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规范建筑建筑规范_建筑-建筑规范.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规范建筑建筑规范_建筑-建筑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规范建筑建筑规范_建筑-建筑规范.pdf(6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规范 1/64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规范 目 次 l 总则 2 导流与渡汛 3 坝基与岸坡处理 4 筑坝材料 5 堆石坝填筑 6 面板与趾板施工 7 止水设施 8 观测仪器埋设 9 质量控制 附录 A 质量检查的主要项目与技术要求 条文说明 1 总则 1.0.1 本规范适用于一、二、三级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含砂砾石填筑的坝)的施工。四、五级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可参照执行。对于坝高超过 70m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不论工程等级均应按本规范执行。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规范 2/64 1.0.2 施工中应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积极试验论证,经主管部门审定批准后采用。1.0.3
2、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执行相应的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技术标准。2 导流与渡汛 2.0.1 应充分研究坝址区的水文、气象、地质与施工条件的特点,慎重确定施工导流与渡汛方案。2.0.2 施工导流方案的选择,应充分利用下列有利因素:(1)未浇筑混凝土面板的坝体上游垫层坡面经防渗固坡处理后可直接挡水。(2)施工初期,对下游坝坡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后,允许坝体过流。2.0.3 当确定未浇筑混凝土面板的坝体挡水时,必须对上游坡面进行碾压砂浆、喷射混凝土或喷洒阳离子乳化沥青等防渗固坡处理。2.0.4 当确定坝体过流时,宜用加筋堆石或钢筋石笼等,对下游坝坡进行保护。石笼块石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坝
3、体过流后,应对坝面进行认真处理,经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填筑。2.0.5 选择导流、渡汛方案时,宜首先研究以低过水围堰保护、枯水期正常施工和汛期利用坝体与导流建筑物共同泄流方案的可行性。面板与趾板施工止水设施观测仪器埋设质量控制附录质量检查的主要项目与技术要求条文说明总则本规范适用于一二三级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含砂砾石填筑的坝的施工四五级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可参照执行对于坝高超过的混凝土面验论证经主管部门审定批准后采用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执行相应的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技术标准导流与渡汛应充分研究坝址区的水文气象地质与施工条件的特点慎重确定施工导流与渡汛方案施工导流方案的选坝坡采取可靠
4、的防护措施后允许坝体过流当确定未浇筑混凝土面板的坝体挡水时必须对上游坡面进行碾压砂浆射混凝土或洒阳离子乳化沥青等防渗固坡处理当确定坝体过流时宜用加筋堆石或钢筋石笼等对下游坝坡进行保护石笼块石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规范 3/64 2.0.6 采用临时断面挡水渡汛时,应对临时断面进行设计。3 坝基与岸坡处理 3.1 一般规定 3.1.1 坝基、趾板地基与岸坡的处理,均属隐蔽工程,应按设计与规范要求认真施工。处理过程中地质人员应如实、准确地进行地质描绘、编录与整理。如发现新的地质问题,应与时研究处理。3.1.2 处理岸坡时,应采取截流排水等措施,防止两岸山坡雨水冲刷垫层。3.2 坝基与岸坡开挖 3.2
5、.1 趾板部位的地基开挖可分两步进行。首先按设计线剥离表层覆盖物,将已揭露的地形、地质资料提交设计单位,供调整趾板位置或坝轴线时参考。最终定线后再进行基岩开挖。建基面应符合设计要求。3.2.2 岩石岸坡开挖清理后的坡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当趾板部位岩石边坡存在局部反坡或凹坑时,应进行削坡或填补混凝土处理。趾板以上的岩坡,如裂隙发育、风化速度较快,必须采取喷水泥砂浆或喷混凝土等保护措施。3.2.3 风化岩石与砂砾石的临时开挖边坡,应满足稳定条件和施工要求。面板与趾板施工止水设施观测仪器埋设质量控制附录质量检查的主要项目与技术要求条文说明总则本规范适用于一二三级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含砂砾石填筑的坝的施工
6、四五级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可参照执行对于坝高超过的混凝土面验论证经主管部门审定批准后采用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执行相应的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技术标准导流与渡汛应充分研究坝址区的水文气象地质与施工条件的特点慎重确定施工导流与渡汛方案施工导流方案的选坝坡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后允许坝体过流当确定未浇筑混凝土面板的坝体挡水时必须对上游坡面进行碾压砂浆射混凝土或洒阳离子乳化沥青等防渗固坡处理当确定坝体过流时宜用加筋堆石或钢筋石笼等对下游坝坡进行保护石笼块石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规范 4/64 3.2.4 堆石坝体底部保留的砂砾石层,应布置方格网点取样检验,或挖探井检查。根据其密度与级配情况由设
7、计单位确定保留的范围与厚度。保留部分的表层,应在坝体填筑前用重型振动碾或夯板进行压实。3.3 基岩防渗处理 3.3.1 趾板部位岩石节理和裂隙的处理,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当设计无明确规定时,宜采用下列方法处理:(1)当岩石较完整且裂隙细小时,清除节理和裂隙中的充填物后,冲洗干净,并依缝的宽度,灌入水泥浆或水泥砂浆封堵;(2)当岩石节理、裂隙比较发育且渗水严重时,除采取上述处理措施外,尚应在趾板下游垫层区的岩面上,浇筑混凝土盖板或喷射混凝土覆盖,并在混凝土保护段后铺设反滤料。3.3.2 凡与趾板相交的断层或破碎带,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3.3.3 岩石基础固结灌浆和帐幕灌浆按下列要求进行:(1)
8、灌浆施工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的趾板上进行,趾板宜预留灌浆孔。(2)水下部位的灌浆,应在水库蓄水前完成。(3)灌浆压力应经试验确定。灌浆时不得抬动趾板。4 筑坝材料 面板与趾板施工止水设施观测仪器埋设质量控制附录质量检查的主要项目与技术要求条文说明总则本规范适用于一二三级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含砂砾石填筑的坝的施工四五级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可参照执行对于坝高超过的混凝土面验论证经主管部门审定批准后采用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执行相应的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技术标准导流与渡汛应充分研究坝址区的水文气象地质与施工条件的特点慎重确定施工导流与渡汛方案施工导流方案的选坝坡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后允许坝
9、体过流当确定未浇筑混凝土面板的坝体挡水时必须对上游坡面进行碾压砂浆射混凝土或洒阳离子乳化沥青等防渗固坡处理当确定坝体过流时宜用加筋堆石或钢筋石笼等对下游坝坡进行保护石笼块石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规范 5/64 4.1 料场规划 4.1.1 施工单位应对料场进行质量、储量复查,并做好开采规划。4.1.2 料场规划应遵循下列原则:(1)料场可开采量(自然方)与坝体填筑量的比值:堆石料为 1.1 1.4;砂砾石料,水上为 1.5 2.0,水下为 2.0 2.5;(2)不占或少占耕地,少毁林木;(3)爆破工作面规划应与料场道路规划结合进行,并应满足不同施工时段填筑强度需要;(4)主堆石坝料的开采,宜选择
10、运距较短、储量较大和便于高强度开采的料场,以保证坝体填筑的高峰用量;(5)对于垫层等有特殊级配要求的坝料,必要时可分别设置专用料场;(6)充分利用枢纽建筑物的开挖料。开挖时宜采用控制爆破方法,以获得满足设计级配要求的坝料,并做到“计划开挖、分类堆存”。4.1.3 垫层料与有特别级配要求的坝料需进行加工、掺配时,应有专用场地与设施,其生产能力应满足填筑强度要求。加工的垫层料应有足够的储备。4.2 坝料开采与加工 4.2.1 主堆石料、过渡料,宜采用深孔梯段微差挤压爆破方法开采。坝料开采前,宜根据设计的级配要求进行相应规模的爆破试验。面板与趾板施工止水设施观测仪器埋设质量控制附录质量检查的主要项目
11、与技术要求条文说明总则本规范适用于一二三级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含砂砾石填筑的坝的施工四五级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可参照执行对于坝高超过的混凝土面验论证经主管部门审定批准后采用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执行相应的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技术标准导流与渡汛应充分研究坝址区的水文气象地质与施工条件的特点慎重确定施工导流与渡汛方案施工导流方案的选坝坡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后允许坝体过流当确定未浇筑混凝土面板的坝体挡水时必须对上游坡面进行碾压砂浆射混凝土或洒阳离子乳化沥青等防渗固坡处理当确定坝体过流时宜用加筋堆石或钢筋石笼等对下游坝坡进行保护石笼块石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规范 6/64 4.2.2 垫层料需要
12、加工、掺配时,其加工、掺配方法,应按设计级配要求进行试验确定。垫层料亦可采用微差挤压爆破方法开采。4.2.3 在寒冷地区地下水位较高的砂砾石坝料开采,应有足够的堆存储备,以满足冬季坝体填筑需要。4.2.4 料场开采结束后,应与时对危岩和开采区进行处理。4.3 道路与运输 4.3.1 施工现场的运输路线,应合理布置。其道路、桥涵的等级与标准应满足施工车辆与机械设备等通行的需要,其防洪标准不低于 5 年洪水重现期。4.3.2 施工道路宜与永久公路结合。利用已建公路时,应按施工要求对其建筑标准进行安全复核。设于坝坡上的斜坡道路,其技术标准应在坝体设计时确定。4.3.3 当运输道路跨越趾板与垫层区时,
13、应有可靠措施确保趾板与垫层质量不受影响。4.3.4 施工道路宜采用碎石路面,并应有专门养护机构和设备对其进行维修养护。4.3.5 运输工具的选择,应根据坝料、填筑工程量、填筑强度、运输距离、施工场面确定。面板与趾板施工止水设施观测仪器埋设质量控制附录质量检查的主要项目与技术要求条文说明总则本规范适用于一二三级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含砂砾石填筑的坝的施工四五级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可参照执行对于坝高超过的混凝土面验论证经主管部门审定批准后采用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执行相应的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技术标准导流与渡汛应充分研究坝址区的水文气象地质与施工条件的特点慎重确定施工导流与渡汛方案施工导流
14、方案的选坝坡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后允许坝体过流当确定未浇筑混凝土面板的坝体挡水时必须对上游坡面进行碾压砂浆射混凝土或洒阳离子乳化沥青等防渗固坡处理当确定坝体过流时宜用加筋堆石或钢筋石笼等对下游坝坡进行保护石笼块石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规范 7/64 5 堆石坝填筑 5.1 一般规定 5.1.1 堆石坝填筑,应在坝基、两岸岸坡处理验收与相应部位的趾板完成后进行。5.1.2 堆石坝填筑开始前,应进行坝料碾压试验,优化相应的填筑压实参数。碾压试验的压实参数,主要为铺料厚度、碾压遍数、加水量等。碾压试验的规模、深度,依工程情况、坝料性质、碾压机械类型等条件而定。5.1.3 施工中应严格控制填筑压实参数,并
15、应进行抽样检查。对规定的铺料厚度应经仪器检查。5.1.4 堆石坝体各分区的填筑,宜均衡上升,在垫层、过渡层与一定宽度主堆石区范围内,相邻填筑层的高差,不宜超过 1 个堆石填筑层的厚度。垫层、过渡层与堆石的填筑层厚度比宜为 1:2。5.1.5 必须严格控制上坝材料质量,不合格者不应上坝。5.1.6 原型观测仪器、设施,必须按设计与时埋设、建置,并做好保护与施工期的观测。5.1.7 当坝体填筑与面板浇筑、坝基灌浆等工序同时进行时,应做好规划,并采取措施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面板与趾板施工止水设施观测仪器埋设质量控制附录质量检查的主要项目与技术要求条文说明总则本规范适用于一二三级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含砂砾
16、石填筑的坝的施工四五级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可参照执行对于坝高超过的混凝土面验论证经主管部门审定批准后采用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执行相应的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技术标准导流与渡汛应充分研究坝址区的水文气象地质与施工条件的特点慎重确定施工导流与渡汛方案施工导流方案的选坝坡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后允许坝体过流当确定未浇筑混凝土面板的坝体挡水时必须对上游坡面进行碾压砂浆射混凝土或洒阳离子乳化沥青等防渗固坡处理当确定坝体过流时宜用加筋堆石或钢筋石笼等对下游坝坡进行保护石笼块石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规范 8/64 5.2 坝体填筑 5.2.1 与岸坡、混凝土建筑物接触带的坝料填筑,应避免较大块石集中
17、。与趾板、岸坡接触的垫层应采用小型振动碾薄层碾压,或用其它方法压实。5.2.2 垫层料、过渡料铺筑,应避免颗粒分离,分离严重部位应予掺混或挖除处理。5.2.3 垫层料的铺筑,应在上游坡面法线方向超填 1015cm,并应严格测量检查,也可利用激光扫描法进行控制。5.2.4 坝料填筑应加水碾压。冲积砂砾石料的加水量宜为填筑方量的10%20%,堆石料的加水量宜为 10%25%。当砂砾石中小于 5mm的细粒含量超过 30%,且含泥量大于 5%时,应按试验严格控制加水量。软岩堆石料的加水量,宜通过碾压试验确定。5.2.5 坝料碾压必须采用振动碾,并按材料分区分段进行。碾压过程中应保证振动碾的规定工作参数
18、。垫层区的水平碾压,振动碾距上游边缘的距离不宜大于 40Cm。5.2.6 进入坝体填筑区的运输坡道,应设于填筑压实合格的坝段,道路路基应予相应压实。面板与趾板施工止水设施观测仪器埋设质量控制附录质量检查的主要项目与技术要求条文说明总则本规范适用于一二三级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含砂砾石填筑的坝的施工四五级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可参照执行对于坝高超过的混凝土面验论证经主管部门审定批准后采用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执行相应的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技术标准导流与渡汛应充分研究坝址区的水文气象地质与施工条件的特点慎重确定施工导流与渡汛方案施工导流方案的选坝坡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后允许坝体过流当确定未浇筑
19、混凝土面板的坝体挡水时必须对上游坡面进行碾压砂浆射混凝土或洒阳离子乳化沥青等防渗固坡处理当确定坝体过流时宜用加筋堆石或钢筋石笼等对下游坝坡进行保护石笼块石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规范 9/64 5.2.7 当坝的上游坡面遭受冲蚀或发生塌坡时,应按专门设计进行回填、补齐。回填料应比原相应填筑料偏细,并采用薄层压实;回填区的坡面应超填 2030cm,以备削坡。5.2.8 负温下堆石的填筑,可采用减薄铺筑厚度、增加碾压遍数、不加水的方法进行。在坝的下游部位,当材质坚硬时,负温下可正常施工,不加水。雪天施工时,堆石区的坝面积雪厚度不宜超过 10cm。5.3 垫层坡面碾压与防护 5.3.1 垫层填筑每升高
20、1015m应进行一次垫层坡面碾压。碾压前坡面应当洒水、预碾,然后对坡面进行修整。修整后的坡面,在法线方向应高于设计线 510cm。当垫层材料为砂砾石且处于多雨条件时,应缩短坡面碾压与防护作业的周期,并采取措施,保证坡面稳固安全。5.3.2 宜用 810t 振动碾进行坡面碾压,先静碾后振碾。碾压遍数,依碾压机具、垫层材料而定,宜静碾 4 遍,振碾 68 遍,上下一次为碾压一遍。振碾压时,只在上坡时振动,下坡时不振动。对于砂砾石垫层坡面,亦可采用相应的振动板压实。5.3.3 垫层坡面压实合格后,应尽快按设计进行坡面防护。防护常采用下列方法进行:(1)当用水泥砂浆防护时,可用人工或机械摊铺,振动碾碾
21、压的方法面板与趾板施工止水设施观测仪器埋设质量控制附录质量检查的主要项目与技术要求条文说明总则本规范适用于一二三级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含砂砾石填筑的坝的施工四五级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可参照执行对于坝高超过的混凝土面验论证经主管部门审定批准后采用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执行相应的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技术标准导流与渡汛应充分研究坝址区的水文气象地质与施工条件的特点慎重确定施工导流与渡汛方案施工导流方案的选坝坡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后允许坝体过流当确定未浇筑混凝土面板的坝体挡水时必须对上游坡面进行碾压砂浆射混凝土或洒阳离子乳化沥青等防渗固坡处理当确定坝体过流时宜用加筋堆石或钢筋石笼等对下游坝坡进
22、行保护石笼块石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规范 10/64 施工。碾压遍数应通过试验确定。碾压后的砂浆表面,不应高于设计线 5cm、低于设计线 8cm,并应养护。水泥砂浆应为低标号砂浆,其配合比、铺设厚度等应符合规定。水泥砂浆防护层,亦可采用喷射或人工抹平的方法施工。(2)当用喷射混凝土防护时,可采用半湿喷法。喷射后的混凝土表面,与设计线偏差不大于 5cm,并必须养护。(3)当用阳离子乳化沥青防护时,沥青乳剂的品种、配比、喷洒层数等,应通过试验确定。沥青乳剂喷洒后,即撒砂,使砂与沥青结合为牢固的沥青砂复合体。乳化沥青防护层的碾压方式、遍数可通过试验确定。6 面板与趾板施工 6.1 一般规定 6.1.1
23、 面板与趾板的混凝土原材料,应符合有关技术标准。水泥品种宜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其标号应不低于 425 号。使用矿渣水泥时,应经试验论证与主管部门批准。6.1.2 面板混凝土配合比除满足面板设计性能外,尚应满足施工工艺要求:(1)水灰比应通过试验确定,宜取 0.4501 0.55;(2)掺用减水、引气、调凝等外加剂与适量的掺合料时,其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面板与趾板施工止水设施观测仪器埋设质量控制附录质量检查的主要项目与技术要求条文说明总则本规范适用于一二三级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含砂砾石填筑的坝的施工四五级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可参照执行对于坝高超过的混凝土面验论证经主管部门审定批准后采
24、用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执行相应的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技术标准导流与渡汛应充分研究坝址区的水文气象地质与施工条件的特点慎重确定施工导流与渡汛方案施工导流方案的选坝坡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后允许坝体过流当确定未浇筑混凝土面板的坝体挡水时必须对上游坡面进行碾压砂浆射混凝土或洒阳离子乳化沥青等防渗固坡处理当确定坝体过流时宜用加筋堆石或钢筋石笼等对下游坝坡进行保护石笼块石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规范 11/64 (3)坍落度应根据混凝土的运输、浇筑方法和气温条件决定;当用滑槽输送时,仓面坍落度宜为 47cm。6.1.3 混凝土运输设备应根据施工条件选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发生分离、漏浆、严重泌水或
25、过多降低坍落度,并应尽量减少转运次数和缩短运输时间。6.1.4 混凝土入仓宜选用滑槽输送。滑槽顶端应设集料斗。滑槽衔接不得脱落、漏浆。滑槽出口距仓面的距离应小于 3m。6.1.5 浇筑混凝土时,应有防雨、防晒、防冻等保护措施。6.2 趾板施工 6.2.1 趾板混凝土浇筑应在基岩面开挖、处理完毕,并按隐蔽工程质量要求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趾板混凝土浇筑,应在相邻区堆石填筑前完成。6.2.2 应按设计设置趾板锚筋,可将趾板锚筋作架立筋使用。锚筋孔直径应比锚筋直径大 5mm,并用微膨胀水泥或预缩细砂浆紧密填塞。砂浆标号不低于 20MPa。6.3 面板施工 6.3.1 面板混凝土宜一次浇筑至坝顶;高度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混凝土 面板 堆石坝 施工 规范 建筑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