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篇.docx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篇.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篇 数的概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根底,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熟悉”“100以内数的熟悉”,本学期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在这一阶段,学生将熟悉更大的自然数。它不仅是大数计算的根底,而且是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必需让学生切实学好。 一本单元教材内容 本单元内容包括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挨次和大小比拟、近似数以及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教材将上述内容合成以下规律构造。 二教学总目标: 依据教材的内容,确立了本单元的总目标: 1让学生经受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
2、组成。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2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熟悉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展估量。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学生进一步进解除法意义,娴熟计算除法算式。 2、进一步正确读、写万以内数。 3、娴熟计算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及估算。 4、能用所学生数学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除法意义与计算: 1、出示书上主题图:你看到了什么? 2、怎样计算? 3、为什么用除法?说说什么情境下要用除法计算? 4、学生列式计算。 5、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6、师
3、出示一些除法口算,学生开火车进展口算。 二、复习万以内数的熟悉。 1、师出示3569、5643、7800、9860、6089、7008、让学生读数。 2、说说万以内数的怎样的? 3、师出示:四千三百六十九、三千零三、五千七百等数,让学生说一说万以内数的写法是怎样的? 4、师出示书上第120第5题,说说哪一些是精确数,哪些是近似数? 5、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是精确数,哪些是近似数? 三、复习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1、学生独立完成书上第6、7题。 2、沟通计算时要留意什么? 四、复习估算: 1、学生独立完成书第三者121页第8题,要求用估臬的方法完成。 2、小结:只要作出正确的推断,估算的方法可以不
4、同。 五、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三 教学内容: 旋转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生活中例子初步感知旋转这中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2、通过学生的操做体会旋转,培育学生动手实践的力量 3、培育学生的应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难点: 感知旋转 教学过程: 一、体会感受 1、观看电风扇、风车等旋转的物体 2、请同学们用手比划一下它们是怎么动的。 3、举生活中有没有象这样子的一些运动呢,请呢举例子说明。 象这样的一类的现象我们把它叫做什么什么呢? 推断:哪些物体的运动属于旋转。 二、感受旋转的方向。 1、展现两类根据不同方向旋转的物体,让学生进展分类。 2、说说你为什
5、么要这样分。 3、出示钟面,让学生观看,秒针是怎么样旋转的。 4、给旋转按不同的旋转方向起个名字。 小结:象这样一类跟秒针一样从左往右转动的叫作顺时针转动,而跟它相反的转动叫逆时针旋转。 三、动手做一做 1、完成43页第三题。 2、自己表演一个旋转。让你手里的东西旋转起来。 3、根据指示根据不同方向转动。 4、动手完成课本42页做做一做。 四、展现旋转美,制造旋转美 1、出示紫荆花图,让学生想想它是怎么样被制造出来的? 2、用旋转制造出漂亮的图案。 全课总结 同样注意口语的表达,有的学生说电扇是旋转现象,还有的学生说水龙头是旋转现象,必需订正:电扇扇叶转动是平移现象,翻开或关闭水龙头时是旋转现
6、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四 教学内容: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进位),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退位),问题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加减法估算。 教学目标: 学问点: 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2、使学生能结合详细情景进展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学问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洁问题。 力量点: 1、培育学生计算力量和估算的力量。 2、培育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力量。 3、培育学生分析比照的力量。 4、培育学生自主探究学问的力量。 5、培育他们从日常生活中发觉数学问题的意识
7、和力量。 德育点: 1、使学生知道数学问题的提出是有现实意义的,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亲密联系。 2、鼓舞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3、结合课本内容对学生进展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学问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洁问题。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1、两位数加两位数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问点: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等手段帮忙学生把握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展计算。 力量点:培育学生思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德育点:对学生进展公德
8、教育。 教学重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把握计算方法,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计算。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预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学校打算组织我们二年级的小朋友去参观博物馆,出示图。4个班的同学只给了两辆车,每辆车只准乘70人,如何安排呢?你们能帮教师解决这个问题吗?大家估算一下哪两个班可以合成一辆车呢?(小组沟通) 汇报不同的乘车方法。 师:有这么多的方法,我们如何验证呢?(把两个班的人数加起来看看是否超过70人) 二、自主探究: 1、验证二(1)和二(2)班的同学能否乘一辆车。小组合作,也可以请小棒来帮助。 学生汇报:(1)用口算30+3060
9、 ,60+666没有超过70,可以两个班合乘一辆车。 (2)想40+3070,36+30确定比70少,所以两个班可以和乘一辆车。(3)用小棒,先摆3捆6根,再摆3捆,合起来是6捆零6根,也就是66,比70少。可以两个班合乘一辆车。 (4)我使用竖式计算的,个位6+06,在个位写6,十位3+36,在十位下面写6,所以等于66。 你认为哪一种方法又快又精确? 2、用你喜爱的方法验证二(3)班和二(4)班能否和乘一辆车。选出比拟快的人,说一说是用的什么方法。 3、用竖式计算应留意什么?(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的数写在个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数写在十位下面。 三、拓展运用:
10、1、计算下面各题。 59+40 20+6724+63 46+53 62+17 35+243+84 43+40 2、数学医院: 17+2019 50+2642+372 1 7 5 04 2 + 2 + 2 6 +3 0 1 9 7 67 2 3、教师有一位邻居小明特别喜爱运动,妈妈给他买了一双跑鞋、一个足球共用多少钱呢?一身运动服又用多少钱? 4、 3 74 5 + 2 ? +? 4 5 97 9 开放题: 3 6 + 6 3你能写出几个象这样的算式。 9 9 课后小结:?? 其次课时 教学目标: 学问点: 1、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把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 2、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
11、的笔算加法。 力量点:培育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力量。 德育点:培育学生积极思索、大胆探究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加法。 教学难点: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预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计算:36+21 23+75 56+30 4+52 2、二(1)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需要什么信息?如何计算? 二、自主探究: 1、出示36+35,学生试算。沟通算法。 2、摆小棒:小组说摆法。问:怎么多了一捆?捆好的一捆放在哪?单根还剩几根?整捆的有几捆?合起来是多少? 3、怎样列竖式?要留意什么?从哪一位加起?6+5超过了
12、10怎么办?师:我们一般在十位的右下角写上一个小小的“1”字表示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在加十位时不要遗忘加上这个1,也可以从这个1加起。 4、比拟36+21与36+35有什么不同? 5、计算46+24,试算,可以借助于小棒。个位的0可不行以不写,为什么? 6、小组合作争论:笔算加法要留意什么? 一样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你认为还应当提示同学们什么问题? 三、拓展运用: 1、“做一做”,图中有什么信息?依据信息提出问题。自己动手解决问题。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所学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得到系统整理和稳固。 (二)培育学生分析和解同意用题的
13、力量。 (三)通过教学,培育学生仔细审题、积极思维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分析数量关系和正确选择解题方法,是复习中的重点和难点。 教具和学具 写有练习题的翻转小黑板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启发谈话:同学们已经学习了不同数量关系的几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这节课在同学们学习的根底上进展一下复习。 (一)想一想,议一议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都学习了哪些不同数量关系的应用题。请同位同学相互议一议、说一说。(可给5分钟时间) 在同学们说的根底上,教师出示一题。如: “食堂有40袋面粉,吃了16袋,又买来45袋,食堂现在有多少袋面粉?” (二)分析解答,变换条件和问题 师说:这是刚刚同学们
14、在争论中讲的一题,哪位同学能从条件入手分析这道题的数量关系,并说出解答方法? 同学们经过仔细思索,大局部学生能做出正确解答。 40-16=24(袋) 24+45=69(袋) 答:现在还有69袋面粉。 接着,教师启发学生转变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变为我们已经学过的其他数量关系的应用题,并能做出相应列式解答。学生由于有争论的根底,又在教师不断启发和鼓舞下,因此许多同学能做出正确变换。 变换1.食堂有40袋面粉,第一星期吃了16袋,其次星期吃了17袋,还剩多少袋? 答:还剩7袋。 变换2.食堂有40袋面粉,吃了16袋,剩下的8天吃完,平均每天吃多少袋面粉? 列式:40-16=24(袋) 248=3(袋)
15、 答:平均每天吃3袋面粉。 变换3.食堂原有面粉30袋,又买来16袋规划8天吃完,平均每天吃多少袋? 列式:40+16=56(袋) 568=7(袋) 答:平均每天吃7袋。 变换4.食堂原有面粉40袋,又买来16袋,假如每天吃7袋,可以够吃几天? 列式:40+16=56(袋) 567=8(天) 答:可以吃8天。 变换5.食堂有面粉40千克,吃了4袋,每袋装9千克,还剩多少千克?列式:94=36(千克) 40-36=4(千克) 答:还剩4千克。 变换6.食堂原有面粉40袋,第一天吃了6袋,其次天吃的和第一天同样多,还剩面粉多少袋? 这样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越编兴趣越高,他们所学的应用题得到全面的复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小学 年级 下册 数学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