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机器人技术课程总结教学提纲高等教育科普读物_高等教育-专业基础教材.pdf





《哈工大机器人技术课程总结教学提纲高等教育科普读物_高等教育-专业基础教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工大机器人技术课程总结教学提纲高等教育科普读物_高等教育-专业基础教材.pdf(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 绪论 1.机器人学(Robotics)它包括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个方面,主要研究 内容有:(1)机械手设计;(2)机器人运动学、动力学和控制;(3)轨迹设计和 路径规划;(4)传感器(包括内部传感器和外部传感器);(5)机器人视觉;(6)机 器人语言;(7)装置与系统结构;(8)机器人智能等。2.机器人学三原则:(1)机器人不得伤害人(2)机器人应执行人们的命令,除非这些命令与第一原则相矛盾(3)机器人应能保护自己的生存,只要这种保 护行为不与第一第二原则相矛盾。3.6 种型式的机器人:(1)手动操纵器:人操纵的机械手,缺乏独立性;(2)固定程序机器人:缺乏通用性;(3)可编程机器人
2、:非伺服控制;(4)示教再现机器人:通用工业机器人;(5)数控机器人:由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6)智能机器人:具有智能行为的自律型机器人。4.按以下特征来描述机器人:(1)机器人的动作机构具有类似于人或其他生物体某些器官(如 肢体、感官 等)的功能;(2)机器人具有通用性,工作种类多样,动作程序灵活易变,是柔性加工主要 组成部分;(3)机器人具有不同程度的智能,如记忆、感知、推理、决策、学习等;(4)机器人具有独立性,完整的机器人系统,在工作中可以不依赖于人的干预。5.机器人主要由执行机构、驱动和传动装置、传感器和控制器四大部分构成 6.控制方式 主要有示教再现、可编程控制、遥控和自主控制等多
3、种方式。7.示教再现 即分为示教存储再现-操作四步进行。8.控制信息 顺序信息:位置信息:时间信息:9.位置控制 点位控制 PTP(Point to Point):连续路径控制 CP(Continuous Path):10.操纵机器人可分为两种类型:能力扩大式机器人:遥控机器人:11.第三代智能机器人应具备以下四种机能:运动机能 感知机能:思维能力:人机对话机能:智能机器人是一种“认知适应 的工作方式。12.目前我国机器人的发展正朝着 实用化、智能化 和特种机器人 的方向发展。第二章机器人的总体和机械结构设计 1.机器人设计包括 机械结构设计,检测传感系统设计 和控制系统设计等,是 机械、电子
4、、检测、控制和计算机技术的综合应用。2.机器人由机械部分、传感部分、控制部分三大部分组成。这三大部分可分 成驱动系统、机械结构系统、感受系统、机器人一环境交互系统、人机交 互系统、控制系统六个子系统。3.工业机器人的主要技术参数一般都应有:自由度、定位精度、重复定位精 度、工作范围、最大工作速度、承载能力等。4.机器人的关节符号表示:滑动关节用 P 表示;旋转关节用 F 表示;球型关节用 S 表示.5.需要六个自由度才能将物体放到空间任意指定位姿(即位置和姿态)。少 于六个自由度,机器人的能力将受到相应限制(自由度越少,限制越多)。6.机器人精度是指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定位精度是指机器人手
5、部实际 到达位置与目标位置之间的差异。重复定位精度是指机器人重复定位其手部于同 一目标位置的能力,可以用标准偏差这个统计量来表示。它是衡量一系列误差值 的密集度,即重复度。定位精度取决于定位方式、运动速度、控制方式、臂部刚 性、驱动方式、缓冲方式等。7.工作范围是指机器人手臂末端或手腕中心所能到达的所有点的集合,也叫 做工作区域。因为末端操作器的形状和尺寸是多种多样的,为了真实反映机器人 的特征参数,所以是指不安装末端操作器时的工作区域。8.最大工作速度通常指机器人手臂末端的最大速度。提高速度可提高工作效 率,因此提高机器人的加速减速能力,保证机器人加速减速过程的平稳性是非常 重要的。9.承载
6、能力是指机器人在工作范围内的任何位姿上所能承受的最大质量。机 器人的载荷不仅取决于负载的质量,而且还与机器人运行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 和方向有关。为了安全起见,承载能力是指高速运行时的承载能力。通常,承载 能力不仅要考虑负载,而且还要考虑机器人末端操作器的质量。10.机器人总体设计的主要内容有:确定基本参数,选择运动方式,手臂配置 形式,位置检测,驱动和控制方式等。11.机器人总体设计步骤分以下几个部分:(1)系统分析需要做如下分析工作:1)明确采用机器人的目的和任务。2)分析机器人所在系统的工作环境,包括 设备兼容性等。3)认真分析系统的工作要求,确定机器人的基本功能和方 案。如机器人 的自
7、由度数、信息的存储容量、定位精度、抓取重量 4)进行必要的调查研究,搜集国内外的有关技术资料。(2)技术设计 1)机器人基本参数的确定。臂力、工作节拍、工作范围、运动速度及定位精度等。当机器人或机器手本身所能达到的定位精度有困难时,可采用辅助工夹具协助定 位的办法,即机器人实现粗定位、工夹具实现精定位。2)机器人运动形式的选择。常见机器人的运动形式有五种:直角坐标型、圆柱坐标型、极坐标型、关节型和 SCAR型。3)拟定检测传感系统框图。选择合适的传感器,以便结构设计时考虑 安装位置。4)确定控制系统总体方案,绘制框图。5)机械结构设计。确定驱动 方式,选择运动部件和设计具体结构,绘制机器人总装
8、图及主要部件零件图。制轨迹设计和路径规划传感器包括内部传感器和外部传感器机器人视觉机器人语言装置与系统结构机器人智能等机器人学三原则机器人不得伤害人机器人应执行人们的命令除非这些命令与第一原则相矛盾机器人应能保护自己的生存人缺乏通用性可编程机器人非伺服控制示教再现机器人通用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器人由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智能机器人具有智能行为的自律型机器人按以特征来描述机器人机器人的动作机构具有类似于人或其他生物体某些器官如肢体智能如记忆感知推理决策学习等机器人具有独立性完整的机器人系统在工作中可以不依赖于人的干预机器人主要由执行机构驱动和传动装置传感器和控制器四大部分构成控制方式主要有示教再现可编程
9、控制遥控和自主控制等多种方(3)仿真分析 1)运动学计算。2)动力学计算。3)运动的动态仿真。4)性能分析。5)方案和参数修改。12.机器人运动学中通常定义以下三种坐标系:全局参考坐标系:关节参考坐 标系:工具参考坐标系:13.机器人手也叫末端操作器,相当于人的手抓。主要作用是夹持工件或让工 具按照规定的程序完成指定的工作。14.手部设计的主要研究方向 是柔性化、标准化、手部:工业机器人手部+类人机器人手部 手部原理:钳爪式+吸附式|I夹紧力 張开角 强度与刚度 设计要素一 亠”孤取对象 通用性与可换性 _ 优化要求 吸附式:1)磁吸式利用永久磁铁或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的磁力来吸取铁磁性材料 工件
10、。2)气吸式:利用橡胶皮腕或软塑料腕中所形成的负压而把工件吸住的,适用于薄铁片、板材、纸张、薄而易碎的玻璃器皿和弧形壳体零件等的抓取。气吸式手部主要分为三种:真空式吸盘 气流负压式吸盘 挤气负压 式吸盘 15.机器人操作臂将末端工具置于其工作空间的任意点需要三个自由度。即回 转、俯仰和摆动,腕部实际需要的自由度应根据机器人的工作性能来确定。在多 数情况下,腕部具有两个自由度,既回转和俯仰或摇摆。16.腕部设计要点:结构应尽量紧凑、质量小;要适应工作环境的要求;要综 合考虑各方面要求,合理布局 17.典型的腕部结构 1)直接驱动腕部结构:具有回转运动的腕部结构;具有回转和摆动运动的 腕部结构 2
11、)具有机械传动的腕部结构:具有两个自由度机械传动的腕部结构;具有 三个自由度机械传动的腕部结构 18.两自由度机械传动的腕部结构:腕部的俯仰运动;手部的回转运动 19.三自由度机械传动的腕部结构:腕部的俯仰运动及其诱起运动;腕部的回 转运动及其诱起运动;手部回转运动 承裁能力与刚性 靑向性 设计要点 运动平稳 定位精度 质量利惯星 智能化。钳爪疋手部 于指传动机构驱动装适 20.臂部设计 设计要点 制轨迹设计和路径规划传感器包括内部传感器和外部传感器机器人视觉机器人语言装置与系统结构机器人智能等机器人学三原则机器人不得伤害人机器人应执行人们的命令除非这些命令与第一原则相矛盾机器人应能保护自己的
12、生存人缺乏通用性可编程机器人非伺服控制示教再现机器人通用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器人由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智能机器人具有智能行为的自律型机器人按以特征来描述机器人机器人的动作机构具有类似于人或其他生物体某些器官如肢体智能如记忆感知推理决策学习等机器人具有独立性完整的机器人系统在工作中可以不依赖于人的干预机器人主要由执行机构驱动和传动装置传感器和控制器四大部分构成控制方式主要有示教再现可编程控制遥控和自主控制等多种方21.缓冲与定位 L运动平稳性 一 性能指标一 1重复定位精度一 22.机器人可分成固定式和行走式两种。如(1)车轮式行走机器人(2)脚式行走机器人(3)履带式行走机器人(4)其他行走机器人
13、23.根据机器人的行走环境可将机器人所具有的移动机能分为:地面移动机能、水中移动机能、空中移动机能 24.车轮式行走机构具有移动平稳、能耗小以及容易控制移动速度和方向等优 点。目前得到应用的主要是三轮式和四轮式。三轮具有最基本的稳定性,其主要 冋题是移动方向的控制。25.机身设计机器人机械结构有三大部分:机身、手臂(包括手腕)、手部。机身,又称为立拄,是支撑臂部的部件,并能实现手臂的升降、回转或俯仰运动机器 人必须有一个便于安装的基础件,这就是机器人的机座.机座往往与机身做成一 体。第三章和第四章 机器人雅可比矩阵(简称雅可比)揭示了操作空间与关节空间的映射关系。雅 可比不仅表示操作空间与关节
14、空间的速度映射关系,也表示二者之间力的传递关 系,为确定机器人的静态关节力矩以及不同坐标系间速度、加速度和静力的变换 提供了便捷的方法。第五章轨迹规划 1.机器人的规划指的是-机器人根据自身的任务,求得完成这一任务的解气开关定位 定位方法一机械挡块定位 伺服系统定位 T性缓冲元件 油(气缸端部缓冲装置 缓冲装置 缓冲回銘 ft 压缓冲器 制轨迹设计和路径规划传感器包括内部传感器和外部传感器机器人视觉机器人语言装置与系统结构机器人智能等机器人学三原则机器人不得伤害人机器人应执行人们的命令除非这些命令与第一原则相矛盾机器人应能保护自己的生存人缺乏通用性可编程机器人非伺服控制示教再现机器人通用工业机
15、器人数控机器人由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智能机器人具有智能行为的自律型机器人按以特征来描述机器人机器人的动作机构具有类似于人或其他生物体某些器官如肢体智能如记忆感知推理决策学习等机器人具有独立性完整的机器人系统在工作中可以不依赖于人的干预机器人主要由执行机构驱动和传动装置传感器和控制器四大部分构成控制方式主要有示教再现可编程控制遥控和自主控制等多种方决方案的过程。2.机器人的规划是分层次的,从高层的任务规划,动作规划到手部轨迹规划 和关节轨迹规划,最后才是底层的控制。对工业机器人来说,高层的任务规 划和动作规划一般是依赖人来完成的。而且一般的工业机器人也不具备力的反 馈,所以,工业机器人通常只具有轨
16、迹规划的和底层的控制功能。3.轨迹的生成一般是先给定轨迹上的若干个点,将其经运动学反解映射到关 节空间,对关节空间中的相应点建立运动方程,然后按这些运动方程对关节进行 插值,从而实现作业空间的运动要求,这一过程通常称为轨迹规划 4.运动轨迹的描述或生成有以下几种方式:(1)示教-再现运动。(2)关节空间运动。(3)空间直线运动(4)空间曲线运动。5.通常这种规划涉及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对工作对象及作业进行描述,用示教方法给出轨迹上的若干个结点(knot)。(2)用一条轨迹通过或逼近结点,此轨迹可按一定的原则优化,如加速度平滑得 到直角空间的位移时间函数 X(t)或关节空间的位移时间函数
17、q(t);在结点之间 如何进行插补,即根据轨迹表达式在每一个采样周期实时计算轨迹上点的位姿和 各关节变量值。(3)以上生成的轨迹是机器人位置控制的给定值,可以据此并根据机器人的动态 参数设计一定的控制规律。(4)规划机器人的运动轨迹时,尚需明确其路径上是否存在障碍约束的组合。6.一般将机器人的规划与控制方式分为四种情况。隆碍约束、有-1 无*路径约束;有 离统无磁損路餐规H叶在緩踣径搐 离纯路径规划+在线路径跟踪 无 位:置控制七在皴障碍探测和避璋.7.08.机器人轨迹控制过程如图所示 9.空 间 圆 弧 插 补 可 分 步 路径控制.不痣补J 1 关节楠补(平滑)空间描补.*点位控制+PTP
18、*、(1)各轮独立快遲到达八(2)各关冷大加連度 限制(1)茬帥週运动定时描补。(2)各关节耐大加遽度限制!*连簇路径;控制CP a(1)在空间描补点间进行关 节宦时猫补.亠(2)用关节的低阶多坝式拟合 空间直收使吝轴谨週运动.(3)各关节量大加遽度限制“(1)直线、圆弧、.曲线竽距插补*(2)起停线速 度、线加邊度绐 定F各关节速度、加還度限制.Z Z 制轨迹设计和路径规划传感器包括内部传感器和外部传感器机器人视觉机器人语言装置与系统结构机器人智能等机器人学三原则机器人不得伤害人机器人应执行人们的命令除非这些命令与第一原则相矛盾机器人应能保护自己的生存人缺乏通用性可编程机器人非伺服控制示教再
19、现机器人通用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器人由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智能机器人具有智能行为的自律型机器人按以特征来描述机器人机器人的动作机构具有类似于人或其他生物体某些器官如肢体智能如记忆感知推理决策学习等机器人具有独立性完整的机器人系统在工作中可以不依赖于人的干预机器人主要由执行机构驱动和传动装置传感器和控制器四大部分构成控制方式主要有示教再现可编程控制遥控和自主控制等多种方来处理:(1)把三维问题转化成二维,找出圆弧所在平面。(2)利用二维平面插补算法求出插补点坐标(Xi+1,Yi+1)。(3)把该点的坐标值转变为基础坐标系下的值 10.插补点要多么密集才能保证轨迹不失真和运动连续平滑呢?可采用定时插 补
20、和定距插补方法来解决。11.由于 ts 仅为几毫秒,机器人沿着要求轨迹的速度一般不会很高,且机器人 总的运动精度不如数控机床、加工中心高,故大多数工业机器人采用定时插补方 式。当要求以更高的精度实现运动轨迹时,可采用定距插补。12.常用的关节空间插补有以下方法:三次多项式插值;过路径点的三次多项 式插值;高阶多项式插值;用抛物线过渡的线性插值 13.单纯线性插值会导致起始点和终止点的关节运动速度不连续,且加速度无 穷大,显然,在两端点会造成刚性冲击。14.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功能、组成(1)基本功能构成:记忆功能;示教功能;与外围设备联系功能;坐标设置功 能;人机接口;传感器接口;位置伺服功能;故
21、障诊断安全保护功能:(2)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组成:控制计算机;示教盒;操作面板;硬盘和软盘存储;数字和模拟量输入输出;打印机接口;传感器接口;轴控制器;辅助设备控制;通信接口;网络接口。15.给定目标轨迹的方式有示教再现方式和数控方式(离线编程)两种。第六章 机器人动力学 1.静力学和动力学分析,是机器人操作机设计和动态性能分析的基础。特别 是动力学分析,它还是机器人控制器设计、动态仿真的基础。2.关节驱动力和力矩与末端执行器施加的力和力矩之间的关系是机器人操 作臂力控制的基础。3.机器人动力学概述 一、研究目的:1、合理地确定各驱动单元(以下称关节)的电机功率。2、解决对伺服驱动系统 的控制问
22、题(力控制)二、机器人动力学研究的问题可分为两类:1、给定机器人的驱动力(矩),用动力学方程求解机器 人(关节)的运动 参数或动力学效应。2、给定机器人的运动要求,求应加于机器人上的驱动力(矩)。三、动力学研究方法:1 拉格朗日方程法;2牛顿欧拉方程法:3凯恩方程法:第七章 控制与编程 1.机器人控制特点 1)大量的运动学、动力学运算,涉及矢量、矩阵、坐标变换和微积分等运算。2)机器人的控制不仅是非线性的,而且是多变量耦合的。3)机器人的控制还必须解决优化、决策的问题 2.按机器人控制是否带反馈分:(1)非伺服型控制方式,是指未采用反馈环节的开环控制方式。这种控制方 制轨迹设计和路径规划传感器
23、包括内部传感器和外部传感器机器人视觉机器人语言装置与系统结构机器人智能等机器人学三原则机器人不得伤害人机器人应执行人们的命令除非这些命令与第一原则相矛盾机器人应能保护自己的生存人缺乏通用性可编程机器人非伺服控制示教再现机器人通用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器人由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智能机器人具有智能行为的自律型机器人按以特征来描述机器人机器人的动作机构具有类似于人或其他生物体某些器官如肢体智能如记忆感知推理决策学习等机器人具有独立性完整的机器人系统在工作中可以不依赖于人的干预机器人主要由执行机构驱动和传动装置传感器和控制器四大部分构成控制方式主要有示教再现可编程控制遥控和自主控制等多种方式只适用于作业相对固
24、定、作业程序简单、运动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它 具有费用省,操作、安装、维护简单的优点。(2)伺服型控制方式,是指采用了反馈环节的闭环控制方式。这种控制方式 的特点是在控制过程中采用内部传感器连续测量机器人的关节位移、速度、加速度等运动参数,并反馈到驱动单元构成闭环伺服控制。3.运动控制功能与示教再现功能的区别:在示教再现控制中,机器人手部的 各项运动参数是由示教人员教给它的,其精度取决于示教人员的熟练程度。而在 运动控制中,机器人手部的各项运动参数是由机器人的控制系统经过运算得来 的,且在工作人员不能示教的情况下,通过编程指令仍然可以控制机器人完成给 定的作业任务。4.机器人控制系统通常采用的
25、是两级计算机伺服控制系统 5.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组成 1、硬件 2、软件 一级上位机|4S(M 殺型计算机1 二级(下位机)伺服 单片机 1关节运动运动控制器 内部传感器 国部反圆 手的运动 1外部传感 控制器上位机:个人微机、小 下位机:单片机、运动 自身关节 外部环境 检测传感器外部传感器;人机对话 数学运算 型计算机数学运算 通信 数据存储 控制器 伺服驱动 运动状态检测 参数变化检测 系统软件计算机操作系统 系统初始化程序 动作控制软件 运算软件 应用软件/宀工口“皿 编程软件 监控软件 个人微机、单片机、运动控制器 实时动作解释执行程序 运动学、动力学和插补 作业任务程序编制环境 实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哈工大 机器人 技术 课程 总结 教学 提纲 高等教育 科普 读物 专业 基础 教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