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氧气(2)(教师版).docx
《2.3氧气(2)(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3氧气(2)(教师版).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3氧气(2)1下列不属于燃烧条件的是(B)A可燃物B只能在标准大气压下C温度达到着火点D与氧气接触2可乐是一种常见的碳酸饮料,在紧急情况时拧开瓶盖,捂住瓶口使劲摇晃后将喷溅而出的可乐泡沫对准火焰进行喷射就能灭火。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C)A上述灭火原理与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相似B可乐泡沫能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C可乐喷射的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并不是所有火灾都能用可乐扑灭3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意思是做人要脚踏实地,才能事业有成;可燃物要架空些,才能燃烧更旺。“火要虚”的目的是(B)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B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C增大空气中氧气的浓度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4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
2、用和控制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只要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B工厂锅炉用煤被加工成粉末状,可使煤燃烧更剧烈、更充分C室内起火,应该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D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5孔明灯燃气的火焰温度可达300 ,但纸质灯罩却没被点燃的原因是(C)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B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C风将热量吹散使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D风将热量吹散后灯罩的着火点降低了6有下列说法:呼吸作用、食物腐烂、铁生锈都是缓慢氧化;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氧化反应;急速的燃烧一定会爆炸;自燃是由缓慢氧化引起的;白磷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的着火点不同;
3、燃烧、自燃、缓慢氧化的共同点是均为氧化反应,并都有热量产生。其中正确的有(A)A BC D75月12日是我国“防灾减灾日”。下列做法或说法不合理的是(C)A火灾发生后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119B扑灭森林大火,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C只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一定会燃烧D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等场所要严禁烟火8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的军队点燃战船,熊熊燃烧的战船借助东风直冲曹军的木船,使曹军的木船燃起大火。根据如图所示燃烧的条件填写木船燃烧的原因:_木船是可燃物 _,_温度达到了木船的着火点 _,_木船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_。9科学课上,某同学表演了精彩魔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3 氧气 教师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