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篇小学语文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篇小学语文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篇小学语文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篇小学语文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一、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讲的是列宁利用蜜蜂作向导,找到养蜂人的故事。表现了列宁具有非凡的观看力和推断力。列宁是个擅长观看,仔细思索的人。 课文共有4个自然段。第一、二自然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列宁亲自去找养蜂人的缘由。第三自然段讲列宁是怎样找养蜂人的。第四段讲了列宁找到了养蜂人。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难点是从列宁利用蜜蜂引路的事例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二、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发觉”等造句。 2、理解课文是怎样按事情进展的先后挨次写清晰的。 3、初步懂
2、得遇到疑难的事情要认真观看,仔细思索事物之间的关系,就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重难点 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 知道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初步懂得遇到疑难的事情只要认真观看,仔细思索,就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课前预备 课件和生字卡片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识字,会写“四周、谈、派、引、列、蜂”。 2、初读全文,感知课文内容。 3、品读课文1、2自然段。 课时重难点:识字写字。 一、谈话激疑、引入课题 同学们,当我们想去一个地方,却不知道路怎样走,你通常会想什么方法呢?(学生沟通),那你们听过蜜
3、蜂也能当向导吗?今日我们就来共同读一个故事-蜜蜂引路(板题) 同学们,你们了解蜜蜂吗?可是你们知道蜜蜂能给人带路吗?教师相机板题。(小学生大多喜爱小动物,从对蜜蜂的了解引入课文,激发学生读文热忱,交待了文章主要内容。)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你喜爱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不太娴熟的地方多读几遍。 2、边读边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 3、组内合作识字:互读、互听、正音。 4、教师引导:鼓舞学生小教师,教同学们熟悉生字,重点沟通识字记字方法。 5、嬉戏稳固识字:让学生说出一种识字嬉戏方法,并让该生当小教师主持嬉戏,稳固识字。 6、指读课文,检查识字和朗读状况,师生
4、评议,正音。 抓住低年级教学的重点,突出识字教学,引发学生自主识字的热忱,充分敬重学生识字的共性阅历,转换师生角色,培育学生力量。 三、展现沟通、点拨升华 1、引导学生查找故事发生的起因。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节。 2、组织学生读书,引导阅读沟通。 (1)边读边画,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相机理解“四周”的意思(可以语言表达,可以画画表示。) (2)体会列宁为什么要去找养蜂人?理解“经常”和“平常”的意思(引导学生换词或造句理解。)结合课文内容,用“由于所以”或者“是由于”说说列宁去找养蜂人的的缘由。 3、联系事情结果,引发学生读书兴趣。 思索:列宁能找到养蜂的人吗?从列宁的话里,你知道他是
5、如何找到养蜂人的? 结合阅读课文最终一自然节,体会故事情节的生动性。通过朗读理解养蜂人的“惊异”。 教师适时启发思索:蜜蜂是怎样引路的呢? 抓住故事情节上的特点,从因、果入手,适时地进展语言文字的训练,培育学生语感,训练学生思维。同时引导学生查找列宁如何找到养蜂人的答案,激发学生研读故事经过的热忱。为下文的学习做了铺垫。 四、写字指导、练习提高 1、出示“我会写”中“四周、谈、派、引、列、蜂” 2、引导学生观看生字的特征,想方法记住这些字,找出难点字和书写上应当留意的问题。 3、教师范写难点字,强调重点笔画。如:谈:右边上面的“火”字一捺变成“点”;派:右边不要写成“瓜”字。 4、学生练写,共
6、同评议。优秀作业展现。 重点指导本节课中消失的生字,教学中应当在识字的环节加强识记字的沟通。指导写字时要留意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写字。 板书设计: 蜜蜂引路 四周、谈、派、引、列、蜂 其次课时 课时目标: 1、稳固识字,正确朗读全文。 2、理解课文是怎样按事情进展的先后挨次写清晰的。 3、初步懂得遇到疑难的事情要认真观看,仔细思索事物之间的关系,就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课时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全文。 难点:用表示先后挨次的关联系说话 懂得留心生活,遇事要思索的道理,并能指导自己生活与学习。 一、复习回忆 1、读写词语,利用生字词语卡片,组织学生读写。同桌相互检查评议。 2、指读课文。回忆上
7、节课学习的内容。 二、展现沟通、拨升点华 1、提出问题,引导读书: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的人? 2、合作学习:结合插图,想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想想列宁的住处,花丛,园子,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想方法弄清晰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 教师巡察,指导学生读书,启发学生可以用语言表达过程、画路线图、表演等方法。 3、汇报沟通:鼓舞学生采纳自己的方法,展现自己的读书收获,教师相机引导。 如:学生用画画加帮助语言的形式,画出“列宁住处、花丛、园子、小房子等景物,然后按课文内容进展表达。教师可以帮忙学生边说边指,理解课文。 学生用语言表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如“
8、由于所以”“先然后最终”等,把话说清晰。 4、抓住重点词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以问题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读书。鼓舞学生有创意的理解、表达,在读书和汇报中培育学生的探究力量,语言表达力量,观看想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力量以及合作意识。表达整合的思想。 三、合作探究、品尝感悟 1、启发学生思索:你认为列宁是个怎样的人? 2、引导学生沟通自己的看法。强调抓住课文的相关内容,把自己的理由说得有理有据。 通过沟通,挖掘人物的精神,让学生在理解与分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突出文章的中心。同时强调抓住内容进展说明,培育了学生的阅读理解力量和口语表达力量。 四、写字指导、练习提高 1、出示“我会写
9、”中的“讶、敲”,引导学生进展观看。 2、学生尝试书写,教师巡察,留意重点笔画的指导。如:“敲”字应左宽右窄。留意右边“攴”不能写成“支”。 3、同桌相互练习评议。 板书设计: 蜜蜂引路 列宁住处、花丛、园子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会认六个生字,会写九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区分“经常”和“常常”的意思。 3、能领悟列宁擅长观看和思索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读文体会列宁擅长观看、擅长思索的好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提醒课题。 1、出示课件(蜜蜂在花丛中飘舞)。 2、导语 小蜜蜂不仅勤快,还会给人领路呢?让我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小学 年级 上册 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 语文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