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选修31讲义中学教育高中教育_中学教育-高中教育.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二物理选修31讲义中学教育高中教育_中学教育-高中教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物理选修31讲义中学教育高中教育_中学教育-高中教育.pdf(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一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1课时)第 1 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 正电荷和负电荷: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用正数表示 把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用负数表示 电荷及其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1、电荷(1)原子的核式结构及摩擦起电的微观解释 构成物质的原子本身就是由带电微粒组成。原子:包括原子核(质子和中子)和核外电子。(2)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 实质:电子的转移 结果:两个相互摩擦的物体带上了等量异种电荷(3)金属导体模型也是一个物理模型 P3 用静电感应的方法也可以使物体带电(4)、
2、静电感应: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异体,可以使导体带电的现象。利用静电感应使物体带电,叫做感应起电 2、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另一种表述: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总是保持不变。3元电荷 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 符号:Q或q 单位:库仑 符号:C 元电荷:电子所带的电荷量,用 e表示.注意: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 e,或者等于 e 的整数倍。就是说,电荷量是不能连续变化的物理量。电荷量 e 的值:e=1.6010-19C 比荷:电子的电荷量 e 和电子的质量 me的比值,为111076.1emeC
3、/【小结】1、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电荷量的概念、摩擦起电的知识,这些在初中都已经讲过,本节重点是讲述静电感应现象要做好演示实验,使学生清楚地知道什么是静电感应现象在此基础上,使学生知道,感应起电也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使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本节只说明静电感应现象。2在复习摩擦起电现象和讲述静电感应现象的基础上,说明起电的过程是使物体中正负电荷分开的过程,进而说明电荷守恒定律 3要求学生知道元电荷的概念,而密立根实验作为专题,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选学 第二节、库仑定律(1课时)1、影响两电荷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1距离2电量 2、库仑定律 内容表述:力的大
4、小跟两个点电荷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作用力的方向在两个点电荷的连线上 公式:221rqqkF 静电力常量k=9.0 109Nm2/C2 适用条件:真空中,点电荷理想化模型 扩展:任何一个带电体都可以看成是由许多点电荷组成的 任意两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都遵守库仑定律 用矢量求和法求合力 利用微积分计算得:带电小球可等效看成电量都集中在球心上的点电荷 静电力同样具有力的共性,遵循牛顿第三定律,遵循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3、库仑扭秤实验(1785 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实验技巧:(1)小量放大(2)电量的确定 【例题 1】:试比较电子和质子间的静电引力和万有引力已知电子的质量
5、 m1=9.10 10-31kg,质子的质量 m2=1.67 10-27kg电子和质子的电荷量都是 1.60 10-19C 分析:这个问题不用分别计算电子和质子间的静电引力和万有引力,而是列公式,化简之后,再求解 解:电子和质子间的静电引力和万有引力分别是 万有引力公式计算出的力只能是相互吸引的力,绝没有相排斥的力其次,由计算结果看出,电子和质子间的万有引力比它们之间的静电引力小的很多,因此在研究微观带电粒子间的相互作用时,主要考虑静电力,万有引力虽然存在,但相比之下非常小,所以可忽略不计【小结】1真空中有两个相同的带电金属小球 A和 B,相距为 r,带电量分别为 q 和 2q,它们之间相互作
6、用力的大小为 F 有一个不带电的金属球 C,大小跟 A、B相同,当 C跟 A、B小球各接触一FQrFmrFFQGmmFF12222212212121919113127160160910167=kQ=Gm=kQ=9.01010106.67101010=2.310111939,.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用正数表示把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用负数表示电荷及其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电荷原子的核式结构及摩擦起电的微观解释构成物质的原子本身就是由带电微转移结果两个相互摩擦的物体带上了等量异种电荷金属导体模型也是一个物理模型用静电感应的方法也可以使物体带电静电感应把电荷移近
7、不带电的异体可以使导体带电的现象利用静电感应使物体带电叫做感应起电电荷守恒定律电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总是保持不变元电荷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符号或单位库仑符号元电荷电子所带的电荷量用表示注意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或者等于的整数倍就是说电荷量是不能连续变化的物理量电荷量 次后拿开,再将 A、B间距离变为 2r,那么 A、B间的作用力的大小可为:A3F/64 B0 C3F/82 D3F/16 2如图 141 所示,A、B、C三点在一条直线上,各点都有一个点电荷,它们所带电量相等A、B两处为正电荷,C处为负电荷,且 BC=2AB 那么 A、B、C三个点电荷所受库仑力的大小之比为_ 3真
8、空中有两个点电荷,分别带电 q1=510-3C,q2=210-2C,它们相距 15cm,现引入第三个点电荷,它应带电量为_,放在_位置才能使三个点电荷都处于静止状态 4把一电荷 Q分为电量为 q 和(Qq)的两部分,使它们相距一定距离,若想使它们有最大的斥力,则 q 和 Q的关系是_ 说明:1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这一点应该使学生有明确的认识 2通过本书的例题,应该使学生明确地知道,在研究微观带电粒子的相互作用时为什么可以忽略万有引力不计 3在用库仑定律进行计算时,要用电荷量的绝对值代入公式进行计算,然后根据是同种电荷,还是异种电荷来判断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引力还是斥力 4库仑扭秤的实验
9、原理是选学内容,但考虑到库仑定律是基本物理定律,库仑扭秤的实验对检验库仑定律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希望教师介绍给学生,可利用模型或挂图来介绍 第三节、电场 电场强度 第 3 节 电场 电场强度 1、电场:(1)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特殊形式的物质电场发生的,电荷的周围都存在电场.特殊性:不同于生活中常见的物质,看不见,摸不着,无法称量,可以叠加.物质性:是客观存在的,具有物质的基本属性质量和能量.(2)基本性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用正数表示把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用负数表示电荷及其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电荷原子的核式结构及摩擦起电的
10、微观解释构成物质的原子本身就是由带电微转移结果两个相互摩擦的物体带上了等量异种电荷金属导体模型也是一个物理模型用静电感应的方法也可以使物体带电静电感应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异体可以使导体带电的现象利用静电感应使物体带电叫做感应起电电荷守恒定律电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总是保持不变元电荷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符号或单位库仑符号元电荷电子所带的电荷量用表示注意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或者等于的整数倍就是说电荷量是不能连续变化的物理量电荷量 引入电场中的任何带电体都将受到电场力的作用,且同一点电荷在电场中不同点处受到的电场力的大小或方向都可能不一样.电场能使引入其中的导体产生静电感应现象.当带电
11、体在电场中移动时,电场力将对带电体做功,这表示电场具有能量.可见,电场具有力和能的特征 2、电场强度(E):(1)关于试探电荷和场源电荷 检验电荷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它是电量很小的点电荷,将其放入电场后对原电场强度无影响 在电场中的同一点,电场力 F与电荷电量 q 成正比,比值 F/q由电荷 q 在电场中的位置所决定,跟电荷电量无关,是反映电场性质的物理量,所以我们用这个比值 F/q 来表示电场的强弱(2)电场强度 定义:电场中某一点的电荷受到的电场力 F跟它的电荷量q 的比值,叫做该点的电场强度,简称场强用 E表示。公式(大小):E=F/q (适用于所有电场)单位:N/C 意义 P13 提出问
12、题:电场强度是矢量,怎样表示电场的方向呢?方向性:物理学中规定,电场中某点的场强方向跟正电荷在该点所受的电场力的方向相同 负电荷在电场中某点所受的电场力的方向跟该点的场强方向相反 唯一性和固定性 电场中某一点处的电场强度 E是唯一的,它的大小和方向与放入该点电荷 q 无关,它决定于电场的源电荷及空间位置,电场中每一点对应着的电场强度与是否放入电荷无关.带领学生总结出真空中点电荷周围电场的大小和方向在此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总结公式 E=F/q 和 E=kQ/r2的区别及联系 3、(真空中)点电荷周围的电场、电场强度的叠加(1)点电荷周围的电场 大小:E=kQ/r2 (只适用于点电荷的电场)方向:如
13、果是正电荷,E的方向就是沿着 PQ的连线并背离Q;如果是负电荷:E的方向就是沿着 PQ的连线并指向 Q(参见课本图 147)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用正数表示把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用负数表示电荷及其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电荷原子的核式结构及摩擦起电的微观解释构成物质的原子本身就是由带电微转移结果两个相互摩擦的物体带上了等量异种电荷金属导体模型也是一个物理模型用静电感应的方法也可以使物体带电静电感应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异体可以使导体带电的现象利用静电感应使物体带电叫做感应起电电荷守恒定律电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总是保持不变元电荷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符
14、号或单位库仑符号元电荷电子所带的电荷量用表示注意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或者等于的整数倍就是说电荷量是不能连续变化的物理量电荷量 说明:公式 E=kQ/r2中的 Q是场源电荷的电量,r 是场中某点到场源电荷的距离 从而使学生理解:空间某点的场强是由产生电场的场源电荷和该点距场源电荷的距离决定的,与检验电荷无关(2)电场强度的叠加原理:某点的场强等于该点周围各个电荷单独存在时在该点产生的场强的矢量和【例题】(课本 P9例题演变)在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 Q1=3.0 10-8C和 Q2=3.0 10-8C,它们相距 0.1m,求电场中 A点的场强A点与两个点电荷的距离相等,r=0.1m 分析:点电
15、荷 Q1和 Q2的电场在 A点的场强分别为 E1和 E2,它们大小相等,方向如图所示,合场强 E在 E1和 E2的夹角的平分线上,此平分线跟 Q1和 Q2的连线平行 解:E=E1cos60 E2cos60 =2E1cos60=2kQ1cos60/r2 代入数值得 E=2.7 104N/C 可以证明:一个半径为 R的均匀球体(或球壳)在外部产生的电场,与一个位于球心的、电荷量相等的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相同,球外各点和电场强度一样 即:E=kQ/r2(1)关于静电平衡(2)静电平衡后导体内部电场的特点: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内部的场强处处为零(注意:这时的场强是合场强,即外电场和感应电场的叠加)处于
16、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电荷只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上。4、电场线(1)电场线:电场线是画在电场中的一条条有方向的曲线,曲线上每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2)电场线的基本性质 电场线上每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电场强度的方向.电场线的疏密反映电场强度的大小(疏弱密强).静电场中电场线始于正电荷或无穷远,止于负电荷或无穷远.它不封闭,也不在无电荷处中断.任意两条电场线不会在无电荷处相交(包括相切)电场线是为了形象描述电场而引入的,电场线不是实际存在的线。5、匀强电场 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用正数表示把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用负数表示电荷及其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
17、互吸引电荷原子的核式结构及摩擦起电的微观解释构成物质的原子本身就是由带电微转移结果两个相互摩擦的物体带上了等量异种电荷金属导体模型也是一个物理模型用静电感应的方法也可以使物体带电静电感应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异体可以使导体带电的现象利用静电感应使物体带电叫做感应起电电荷守恒定律电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总是保持不变元电荷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符号或单位库仑符号元电荷电子所带的电荷量用表示注意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或者等于的整数倍就是说电荷量是不能连续变化的物理量电荷量(1)定义:电场中各点场强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的电场就叫匀强电场.(2)匀强电场的电场线:是一组疏密程度相同(等间距)的平
18、行直线.例如,两等大、正对且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金属板间的电场中,除边缘附近外,就是匀强电场.如图 14.3-1.常见电场的电场线 电场 电场线图样 简要描述 正点电荷 发散状 负点电荷 会聚状 等 量 同 号电荷 相斥状 等 量 异 号电荷 相吸状 匀强电场 平行的、等间距的、同向的直线 (三)【小结】对本节内容做简要的小结 巩固练习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C A只要有电荷存在,电荷周围就一定存在着电场 B电场是一种物质,它与其他物质一样,是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客观存在的东西 C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而产生的,电场最基本的性质是对处在它里面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C
19、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用正数表示把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用负数表示电荷及其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电荷原子的核式结构及摩擦起电的微观解释构成物质的原子本身就是由带电微转移结果两个相互摩擦的物体带上了等量异种电荷金属导体模型也是一个物理模型用静电感应的方法也可以使物体带电静电感应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异体可以使导体带电的现象利用静电感应使物体带电叫做感应起电电荷守恒定律电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总是保持不变元电荷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符号或单位库仑符号元电荷电子所带的电荷量用表示注意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或者等于的整数倍就是说电荷量是不能连续变化的物理量
20、电荷量 A电场强度反映了电场的力的性质,因此场中某点的场强与检验电荷在该点所受的电场力成正比 B电场中某点的场强等于 F/q,但与检验电荷的受力大小及带电量无关 C电场中某点的场强方向即检验电荷在该点的受力方向 D公式 E=F/q 和 E=kQ/r2对于任何静电场都是适用的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D A场强的定义式 E=F/q 中,F是放入电场中的电荷所受的力,q 是放入电场中的电荷的电量 B场强的定义式 E=F/q 中,F是放入电场中的电荷所受的力,q 是产生电场的电荷的电量 C在库仑定律的表达式 F=kq1q2/r2中 kq2/r2是电荷 q2产生的电场在点电荷 q1处的场强大小,此场
21、对 q1作用的电场力F=q1kq2/r2,同样 kq1/r2是电荷 q1产生的电场在点电荷 q2处的场强的大小,此场对 q2作用的电场力 F=q2kq1/r2 D无论定义式 E=F/q 中的 q 值(不为零)如何变化,在电场中的同一点,F与 q 的比值始终不变 4讨论电场力与电场强度的区别于联系 1 在电场中某一点,当放入正电荷时受到的电场力向右,当放入负电荷时受到电场力向 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放入正电荷时,该点的场强向右,当放入负电荷时,该点的场强向左 B只有在该点放入电荷时,该点才有场强 C该点的场强方向一定向右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物理量比较内容电场力电场强度物理意义电荷在电场中所
22、受力反映电场的力的属性决定因素由电场和电荷共同决定仅由电场自身决定大小F=qEE=F/q方向正电荷受力与 E同向负电荷受力与 E反向规定 E的方向为正电荷在该点的受力方向区别单位NN/C(或 V/m)联系F=qE(普遍适用)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用正数表示把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用负数表示电荷及其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电荷原子的核式结构及摩擦起电的微观解释构成物质的原子本身就是由带电微转移结果两个相互摩擦的物体带上了等量异种电荷金属导体模型也是一个物理模型用静电感应的方法也可以使物体带电静电感应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异体可以使导体带电的现象利用静电感应使物体带
23、电叫做感应起电电荷守恒定律电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总是保持不变元电荷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符号或单位库仑符号元电荷电子所带的电荷量用表示注意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或者等于的整数倍就是说电荷量是不能连续变化的物理量电荷量 2 真空中,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电量数值均为 q,相距 r两点电荷连线中点处 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AB2kq/r2 C4k/r2 D8kq/r2 3真空中,A,B两点上分别设置异种点电荷 Q1、Q2,已知两点电荷间引力为 10N,Q1=1.0 10-2C,Q2=2.0 10-2C则 Q2在 A处产生的场强大小是_N/C,方向是_;若移开 Q2,则Q1在B处产生的场强的
24、大小是_N/C,方向是_ 说明 1电场强度是表示电场强弱的物理量,因而在引入电场强度的概念时,应该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电场的强弱,同一个电荷在电场中的不同点受到的电场力的大小是不同的,所受电场力大的点,电场强 2应当使学生理解为什么可以用比值 F/q 来表示电场强度,知道这个比值与电荷 q 无关,是反映电场性质的物理量 用比值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应结合学生前面学过的类似的定义方法,让学生领会电场强度的定义 3应当要求学生确切地理解 E=F/q 和 E=kQ/r2这两个公式的含义,以及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4应用电场的叠加原理进行计算时不应过于复杂,一般只限于两个电场叠加的情形 通过
25、这种计算,使学生理解场强的矢量性 5电场线是为了形象描述电场而引入的,电场线不是实际存在的线。第四节 电势能、电势(2课时)1静电力做功的特点 分析试探电荷 q 在场强为 E 的均强电场中沿不同路径从 A 运动到 B 电场力做功的情况。(1)q 沿直线从 A 到 B(2)q 沿折线从 A 到 M、再从 M 到 B(3)q 沿任意曲线线 A 到 B 结果都一样即:W=qELAM=qELABcos 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用正数表示把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用负数表示电荷及其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电荷原子的核式结构及摩擦起电的微观解释构成物质的原子本身就是由带电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理 选修 31 讲义 中学 教育 高中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