算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学会用加法验算减法,培育仔细计算和验算的好习惯。 教学步骤: 一、复习 1把下面减法算式改写成加法算式。 (1)153 = 8( )+( )= ( ) (2)4230=12( )
2、+( )= ( ) 2按课本上面:“假如把例3里的差和减数加起来,结果怎样?算算看。” 用竖式计算:1230425 805 + 425 指定二名同学板演,其余同学在下面列式计算。 做后,引导学生观看两道复习题,并说说加法和减法算式中各局部数之间的关系,由此导入新课。 二、新授 1教师将上述两题竖式中一样局部用线连起来如下: 在学生观看、争论的根底上,得出如下结论:“差和减数相加,结果等于被减数。” 我们用“差和减数相加的方法,可以验算减法。” 教师说明:为了保证计算的正确,不仅要把握计算法则,仔细计算,还要学会验算方法,养成验算的习惯。 教师板书课题:减法的验算。 2教学例4。 (1)出示:4
3、736 826 = 指名用竖式演算,然后用差和减数相加的方法验算。全班学生计算并验算。 (2)利用学生的板演,指名讲计算过程。(数位要对齐,从低位减起,百位不够减,从千位退1作10,百位17减8得9,千位剩3。) (3)正验算是否正确,看差与减数相加是否等于被减数。 教师还要指出:假如题目没要求验算,为了简便,也可以不另写验算的竖式,就用原来的竖式验算。验算时也是把差和减数加起来看得数是否等于被减数。 可以让学生看看原来的竖式,从下往上,由学生口述:个位0加6得6,十位1加2得3,百位9加8得17,千位是进上的1加3得4。 板书如下: 3小结:用差和减数相加的方法可以验算减法。 三、稳固练习
4、指导学生阅读课本,齐读验算的方法。 做课本 “做一做”和习题第1 3题。 四、课堂练习 练习二十五第5 7题。 五、课后练习 练习二十五第8、9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教材P2829页例1及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七的第13小题。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联系生活中的详细物体,通过观看和动手操作,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熟悉轴对称图形的一些根本特征,并初步知道对称轴。 2、过程与方法:能依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在一组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熟悉、制作和观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5、 教学重点: 熟悉轴对称图形的根本特征,精确推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 能够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方法: 观看、争论法。 教学预备: 多媒体课件、白纸、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同学们,生活中有许多好玩的现象,只要你有一双擅长发觉的眼睛,就能发觉很多的学问。请同学们认真观看P28页的这幅图,你能从图中发觉哪些好玩现象? 2、(学生自由答复) 3、(出示第28页的主题图)是啊,在游乐场里,空中飘舞着的蜻蜓风筝、蝴蝶风筝多美丽呀,认真观看可以发觉,它们的左右两边是完全一样的,这里面就蕴含着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学问对称。【板书:对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
6、来探究跟对称有关的学问。 二、探究新知。 (一)仔细观看,体验对称。 1、观看图形,发觉特点。 (1)看书第29页的树叶、蝴蝶、天安门的图,这些图形它们在形状上都有一个共同的数学特点,你能发觉吗? (2)引导学生从外形、花纹、大小、图案上观看。 (3)学生汇报沟通自己的发觉。 树叶图:以树叶中间叶脉所在的直线为界,左右两边的外形和大小都是一样的。 蝴蝶图:以蝴蝶中间所在的直线为界,左右两边的外形和大小都是一样的。 天安门城楼图:以天安门城楼中间所在的直线为界,左右两边的外形和大小都是一样的。 (4)教师小结。 这些图形的左右两边的外形和大小完全一样,也就是说假如沿图形中间的一条直线对折后,这些
7、图形的左右两边能够完全重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3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人教板),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6的乘法口诀 教材分析:6的乘法口诀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又一重要组成局部。教材首先呈现了一幅由6条热带鱼组成的主题图,图中的每一条热带鱼都是由6个三角形组成的。再通过列表,让学生在探究热带鱼的条数和所用三角形的个数之间的关系时,得到关于6的乘法算式的结果,然后进一步由乘法算式归纳出相应的乘法口诀。在教材中,没有给出一道完整的乘法算式和一句完整的乘法口诀,其意图就是要让学生完全自主地探究6的乘法口诀,表达出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教学目标: 1、利用多媒体,通过
8、直观、好玩的教学活动,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引导学生编出6的乘法口诀。 2、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们观看,找出6的乘法口诀规律,初步熟记6的乘法口诀,并会用乘法口诀正确求积 3、体验学习的欢乐,培育学生数学语言力量,类比、归纳等数学。 教学重点:在欢乐的学习中理解、熟记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运用6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教学预备:卡片、制作一条又6个小三角形组成的鱼,三张小猫的图片(小、中、大)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发兴趣 1、师生谈话(略) 2、复习15的乘法口诀,看卡片口算,直接说出得数并说用那句口诀 25225134 15532454 (板书课题:6的乘法口诀) 3、情景导入小猫想吃鱼的小
9、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形象、直观的演示,为学生创设一个形象逼真,颜色艳丽,动静结合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先消失猫妈妈钓鱼走回家的情景,接着三只小猫消失,吸引着学生的留意力,同时利用小猫想吃鱼的故事来学习新课,符合2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热忱,这也表达了多媒体教学的形象、直观性。 二、新知探究,生成学问。(出示书本61页的主题图) (一)、探究,编出口诀 1、学习“一六得六”的乘法口诀. (1)观看这条热带鱼由多少个小的三角形组成?用数字怎样表示? (2)你能用乘法算式来表示吗?有不同的表示吗? (3)能不能依据我们所学的口诀为这两道乘法算式编一句口诀呀? (4)媒体验
10、证(略)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演示由,由6个小三角形组成的一条鱼,学生很简单就看出是一个6,所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详细化,使学生直观地看到宏观、微观世界。所以在一六得六的学习中,我是引导学生学好这一口诀,懂得方法,同时我做好教师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 2、学习“二六十二”的乘法口诀. (1)2条热带鱼由多少个小的三角形组成?它能有几道乘法算式来表示? (2)能不能很快地为这两道乘法算式编一句口诀呀? (3)媒体验证(略) (4)学生的学习表现。 设计意图:在二六十二的学习中,我是半扶半放,让学生在一六得六的根底上学习,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创设了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教学环境
11、,扩大了学生的感知空间和感知时间,能对学生产生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使学生从多种渠道猎取信息,相互促进,相互强化,让学生处于思维活动的积极状态,是提高教学质量来自优秀,的学习表现同时有利用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3、自主探究口诀:“三六十八”、“四六二十四”、“五六三十”、 “六六三十六” (1)、教师再依次出示实物图,引导学生通过争论,理解,运用学问的迁移类推,完成第三、四、五、六句乘法口诀的编写。 (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四个算式和四句乘法口诀)。 (3)、通过多媒体验证。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多媒体教学通过文字、图形、图像、动画、等方式,
12、使教学过程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认知作用,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承受者成为主动的学问猎取者。所以在此环节中,我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三六十八”、“四六二十四”、“五六三十”、“六六三十六”的学习,真正把时间、空间交给学生,表达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仆人,而我是组织者的角色 (二)记忆6的乘法口诀 1、学生观看算式和口诀,发觉它们存在的规律。(4人小组争论) 2、探讨记忆的方法:对口令,比一比,开火车等。 3、学生考教师。 三、学问运用,体验胜利 1、书本63页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多媒体演示) 2、书本63页第7题。(学生独
13、立完成,集体讲评,多媒体演示,并要学生说出是运用哪一句口诀。) 设计意图:在此练习中,我是通过多媒体演示书本的图,让学生看得更清晰,通过多媒体的验证,更能稳固学生对新学问的学习。而且练习的多样化,更能稳固学生的学习新知。 四、欢乐嬉戏,乐中稳固 1、找朋友。 设计意图:每个学生都很快乐,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找乐。 2、算题竞赛。 3、到6元超市购物。 设计意图:把生活中的图形通过多媒体的”演示,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熟悉到数学是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从而让学生喜爱数学。 五、全课 同学们今日你有什么收获? 六、板书设计:6的乘法口诀 一六得六166616 二六十二26126212 三六十八
14、36186318 四六二十四46246424 五六三十56306530 六六三十六6636 七、作业设计: 1、书本63页第5题。 2、书本63页第7题。 3、算题竞赛。 4、自选商场6元超市(样样6元)。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人教二年级下册教材第100102页的例1、例2及第103页“做一做”、第105页练习二十的第2、6题。 内容简析 例1 熟悉质量单位“克”。教材借助一包口香糖、一包菊花茶和一袋瓜子这些常见、带有质量标示的物品,使学生直观熟悉克的作用用来计量比拟轻的物品的质量。 例2 熟悉质量单位“千克”。与例1编排思路一样,同样借助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使学生直观地看
15、到质量单位千克的作用计量比拟重的物品的质量。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和沟通,使学生了解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及计量工具,知道1千克=1000克。 2.在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的实践活动中,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并学会以此为标准去估量物体的质量,培育学生的动手力量和合作意识。 3.了解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质量单位与生活的亲密联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在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1千克的物体有多重,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教法与学法 1.本课时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帮忙学生通过数学的加工整理,把感性熟悉上升为理性熟悉,到达懂得使用数学的语言
16、描述身边物体质量的状态,并能依据实际状况估量出物体的质量,进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体验学习质量单位的实际意义。 2.本课时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亲自掂一掂、说一说、估一估等一系列实践操作方法来学习克和千克,建立数学模型思想。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课件展现法:课件出示主题图中超市水果区域的情境,特殊要突出标签上的钱数和500克、1千克等。请学生结合自己买东西的阅历,说一说在图中发觉的数学信息。 师生沟通:我们在买东西时,常常要称一称物品的质量,在数学上我们称为物品的质量。像图中的水 果,都是按500克或1千克多少钱来标价的。要表示物品有多重,就需要用到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教师
17、板书课题:克和千克。) 【品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熟识的情境中,了解常见的计量单位,激活学生的生活阅历和数学思维。】 实践操作法:同学们,你们都喜爱去商店买东西吧!你买过什么?这是教师昨天在超市买的两袋东西。(出示:一袋盐和一袋洗衣粉) 1.猜一猜:哪一袋重一些? 2.掂一掂:哪一袋重一些? 要知道食品精确的质量该怎么办呢?(用秤称一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秤称物品及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品析:直接用实践操作,掂一掂,感受质量,引出质量单位克和千克,为后面开启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作了铺垫。】 嬉戏体验法:请三位学生到台前做“背一背”的嬉戏:请一位同学背另外两位同学(一胖一瘦,轻重比照明
18、显)。背的同学把感受讲给同学们听,让学生感受到人是有轻重的。再请学生掂一掂桌上或带来的物体,感受物体的轻重并相互说一说。 【品析:在嬉戏中感悟物品的质量,体验轻重,在欢快的嬉戏中开头了对物品质量问题的思索。】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熟悉“克”。 (1)借助实物感知克。 课件出示超市里常见的用“克”作单位的食品包装袋,让学生初步感知“克”与生活的严密联系,积存生活阅历。 观看沟通:引导学生仔细观看,了解关于它们轻重的信息。 小组活动:每一位同学用手掂一掂教师预备好的口香糖、菊花茶、袋装瓜子,体验3克、12克、100克分别是多重。 全班汇报:说一说掂量后的感受,轻还是重。 师生小结:计量比拟
19、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克也可以用符号“g”表示。教师板书:克(g)。 你们知道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以克作单位的物品吗? (2)掂一掂,体验1克有多重。 让学生取出自己预备的2分硬币,先放在手中掂一掂,再闭上眼睛感受它的轻重,并把这种感觉记在心里。 (3)找一找,稳固1克的质量观念。 小组活动:在教师预备的物品中找一找、掂一掂,看看还有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 比照试验:让学生试着从装黄豆的袋子里取出一些黄豆,使这些黄豆共重1克。 提练方法:操作后沟通汇报,你用什么方法取出1克黄豆? 质疑沟通:怎样验证多少粒黄豆重1克?(用称一称的方法来验证)教师指出称比拟轻的物品我们常用天平。 2.熟悉天平。 (1
20、)看一看:出示天平。通常我们把要称的物品放在左盘,右盘放砝码。介绍砝码。砝码中最轻的只有1克,这盒砝码中最重的是100克,你们知道砝码是用什么作单位的吗? (2)称一称:演示利用天平称1克黄豆的过程。 (3)掂一掂:请每个小组都取出约1克重的黄豆,感受1克有多重。 (4)估一估:呈现教材第101页的“做一做”,让学生进展推断,并说明推断的方法。该题以1克为标准,估量物品的轻重。以此使学生初步把握估量的方法,以选定的标准去比拟。最终通过说诞生活中比1克轻的物品,进一步稳固对1克的熟悉。【品析: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找一找等实际操作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质量的轻重,明确“克”用于计量比拟轻的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二 年级 数学 下册 教案 范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